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本草纲目通俗读本
10413800000001

第1章 菜部(1)

荤辛类

【释名】就是现在的白菜。菘菜有两种:一种茎圆厚,微青;一种茎圆薄,白色。它们的叶子都淡青白色。菘菜籽是灰黑色的,八月以后下种。第二年二月开四瓣黄花。三月结角,也像芥角。这种菜作腌菜最好。

茎叶

【性味】味甘,性温,有小毒。

【功效主治】主要是利肠胃,除胸中堵塞烦闷,解酒后口渴。消食下气,治瘴疟,止热邪咳嗽,十一、十二月的菘菜汁更好,可和中,利大小便。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榨油,涂在头上可利于长头发,涂在刀剑上,刀剑不生锈。

【释名】也叫芥菜。味辛烈,样子像白菜,菜叶上有柔毛。

茎叶

【性味】味辣,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通鼻,通肾脏经络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常吃温中。止咳嗽上气,除寒冷气。去头痛,通肺消痰,利膈开胃。叶子大的好,叶子小且有毛的对人有害。

【性味】味辛,性热,无毒。

【功效主治】主通鼻,去一切邪恶疰(zhu)气、咽喉肿痛。治疰气发没有定处,及被毒箭伤,做成药丸或捣为末服,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伤风受寒引起的胸腹腰痛,口噤,消散痈肿瘀血。芥籽的功用与芥菜相同。它的味辣能散发,利九窍,通经络,治口噤、耳聋、鼻出血的病症;又能消瘀血,疗痈肿,祛痛痹(bi)的邪气。它的性热而且温中,因而又能利气化痰,治咳止吐,主胸腹各种疾病。白色的芥籽更加辛烈,治病尤为好。

【附方】治伤寒没有汗:用水调芥籽末填入肚脐内,然后用热药物隔着衣服熨肚脐处,直到出汗为止。

治身体麻木:芥菜籽末,加醋调和后,涂在身体麻木的地方。

治牙龈溃烂出臭水:把芥菜杆烧成灰,研细为末,频敷患处就可以治疗。

治飞丝入目:用青芥菜汁点入眼中,功效神验。

治漆疮瘙痒:用芥菜煎汤洗患处。

治咽喉肿痛:用芥菜籽末加水调好后,敷咽喉部,等到药干了再换。又方:将芥菜籽研细成末,调醋取汁,点入喉内。等到喉内有响声,再用陈麻杆点烧,烧烟吸入喉内,立即见效。

治夜盲:用紫芥菜籽炒黑研成末,用羊肝一具分作八服。每服用芥籽三钱捻在羊肝上,再用竹笋皮裹好,煮熟冷却后服用,并用煮它的水送下。

治妇女闭经不行已有一年的、脐腹痛、腰腿沉重、寒热往来,用芥菜籽二两,研成末。每次用二钱,空腹用酒服下。

治阴证伤寒引发的腹痛呕逆:用芥菜籽研成末,加水调和后贴在肚脐上。

治颈淋巴结结核:用芥制成末加醋调和后,贴患处。

白芥

【释名】就是胡芥,也叫蜀芥。这种菜虽然属于芥类,但它和其他的芥类有很大区别。

茎叶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冷气,安五脏,它的功用与芥菜相同。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发汗,治胸膈痰冷,气息急促,将它研成末,加醋调和后敷可治毒箭伤。用熨的方法可除恶气风毒脓肿,四肢疼痛。对患咳嗽不止、胸胀气喘且多唾的人,每次温酒吞下七粒。它还能利气化痰,除寒暖中,消肿止痛,治咳嗽翻胃、下肢麻木、筋骨腰痛。如果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处,非白芥籽不能治。

【附方】防痘疮(天花)余毒未尽,复受风邪,治眼中作痒、眼睑红赤溃烂等:用白芥籽末,加水调和后涂足心处,引毒气下行,使疮疹不进入眼中。

治胸胁水饮:皮肤苍白或肿面不红及胸痛,用白芥籽五钱,白术一两,研为末,加入枣肉捣烂后,做成梧子大的药丸,每服五十丸,白开水下。

芜菁

【释名】就是蔓菁。它的根圆,也有长的,有红白两种颜色。它的味辣而带甜,叶粗糙,也有花、叶。夏初起苔,开淡紫色的花。结的角像虫一样,腹部大尾部尖。它的籽像葫芦籽,大小不均匀且不圆,呈黄赤色。

根叶

【性味】味苦,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利五脏,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益气。经常吃通中焦,令人健壮。消食,下气疗咳嗽,清热解渴,去胸腹冷痛,以及热毒风,乳房结块和因产后乳汁积累过多而致乳房胀硬掣痛。

【性味】味辛,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老。疗黄疸,利小便。加水煮汁服用,可以除腹内痞块积聚,服少许,可治霍乱引起的胸腹胀闷。研成末服用,主治视物模糊不清。榨成油调入石膏中,可以去脸上的黑斑和皱纹。籽和油敷,可治蜘蛛咬伤。把籽作为药丸服用,令人健壮。尤其适用于妇女。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虚弱,疲劳,视力差。久服使人长寿,夜间可看书。

它的服法是:每年的三月三日采花,阴干后,研为末,每服两钱,空腹用井水服下。

【附方】预防疫病:在立春的庚子日那天,用蔓菁煎成汁,全家大小趁温服下,不拘多少,可一年不犯疫病。

治鼻中流血不止:用生蔓菁捣汁饮,立刻就能止血。

治一切肿瘤:用生蔓菁一把,加入少量盐一同捣碎封贴在患处,非常有效。

治眼外观没有异常,但逐渐失明:用蔓菁籽六钱,蒸透后,立即用锅中的滚水淋,然后晒干,如此反复三次,再将它杵成末。每天用酒下方寸匕。

治乳房肿块:用蔓菁根和叶,去掉泥土不要用水洗,直接加盐捣烂后,涂抹在患处。药热要重新换,三五次就能治愈。十一、十二月就只用蔓菁根,很见效。

冶疝肿如斗:将蔓菁根捣烂后,封贴在患处,大效。

治异物入目:蔓菁菜捣烂后,拿手帕包好,挤汁滴入两三点到眼中,异物立刻就出来了。

被狗咬伤:蔓菁根捣烂,取汁服用。

治黄疸如金:生蔓菁籽研为末,每次服方寸匕。

莱菔

【释名】就是萝卜。六月下种,开紫绿色小花。它的叶子大的像芜菁叶,小得像花芥叶,叶上都有细柔毛。它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形状有圆、长两类。一般说来,生在沙性土壤中的萝卜脆甜,生在瘠薄土壤中的则硬而且辣。萝卜的根、叶都可生吃或熟吃,是蔬菜当中最有益于人的。

根、叶

【性味】根,味辛、甜;叶,味辛,苦,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做成散服及炮制后煮服,大下气。消食和中,去痰癖,使人健壮;生莱菔捣烂后取汁喝,清凉解渴,利关节,养容颜,出五脏恶气,制面毒,行风气,去热气。利五脏,使身体感觉轻松爽快,肌肤白嫩细腻。同时又可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萝卜和羊肉、银鱼煮食,治劳瘦咳嗽。和猪肉一起吃,益人;生萝卜捣烂吃,治痢疾伴饮食不进或呕吐不能食,又治吐血和流鼻血。同时还宽胸膈,利大小便。萝卜生吃,止渴宽中;煮熟来吃,化痰消胃肠积滞。萝卜还能除鱼腥味,治豆腐积。主治吞酸水,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效果非常好。把萝卜研成末服,治各种淋证;制成药丸服,治小便白浊;煎水洗脚,治脚气;饮萝卜汁能治痢疾和失音,还可治被烟熏得将要死的人;生萝卜捣烂涂在跌打损伤和烧伤、烫伤处,也很有效。莱菔特别能制面毒。

【发明与传说】曾经有个婆罗门的僧人来到东土,看见人们吃麦面,惊呼:这麦面是大热之物,怎么能吃呢?又看见他们饭食中有萝卜,才说:全靠有萝卜来解麦面的热性。从此相传下来,吃麦面必须吃萝卜。萝卜捣烂制面,做出的面食最好吃,吃得很饱也不会发热。萝卜煎来吃,下胀气,凡是人饮食过量了,生嚼咽则能消食。

张杲(gao)所作的《医说》上说:富人李某生病,流鼻血不止,非常危险,医生用萝卜、天然水、酒调服,鼻血即止住。这是血随气行,气滞则血妄行,萝卜下气而酒作引导的原因。《延寿书》记载:要师在逃难时逃入石窟中,强盗用烟熏,在熏得他昏迷快要死的时候,这时他摸到萝卜菜一束,嚼汁咽下,立即就清醒了。这种方法以备急用,不可不知道。但是吃多了莱菔会动气,只有生姜能制这种毒。

【性味】味辛、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研汁服,治因风邪而引起的风痰症发作。同醋研细后服,可以消除肿毒。它能下气定喘治痰,消食胀利大小便,止气痛,治腹泻粪便杂有未消化食物残渣,疮疹。

【附方】治食物作酸:生萝卜嚼下数片,或生嚼萝卜菜都很有效。但是干的、熟的、盐腌的,都没有效。

治反胃:萝卜用蜜煎浸后,细嚼慢咽,有效。

治肺痿咳血:萝卜加羊肉或者鲫鱼煮熟,频食。

治鼻中出血不止:萝卜捣汁半盏,加入少量的酒烧后服用,也可以用萝卜汁注入鼻中,效果都很好,或者将酒煎沸,再加上萝卜煎后饮用,也可治好。

治痢疾伴有不思饮食,呕吐不纳:萝卜捣成汁一小盏,蜜一盏,水一盏,一同煎,早一服,午一服。或用萝卜籽擂的汁也可以。又方:只用萝卜菜煎汤,天天饮用。又方:用萝卜片,不论新旧用蜜浸一会后,含在嘴里,咽下它的汁水,直到味淡后再换一片,到觉得想饮食的时候,用肉煮粥吃,但不能吃得过多。

治大便下血:大萝卜取皮烧灰存性,荷叶烧灰存性,蒲黄用生的,三种各等份,一同研为末,每次用一钱,米汤送下。又一方:蜜炙萝卜,任意吃。

治伤酒下血:用萝卜十二个,留青叶一寸左右,放在罐中加井水煮,煮到十分烂后,再加淡醋,空腹时任意吃。

治肛门脱出,把生萝卜捣烂,敷填在肚脐中,用布裹紧,直到感觉有疮长出时,立即除去,效果非常好。

治因湿热蕴结下焦,形成砂石淋,下腹、腰部、尿道疼痛难忍:用萝卜切成片,蜜浸一会儿后炙干,再浸、再炙,反复数次,但不可过焦。细细嚼后用盐开水服下,每日三服。

治偏正头痛:生萝卜汁放入一个蚬壳里,患者仰卧,将萝卜汁注入左右鼻孔中,神效。

治哮喘遇过敏原即发者:萝卜籽淘干净,蒸熟后晒干研细,加姜汁浸后蒸成饼,制成绿豆大小的丸。每服三十丸,用唾液咽下。

治年久头痛:萝卜籽和生姜各等份,捣后取汁,再加入少量麝香后,滴入鼻孔中,马上就可以止住头痛。

治牙齿疼痛:生萝卜籽十四颗研细,加乳调和,左痛点右鼻,右痛点左鼻。

治小儿盘肠气痛:萝卜籽炒黄后研成末,用乳香汤送下半钱。

香荽(sui)

【释名】就是胡荽,也叫胡菜、芫荽。

八月种下,阴天特别好。初生时茎柔叶圆,叶有花歧,根软是白色的。冬春采来食用,香美可口,立夏后开成簇细花,颜色呈淡紫色。五月收子,子如麻子,也有辛香。它的子、叶都用,生、熟均可食,对世人非常有益,适宜种植在肥沃的地里。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消食,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清四肢热,止头痛。疗痧(sha)疹、豌豆疮不出,用胡荽酒喷于患处,立出。通心窍,祉(zhi)筋脉,和胃。如果治肠风,就用热饼裹胡荽吃,效果很好。和各种菜一同,气香、爽口,辟飞尸、鬼疰(zhu)、蛊毒。解鱼毒、肉毒。但有狐臭、口臭、烂齿和脚气、金疮的人,都不可吃胡荽,否则病情加重。久食令人健忘。它的根,会发痼疾。切不可与邪蒿同食,否则令人汗臭难以治愈。凡服一切补药以及药中含有白术、牡丹的人,不能吃它。李时珍说:胡荽,味辣、性温和、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邪气。所以痘疮难出的,用胡荽能引发出来。按《直指方》载:痘疹不出,宜用胡荽酒喷,以辟恶气。床帐上下左右,都宜挂胡荽,用来除汗气、狐臭、天癸、淫荡之气。对付一切秽恶,无所不可。如果小儿体质虚弱,在天阴寒冷时,食胡荽最好。

【释名】又叫起阳草。只要种一次便长期生长,所以叫韭。一年可割三四次,只要不伤到它的根,到十一二月用土盖起来,三四月来临之前又开始生长,一丛一丛地生长,叶长得茂盛,韭叶颜色翠绿。

【性味】味辛,微酸、涩,性温,无毒。

【采集加工】叶子长到三寸长时就可以收割,如果要收种子就只收割一次。八月份开一丛丛花,收取后腌藏作为菜,叫做长生。说的是割后又能长,久久不衰。九月份收种子,它的种子呈黑色,形状扁平,需放在通风的地方阴干,不要放在潮湿的地方。

【功效主治】主治归心,安抚五脏六腑,除胃中烦热,对病人有益,可以长期吃。另有归肾壮阳,止泄精,温暖腰部膝部。可治吐血咳血、鼻血、尿血,及妇女月经失调、跌打损伤和呃噎病。将韭菜捣成汁澄清后,和小儿的尿一起喝下,能消散胃内的瘀血。和鲫鱼一同煮来可治急性痢疾。将生韭菜捣汁服,可治胸部疼痛。煮来吃,可以使肺气充沛,除心腹陈寒痼冷和腹部包块,治肥胖人中风后失音;还可解各种药物的毒性,治疗狂犬咬伤,毒蛇、蝎子、毒虫咬伤,捣烂后,局部外敷,解它的毒性。把韭菜炸熟和上盐、醋,空腹吃十顿,主治胸膈噎气。三四月吃起来香,六七月吃起来臭,十一二月吃起来则小便频繁。五月间吃了则使人疲乏没有力。不能与牛肉同食。昔日人们在过节时要吃五种荤辛类食物来驱除邪气,这五种荤辛就有韭菜,元宵日吃辛,用它来资助人的正气。

【功效主治】食之动风。

【功效主治】可治各种癣症。

【功效主治】可治梦中遗精、便血。可暖腰膝,驱除鬼气附身,补肝脏及命门,治小便频繁、遗尿,可治妇女白带量过多。将其研成末,拌入白糖可治腹泻;拌入红糖则可治腹泻便血。用陈米汤服下,有神效。

【附方】服食方:有位贫穷的老人患上了消化道肿瘤,一吃食物马上就呕吐,而且胸中像针刺一样痛。有人叫他用韭菜汁,加入少量盐、梅和卤汁,先细细呷一点,再渐渐加量,吐出数升浓痰后明显好转。

治产后大量出血而晕倒:将韭菜切碎装入瓶中,再倒入热醋浸泡,使气吸入患者鼻中,就能苏醒。

治鼻出血不止:将韭菜根、葱根一起捣碎,捏面枣子一般大小,塞入鼻孔中,不时更换,两三次就能止住流血。

治夜有恶梦不止:发生恶梦引起的昏死,不要点灯,只要痛咬他的大拇指指甲并将唾沫吐在他脸上就能使他苏醒,再取韭菜捣成汁,吹进他的鼻孔中,十一、十二月没有韭菜时就用韭菜根。

山韭

【释名】大多生在山中。它的特征与家韭相同,但根是白的,叶子像灯心苗一样。

【性味】味咸、涩,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可治小便频繁,除去烦热,滋润毛发,是补肾的菜,患肾病的人适宜吃。主治腹胀,腹泻和肠炎。有温暖中焦、调补脾胃的作用。

【发明与传说】陈直《奉亲养老书》载:韭菜羹能治老人脾胃虚弱、饮食减退,用韭菜四两,鲫鱼五两,煮成羹,调入调料服下并少吃面食。每隔三五天煮一次,据说能大补身体。韭传说由魏孝文帝所种。

【释名】葱共有四种:冬葱也就是冻葱,夏衰冬盛,它的茎是白的,叶是绿的,非常柔软。汉葱茎厚实坚硬,而味道很淡,一到十一二月叶子使枯萎。胡葱的茎和叶子粗短,还有一种楼葱,叫龙爪葱。每根茎上长出枝丫,像龙爪的形状。冬葱又叫太官葱,因为它的茎柔软细弱而且有香味,可以过冬,汉葱又叫木葱,因它的形状很粗又很坚硬而得名。冬葱不结子。汉葱春末开花,成一丛丛的,花呈青白色。子是黑色,有皱纹,呈三瓣的形状。收取后阴干,不能在潮湿的地方,可栽苗也可撒种。

葱茎白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煮汤,可治伤风寒的寒热,消除中风后面部和眼睛浮肿。药性入手太阴肺经,能发汗;又入足阳明胃经,可治伤寒骨肉疼痛,咽喉麻痹肿痛不通,并可以安胎。可清睛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除肝脏中的邪气,通利中焦,调五脏,解各种药物的药毒,通大小肠,治疗腹泻引起的抽筋以及奔豚气、脚气,心腹绞痛,眼睛发花,心烦闷。另可通关节,止鼻孔流血,利大小便。治腹泻不止和便中带血。能达解表和里,除去风湿,治全身疼痛麻木,治胆道蛔虫,能止住大人虚脱,腹痛难忍,及小孩肠绞痛,妇女妊娠期便血,还可以促使乳汁分泌,消散乳腺炎症和耳鸣症状。局部外敷可治狂犬咬伤,制止蚯蚓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