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移民大开发与宁夏历史文化
10458100000025

第25章 谱写新时代移民屯田垦荒的新乐章—农业开发与农垦移民

屯田垦荒是典型的集体移民开发活动。历史上的屯田垦荒大都以跨省集体移民开发为主体。其中还有军屯和民屯之分。它对开垦荒漠、发展农业、固疆守边、解决粮食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宁夏当代屯垦,总体上看,也具有典型的集体移民开发活动的特征,但许多情况又不同于历史上屯垦。一是宁夏屯垦始于军事部队开荒屯垦活动,最后部队整体转业,成为非军事色彩的农垦经济开发活动,具有集体移民的性质。二是在开荒屯垦、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度吸收了大量的浙江、北京等青年加入农垦经济发展的行列之中,也具有集体移民的性质。三是建国之初从陕西、湖南、广东、江苏等省调来了一批罪犯建立了劳改农场,也成为宁夏当代移民屯垦的一部分。四是还吸收了许多外省和宁夏本地的农民进入到农垦大军之中,吸收的过程呈现分散的逐渐的特点,这与集体性的集中移民开发有所不同。五是在吸收的宁夏本地农民中大部分是跨区域迁移到农垦系统的,是具有移民性质的。但也有部分是吸收的当地农民,不具有移民的性质。但从总体上看,宁夏当代屯垦仍然属于集体性的移民开发活动。

宁夏当代屯垦移民开发活动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1950年12月1日,由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垦荒先遣队在灵武县创建了西北地区第一个国营农场———灵武机械化农场,高宜之任场长。翌年4月,改为国营灵武农场。与此同时,西北军区独立第二军除一团担任宁夏南部剿匪任务外,其余在中卫县城北的新滩和龙宫滩积极耕地开荒、修挖水渠,开展大生产运动。此为宁夏当代屯垦移民的开始。1955年5月,农建一师调来一个连约130人,建立了暖泉农场,并开始生产(《贺兰县志》大事记,第9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955年10月24日,甘肃省贯彻国家农业部6月24日通知,农建一师正式转业,取消军队建制和番号,国营前进机械农场的3个分场改为国营前进第一农场、国营前进第二农场、国营前进第三农场。此前,农建一师还抽调部分人员,先后建成连湖、平吉堡、暖泉等国营农场。至自治区成立前,已建立军队所属的国营农场11个。到1958年年底,宁夏农垦所属的灵武前进一、二、三场,巴浪湖,连湖,暖泉等7个农场共有职工3454人,总人口6812人。共开垦荒地15.37万亩,固定资产总值869.7万元。1958年的工农业总产值368.24万元,生产粮食1050.12万公斤,平均亩产108.3公斤,向国家交售粮食1450.9万公斤,商品率达40.3%。宁夏农垦系统农场的框架基本形成。随后,不断地从军转人员、知识青年、随迁家属、招聘农民、外省移民等渠道扩充人员,形成庞大的农垦移民队伍。

此阶段移民屯垦开发呈现出四个较大的起伏和变化。

一是移民屯垦规模和队伍得到扩大。在1958年“大跃进”的形势下,自治区政府决定新办8个农场。农垦局1959年7月开始勘测土地,从各农场抽调干部及从北大荒来宁的军官,组成建场筹备组。自治区人民政府1959年12月24日批准建立平吉堡农场(地处银川市)、渠口堡农场(中宁县)、兴仁堡农场(海原县)和王家团庄农场(同心县)。后又于1960年3月批准建立李家大湾农场(盐池县)、白土岗农场(灵武县)、二道湾农场(吴忠县)和镇北堡农场。8个农场规划耕地面积70多万亩。这些地区地势平坦、荒地面积大、土地连片集中、土质较好,但多数农场近期内无力解决灌溉水源。所以,这8个农场中除渠口堡农场和平吉堡农场在跃进渠和西干渠开通后水源有保证,能进行正常生产外,其余6个农场因不具备灌溉条件,均于1961年11月撤销。尽管如此,两个新建农场使农垦规模得到了扩大。

二是大批浙江省青年加入农垦队伍。1959年宁夏和浙江省商定5年内由浙江省动员30万青年支援宁夏建设。1959年5月开始移民,至1959年底共5万余浙江青年到达宁夏。这批支宁人员有3.1万多人被安置到银川等11个市县328个安置点,有7000多人安置到10个国营农林场,有1.1万多人安置到工矿、财贸、文教、卫生、青铜峡电站工地和国家机关。据《宁夏农垦志》记载,仅1959年5月,灵武、连湖、巴浪湖、前进、暖泉等5个农场安置第一批浙江支宁青年5821人。1960年5~6月,上述5个农场和平吉堡、渠口堡2个农场又安置第二批浙江支宁人员21079人。安置人数最多的前进农场1960年末职工人数为2623人,比1958年的1087人增加4047人;暖泉农场1960年末职工人数为2623人,比1958年的196人增加了12.4倍。

三是三年困难时期,大量移民流失回乡。大量的浙江移民的到来给条件准备不足的农垦系统带来巨大压力。由于条件有限,住房吃饭成为大问题。在住房上,原来一家住一间的,现在中间隔一条布单子住两家。新建的生产队搭半地下式的地窝子,有的牛棚、马圈也改建为住房,有的农场场部让单身干部晚上睡在办公桌上,农垦局下场工作人员晚上睡在长凳上。暖泉农场六队1960年秋窑洞倒塌,浙江青年有一家三口被砸死。口粮不够吃就不顾条件地扩种,前进农场拖拉机不够,用汽车带上播种机播种,直到7月中旬还在播种水稻。1960年全农垦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3.74万亩,比1959年增加1.7倍,但亩产只有45公斤,比1959年降低60%。年末全农垦总人口由1959年的10764人增至38149人,粮食供应不足,10月份职工口粮降到每人每月9公斤,开始“低标准、瓜菜代”,制作稻草淀粉、“人造肉”等食品充饥。这时,自治区又开展“反坏人坏事”“反地方民族主义”的“双反”运动,仅前进农场就批斗273人,送平罗县监狱劳改劳教集训的177人,分别占该场职工总数的5%和3.3%,冬季住房紧缺,烤火煤供应不足,口粮供应量少,许多人浮肿。1960年10月23日,前进农场组织清淤“八一”渠时遇寒流,11名身体虚弱的职工在大风中走不动而冻死。大批浙江支宁青年变卖衣被逃离农场,返回原籍。由于口粮标准太低,死了一些人。据1961年7月统计,农垦系统有孤儿89人,其中父母双亡的遗孤58人,父母逃回原籍的弃孤31人。

四是调整、充实,得到良性发展。1962年起各农场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逐步恢复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行了一系列的符合实际的措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年底,全农垦12个国营农场的耕地发展到23.36万亩,职工17729人,粮食总产由1958年的1050万公斤增至1946万公斤,增长79.6%,亩产由103.3公斤增至120公斤,提高16.7%,工农业总产值由368万元提高到916.8万元,增长1.49倍。生产条件的改善使移民人心稳定。

1965年11月,平吉堡一、二场,暖泉一、二场,前进一、二、三场,陈家圈牧场划归农建十三师领导。1970年3月,农建十三师奉命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农业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简称农五师)。自治区农垦局下属的国营农场有灵武、连湖、巴浪湖、渠口等4个农场。农建师是学习新疆建设兵团移民开发活动而在宁夏进行的移民开发活动,属军垦开发活动。自治区农垦局及各单位各市县所领导的农业开发活动属民垦的范畴。

此阶段屯垦开发活动发生了一些新的集体性的移民情况。有资料可查的较大规模的集体性移民活动有:1965年6月至10月,平吉堡、暖泉、前进等3个农场安置北京、天津知识青年4486人;1965年8月至9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调从师团到班排的各级管理干部和农业、机务技术人员多人,支援宁夏组建农业生产建设师;1966年12月至1967年春天,青铜峡水库淹没区的渠口农场的2个生产队迁移到连湖农场,共98户,459人,另外2个生产队迁移到灵武农场,共163户,745人;1970年2月,青铜峡水库搬迁区的渠口农场职工迁往简泉农场459户,2315人,其中劳动力1094人。

除了上述几次较大规模的集体性移民外,零散的移民情况也时有发生。一是农垦职工家属、亲戚投靠亲人加入到农垦人的行列。二是也陆续招了一些外省和本自治区的农民进入到农垦队伍中。三是也安排了部分部队复转军人,使农垦系统的职工人数有进一步的增加。以农五师为例,据《宁夏农垦志》记载:“安排农村户口的亲属到农场的人数多,总人口在4年间由26090人增至31452人,人均耕地面积由6.16亩降为5.46亩。”其政治、经济发展受文革的影响,但在动荡中有所发展。

1974年以后,农垦经济得到了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宁夏农垦系统也历经了大改革、大调整、大重组、大发展的时期。1974年以后,从移民角度来看,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集体性移民现象,但零散的人口迁移情况始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