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中国学生心理咨询
10425200000011

第11章 学习心理咨询(10)

亲爱的同学,当你想作弊时,你是不是考虑了这些问题:考试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一个连自己都不信的“高分”吗?考高分是为了给别人看吗?是为了获得表扬吗?为了考一个“高分”,就可以做这种违反纪律、弄虚作假的事吗?

作弊,是在自欺欺人!

46.如何克服考试紧张心理

考试,谁都不陌生。每个学生无一例外地要经历许多大大小小的考试。它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考试结果如何,对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少数同学身上常常产生考试紧张心理的现象:一般地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头痛、恶心、消化不良、记忆力减退等。极个别的甚至表现为心跳加速、软弱无力、失眠烦躁、思维迟钝,甚至突然昏倒等,严重影响考生的身心健康。

如何克服考试紧张心理呢?

1.端正态度,正确对待考试

任何一次考试的设计和试卷的编制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其中难免包含主考老师主观经验的因素。因此,任何一次考试成绩都不是考生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全面评价,更不能主宰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不要把考试的成与败看得过重。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决不要把你们的学习看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为了你们自己的欢乐和今后工作所属社会的利益,去学习……”我们相信如果端正了学习态度,一定会正确地对待考试,避免考试紧张心理的产生。

2.认真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俗话说:“有备无患。”平时刻苦学习,牢固掌握已学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积累。考前认真复习、准备,尽量熟悉考试要求、范围、题型及时间、地点等,考试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考。

3.制定目标,减轻心理压力

正确认识和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按实际水平与通过努力后可能达到的水平制定目标。目标过低,会不求进取,使考试失去督促作用。目标过高,会增加心理压力,使考试反馈令人失望。制定目标要循序渐进,比如这次考试成绩50分,下次争取55分或60分,再下次争取60至70分,这样,会在考试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对考试无恐惧心理,以达到避免考试紧张的目的。

4.注意休息,保证身体健康

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保证考生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盛,思维敏捷,动作灵活,临场时能良好地发挥。因此考生在考前要加强营养,劳逸结合,加强锻炼,睡眠充足,以保证考试期间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身体状态。

5.主动咨询,求得他人的帮助

如果考前出现情绪紧张,失眠严重,不思饮食等症状,自我心理无法调解,可选服适量的安定片、脑乐静等药品。若仍无效果,应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求得医生的帮助,科学地系统地进行心理调节,克服考试紧张心理。

47.什么是考试焦虑综合症

学生参加考试,特别是面临关键性的大考,都免不了有些紧张,胆怯与自信,紧张与喜悦交织着,这不足为奇,是临战前的正常心理状态。但有部分考生,面临考试,过分地紧张,心理压力大,在考试时不易进入最佳的思维状态,并出现焦虑不安、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甚至出现“晕场”或“怯场”,影响临场发挥,称为“考试焦虑综合症”。

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临考时的过分紧张,主要是对考试结果的过分关注和担心引起的。学生在考试时往往由于担心自己考得不好,会影响升级升学,甚至怕影响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这些杂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绪波动和紧张心情实际上造成了压力,阻碍了回忆的正常进行。

紧张心情和情绪波动之所以能起干扰作用,从生理机制方面看,是大脑皮质上的神经活动过程产生了负诱导,引起了抑制,因而妨碍了回忆。

原来人脑的活动有一种叫做“相互诱导”的规律,当大脑皮质的一个区域里产生出一个兴奋中心后,就会引起(或加强)其他区域的抑制状态(负诱导)。“怯场”或“晕场”现象正是大脑皮质神经活动过程相互诱导规律的一种表现。

要克服考试焦虑综合症可以采取如下办法:

1.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不患得患失

有的同学把考试当成一种巨大精神负担,甚至看见课本就紧张,一提考试就发怵,结果能够考好的也考不出理想的成绩。要相信自己的能力,高高兴兴地走进考场。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轻松上阵。

2.考前认真复习准备,不要打无准备之仗

尤其是平时要用功学习,考前要增强信心,不可自暴自弃。

3.考试前要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科学地使用大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考前夕加紧复习是完全必要的,但一定要有节奏,劳逸适度,有张有弛。

在紧张的学习一段时间之后,看看电视,听听音乐,聊聊天,做做广播操等,这样就会使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在聊天中还可能发现自己忽略的问题,对考试会有帮助。

4.考试期间,家长应帮助考生,减轻紧张情绪

尤其当孩子前一天考试不理想时,家长切忌反复谈“错在哪道题上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而是引导他们,把注意力引到未考的科目上,以免影响了以后的考试。

有些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在考试中更加逼迫孩子,一旦一门成绩不好,就怨子不争气,使考生更加紧张。在高考问题上,逼子成病的例子不少,值得注意。

5.在开始出现“怯场”现象时,最好是转移注意力,暂停回忆,过一段时间等抑制解除后再进行回忆,可能就想起来了

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很多:可以安静下来,伏在桌上休息片刻;也可以想一件有趣的事;有时还可默默地唱几句熟悉的歌。

若一时想不出某一试题的答案,可以先做其他题目,然后再回头做这道试题。凡此种种,都是缓解由紧张心情引起抑制的有效方法。

48.什么是“考场恐慌症”

“考场恐慌症”是学生在考场上表现出来的恐惧心理现象。按其表现出的症状,可以分成三类:

1.惊恐型

表现为恐慌,不由自主地浑身颤抖,手足冒冷汗,心跳速度加快,脸色苍白,严重的还会昏迷;

2.烦躁型

表现为烦恼、焦躁、心神不定、手足无措、发怒好动,严重的还会失控而向别人挑衅;

3.冷漠型

表现为漠然无知、发呆、发愣、双目无神、思维凝滞,严重的还会出现痴呆。

患有“考试恐慌症”的学生,尽管人数不多,但对这些学生智能的发展,造成了障碍。

“考试恐慌症”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从总体上说,有家庭、学校及社会的种种教育因素,其中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密切关系。一般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有关:

1.考试动机不明

有些学生由于没正确理解考试目的,过分看重分数,受到家庭、学校的压力,把考试看成生死存亡的大事,精神负担沉重,以致不能自拔。一听到考试,神经就高度紧张,造成心理障碍,出现“考试恐慌症”。

2.自控能力薄弱

有些学生由于接受了不良的教育影响,心理没能得到健康成长,意志薄弱,感情脆弱,临到重大场合,自我控制的能力不足以抵抗紧张气氛的挑战,造成心理障碍,出现“考场恐慌症”。

3.学习生活压抑

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或家庭受到冷遇、孤立、排斥或打击;在学习生活中受不到教师、家长、同学或亲友的关心、温暖;在学校或家庭中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学习生活受到压抑,造成心理障碍,出现“考场恐慌症”。

4.不良习惯的影响

有些学生由于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得不到正确的情绪体验,以后就重复体验这种不正确的情绪,终于形成恶习,心理造成障碍,出现“考场恐慌症”。

学生的“考场恐慌症”是一种考试场合出现的失常心理现象,只要及时发现防微杜渐,是可以消除的。关键在于了解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他们。

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考试目的。患有“考场恐慌症”的学生分数观念严重,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考试目的。使他们摆脱“分数”的态度定势,解脱“分数”的束缚,心理上的障碍会消除,就不难克服考试时的恐慌心理。

5.培养他们的意志力

改造旧的环境,创造与外部不良影响作斗争的条件,锻炼自我控制的能力。如与紧张气氛挑战,摆脱自我紧张心理,自觉挣脱“分数”绳索等等。形成或巩固新的行为的习惯,获得健康心理,“考试恐慌症”是可以消除的。

6.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改变他们压抑的学习生活,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进步,给予表扬、鼓励。学习中关心他们、重视他们,委派一些服务性、组织性的任务给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生活的内部动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则能有效地消除考场上出现的恐慌心理。

7.培养他们良好的临场习惯

在临考前,帮助他们做必要的心理准备,指导一些临场的方法,给他们以勇气和力量。教育他们不要有任何精神上的负担,即使考糟,教师或家长也不会责备他们,等等。对消除学生的“考场恐慌症”也有极大的帮助。

49.如何调整落榜后心理失衡

对于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讲,都希望“金榜题名”。可是,能如愿进入高等学府的同学毕竟只有一部分人,总有许多人难以跨入高等学府大门。一些落榜中学生,常常会失去心理平衡,出现心情烦恼,情绪低沉,整日无精打采,意志消沉。面对社会议论,更是懊丧难受,甚至产生消极厌世之念或离家出走。

其实,高考落榜后出现的短暂心理失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待时过境迁之后,心理状态会逐渐恢复平衡。不过假如心理压力过于沉重或者持续时间过久,就不利于身心健康,甚至还有可能会发生心理障碍或者精神卫生偏异了。

那么,如何及时调整高考落榜后的心理失衡呢?

1.要有落榜的心理准备

参加高考的人都想上大学,可事实上不可能人人都进得了大学。所以要做好落榜的心理准备,心理压力对不同的人来讲,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样的挫折和情境,为什么有的人感觉压力大,有的人则小;有人压力持续时间长,有人很快就复原;有些人能变压力为动力,有些人则困扰受阻,从而一蹶不振。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事先有无心理准备。有心理准备的学生,一旦落榜,心理上能够承受;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估计过高,盼望录取心切,平时又一帆风顺很少受到过挫折的人,对落榜的心理冲击也就较大,就比较容易发生心理失衡。所以有无心理准备,十分重要。

2.要全面看问题

能进高等学府深造,确实是件令人高兴之事。上大学是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并非惟一的途径。从高等学府毕业的人,并非人人都能成才;未经过大学深造的人,也不是个个都成不了才。行行出状元,世界上许多著名人士并非个个都进过高等学府的。高尔基就没读过大学,古今中外,类似例子举不胜举。

3.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为啥高考会落榜?是基础差,还是“上场昏”,或者是其他因素。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或参加“高复班”刻苦学习一年,迎接明年再考;或另辟蹊径,寻找一条适合于自己的道路,争取在另一方面有所创新。

4.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找亲朋好友倾吐自己心中的抑郁,或痛哭一场;或外出旅游散心,或书写日记宣泄自己的心中苦闷。烦恼发泄出来以后,情绪也就会好转,心理压抑也就减轻了,这就是“一吐为快”。

总之,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常有,出现逆境也是常有的事情。逆境,不等于是绝境,用不着垂头丧气。有志者常把战胜困难和逆境作为攀登新的高峰的阶梯,以坚强的意志和信心自信地跨过逆境以后,便会在人生大道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取得意想不到的胜利和欢乐。将压力转变成动力,这才是新世纪青年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