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圣经
10436500000014

第14章 话不在多,懂策略者为王--说话布局经(3)

宣王听后,沉思不语,深感羞愧。

原来孟子设下了一个大圈套,表面上看他是同意宣王的观点,就是要说服国王以仁治国,方可大展宏图。可是在他先赞扬了宣王之仁德之后,再指出他实际上的不仁德,并说服他要仁德。这样规劝巧妙而不露痕迹,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劝说抱有成见的人,需要掌握进退的分寸。当前进可能受阻的时候,就要先暂时退让一下。退让之间便显示了你对他的尊重,从而赢得对方好感,使其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这时再亮出你的观点来说服他,就容易多了。

我们常见到有些人在说服他人时,一上来就攻势凌厉、咄咄逼人,拿出一种压倒一切的气概。这样,对方一般不会买账,即使口头上被说“服”,心里还是不服气,所以,你不妨用一下以退为进的办法。

巧解话中隐语,及时识破迷局

有些时候,听话不能只听表面,还要听话里面所包含的真实意思。有些话是很具有迷惑性的,是对手专门为了迷惑你而有意在话中套话,让你很容易产生判断错误,从而上了对手的当。这是很常见的一种迷惑方式。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应对,那么你就会眼看着是一个陷阱,却一步步地踏进去。

怎么才能对付这种人呢?那就要求你必须能听懂话里话,要求再高一点,那就是你也要会说话里话,先设个圈套把对方套进去。

有话不明说,有意掩饰其真实的含义,是阻碍谈判双方相互沟通、理解的一种行为。这在谈判中十分常见。高明的谈判者会透过字句找出其真实的含义而不是从字句本身找含义,再做出判断。谈判人员必须意识到,许多时候对方反复讲某些话,每次都大同小异,通常都是想伪装同一个想法。

久经考验的谈判人员也许听过这样的说法:“我们的立场是坚定的,我们信守自己的目标。”

其实,这句话通常的意思是:无论怎么让步,要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类话通常出现在谈判的开始,尤其常见于某一方代表公众发言时,如由新闻媒介监控的劳工管理合同的谈判就是如此。

“这个问题带感情色彩,我们希望双方都能注意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这句话可理解为:我们希望你方表现出更大的责任感。

“考虑到我们双方有较长期的联系和共同的利益,我们想提出这一提议,我们认为这一提议是公正公理的。”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可能是:我们很熟悉你们,知道你们很可能不会接受,不过我们还是要试上一试。说这类话的还有这样一些对手,他们试图利用与对方有过的联系,希望以此赢得其他方式得不到的让步。使用“公正合理”这种字眼,显然是想使对方难以拒绝。这当然是一种咄咄逼人的战术,旨在使对方的拒绝显得不公正、不合理。但这种暗示的弊病便是因迫使对方接受而引起对方的反感。“可被接受的”是一个更好的字眼,可用来取代“公正合理”。

“我们知道,你们对我们这一提议很有好感……”这和上面一条大同小异。意为:且让我们瞧瞧,看你们是否接受上一条。对方正在观察你的反应,以便确知下一步提议该做些什么。在你拒绝了对方第一个提议之后,他们会很快做出下一个提议。然而,你别把对方的这种做法误以为是种让步。通常这是一种有计划的战术,所以你应当提防。

“虽然我们已经解决了重要问题,但还有一些细小的分歧。”对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这一轮谈判似乎接近尾声,但我们还是希望你方有所让步。可以确信,除非那些“细小分歧”得到解决,否则你不可能与对方达成协议。

给对方一个台阶上

老狐狸常说“给对方一个台阶下”,意思是在一种尴尬的局面出现时,最好给对方一些让步,以便使对方不致太难堪;而在与人谈判时,要懂得一种重要的技巧--那就是“给人一个台阶上”,唯有这样,才能使持不同意见的双方更容易地达成一致,这也是解决分歧的一种重要办法。

在每一次的谈判中都会有不满足的因素存在。谈判双方都会出现一些需要克服的反对意见。面对反对意见,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将直接影响你的谈判成功与否。

戴尔先生曾和一位珠宝商交涉。戴尔先生妻子的视力不太好。她所使用的手表的指针,必须长短针分得非常清楚才行。可是这种手表非常难找。他们费尽了心力,总算在那位珠宝商的店里找到了一只戴尔太太能够看得清楚的手表。但是,那只手表的外观实在是不尽如人意。也许是由于这个缘故,那块手表一直卖不出去。就200美元的定价而言似乎也贵了一些。

戴尔先生告诉珠宝商,这块表200美元太贵了。

珠宝商告诉戴尔先生,这块表的价格是非常合理的。因为这块表精确到1个月只差几秒。

戴尔先生告诉他,时间精确与否并不很重要。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戴尔先生还拿出了他妻子的天美时表让珠宝商看:“她戴这只10美元的手表已经有7年了,这只表一直是很管用的。”

珠宝商回答:“喔!经过7年的时间,她应该戴只更名贵的手表了。”

议价时,戴尔先生又指出这只手表的样式不好看。

珠宝商却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一只专门设计给人们容易看的手表。”

最后,他们以150美元成交。

处理对方的反对意见时要圆滑、委婉,不至于使谈判陷入僵局。练习以下的九个步骤,也许会为你成为谈判高手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步,在和顾客谈判之前,先写下自己产品和竞争产品的优点和缺点。

第二步,记下一切你所能想到的、可能被对方挑剔的缺点或考虑不周之处。

第三步,让朋友或同仁尽量提出反对的意见。同时让他们在对方未提出意见前,练习回答这些反对的意见。

第四步,当对方提出某项反对意见时,要在回答之前,了解问题的症结。

第五步,当你了解问题的症结后,前后权衡一下,看看问题是否容易应付;若是容易应付的反对意见,便可以利用现有的证据加以反驳。

第六步,利用反问来回答对方,诱导对方回答你“是”。比如,你推销汽车时不妨询问对方:“你是不是正在为昂贵的维修费用而烦恼?”而对方的回答很可能是肯定的。既然对方不喜欢昂贵的汽油费和维修费,那么你就可以乘机向对方介绍你汽车的优点了,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第七步,不要同意对方的反对意见,这样会加强对方的立场。汽车推销员如果说:“是的,我们生产的汽车维修费用是很高的,但是……”如此之举就属于不明智了。

第八步,假如对方所提出的反对意见是容易应付的,你可以立刻拿出证明来,同时还可以要求对方同意。

第九步,假如对方所提出的反对意见令你感到非常棘手,那么你就要以可能的语气来回答,然后再指出一些使对方更有利的优点。

小心回答陷阱问题

对方在谈话中故设陷阱,这种场面通常会出现在面试中,这时,能否听出考官的“言外之音”,判断出哪些属于“陷阱问题”,就是考验你的应变能力的时候。陷阱问题往往是考官故意设下的圈套,以声东击西方式来判断考生的性格、能力,通常都是咄咄逼人和过于刁钻的问题,如何才能既巧妙回答问题又不失礼貌,才能不陷入陷阱之中,是回答这一类问题的难点。

1.面对用“激将法”遮蔽的语言陷阱

这是面试官用来淘汰大部分应聘者的惯用手法。采用这种手法的面试官,往往在提问之前就会用怀疑、尖锐、咄咄逼人的眼神逼视对方,先令对方防线步步溃退,然后冷不防用一个明显不友好的发问激怒对方,如“你经历太单纯,而我们需要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你性格过于内向,这恐怕与我们的职业不适应”,“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你的专业怎么与所申请的职位不对口”等。

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发问,应聘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无论如何不要被“激怒”,如果你被“激怒”了,那么你就已经输掉了。面对这样的发问,如何接招儿呢?

如果对方说:“你经历太单纯,而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你可以微笑着回答:“我确信如我有缘加盟贵公司,我将会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

如果对方说:“你性格过于内向,这恐怕与我们的职业不适应”,你可以微笑着回答:“据说内向的人往往具有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品质,另外我善于倾听,因为我感到应把发言机会多多地留给别人。”

如果对方说:“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你可以幽默地说:“听说比尔·盖茨也未毕业于哈佛大学。”

如果对方说:“你的专业怎么与所申请的职位不对口”,你可以巧妙地回答:“据说,21世纪最抢手的就是复合型人才,而外行的灵感也许会超过内行,因为他们没有思维定式,没有条条框框。”

如果对方说:“你原单位这么好,你却要走,是不是在原单位混不下去只好挪个窝”,碰到此种情况,要头脑冷静,明白对方在“做戏”,不必与他较劲。

2.面对挑战式的语言陷阱

这类提问的特点是,从求职者最薄弱的地方入手。

对于应届毕业生,面试官也许会这样问:“你的相关工作经验比较欠缺,你怎么看?”对于女大学生,面试官也许会这样问:“女性常常会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你怎么看?”

如果回答“不见得吧”、“我看未必”或“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那么也许你已经掉进陷阱里了,因为对方希望听到的是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而不是简单、生硬的反驳。

对于这样的问题,你可以用“这样的说法未必全对”、“这样的看法值得探讨”、“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恐怕不能完全接受”等为开场白,然后婉转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面试官有时还会哪壶不开提哪壶,提出让求职者尴尬的问题,如“你的学习成绩并不很优秀,这是怎么回事?”,“从简历来看,大学期间你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这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能力”等。

在面试中屡战屡胜的小麦就有过一次这样的面试经历。小麦的学习成绩并不算顶尖,在应聘一家咨询公司的面试中,这一点便成了考官发起攻击的要害:“你的学习成绩好像不太出众啊,你怎么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呢?”小麦不慌不忙地说:“除了学习,我还有其他活动。不是只有成绩才能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其实我的专业课都相当不错,如果你有疑问,可以当场测试我的专业知识。”小麦巧妙地绕开了令人尴尬的问题,将考官的注意力引导到他最拿手的专业知识上。

3.面对诱导式的语言陷阱时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面试官往往设定一个特定的背景条件,诱导对方做出错误的回答,因为也许任何一种回答都不能让对方满意。这时候,你的回答就需要用模糊语言来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种特别的诱导式的语言陷阱,对方的提问似乎是一道单项选择题,如果你选了,就会掉进陷阱。比如,对方问:“你认为金钱、名誉和事业哪个最重要?”

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三者当然都重要。可对方的提问却在误导你,让你认为“这三者是相互矛盾的,只能选其一”。这时候切不可中了对方的圈套,可以首先明确指出这个前提条件是不存在的,再解释三者对我们的重要性及其统一性。

你可以这样组织语言:“我认为这三者之间并不矛盾。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追求事业的成功当然是自己人生的主旋律。而社会对我们事业的肯定方式,有时表现为金钱,有时表现为名誉,有时两者均有。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去获取金钱和名誉,三者对我们都很重要。”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种误导式陷阱。面试官早有答案,却故意说出相反答案。若你一味讨好,应和面试官的错误答案,面试的结论一定是,此人无主见,缺乏创新精神。自然被列为淘汰之列。

有时,面试官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对琐碎的工作是喜欢还是讨厌,为什么?”

这是个两难问题,可以这样表述自己的态度:“琐碎的事情在绝大多数工作岗位上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的工作中有琐碎事情需要做,我会认真、耐心、细致地把它做好。”这就既委婉地表达了大多数人的普遍心理--不喜欢琐碎工作,又强调了自己对整齐有序事情的敬业精神--认真、耐心、细致。

4.面对引君入瓮式的语言陷阱时

在各种语言陷阱中,这可能算是最难提防也最具危险性的。

比如,你应聘的职位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面试官也许会突然问你:“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我要求你1年之内逃税100万元,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当场抓耳挠腮地思考逃税策略,或顺口说出一大堆逃税方案,那么你就上了圈套,掉进了陷阱。因为抛出这个问题的面试官,正是以此来测试你的商业判断能力和商业道德。要记住,遵纪守法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要求。再比如,你正要从一家公司跳槽去另一家公司,面试官问你:“你们的老板是不是很难相处啊,要不然,你怎么会跳槽?”也许他的猜测正是你要跳槽的原因,即使这样,你也切记不要被这种同情的语气所迷惑,更不要顺着杆子往爬。如果你愤怒地抨击你的老板或义愤填膺地控诉你所在的公司,那么你一定完了,因为这样不但暴露了你的不宽容,还暴露了你的狭隘。

面试中,面试官也许会设计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语言陷阱,但是只要你看准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