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演讲好口才
10423500000045

第45章 社交场所的礼仪守则(2)

如果谈话另一方已结婚有小孩,可、以大致问问他家里的事。对方如果很快转移话题,就别再追问下去;如果对方继续答话,表示他很高兴你对他的家人感兴趣。

谈些轻松的话题,例如新型的手机、趣味的小故事,或新近的新闻。如果是在宴会上,最好不要谈论令人伤心或者悲惨的事情,以免破坏大家的兴致。

讲笑话的时机最好安排在讨论会议正题前面,也不要在大家喝汤的时候说一些让人喷饭的故事。

2.社交场合的闲聊礼仪

如果在座的人当中有比较幽默风趣的人,让你特别想跟他聊天,你还是应当照顾到四周的每位宾客,和他们有一定的聊天时间,特别是酒席上,不要只把头转向一边,而冷落了另一边的宾客。

如果出现冷场,就赶快找一位来宾要他谈谈自己,使气氛能一直热闹下去。

想些轻松的话题,避免说些令人不舒服的事情。一定没人想听谁出车祸、谁得癌症的悲惨故事,谈谈“五一”草原旅游的趣闻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话题。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轻松愉悦的气氛,让对方想继续聊下去。记住,谈话时如果始终笑容可掬,别人也会更专注。

不要引经据典,说太斯文的话,那也许会令对方感到莫名其妙。

把握好闲聊的分寸,看到对方流露出不耐烦和心不在焉的神情时,最好及时打住,或者转移话题,让对方谈一谈自己。

学会倾听。聊天高手的最大长处就是擅于听别人说话。

不打岔。不论对方的话题多子谈或多无聊,他们都有权利说完自己的话。

有幽默感。适度开开自己的玩笑,但也不要让自己太没面子了。跟人开玩笑一定要慎重,不要让人把善意亲切的玩笑误解为讽刺、挖苦。

尽量取悦那些百般无聊或令人感到无聊的人。但并不是要勉强自己去应付令人讨厌的人。你有权利对任何人微笑着说:“对不起,我现在有事,回头再聊。”

什么都能谈,也就是博闻强记,即使讨论主题超出自己的知识范围,也能随机应变,加入对话。在每天的报纸里稍加留意,就能积累起很多的资料。

不让令人沮丧的谈话破坏气氛。如果有人说起最近发生的化学药品泄漏事件,不妨说:“是啊,这很糟糕。不过好在离这里很远,我们还都很健康,让我们为健康干杯!”这样就能转换话题。

成功的谈话令人愉悦,双方在彼此都感兴趣的主题上你来我往,感觉非常贴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机会遇到特别喜欢的聊天对象,因为他们使你振奋,他们有趣又博学多才,他们能使你放松心情,觉得彼此义气相投,没有隔阂。如果遇见这样的人,你一定会非常愉快,甚至可能成为终身的莫逆之交。

握手的礼仪

握手,它是人与人交际的一个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势与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不同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曾写道:“手能拒人千里之外;也可充满阳光,让你感到很温暖……”事实也确实如此,因为握手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无声的动作语言。

今天,握手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礼节。通常,与人初次见面,熟人久别重逢,告辞或送行均以握手表示自己的善意,因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见面礼、告别礼。有时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向人表示祝贺、感谢或慰问时;双方交谈中出现了令人满意的共同点时;或双方原先的矛盾出现了某种良好的转机或彻底和解时习惯上也以握手为礼。

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双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后握手致意。

主人、长辈、上级、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级、男士再相迎握手。

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接握;主人与客人之间,主人宜主动伸手;男女之间,女士伸出手后,男士才能伸手相握;如果男性年长,是女性的父辈年龄,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仍以女性先伸手为主,除非男性已是祖辈年龄,或女性未成年在20岁以下,则男性先伸手是适宜的。但无论什么人如果他忽略了握手礼的先后次序而已经伸了手,对方都应不迟疑的回握。

握手时,距离受礼者约一步,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向受礼者握手。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显示着一个人强烈的支配欲,这是无声地告诉别人,他此时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应尽量避免这种傲慢无礼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里同他人的握手方式显示出谦卑与毕恭毕敬,如果伸出双手去捧接,则更是谦恭备至了。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是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最稳妥的握手方式。

握手时应伸出右手,不能伸出左手与人相握,有些国家习俗认为人的左手是脏的。戴着手套握手是失礼行为。男士在握手前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例外。当然在严寒的室外有时可以不脱,比如双方都戴着手套、帽子,这时一般也应先说声“对不起”。握手者双目注视对方,微笑,问候,致意,不要看第三者或显得心不在焉。

如果你是左撇子,握手时也一定要用右手。当然如果你右手受伤了,那就不妨声明一下。

在商务洽谈中,当介绍人完成了介绍任务之后,被介绍的双方第一个动作就是握手。握手的时候,眼睛一定要注视对方的服睛,传达出你的诚意和自信,千万不要一边握手一边眼睛却在东张西望,或者跟这个人握手还没完就目光已移至下一个人身上,这样别人从你眼神里体味到的只能是轻视或慌乱。那么是不是注视得时间越长越好呢?并非如此,握手只需几秒钟即可,双方手一松开,目光即可转移。

握手的力度要掌握好,握得太轻了,对方会觉得你在敷衍他;太重了,人家不但没感到你的热情,反而会觉得你是个老粗,女士尤其不要把手软绵绵地递过去,显得连握都懒得握的样子。既然要握手,就应大大方方地握。

握手的时间以1—3秒为宜,不可一直握住别人的手不放。与大人物握手,男士与女士握手,时间以1秒钟左右为原则。

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诚和热烈,也可较长时间握手,并上下摇晃几下。作为企业的代表在洽谈中与人握手,一般不要用双手抓住对方的手上下摇动,那样显得太恭谦,使自己的地位无形中降低了,完全失去了一个企业家的风度。

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女士们请注意:为了避免在介绍时发生误会,在与人打招呼时最好先伸出手。在工作场所男女是平等的。

多人相见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也就是当两人握手时,第三者不要把胳膊从上面架过去,急着和另外的人握手。

在任何情况下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遵守恰如其分的社交礼仪,可以向对方表现自己的真诚与自信,也是接受别人和赢得信任的契机。

致意的礼节

致意是一种最为常用的礼节,它表示问候、尊敬之意。通常用于相识的人或只有一面之交的人之间在各种场合打招呼。致意时应该诚心诚意,表情和蔼可亲。若毫无表情或精神萎靡不振,则会给人以敷衍了事的感觉。

1.致意的形式

(1)微笑致意。适于与相识者或只有一面之交者在同一地点,彼此距离较近但不适宜交谈或无法交谈的场合。

(2)起立致意。在较正式场合里。有长者、尊者到来或离去时,在场者应起立表示致意。如长者、尊者来访,在场者应起立表示欢迎,待来访者落座后,自己才可坐下;如长者、尊者离去,待他们离开后才可落座。

(3)举手致意。适于向距离较远的熟人打招呼,一般不必出声,只将右臂伸直。掌心朝向对方,轻轻摆一两下手即可,不要反复摇动。

(4)点头致意。适于不宜交谈的场合。如会议、会谈在进行中。与相识者在同一地点多次见面或仅有一面之交者,在社交场合相逢时,都可以点头为礼。

(5)欠身致意。欠身致意表示对他人的恭敬,这种致意方式适用的范围较广。致意的方法是身体上部微微向前一躬,幅度不宜太大。

(6)脱帽致意。朋友、熟人见面,若戴的是无檐儿帽,就不必脱帽,只需欠身致意即可,但注意不可以双手插兜。若戴着有檐儿的帽子,则以脱帽致意最为适宜。若是熟人、朋友迎面而过,也可以轻掀一下帽子致意即可。脱帽时,请别忘了问声好。

2.致意礼节

一般情况下,不论在何种场合,致意的顺序应该是男士先向女士致意;年轻者先向长者致意;学生先向老师致意;下级先向上级致意。

女士不论在何种场合,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戴帽,一般只需点头致意或微笑致意。惟有遇到上级、长辈、老师、特别钦佩的人及见到一群朋友的时候,女士才需率先向他们致意。

致意的方法,往往同时使用两种,如点头与微笑并甩,欠身与脱帽并用。

致意时要注意文雅,一般不要在致意的同时,向对方高声叫喊,以免妨碍他人。

如遇对方先向自己致意,应以同样的方式向对方致意,视而不见、毫无反应是失礼的。

遇到身份较高者,一般不应立即起身去向对方致意,而应在对方的应酬告一段落之后,再上前致意。

致意的动作不可敷衍或满不在乎,必须认认真真的,以充分显示对对方的尊重。跳舞的礼仪要领

现代舞蹈已不像20世纪中期那样,得有领舞者或者稍后出现的舞蹈大师了。人人都应懂得,怎样去邀请别人跳舞,怎样跳舞。因此,我们不妨说一说跳舞的一些重要礼仪。

1.男士邀请女士跳舞

男士邀请女士跳舞,应当向她欠身致礼,说:“冒昧请您跳舞。”但是,首先要看看自己的衣着是否整齐,扣子是否全都扣好。女士可以友好地点一下头,表示接受邀请。如果女士表现出一种讥讽或者傲慢的神气,会大伤对方的自尊心。女士这时勉强地步人舞池,不如直截了当地谢绝。如果女士有家人陪同(其兄弟、父母等),男士在邀请这位女士跳舞时,应首先向她的家人施礼,说:“请允许我邀您家小姐跳舞。”对这样的邀请,不必由家人出面拒绝,决定权在小姐自己。如果她先前已经拒绝跳舞,家里的男士可以说:“她该休息一会儿了。”

男士在跟自己女伴以及同座的女士都跳过舞之后,才可邀请别的座席上的女士跳舞。如果男士请一位女士去舞厅,女士接受了邀请,那么,只有在这位女士应邀同别的男士跳舞时,他才可以邀请别的女士一起跳舞。受男伴邀请参加舞会的女士可以跟别的不相识的男士跳舞,但一定要事先征得男伴的同意。

邀请之后,男士应请女士走在前面,自己跟在后面步人舞池,如果人不很拥挤,也可以挽着女士的手,一起步入舞池。到了舞池,起舞之前,男士应向女士再次鞠躬致谢。

一有时会产生误会,对此也要留心。你在邀请一位女士跳舞,而旁边的一位女士误认为是在请她,于是从座位上起身。这时,你不要声明:“我不是请你,而是请你身旁的那位。”而应当将错就错,同这位女士跳上一轮。

女士如果已经谢绝跳舞,那她只能在事先有约的情况下才能接受另外一个男伴的跳舞邀请。

拒绝别人邀请时应当说:“谢谢您,我已经约好了舞伴。”那么,一心想跳舞的人,最好再到大厅里找别的女士试试看。

2.女士邀请男士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