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事细节全书
10452400000055

第55章 做事的礼仪(8)

服从管理是制度的需要。在现化社会分工不同的情况下,作为部属应加强思想修养,抛弃私心杂念,人不分身份贵贱,官不论职权大小,一律平等相待,服从副职领导要与服从正职相一致。因为副职是对正职负责,也是你顶头上司正职的“代言人”。所以,对副职分管的工作也不能马虎草率,要尽力而为。少跟正职“套近乎”,多与副职“打交道”,他对下属更熟悉,更了解情况,他在正职面前或在会上说话更实际,更有分量。

3.支持

副职与正职因职务上的差异,容易出现攀比心理,对下属往往产生误会。因此,要竭力支持副职的工作,切忌“看人下菜”。副职交待的事要愉快接受,照要求按时完成,不要推三阻四,强调客观。如果正职领导在这之前或之后安排了任务,则有必要分清轻重缓急,阐述原因一般是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的。有困难办不到的,或委托他人或解释原因,才不至使人产生被轻视怠慢的想法。

4.理解

作为下级,要理解副职领导的处境和难处,对自己诸如在遇到职务提升、工作调动、住房困难、子女求学、生病请假等实际问题时,向副职领导提出要求,一是不要条件苛刻,二是不要急于求成,三是不能怨天尤人。不要怀疑副职领导是在“踢皮球”,他有一个向正职汇报的过程;不要埋怨副职领导“不关心人”,他的意见还要听取正职的决定;更不能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否则,你会两头不讨好的。

善于与各类上司处好关系

在现实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所碰到上司的性格也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上司打交道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1.与冷静的上司打交道

说话不多,举止安顺;高兴不会大笑,不会手舞足蹈;悲痛不会大哭,不会逢人诉说;认为对的,不会拍手称许,不会热烈表示赞成,他的举止,始终保持常态。这是头脑冷静的人。

如果遇到冷静的上司,一切工作计划,你提供意见,不要自作主张,等到决定计划后,你只要负责执行便好。至于执行的经过,必须有详细记载,即使是极细微的地方,也不会稍有疏忽,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详细记载的报告,正是他所喜欢的。但执行中所遇到的困难,你最好能自行解决,不必请求。随机应变原非他之所长,多去请求反易贻误,最好事后用口头报告当时如何应付,他就会很高兴。但要注意的是,即使事后报告,也要力求避免夸张的口气,虽然当时的确十分难办,也要以平静的口气,加以轻描淡写为好,如此反而更能表现你的应变的本领。

与懦弱的上司打交道懦弱的人,不会当领袖,即使当领袖,大权也必不在手中,自有能者在代为指挥。你必须看准代为指挥的人是什么性情。再图应对的方法。一个机关的重心,不是名位,而是权力,权力的所在,才是重心的所系。虽然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位与重心,往往合而为一。然而,对懦弱的领导来说,名位是名位,重心是重心,绝不会合在一起。代为指挥的人如为正人君子,懦弱的领导还可保持着形式的尊严;如果代为指挥的人怀着野心,那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政由己出,领导只是个傀儡而已。在这种处境下,你必须能与代为指挥者争相抗衡。否则,必遭失败。你也不能与代为指挥者分离,任意分离,必须有所发展。你要明白,他既取得代为指挥的地位,在他的前后左右者便俱是他的羽翼,有些是他特意安排,有些则是中途依附的,这些人早已布成势力网。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他的野心暴露,导致人心思汉,你才能有所作为。

2.与热忱的上司打交道

你如果遇到热情的上司,逢他对你表示特别好感时,不要完全相信而认为相见恨晚,必须明白他的热情并不会持久,要保持受宠不惊的常态,采取不即不离的方式。“不即”可使他热情上升的走势缓和,不致在短时间内便达到顶点,同时延长了彼此亲热的时间;“不离”可使他不感失望。“君子之交淡如水”,对于热情的上司,最好就是用这种方法。如果你有所主张或建议,也要用零卖方式,不要整批发售,如此才能使他对你时时都感到新鲜。对于他所提的办法,你认为对的,赶快去做,否则“夜长梦多”,过了些时候他会反悔的;你认为不对的,不必当面争辩,只要口头接受,手中不动,过了些时候他自知不妥就不再提起了。

总之,对热情的上司,只能用急脉缓受的方法。万一他的情绪低落,你就安之若素,静待适当机会,再促其感情回升。他的感情好像时钟的摆,摆了过去,还会再摆回来的。除非你们之间发生误会,彼此间多了一重障碍,才不会再摆回来。

3.与豪爽的上司打交道

如果你遇到的是豪爽的上司,那真是值得庆幸。只要善用你的能力,表现出过人的工作成绩,只要时机成熟,绝对不担心没有发展的机会。他自己长于才气,所以最爱有才气的人。惟英雄能识英雄,你是英雄,不怕他不赏识你;惟英雄能用英雄,你是英雄,也不怕他不提拔你。

你当机会未到时,仍很愉快地工作,并做得又快又好,这表示了你游刃有余的能力。同时还要随处留心机会,一旦发现可以异军突起时,就要好好把握。切记所计划的一切要十分周详,然后相机提出,只要一经采用便可脱颖而出。意见被采用,表示你有眼力,若再委托你来执行,便足以说明你的能力已被肯定。你的发展,既然已有了好的开端,路子也已经摸准,那么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上去,迟早会出人头地,可以不必求之过急。

4.与傲慢的上司打交道

傲慢的人,多半有足以傲慢的条件。失去了这个条件,傲慢的,也一反其从前之所为;拥有了这个条件,伪谦的,也会改变其常态。可见傲慢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是环境所造成的。这种足以改变一个人个性的环境,一是挟富,一是挟贵。

你的上司如是个傲慢人物,与其取宠献媚,自污人格,不如谨守岗位,落落寡合。这样,他人虽然傲慢,但为自己的事业计,也不能完全摈斥了求功的君子。一有机会,你就该表现出你独特的本领,只要你是个人才,不愁他不对你另眼相看。

5.与阴险的上司打交道

阴险的人,城府极深,对不如意事,好施报复,对不如意人,设法剪除。由疑生忌,由恨生狠,轻拳还重拳,且以先下手为强,抱着与其人负我,不如我负人的观念。不疑则已,疑则莫解。其人喜怒不形于色,怒之极,反有喜悦的假相,使你毫无防范。

总之,阴险的人,绝不会采用直接报复的手段,而总是使用阴谋。如果你的上司不幸就是这种人的话,你只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兢兢业业,一切惟上司的马首是瞻,卖尽你的力,隐藏你的智。卖力易得其欢心,隐智易使其轻你,轻你自不会防你,轻你自不会忌你。如此一来,或许倒可以相安无事。像这种地方原就不是好的久居之所,如果希望有所表现的话,劝你还是从速做远走高飞的打算。

同事之间有利害关系

在一些合资公司特别是外资公司里,追求工作成绩,希望赢得上司的好感,获得升迁,以及其他种种利害冲突,使得同事间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而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掺杂了个人感情、好恶、与上司的关系等等复杂因素。表面上大家同心同德,平平安安,和和气气,内心里却可能各打各的算盘。利害关系导致同事之间也可能和衷共济,也可能各自想各自的心事,因此关系免不了紧张。

1.同事之间纷争多

既为同事,几乎天天在一起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之间会有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各人的性格、脾气禀性、优点和缺点也暴露得比较明显。尤其每个人行为上的缺点和性格上的弱点暴露得多了,会引发出各种各样的瓜葛、冲突。这种瓜葛和冲突有些是表面的,有些是背地里的;有些是公开的,有些是隐蔽的;有些是表现于外的,有些是潜伏的。种种的不愉快交织在一起,便会引发各种矛盾。同事之间,尽管彼此年龄资历会有所不同,但因没有距离感,因此产生不了敬畏之心。互相之间你瞧不起我,我看不上你,咱们彼此半斤八两的意识产生,必然使每个人把眼光放在对方的缺点和弱点上,日积月累,便成了对立之势。

2.同事之间容易人心隔肚皮

不知道什么缘故,人们往往对同事存有戒备心。“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戒条在同事关系上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大家都戴上一副面具去对待自己的同事,大家都不用真心去诚待同事,使得同事之间往往套话、假话连篇,而直话、真话很少。

处处多个“心眼”

人们往往在同事面前摆出一副虚假的面孔,掩盖自己的各种弱点,掩盖自己真实的东西。

1.学会与有棱角的同事相处

一位评论家强调:平时须与有癖性的人交往以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坚强的人。有癖性的人,全身上下都有棱角,刚开始与这样的人交往可能不习惯,会因与其棱角对抗而伤痕累累,但绝不可因此退却,否则便会失去锻炼自己的宝贵机会。要学会忍受,要喜爱那些有棱角的人。这样,不管遇到多么尖的棱角,也不会感到痛苦,甚至会觉得那是一种快感。这样,你便有可能成为圆满的人,有限的人生也能获得最大的愉悦。长期与有癖性的人交往,对方的棱角会融入你的体内,并渗入血液,由于体内吸收了异己的分子,则能感觉到自己变成了一个更有深度的人。

在上班者的生涯中,不得不与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打交道,不要因对方是自己不喜欢的人,就厌恶他;不妨学习与这种人适当交往的办法,这样,自己也能渐渐地成长为有度量的人,而能在上班者的生涯中崭露头角。

2.同事之间不可随便交心

做一个“公司人”,社交活动不免与公司有关。下班之后,与同事一起喝杯酒,聊聊天,不但有助日常工作,还可能知道与公司有关的消息。因此,公司所办的各种聚会,自然要参加,与同事及上司打一两场“社交麻将”也有必要,但有一点要记着:莫可随便交心。

同事之间,只有在大家放弃了相互竞争,或明知竞争也无用的情况下,才会有友谊的存在。如果交了真心,动了真感情,只会自寻烦恼。比如说,甲与乙是同级,而且是好朋友,只有一个升级的机会。如甲升了级,乙没有升,乙怎样想呢?乙若继续与甲友好,免不了会被人认为是趋炎附势;甲主动对乙友好,也并不自然。

3.注意保存自己

蓝领与白领不同的地方之一,是蓝领向上流动性不大,升迁的机会不多。因此,蓝领工人打的是正规战术,集体讨价还价。而白领阶层则大有个别拼搏的机会,获得升迁是单打独斗的结果。因而白领之间不但没有蓝领的同志感情,往往还互相猜忌、尔虞我诈。这种环境,有如深入敌后、孤军作战的游击队。

许多力争上游的白领,很注意将对手打倒,却不善于保存自己,这是不足取的。一方面要友好竞争,一方面要在与人的竞争中保存自己,在势孤力弱的情况下,就要夹紧尾巴,千万不要露出要向上爬的样子,否则成为众矢之的。俗语说:“不招人忌是庸才。”但在一个小圈子里,招人忌是蠢才。在积极做事的时候,最好摆出一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超然态度。

4.不要替别人背黑锅

在公司或一个行政单位里,做事好坏对错,很多时候是由上级主观决定。如果上级意志强,下级多少都要努力工作;上级若自以为是,下级便会唯唯诺诺,但有一些上级只是向他的上级交功课而已,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出事,一切如常,就不会勾起上司的雷霆之怒。但一有差错,上司为了向他的上司交代,就会抓住一个人做替罪羊。这种情况,俗话叫做“背黑锅”。

不背黑锅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最易行的就是不冒险,不马虎,事事有根据,白纸黑字,即使错了也有充分理由解释。

另一方面,一件事的对错,错的大小,应否追究,如何处罚,都是上级决定。大事化小或小题大做,都在有些上级的一念之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缘好,特别是与上司的关系不错,就会较少获罪。

5.同事之间最好避免金钱来往

俗语说:“如果你想破坏友谊,只要借钱给对方就行了!”金钱借来借去一定会发生问题。“王先生,你能不能借1000元钱给我,我现在手边正好没钱!”假如你像这样连续三次找人借钱,就算你手头真紧,别人恐怕也不敢借给你了。遇到大家一起分摊费用时也是一样的,只要你连续三次说:“今天我没带钱来!”人家就一定不会再相信你了。

常人有一个坏毛病,向人借来的钱很容易忘掉,借给别人的钱,经常记得牢牢的。因此,在此强调,有关钱的问题,你必须注意五点:

在社会上工作的人,必须在身边多带些钱。

尽量避免借钱给别人。

借出去的钱最好不要记住,借来的钱千万不要忘记。

假如身边钱不方便时,不要参与分摊钱的事。

养成计划用钱的习惯。

6.愚直只会招来不虞之灾

有一所著名的大学,曾经举办一个为期13周的经营理论讲习班,主题就是“诚实与坦率的好处”。一年后,有人着手调查,发现当时参加讲习班的人,有一半以上已经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经过一连串的追踪采访,才知道他们把讲习中学来的管理法,应用到工作上,而遭到严重的矛盾冲突,不得不挂冠而去。

合理的坦率与正直,乍看之下是非常可爱的,但是,如果一再应用,却会把友谊、婚姻、交易、事业等,慢慢导向破灭之途。比如一个满口讲理论,个性坦率而愚直的人,多半不会受到周围人的欢迎。这种人如果担任公司主管职务,等于将最脆弱而无防备的一面,暴露给一些想讨好主管上级的下属,为他们制造许多越级打小报告的机会,同时将自己的把柄落在工作上的竞争对手中。

每个人都有自我形象,且在心中以最高的诚意供奉着这个形象,不容别人加以毁损;更不欢迎那些心直口快的人,任意将实情点破,作毫不留情的批判。因此,自认坦率的人,不得不对这个问题多费一点心思去作深入的了解。

7.不谈同事的隐私

“嘿!他真是守口如瓶!”如果一个人能被他人这样认为的话,他一定是具有强大说服力的人。

常常有人借着喝酒来说上司的坏话,批评老板的作风,谩骂公司的制度不健全……。这些都可说是公司里常见的一种现象,而这些人也喜欢借喝醉酒来胡言乱语,甚至说大话。

“……哈……科长的太太红杏出墙,谁不知道?可怜的科长老是教训我们别到外面去风流,没想到,自己的太太却……哈!”

同事之间往往会无意中把在某酒廊听到的事,在办公时间内说出。

如果,这件事传到科长的耳朵里,他会怎么办呢?到处散布同事坏话的人实在是太没有道德了!

“……那个家伙实在是太多嘴了,留不住一句话,可恶极了!”如果被其他同事这样认定,同事之间的情谊就完了。

像一些极粗鄙的话,如果被心怀不轨的同事听到,很可能会加油添醋地到处宣扬。因此,有关朋友的隐私和秘密,最好不说为佳。

8.不要在同事面前批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