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姜太公兵书
10411600000015

第15章 龙韬篇(6)

《三国演义》记述吕蒙在荆襄之战中也曾施展“四面楚歌”之计,安排关羽军中的将士亲属在山上喊话,以动摇其军心。“荆州士兵,呼兄唤弟,觅子寻爷,喊声不住。军心尽变,皆应声而去。关公止喝不住,部队只有300余人”。威震华夏的关云长,落得和项羽一样的下场,成了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也是运用这个道理,从反面以一曲琴声巧妙地演出了一出“空城计”,以假乱真,骗过了谨慎精明的司马懿。

十二兵征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未战先知敌人之强弱,豫见胜负之征;为之奈何?”

太公曰:“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败在人。谨候敌人出入进退,察其动静,言语祆祥,士卒所告。凡三军说怿,土卒畏法,敬其将命,相喜以破敌,相陈以勇猛,相贤以威武,此强征也。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祆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

“三军齐整,阵势已固,深沟高垒,又有大风甚雨之利,三军无故,旌旗前指,金铎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此得神明之助,大胜之征也。行阵不固,旌旗乱而相绕,逆大风甚雨之利,士卒恐惧,气绝而不属,戎马惊奔,兵车折轴,金铎之声下以浊,鼙鼓之声湿如沐,此大败之征也。”

“凡攻城围邑,城之气色如死灰,城可屠;城之气出而北,城可克;城之气出而西,城必降;城之气出而南,城不可拔;城之气出而东,城不可攻;城之气出而复入,城主逃北;城之气出而覆我军之上,军必病;城之气出高而无所止,用日长久。凡攻城围邑过旬不雷不雨,必亟去之,城必有大辅。此所以知可攻而攻,不可攻而止。”

武王曰:“善哉!”

【注释】

豫:通预。

候:伺望、侦察。

说怿:欢喜。说,同悦。怿,快乐。

相贤:互相称赞对方有贤德。

耳目相属:意谓相互传递消息。相属,相关、相连。

金铎:古代军队在战斗时,通常以金铎当作指挥停止战斗或撤退收兵的信号。金,锣。铎,铃,两者皆为铜制。

鼙鼓:古代军队在作战时用以指挥军队前进的乐器。鼙:古代军中用的小鼓。鼓,大鼓。

神明:指神祗。古时以“天曰神,地曰祗”,此处指“天时、地利、人和”。

湿如沐:鼙鼓被雨淋湿后,敲击声变得低沉。

邑:城邑。

气:本指自然界的云气,此指气氛、气象。

城主逃北:守城的主将战败。北,失败。

用日长久:用兵时日长久。曰:疑为“兵”之误。

大辅:贤人之辅佐。大,贤人。

【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我想在战前先知敌人的强弱,预见胜败的征兆,应当怎么办?”

太公回答说:“战争胜负的征兆,首先表现在军队的精神士气上,明智的将领是能够察觉的,而精神士气则通过人的行动反映出来。详细地侦察敌人的出入进退,观察它的动静、言语中的吉凶征兆,乃至士卒间传播的消息。全军士气高涨,士卒畏惧法令,尊重将帅的命令,以破敌为喜,以勇猛为誉,以威武为荣,这是军队强盛的征兆。如果全军不断地惊动,行列散乱不整,因临强敌而恐惧,好谈不利的情况,互相探听消息,谣言不止,相互迷惑,不畏惧法令,不尊重将帅,这是军队虚弱的征兆。”

三军齐整,阵势坚固,深沟高垒,又有疾风骤雨的有利条件,三军正常而旌旗前指,金铎之声高扬而清晰,鼙鼓之声宛转而响亮,这是得到神明的佑助,取得大胜的征兆。三军阵势不稳固,旌旗纷乱而方向不明,又碰上疾风骤雨的不利条件,士卒恐惧,士气低落而涣散,战马惊奔,兵车轴断,金铎之声低沉而混浊,鼙鼓之声沉闷而不响,这是大败的征兆。”

“凡是围攻城邑可以观城上的气象。城上的气如果是烟尘乱起,此城就能被攻破;城上的气如果是出而向北流去,此城就能被攻克;城上的气如果是出而向西流去,该城就能被降服;城上的气如果是出而向南流去,该城就坚不可拔;城上的气如果出而向东流去,该城就不可能被攻取;城上的气如果升起又下降,守城的主将必逃亡败北;城上的气流如果升起又覆盖我军上空,对我军必定不利;城内的气如果高升而不止,则是用兵持久的征兆。凡是攻城围邑,如果过了十天不打雷下雨,就必须迅速撤兵,因为城内必有贤能之人的辅佐,所有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可攻则进攻,不可攻就停止。”

武王说:“好啊!”

【心得】

此篇讲述胜败的征兆。

姜太公认为,有三种重要的征兆可以预见战争的胜负,一是军队的“强征”和“弱征”。这首先从精神士气上可以看出来;二是“大胜之征”和“大败之征”。这可以从敌阵治乱和军纪严整上看出来;三是攻城围邑的各种吉凶征兆。这可以通过望“城之气”看出来。前两种观察预兆的方法比较具体、科学,后一种望“气”的方法,则比较玄乎,可能含有迷信的成分,但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预测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普遍方法,但仅仅从具体的现象去推测是不够的。就是说预测常常需要一种直觉的把握,太公所说的“望气”实际上就是一种直觉把握的方式。一个对某项专业有相当丰富经验的人,都具有与之相应的特殊直觉能力,就连军事家也不例外。

作战时,士兵的士气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先用声威瓦解敌人士气,而后再用实力歼灭敌人。公元1519年(明正德十四年),朱宸濠(朱元璋之子)从南昌起兵,声言要直取南京。兵部尚书李充嗣得到消息,亲自率军把守要地。同时发布假命令,说官军10余万,一半到南京,一半到安庆,两广士兵、湖广士官也水陆集结,以按时进攻朱宸濠叛贼。朱宸濠兵见到写有命令的火牌,十分惊恐,部众一下子逃散了一半。接着,李充嗣派出1000千多人,带着各种标记和旗帜,乘100多艘快船,击鼓前进,大造声势,朱宸濠军顷刻瓦解。

从姜太公的理论中,我们看到了预测学中两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智性的判断和直觉的判断。这无疑是正确的观点,不足之处只是他对直觉还缺乏科学的解释而已。

十三农器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天下安定,国家无事,战攻之具,可无修乎?守御之备,可无设乎?”

太公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马、牛、车、兴者,其营垒,蔽橹也;锄耰之具,其矛戟也;蓑薛簦笠者,其甲胄干楯也;钁锸斧锯杵臼,其攻城器也;牛马所以转输,粮用也;雞犬,其伺候也;妇人织纴,其旌旗也;丈夫平壤,其攻城也;春草棘,其战车骑也;夏耨田畴,其战步兵也;秋刈禾薪,其粮食储备也;冬实仓廪,其坚守也;田里相伍,其约束符信也;里有吏,官有长,其将帅也;里有周垣,不得相过,其队分也;输粟取刍,其廪库也;春秋治城郭,修沟渠,其堑垒也。故用兵之具,尽在于人事也。善为国者,取于人事。故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安其处所,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纴有尺度,是富国强兵之道也。”

武王曰:“善哉!”

【注释】

具:器具,这里指军队的器械装备。

人事:指农事。

耒耜:古代农具,耜是耒的铲,耒是耜的柄,为耕地翻土的工具。

行马蒺藜:行马,用以堵塞人马通路,装有剑刀的车辆。蒺藜,本是一种带刺的果实,此处指铁制的铁蒺藜,呈三角形。行马、蒺藜,都是障碍物。

蔽橹:用于防御的障碍器材。蔽,车上防御风尘的屏障;橹,大盾牌。

耰:农具名,无齿耙,用以平田及击碎土块。播种后用耰平土,覆盖种子。

蓑薛簦笠:即蓑衣、斗笠。簦,有柄的笠,即今之雨伞。笠,斗笠。

甲胄干楯:甲,古代用铁片制成的护身衣。胄,头盔。干,盾。楯,大盾牌。

钁锸:钁:音决,似今日之锄。锸,似今日之锹。

杵臼:杵,捣物的棒槌。臼,舂米的器具。

纴:布帛。

:农具名,装有长柄的刀,为割草用具。

田畴:田地。

刈:割草。

田里相伍:伍,古代户籍和军队的编制。户籍以五家为伍,军制以五人为伍。田里,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和住地。此处指同村、邻居。

符信:凭证。

周垣:围墙。垣:矮墙。

刍:饲草。

六畜:指六种家畜:雞、犬、豕(猪)、牛、羊、马。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社会安定,国家没有战争的时候,行军作战的进攻武器,可以不加修治了吗?国防的设施,可以不用装备了吗?”

太公回答说:“作战时用于进攻和防守的各种武器和设施,可结合农具进行准备。耒耜可以用来当作军队人马的障碍物。马、牛、车、舆,都可以充做营垒和屏障器材;锄头、犁耙,可以用为作战的矛戟;蓑衣、雨伞、斗笠,可以用来当作作战的盔甲和盾牌;锸、斧、锯、臼杵,都可以用作攻城的器械;牛马可以用来转运粮草;雞可以用来报时,犬可以用来警戒;妇女纺织布帛,可以用作指挥的军旗;男人平整土地的技术,可以用于攻城作业;春天农人斩棘除草的方法,可以启发与战车骑兵作战的技术;夏天农夫耘耨土地的方法,有助于发展对步兵作战的策略;秋天农人收割庄稼,可以为战时储备粮食;冬天农民充实仓库,可以成为长期坚守的战备资源。同村同里的百姓,平时相编为伍,可以用为战时军队管理的依据;里设吏、乡设长,平时管理百姓,战时可以用来充任将帅;里与里之间筑设围墙以分隔往来,作战时就是各部队驻防的区分。运输粮食、收割饲料,作战时就是军用的储备。春秋两季筑廓、修沟渠,作战时就是壁垒壕堑。所以说,作战的器具完全可以在农事进行之中一并筹划。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都重视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须鼓励百姓发展畜牧、开垦土地、安定住所。男人耕种一定数量的田地,女人纺织一定数量的布匹,这就是富国强兵之道。”

武王说:“真是太好了!”

【心得】

本篇论述的是古代封建社会耕与战关系的统一性,姜太公于此特别强调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道理。姜太公指出,战时的兵器装备,就来自平时的生产工具;战时的战斗技术,就来自平时的生产技术;战时的军队组织,就来自平时的生产组织;战时的军事工程,就来自平时的生产工程。

这是十分深刻的军事思想。因为战争既是一种上层建筑的政治行为,必然立足于以一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济基础之上。这篇文章是中国古代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间关系的最好说明;同时,姜太公还意识到了经济的决定作用,从而得出了富国才能强兵的正确结论。

战国初期,秦国地处西陲,政治、经济、文化落后,被中原诸侯视为戎狄。秦孝公任用商鞅于公元前356~前350年,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其主要内容:废除井田制,把土地授予农民,允许自由买卖,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奖耕战、奖军功,制定军功爵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工商业发展,促进小农经济繁荣,巩固封建经济基础。且规定男子成年必须与父母分居,以利增加赋税收入;实行县制,共建31县,县设令、丞,均由中央委派,掌管全县政务;编制户口,建立什、伍连坐制;统一度量衡。现存的“商鞅量”,就是当时颁行的一件标准量器。商鞅变法加速了秦国的封建化,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