书城军事诸葛亮兵书
10411500000012

第12章 将苑(11)

在南宋绍兴年间,岳飞率兵去收复被伪齐所占领的襄阳、邓州等地。襄阳左临襄江,凭险可守;襄阳右面是一马平川的旷野,正是适合拼杀的战场。驻守襄阳的伪齐守将李成有勇无谋,派骑兵于襄江边上布防,步兵反而驻扎在空旷的平地上。岳飞在充分了解李成的军事布防情况后,就有了破敌之计。他命令部将王贵:“江边乱石林立,道路狭窄,正是步兵的用武之地,你可利用江边的地形,率领步兵,用长枪攻击李成的骑兵。”然后又命令牛皋:“你率领骑兵攻击李成布阵于旷野的步兵,只许胜、不许败。”双方交战后,王贵率领的长枪步兵迅速冲进李成在岸边的骑兵队伍中,长枪刺向了一匹匹战马的腹部,战马应枪而倒,李成的骑兵队很快便失去了战斗力。猛将牛皋继而率领铁骑军迅速冲杀李成的步兵,几乎毫无招架之力的步兵纷纷命丧铁蹄之下,剎那间李成的步兵队伍也全线崩溃。李成最终只得弃城而去,让岳飞收复了襄阳。

马援之平诸羌、岳飞之破襄阳,都是发挥地形优势而大获全胜的典范。在军事上,不同的地势有不同的优势,地势是用兵的重要辅助条件之一。除了占据有利的地形外,更为关键的是为将者能够准确地判断敌情,以便做出正确的策略对敌。在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时,对天时、地利情况要有全盘地了解。正所谓“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三十七情势

【原文】

夫将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喜利者,有仁而不忍者,有智而心怯者,有谋而情缓者。是故勇而轻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贪而喜利者,可遗也;仁而不忍者,可劳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谋而情缓者,可袭也。

【注释】

情势:将领性情对作战的影响。

轻死:不畏生死。

窘:使陷入两难境地。

缓:指犹豫不决。

【译文】

将领中有勇猛不怕死的,有急躁又求胜心切的,有贪婪而且短视近利的,有过于仁慈而心软的,有足智多谋而胆怯心虚的,有具备谋略但犹豫不决的。对于勇猛不怕死的,可激怒他;对急躁求胜的,可拖延他;对贪婪好利的,可贿赂他;对仁慈又心软的,可以奔忙劳累他;对足智多谋但胆小的,可围逼窘迫他;对有谋略但犹豫不决的,可以突袭他。

【心得】

战争中也必须展开心理的攻势。诸葛亮在这里指出对于不同性格的将领应该采取的策略,其目的无非是因人制宜,利用对方性格上的弱点,造成对方一连串的失误,最终为我所用。对有勇无谋、不怕死的人就想法使之暴躁;急躁冒进、急于决战的人就用时间拖延他;贪图小利的人可用财物引诱;仁慈心软的就用民众的事烦扰;有智慧但胆小怕事的人,可以羞辱逼迫他;有谋略但行动迟缓的人可以突袭他。总之,如能利用不同人的性格弱点,采取不同的策略,就能有更大的胜利把握。

东周初期,各诸侯国都乘机扩张势力。楚文王时,楚国势力日益强大,汉江以东小国,纷纷向楚国称臣纳贡。当时有个小国叫蔡国,仗着和齐国联姻,认为有个靠山,就不买楚国的帐。楚文王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灭蔡的时机。蔡国和另一小国息国关系很好。蔡侯、息候都是娶的陈国女人,经常往来。但是,有一次息侯的夫人路过蔡国,蔡侯没有以上宾之礼款待,气得息侯夫人回国之后,大骂蔡侯。息侯对蔡侯有一肚子怨气。

楚文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认为灭蔡的时机已到,派人与息侯联系。息侯想借刀杀人,向楚文王献上一计:让楚国假意伐息,他就向蔡侯求救,蔡侯肯定会发兵救息。这样,楚、息合兵,蔡国必败。楚文王一听,何乐而不为?他立即调兵,假意攻息。蔡侯得到息国求援的请求,马上发兵救息。可是兵到息国城下,息侯竟紧闭城门,蔡侯急欲退兵,楚军已借道息国,把蔡侯围困起来,终于俘虏了蔡侯。

蔡侯被俘之后,痛恨息侯,对楚文王说:“息侯的夫人息妫是一个绝代佳人。”他想用这话刺激好色的楚文王。楚文王击败蔡国之后,以巡视为名,率兵到了息国都城。息侯亲自迎接,设盛宴为楚王庆功。楚文王在宴会上,趁着酒兴说:“我帮你击败了蔡国,你怎么不让夫人敬我一杯酒呀?”息侯只得让夫人息妫出来向楚文王敬酒。楚文王一见息妫,果然天姿国色,马上魂不附体,决定一定要据为已有。第二天,他举行答谢宴会,早已布置好伏兵,席间将息侯绑架,轻而易举地灭了息国。

息侯害人害己,他主动借道给楚国,让楚国灭蔡,给自己报了私仇,却不料,楚国竟不丢一兵一卒,顺手将自己也给消灭了。楚文王的假道伐虢,正是借息侯“借刀杀人”的心理来达到目的。

美国有一位叫詹姆斯·卡什·彭尼的零售商店老板,在经济衰退、生意萧条的年代,利用顾客在购物时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借助小老鼠的帮助,发了一笔小财。他把50个玻璃瓶分别放在有50个小洞的木板后面,每个小洞边又分别写上10%、20%、30%、40%等数位,并将它们放在收银台上。当顾客结帐时,彭尼就放出一只小老鼠,老鼠钻进哪个小洞,就按那个洞旁边写的百分比打折扣出售货物。一时间,彭尼的商店顾客盈门,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有好运气得到40%的折扣。其实,聪明狡猾的彭尼很熟悉老鼠的生活习性,它们只喜欢待在有同类的地方。彭尼只需在写着10%或20%的小洞后的玻璃瓶中事先放几粒老鼠屎,老鼠闻到同类粪便的气味,以为里面有同类,自然就会欣然进入。所以,只要彭尼不愿意,顾客永远也无法得到40%的折扣,一般只能得到和当时别的商店一样10%或20%的折扣。

彭尼狡诈的生意经,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了解对方的特点、弱点,采取相应的策略。

三十八击势

【原文】

古之善斗者,必先探敌情而后图之。凡师老粮绝,百姓愁怨,军令不习,器械不修,计不先设,外救不至,将吏刻薄,赏罚轻懈,营伍失次,战胜而骄,可以攻之。若用贤授能,粮食羨余,甲兵坚利,四邻和睦,大国应援,敌有此者,引而计之。

【注释】

师老:指军队长期征战。

愁怨:因生活压迫而内心不满。

营伍:指军队的编制,这里指部队。

【译文】

古代善于作战的将领,必会先打探敌人的各种情况,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消灭它。只要军队长期征战、粮草断绝、百姓生活窘迫就会有怨恨。而士兵不熟悉军中的法令制度,武器没有修理整治,事前不进行周密的计划部署,外部的救援未到,将领官吏刻薄无度,轻视或松懈奖赏处罚,阵营部队混乱而没有秩序,取得胜利就自负自大,这样就可以攻打。如果能够任用贤良和有才干的人,粮草充足有余,铠甲坚固、兵器精良,四周邻国关系和睦,又有大国作为救援,就应该退避开来另作打算。

【心得】

诸葛亮在此指出,若将领希望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知彼”。只有在充分了解敌方的情况下,再制定出对策,才能有战胜对手的把握,能取则取之,不能取则退而另谋他途,如果一味地盲目进攻,是很难有好结果的。

在楚晋争霸战中,楚军趁晋军不备,利用晨雾作为掩护,突然迫近晋军营垒布列,以求与晋军速决速胜。此时盟军援兵未到,加之营垒前方有沼泽,楚军逼近,兵车却又无法出营列阵,眼看晋军已陷入十分不利的地位。但晋军新军统帅郤至却认为,楚军有诸多弱点,楚军中军帅子反和左军帅子重关系不好,且楚王的亲兵年老体衰,不精良,而郑军列阵不整,随楚出征的蛮军也不懂阵法,此外,楚军布阵于无月光之夜,实在不吉利。楚军布阵后,阵中士卒喧哗不静,秩序混乱。郤至指出,如此杂乱无序的军队一旦投入作战,必然是互相观望,没有斗志,晋军若乘此机会发动进攻,一定能够将他们击败。因此主张利用楚军的弱点,先发制人,主动进攻楚军。

晋厉公认为郃至所言甚是,于是决心趋利避害,立即与楚军决战。决战前夕,晋厉公在楚旧臣苗贲皇的陪伴下,登高台观察楚军的阵势。苗贲皇熟悉楚军内情,向晋厉公提出建议道:楚军的精锐是在中军的王族部队,晋军据此应该先以精锐部队分击楚的左右军,得手后,再合军集中攻击楚中军,这样一定能大败楚军。

晋厉公和乐书欣然采纳此一建议,及时改变原行阵势,确定了首先击破楚军中薄弱的左、右军,尔后围歼其中军的作战方案。作战中,晋将魏锜用箭射伤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中箭负伤的消息很快地传遍楚军,造成人心浮动。晋军乘势猛攻楚军,楚军抵挡不住,阵势大乱,纷纷败退。次日,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在那里休整3日后凯旋回师。鄢陵之战,以晋军的胜利画下句点。

晋军在此战中表现出高超的作战指挥能力,在了解楚军的阵势和地形特点后,当机立断,及时改变部署,从而一举击败楚军,这正是所谓“先探敌情而后图之”。

在信息时代,信息对经营的重要作用是众人皆知的。“知”的内容和方法都必须符合现代要求。不仅要知道本企业和同行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洞察经营的外部环境,以便判断正确的经营方向,从而掌握经营主动权,及时抢占“制高点”。国外许多企业家为了扩大“知”的视野和纵深,一方面不惜重金聘请专家,组成“智囊团”,另一方面,勇于不耻下问,向生产第一线上的工人征求意见。

企业经营的对手是来自多方面的。比如,资财来源,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价格水准变化,政府制定的法律、税收,进出口贸易、内销政策,顾客爱好和变化,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态度、社会舆论等等,这些与同行业的竞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场全方位、大纵深的立体“战争”,企业领导者的处境是八面受压,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再加上灵活运用各种战法,便会高人一筹,战而胜之。

三十九整师

【原文】

夫出师行军,以整为胜,若赏罚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之师,无益于用。所谓整师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逼。前后应接,左右应旄,而不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矣。

【注释】

整师:今指军容、军纪。

整:严整,指部队行动整齐。

应接:指互相呼应。

应旄:指听从指挥、互相配合。

【译文】

出兵打仗,必须依靠严整军队来取得胜利。如果奖赏惩罚不明确,法规制度不能使人信服,鸣锣不能使士兵停止,击鼓不能让士兵前进,即使拥有上百万的军队,对于作战也没有一点用处。这里所说的严整军队,是指驻扎时遵循礼仪,行动时威风凛凛,前进不能被阻挡,后退不受逼迫,军队前后呼应、互相配合,而且不相互危害,这样的军队可以团结而不被离间,可以用于战斗而不会使之疲惫。

【心得】

上下齐心、步调一致的军队,才是威武之师、不败之军。这里强调能取得胜利的军队是治理有方的军队,其居有礼、动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逼。军队上下团结,赏罚严明,令行禁止,敌人无法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军队往往士气旺盛,所向披靡。所以在战争中,要想战胜敌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部队,使之在士气、行动上先胜人一筹。

《汉书·尹翁归传》:“翁归治东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支民皆服,恐怕改行自新。”

没有纪律的军队,是不堪一击的。这里的“以一警百”,旨在告诫为将者,要善恶分清,奖惩严明,并非只靠杀人来治军打仗。军纪是军队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没有纪律,任何制胜的谋略都无法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一警百确实是治军制胜的谋略之一。

孙武斩杀吴王宠姬,司马穰直斩杀齐景公亲信,都使被统御者震惊。

孙武和司马穰直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军事家,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治军从严,执法从严。对违反军纪者绳之以法,起到了以一警百的作用。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齐景公转败为胜,威震晋燕,光复国土,和两位军事领袖的从严治军有着直接的关系。

刘皇叔三顾茅庐,终于请来了卧龙先生孔明辅佐自己成就霸业,同时听取他的意见招募数千新兵,由其朝夕操练阵法。最初关羽、张飞二人对诸葛亮并不信服,恰在此时,曹操命大将夏侯惇引兵10万之众,直扑刘备的新野而来。诸葛亮从刘备手中接过兵符,调度人马迎击曹操的大军。他先命令关羽带领1000人马埋伏在博望坡左面的豫山,但不要和来军作战,等到看见南面火起,再出兵焚烧曹军后面的辎车粮草;接着他又命张飞也带1000人马,潜伏在博望坡右面安林的山谷中,同样是要等到南面火起后再出击;再令关平、刘封领500军士,预备引火之物,在曹军必经的博望坡后面两边等待,夏侯惇大军一到就放火;而命赵云为前军,但只许败不许胜;最后让刘备引一路兵马作为后援。张飞、关羽对这位军师的调度颇感不满,但诸葛亮断然对将士们说:“剑印在此,违令者斩!”众人无不悚然,各自领命依计而行,张飞、关羽也只得听从号令。结果,孔明第一次用兵,便以其神妙的布置,立下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博望坡”之役,把曹军杀得尸横遍野,蜀军上下从此对诸葛亮口服心服。然而,如果有令不能行、有法不能依,士卒作战完全不听从号令,诸葛亮又怎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呢?

1941年2月,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取得了北非地区的军事控制权,这使得英国军队在北非的处境异常困难。英国首相邱吉尔任命蒙哥马利将军的去接掌英国第8集团军的指挥权。蒙哥马利刚到部队时,看见士气低落、军纪混乱,完全处于准备撤退之势,官兵们对于命令已无心去认真执行。于是他立刻做了3件事情:首先是鼓舞士气,让官兵们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其次是总结以往战事的经验教训,分析德、意两军的情况,找到战胜他们的方法;第三是对部队进行重新整顿,严格军纪,加强军事训练,撤换了部分不能胜任的指挥官。同年8月,英军和德军展开一次激战,德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11月,英军击溃德军,蒙哥马利将军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阿拉曼战役的胜利。

同样的一支军队,在蒙哥马利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后立刻面貌一新,畅快淋漓地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由此可知,严整的军队才是胜利的保证。

四十厉士

【原文】

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赡之以财,则士无不至矣;接之以礼,厉之以信,则士无不死矣;畜恩不倦,法若画一,则士无不服矣;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不劝矣。

【注释】

瞻:封赏。

畜恩:不间断地施予恩惠。

先之以身:以身作则。

劝:受到鼓舞。

【译文】

带兵的方法在于以高官厚禄使他们受到尊敬。以钱财封赏他们,则兵士无不愿意前来效忠;以礼法相待,用威信统领,则兵士莫不拼死作战;不断地施予恩惠,并公平执法,则兵士无不服从;作战时,将领身先士卒,撤退时,将领以身殿后,则兵士莫不勇往直前。只要小善行都记录下来,小战功也予以奖赏,则兵士莫不受到激励。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