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演讲好口才
10423500000046

第46章 社交场所的礼仪守则(3)

女士只能邀请那些在一起跳过舞,彼此相知的男舞伴跳舞。这种邀请,男舞伴无论如何都要接受。如果他由于某种十年九不遇的重要原因不能应邀,那应当请求女士在他的桌旁坐下或者陪她去酒吧间,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拒绝。

通常,跳舞不能男和男为伴,女和女为伴。除非在小范围内舞伴不足时,才可以这样。假如因为男舞伴懒于应付,那么当受到责备。男舞伴应当尽量克制个人的懒惰,接受女士的邀请。

3.对舞伴的礼仪

跳舞时一声不吭,完全沉醉在音乐之中,不能算是严重失礼。但舞伴之间若能。交谈几句,则是礼貌的优良风度的表现。谈话,一般应由男士开头,而不是女士。女士可以对对方舞技说几句称赞的话,不能冷若冰霜,让人一眼看出你想和别的舞伴跳舞,仅仅为了礼貌在应酬。这种行为太不近人情。

在饭店或舞场里邀请女士跳舞,不必做自我介绍。如果跳了好几轮,可以在跳过第三轮或第四轮后做一下自我介绍。这时,女士不必通报自己的名字。如果男舞伴被女士请到她的座位前,那么他应当跟她所有的同伴相互认识一下。跳完了舞,男舞伴一定要挽着女士的手走到她的座位前,或者让女士走在前面,自己跟在后面。男舞伴应当为能一起跳舞向她表示谢意。

邀请他人共舞理当彬彬有礼,被邀请者也该落落大方,这是舞蹈者良好礼仪修养与文化素质的体现。然而,在舞会上也常常出现一种情形,即被邀请者推拒他人的共舞邀请。但不论何种理由,推拒更应当注重礼仪。

一般而言,被邀请的女士最好不要随便推拒他人的邀请。如果确要推拒,则应十分有礼貌地微笑着向对方陈述推拒的理由:

“对不起,我有点累,想休息一会儿。”

“对不起,我不大会跳快步舞,请原谅。”

如果已经答应了他人的邀请,则应对再邀请者说明:“对不起,已经有位先生邀请了我,等下一曲,好吗?”

当下支舞曲开始后,那位邀请者再次相邀时,在确无特殊情况下,应欣然随之起舞,不可再次推拒,否则会有出尔反尔、故意戏弄他人之嫌。已经推拒了他人之邀,如一支舞曲未了,就不应再接受其他男士的邀请了,否则,便会被看做是对前一位邀请者的轻视和无礼。当两位男士同时发出邀请时,最为得体的办法是以婉转的理由将两位均予谢绝。

如果男女人数相等,结伴参加舞会,相互调换舞伴会自然而和谐,并会因彼此熟识而感到融洽欢悦。此间若有其他男士邀请其中的某位女士,不可一概推拒,更不能以“我不认识你”、“我不跟你跳,我有伴了”之类的非礼之语相向。这种生硬无礼的话言既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使人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又会因缺乏礼貌和修养而损害自己的形象。

4.舞姿要端正规范、大方活泼

舞蹈时整个身体要保持平、正、直、稳,无论进退或是左右移动,都要掌握好身体的平衡,如果重心不稳就会导致身体摇晃、肩膀高低不一、舞步不和谐,甚至踩了舞伴的脚,这样舞姿就会变形走样,即影响自身形象,同时也会给舞伴造成不快和伤痛。

起舞的正确姿态应是抬头挺胸,双目平视前方,收腹挺颈,使身体重心向下垂直呈平正挺拔状。男女双方相向而立,相距20厘米左右,男士向左上方伸出左手,女士向右上方伸出右手,使手臂以弧形向上与肩部呈水平线,男士掌心向上,拇指平展,将女士掌心向下的右手平平托住,而不是随便握住或捏紧。男士用右手扶着女士的腰部时,正确的手势是手掌心下,用右手拇指背面将女士后侧腰轻轻挽住,而不是用右手整个手掌心紧贴女方后腰部。女士左手手指部分只需轻轻落在男士的右肩头即可,而不应满贴在男士的后肩或是勾住对方的脖颈。

跳舞时双方的身体应保持广定距离,距离的大小往往由舞步决定。

总之,无论哪种舞步,舞蹈者的动作要尽可能舒展协调,和谐默契,以展示舞蹈的美感与舞蹈者的魅力。

5.表情要自然、举止要文明

舞会的音乐、灯光、气氛都营造着一种温馨浪漫的情调,参加舞会的人们也往往随之心情欢悦,在这种状态支配下,人们跳舞时的神情姿态通常应轻盈自若,充溢着欢乐感。面部表情也应慈和悦目,男女双方都面带微笑,目光柔和宁静,整个身心都显得十分自然、轻松和愉悦。

跳舞过程中男女双方可进行适当交谈,交谈内容以轻松话题为宜,比如舞厅装饰的艺术效果、舞曲的旋律、歌手的演唱等等。应有意避开工作、经济效益、复杂的人际关系或病丧一类的沉重话题,以免影响舞蹈的情趣和舞会的效果。

交谈应简短并选择舞曲较为轻柔时进行,声音不可过高,更不能旁若无人地大声谈笑。舞曲激昂处要避免交谈,否则便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或者出现因听不清楚而将耳朵贴至对方的嘴边一类极不文雅之举。

餐饮的礼仪

餐饮里头学问大,一动一静总关礼。自古以来,无论庆功贺会还是会朋交友,设宴款待都是最常用的好方法,美食开杯,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商业邀宴成为非常有潜力的商业工具,许多人相信餐桌是绝佳的会谈地点,愉悦放松的用餐状态非常有利于进一步达成共识。

但是,如果你不懂礼仪,其危害性也是巨大的。不但令人耻笑,而且会使公司形象大打折扣。

著名学者钱歌川先生曾经举过两个例子。

其一是在某次盛大的宴会上。一位使节按照在国内进餐的习惯,用餐巾去揩拭刀叉,殊不知这种做法是极不礼貌的,仿佛是责备刀叉不干净。主人一见,立即命令侍者将全体客人的餐具一律重新换过,使那位外国使节窘迫难堪。

其二是李鸿章出使德国时出的洋相。李鸿章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他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用的水端起来喝了。当时俾斯麦为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形,其他文武百官只得忍笑奉陪。

这是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也说明了不懂礼仪的危害。

餐桌上的礼仪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丝不苟,既显大方知礼,又不显庸俗。

在餐桌上应保持良好的坐姿。你坐在餐桌上的时候,身体保持挺直,两脚齐放在地板上,仪态看起来很不错。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必须像军校的学生一般,坐得像枪杆一样笔直,不过也不可能像布娃娃一样,弯腰驼背地瘫在座位上。

暂停用餐时,双手如何摆放可以有多种选择。你可能喜欢把双手放在桌面上,以手腕底部抵住桌子边缘;或者你可能喜欢把手放在桌面下的膝盖上。双手保持静止不动,不管怎样,可能比用手去拨弄盘中的食物,或玩弄头发要好得多了!

吃东西时手肘不要压在桌面上。在上菜空档,把一只手或两只手的手肘撑在桌面上,并无伤大雅,因为这是正在热烈与人交谈的人自然而然会摆出来的姿势。不过,吃东西时,手肘最好还是要离开桌面。

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时,就可以坐下来了。

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喝汤应以45度角送入口,喝汤也不能吸着喝。要先用汤匙由后往前将汤舀起,汤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将汤送入口中。身体的上半部略微前倾。碗中的汤剩下不多时,可用手指将碗略微抬高。如果汤装在有握环的碗里,可直接拿住握环端起来喝。

在餐厅,通常是在点完菜后才将餐巾打开。在决定餐点之前,只点了开胃酒,由于没有必要担心会淌到衣服上,所以一开始就将餐巾打开是违反餐桌礼仪的。

将餐巾打开后对折,并将开口朝外置于膝上。对折的目的在于防止错拉到桌布,而开口朝外则是方便拿起擦拭嘴巴。但是对于经常会将胸前衣服弄脏的人,也可以将一整条餐巾张开夹在衣服上。主要以不弄脏衣服为第一考虑因素。餐巾除了用来擦拭嘴巴、手、手指以外,也可以在吐出鱼骨头或水果核时,利用餐巾擦拭嘴唇,所以说餐巾的使用范围可说是相当广泛。

擦拭嘴唇时,拿起餐巾的末端顺着嘴唇轻轻压一下,弄脏的部分为了不让人看见,可往内侧卷起。将鱼骨头或水果核吐出时,可利用餐巾遮住嘴后,用手指拿出来或吐在叉子上后再放在餐盘上。也可以直接吐在餐巾内,再将餐巾向内侧折起。服务生会注意到并换上一条新的餐巾。餐巾是可以弄脏的,如不想将餐巾弄脏而取出自己的手帕或面纸使用,是违反用餐礼仪的。用餐时切记餐巾是可以弄脏的。

不过,用来擦汗或是擦鼻涕,或是将口红整个印在餐巾上,都是不对的。涂了口红的人应在用餐前以面纸轻压,而不是将口红印在餐巾上。

暂时要离开座位时,轻轻地将餐巾折好,很自然地放在餐桌上或是椅子上。千万不要把餐巾挂在椅背或是揉成一团放在桌子上。吃完甜点后,就可以将餐巾拿掉了。轻轻地折好放在桌子上就可以离席了。

拜访的礼仪

尽量不做不速之客,因为不速之客给人带来的难堪是突然的,别人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接纳你,所以,你的造访首先就是在一种“被拒绝”的心态定位中进行的,对以后的会谈很不利。有好些业务员总是犯这样的错误,使自己的成功率至少降低了20%。

其实现在通讯设备发达,只要提前打一个电话就可以避免这种突如其来的造访。人们对每天接到的不知名电话习以为常,所以。对这一点他们不会介意的。如果是对本公司有业务联系的客户,这样做会使他们觉得礼仪周全,更愿意与你合作。哪怕是在他门前徘徊两小时,也不能头脑空空地进入对方的大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让自己在紧接着的十多分钟造访中处于支配地位,为了赢得这次会谈的成功,为了有效地达到会谈的目的,我们必须做详细周全的计划,在心中打好腹稿,甚至于可以拿出纸笔来做提示性的记录。这样才能确保你的谈话简单明了,干净利落,给对方留下很好的印象。

永远要注意,留下会谈的时间不会太多。无论是多么繁杂的资料,都要先做整理,按照重点将其归纳出来,不要给对方以不分轻重缓急的感觉。你所约见的人是具有社会地位的人,大多数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对一些材料没有过多解释的必要,只要列举出来等待对方发问就可以了。

为了使对方有好感,首先要学会控制会面的时间。特别是一个有地位的人,无论公私两方面都一定很忙碌,当他愿意抽出一点时间与你见面时,你必须把握每一个瞬间,简明扼要地提出意见。谈话内容尽量充实,谈话时间则尽量缩短,这样对方一定欣赏你的干练和效率,下回还肯再为你抽出时间来会谈。凡是一个老练而成功的经营者,他能够利用15分钟来解决很多事情,因此当他愿意给你15分钟的时候,表示他另外搞下了许多待办的事情来听你说话。如果你不能抓住中心主题作简要的说明,势必要延长时间,而耽误对方的原订计划,是会使他感到不快的。

由此看来,如果不是特殊事件,一般约会的时间能有15分钟也就足够了。实际上,当你事前和对方联络的时候,可以说:“我想来拜访你,能否请你抽出15分钟的时间?”经过这样的试探,无论是多么忙碌的人都应该肯设法抽出一点时间给你。假如你觉得15分钟不太够用,希望能延长会面时间,会面的时候,见机再提出要求。

当会面时间差不多过了15分钟以后,你就应该起身告辞:“谢谢你在百忙之中拨冗接见,实在是深为感激,今天若有失礼之处请多加包涵。”以如此谦逊的言词来道别,如果对方真的有事不能挽留你,也会因此而加深他的印象;假如对方意犹未尽,请你继续留下来,就证明你的表现很成功,你可以重新再坐卞来继续畅谈。总而言之,除非对方愿意,否则绝不能占用别人过多的时间,你必须表现出重视对方宝贵时间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