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从零开始读懂心理学
10430100000019

第19章 身、心、灵合一的修炼--身体篇(3)

假如你发现自己遇事容易急躁,冲动,那就应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骑自行车、射击等运动。这些运动是急不来的,是费时较长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你需要调节自己,把自己的力量均匀地发挥出来,在时间安排上尽量达到合理,才能得到较好的成绩。

如果你做事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选择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项目进行锻炼。你可以给自己规定完成的数量,不完成不罢休,这样就能助你养成做事善始善终的习惯。

若你遇到重要的事情时容易紧张、胆怯,那你应多参加公开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球、排球等比赛。在这些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只有冷静沉着才能取得胜利。经常参加这种锻练,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

假如你发觉自己有好逞强、易自负的缺点,可选择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等项目进行锻炼,也可找一些水平高于自己的对手来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这些项目能让你有"山外有山"的感受,让你改掉自负和骄傲。

现在我们明白,为什么人们要发明那么多种类的运动了。因为不同的运动对应不同的心理特点,适应不同的人参与,对不同的人有裨益。

人口密度大的地方犯罪率高--拥挤定律

我们都听说过"距离产生美"这句话;还听说过一个典故:一群刺猬在一起取暖,为了暖和靠得很近,可是靠近了又互相扎得疼,只好再保持适当的距离。

这些都告诉我们,个体之间如果距离太近,感到拥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这是因为,拥挤破坏了一个主体对领域和空间的需要,而扰乱了正常的行为。

空间的需要在动物中表现得和人类一样强烈。科学家对处于拥挤环境中的动物进行尸体解剖发现,过度拥挤对它们造成了明显的生理损害。

人也是动物的一种,对处于拥挤情境中的人类所做的观察与调查研究,也证明了相同的结果。

比如在一个短期的研究中,当把被试者置于过度拥挤的实验条件下时,他们的行为具有以下的特征:①在一间高密度和高温的房间里,陌生人到来会遭到敌视;②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迹象(适用男性);③在模拟审讯中发出苛刻的言辞(适用于男性);④几乎不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⑤表现出焦虑增高的迹象。

我们自己也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点。每天上下班坐公共汽车,当汽车上人特别多时,人很容易精神紧张。在拥挤的人群中,你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要提防扒手,要小心被人踩到脚,可能还要忍受一些难闻的气味……这些都让你很难放松。而当汽车上人很少时,你则放松得多,有座位不说,还可以浏览窗外的街景。

我们居住地的人口密度,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发现,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比小城镇的人更粗野,缺乏谅解和教养。

城市居民还更加孤僻和沉默寡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次数与形式,要比郊区少得多。他们不像乡下人那样乐意对陌生人微笑或说话,在危难时,他们也不太愿意帮助别人。比如在大城市里总有骇人听闻的凶杀案的报道,而路人或邻居总是避免自己卷入其中,甚至不会在一定距离之内或自己的家里向警察报案。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活动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你可以不受别人的干扰,不受别人的监督,不用提防别人。你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这样的状态当然很放松。而周围的人如果过多,则使你无法实现这些要求。

因此,人口在高密度下,人们为了保持心灵上的这种空间和自由,只能用冷漠和对他人的排斥,来使他人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区,你经常能从别人那里感受到一种"离我远一点"、"别想干涉我"等的暗示。这使得城市的人情味显得更加淡漠。

人口密度与人类的异常行为也有关联。犯罪学家的研究证明,犯罪率与人口密度往往成正比。城市中心的犯罪率始终比郊外高。同样,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经常有破坏公共文化艺术设施行为的发生。

心理疾病与人口密度相关也并不显得奇怪。在城市中,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当转向人口密度较低的郊区时,心理疾病发病率逐渐下降。过度拥挤与高死亡率也密切相关。有个研究调查了某个国家的监狱体系和精神病医院的状况,证明死亡率随人口的增长而上升,随着人口的减少而下降。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西方国家的有钱人往往喜欢住在郊外,而穷人则更多地住在城市了。

饮食失调是一种心理疾病--厌食症与暴食症

当今社会,不论男女,都渴望拥有与模特一样的标准身材。很多人即使不怎么胖也要加入减肥的大军中。许多人减肥的初衷是为了身材好看,但当身体减肥致营养不良而面如菜色时,就与漂亮一点的初衷背道而驰了。更严重的是,有的人因为长期节食或过量运动而患上饮食失调症,包括厌食症和暴食症等。饮食失调症的患者多以年轻女性为主。

1.厌食症

厌食症患者多数是15~25岁的女性。

她们中的大多数在少年时就开始减肥,虽然已减至皮包骨头,还是认为自己太胖,于是继续拼命节食、过量运动。还有一些则在进食后故意呕吐或吃泻药以达到消灭体内所有热量的目的。可怕的是,当体重减至低于正常体重10%~15%时,女性就会因体内脂肪比例过低而停经,男性则会性欲降低甚至丧失,并且还会出现便秘、低血压、晕倒等症状。再严重点,就会导致直肠退化、体内电解质紊乱和心律失常。

有些厌食症患者最终因极度的营养不良而死亡。

2.暴食症

暴食症患者也是以年轻女性为主。

当她们以过度节食和过量运动来减肥时,其体内自卫机制却不会含糊,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它会不断促使患者进食,直至体重及脂肪比例回到正常水平。但很多人并不清楚是这个机制在起作用,在暴食后会感觉羞耻和无助,并企图用呕吐、过度运动或吃泻药来消灭暴食后果,结果形成了一个暴吃与狂呕的痛苦循环,有的甚至10多年不能自拔。

目前,厌食症与暴食症等饮食失调症已经被确定为一种心理病--所有患者的"自我观念"都出了严重问题。每一个患者,不妨自问三个问题:第一,自己真正所希望减掉的是什么?脂肪还是自卑感?第二,自己真正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别人的尊重、爱戴及一种自我重要感还是仅仅一个完美身材?第三,自己的真正问题是什么?是体重问题还是个人"自我观念"的问题?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尽快去就医。特别是当体重跌破底线,导致身体出现严重不良生理症状时,一定要赶紧就医,以免出现生命危险。

有的人食量大得惊人--神经性贪食症

从事编辑工作的张小姐总觉得自己不够苗条,尽管她的体重属于正常,但她还是一直通过节食来减肥。她刚开始时什么主食都不吃,每天就以几个苹果或是黄瓜充饥。尽管她被饥饿折磨得无法忍受,且心情非常压抑,但为了能减肥,她忍住了。经过2个月的努力,体重减了9千克,可是长时间的节食使她精神恍惚,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于是,张小姐开始吃点主食,谁知一发不可收拾,"吃"成了她每天的头等大事,除了每天的3顿饭之外,她还抓紧点滴时间消灭自己随身携带的零食。在体重迅速反弹的同时,她也患上神经性贪食症。

临床上患神经性贪食症者多为年轻女性,患者发作时有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她们虽然常常担心自己吃得过多,每当想吃时便告诫自己不可失控,但见到食物时就会把所有戒律抛之脑后。她们每次暴食许多食物,如七八个蛋糕,十来个鸡蛋,一两斤面条,并且暴食症状反复出现,周期不定。

过度贪食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无法保证减肥倒在其次,胃溃疡、消化不良、身体机能衰竭等病症都有可能出现,令人痛苦不堪。上海曾经有一例病人因为过度贪食导致全身衰竭,最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