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的忠告(智慧生存丛书)
10523200000007

第7章 让你的生活更快乐(7)

超越平庸,还要学会忍受孤独。坚守孤独,就会坚守灵魂的阵地。孤独是成功前心灵的休憩,是灵感进发前必不可少的预热。正是在孤独的理性反省中,我们才能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琐碎和庸碌,在孤独中提升自我,成就事业。当然,那种无所作为却孤芳自赏的孤独,爱慕虚荣又不甚得意的孤独,只能算孤独的赝品、奢侈的精神鸦片。

超越平庸是一个重塑自我的艰辛历程,它意味着必须放弃哪怕曾经给我们带来欣慰和荣耀的东西,意味着要承担无法预知的风险,意味着要承受不被他人理解和接受的痛苦……尽管超越平庸并不能保证你卓尔不群,但能保证你超越自己的过去,保证你有一个精彩的过程。给予者将会获得更高

人都有性善的基因。不过,我们可以被感动,可是一般不会去做我们所感动的事。下面这个故事是我朋友阿克敦的采访实录,他是个专题栏目记者,听他给我讲完彼得·坦斯渥德的故事后,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彼得·坦斯渥德原来是一家颇具规模的电脑公司的总裁,但是两年前,他突然辞职,成为了游泳教练。

阿克敦坐在运动中心的游泳池观众席,他正等着彼得·坦斯渥德。观众席上空无一人,可是他却能听见游泳池内传来的小孩尖叫嬉水声。

“嗨!你是上个礼拜和我在电话中谈过话的人吗?”一个穿着运动夹克的人在游泳池畔叫着。

“你是坦斯渥德先生?”

“是的,”穿着运动夹克的人笑着走上阶梯。

“再过10分钟我就可以过来,课快要结束了。”

“没问题,”阿克敦也叫着回应:“你忙吧!”

眼前的情景再平常不过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大约20来个小孩正在上着游泳课,可是当孩子们爬上游泳池的时候,阿克敦注意到有一个小男孩只有一双手臂,另一个只有一条腿。他再仔细观察其他的孩子们,发现这些都是有身体缺陷的小孩。

几分钟之后,坦斯渥德先生走过来招呼阿克敦。

“嗨!真高兴终于见到你了。”坦斯渥德先生说着,和阿克敦热烈地握手。坦斯渥德先生肤色稍微黝黑,眼神晶亮,看起来好像总是微笑着一般。阿克敦简短地提起他和英国老人相遇的经过,以及先前他见过的一些人。

“我遇到那个英国老人的时候,大约五年前,那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坦斯渥德先生说:“那个时候,我拥有一家很成功的电脑公司,营运得很不错,赚钱是我一生最大的目标,当我35岁那年,我已经是个千万富翁了,可是,我却很不快乐。”

“为什么?”阿克敦问道。

“你知道有句话说:‘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灵魂,那他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正是我当时生活的写照。当我爬上事业的高峰,同时也失去了那些我真正重要的东西:我和太太离婚,身旁没什么朋友,每天只是拼命去赚钱,钱多到我根本花不完。”

记得有一年圣诞节,我因为太过沮丧而为自己买了一个劳力士手表,想以此让自己开心一点。它花了我5000英镑,刚买的时候,我的确很得意,可是不到两个小时,我的心情又开始低落了,就跟没有买这个手表之前一样沮丧,现在想起来,我发现当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认为买一个手表可以让自己快乐,那个表跟其他的表没有什么两样,都只是告诉我时间而已。

“那天的情形我记得很清楚,是个圣诞夜,街上人满为患,我坐在购物中心的休息座椅上,看着各式各样的人从我面前走过,可是我却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孤独感。我成了一个真正孤独寂寞的人。

“圣诞节可以是一年里最美妙的日子,也可以是一个最孤寂悲惨的日子。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活在悲惨中,他们没有家人或朋友,没有钱,没有食物可吃,也无家可归。对他们来说,圣涎节只是个显现他们匮乏的日子。那天,我深刻地感觉到人生的悲惨与孤寂可以到达如此程度。但是,接下来的事件却改变了我的一生。”

“是什么?”阿克敦问。

“一个瘦小的英国老人坐在我身旁。”

阿克敦微微地笑了起来。

“他转过身来对我说:‘你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了四年的战争,士兵们惟一一次放下武器和平地相处,是在1914年的圣诞节吗?’我不知道,也没有兴趣,可是他自顾自地继续说:‘英国和德国的士兵在诺曼底爬出他们各自的战壕,然后向对方祝贺,并分享食物和饮料。”’

坦斯渥德先生停了一下之后,继续说:“你仔细想想,那真的很不可思议吧?”阿克敦点点头,“是的,我想是的。”

“英国老人接着说:‘人们借着别人给与、服务我们的过程得到快乐,可是圣诞节却是一个让我们发现,给与、服务别人更能获得快乐的日子。”

老人的话让我想到我自己的生活。我以前总认为得到某样东西我们才会快乐——得到更多钱,得到好工作,得到更大的房子、更棒的车子……然而事实却是,我已经拥有了所有的东西,却仍然无法拥有快乐。

“我跟英国老人讨论了很久,然后,我第一次听到了有关快乐的十个秘密。通过他,我遇到了一些很棒的人,他们跟我分享了许多秘密,而对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不过其中有一个秘密对我来说特别重要,那就是——给与的力量。

“你很难想像,一件你朝思暮想却难以得到的东西——快乐——却可以经由给与而如此容易就得到。这是宇宙中最神奇的法则——你给得越多,所得到的也越多。这就好像播种一样,你播的种子越多,你将会有越多的收获。”

“可是你还没有得到的东西怎么给出去呢?”阿克敦问。

坦斯渥德先生笑了,“这就是最美妙的地方了!”他说:“你就是可以通过给与而得到。当你给与欢乐,你就会得到欢乐。就像香水一样。”

“香水?”阿克敦不解地问。

“你把它倒在别人身上,自己却可以闻到香味。拿微笑说吧!当你对别人微笑,通常别人也会对你微笑。就像回力棒,你把它丢出去,它迟早会回到你手上的。

“我相信你一定有这种经验吧,当你对别人作出一些没有特别动机的事,即使是最小的事,譬如为别人指出方向,或帮助盲人过马路,或甚至只是记得朋友的生日,或给别人一些真诚的建议,或表示出你的感激,对别人道谢。”

阿克敦点点头说:“是的,我有过这种经验。”

“那会让你心里感觉不错吧?不只是因为别人会对你的帮助表达感谢,更因为人们对于给与一个人帮助,会自然生出一种很好的感觉。”

阿克敦想起几年前,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在市区迷了路的外国女人,她需要别人告诉她正确的方向。她要找的地址有三英里远,那时是冬天,而且正下着雪,这女人冻得要命。在那样恐怖的天气里,她实在找不到要走的路。所以他就载她过去。而现在,他回想起来,仍能记得当时他自己的感觉有多么美好。

人类的内心深处并不全然是自私的。我们会为别人做的事可能超出我们自己的想像之外。比如,大部分的父母,都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或舒适而让孩子过得更好。

坦斯渥德先生接着说:“那天我跟英国老人谈过之后,独自穿过购物中心,看到一组救世军唱诗班正唱着:这个圣诞节,帮助无家可归的人吧!我想都没有想就走回店里,把劳力士表退还给他们,并拿回5000英镑的支票,当场捐给救世军唱诗班。结果你知道吗?我从来没有看过一个人的脸上充满了这么迷人的惊讶与感激,那个收下我支票的女人把钱拿给她的同事们看,瞬间,眼泪从她的脸颊上滑了下来。‘这可以帮助多少人啊!’她感激他说:‘谢谢你,上帝保佑你!’那一刻我终于体会到英国老人说的,因为我把支票捐出去,而让许多人的生活可能有点不一样,虽然帮助可能很小,可是却比我一辈子戴着那只表还更令我快乐。”

“我记得曾读到一则故事,有关一个父亲要在他儿子还小的时候教导他给与的价值。那是他儿子6岁生日那天,他收到祖母送给他的许多彩色气球。生日聚会结束后,父亲告诉儿子说,他有一个点子,可以利用彩色气球来制造一点好玩的事——把气球送出去。不用说,男孩对这个提议没有什么兴趣,可是父亲跟他保证,这样一定可以很有趣的。最后,男孩同意了。”

“他们来到一所破旧的收容所,小男孩走进大厅,把手中的20个彩色气球分送给在场的每一个人。突然间,每个人都笑着,兴奋地谈论着。其中一个老太太已经三年没有人来探望她,她被小男孩的举动感动得流下眼泪。男孩的举动就如同点亮了屋子里的灯光一样,每个人都过来跟他道谢,跟他说他实在太可爱了,然后每个人都笑着争相要拥抱小男孩。男孩感觉很高兴,在回家的路上,他问父亲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再做一次。这是男孩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一课,从那天起,他每天都在找机会付出。”

“这个故事真不错。”阿克敦说。

“我再告诉你另一个特别感动我的故事,”坦斯渥德先生说:“几年前,我遇到一个叫做保罗的人,他告诉我他如何在还是大学生的时候学会了给与的力量。保罗在他18岁生日的时候,从哥哥那里得到一辆全新的车子,于是他就开到学校去给同学们看。一个学弟绕着他闪亮的新车看,露出爱慕的表情。‘你觉得如何,’保罗问。‘太棒了!真是太棒了!’学弟兴奋地说。然后保罗告诉他说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生日礼物,结果学弟露出十分惊讶的表情,他说:‘你哥哥给你的?啊!我希望……’保罗知道这个学弟想说:‘我希望我有这样的哥哥。’可是出乎意料之外的,这学弟说出了跟保罗所想的完全不同的话来,这让保罗一辈子都记得。学弟说:‘我希望我能当这种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他让学弟在午休时间开他的车子去兜风。学弟掩不住兴奋地要求是否可以在经过他家门口的时候,稍微停一下。保罗对学弟笑笑,他以为自己知道这个学弟要做什么:他要对街坊邻居和朋友们展示他开着一辆崭新的车。

“十分钟之后,车子停在学弟的家门口,学弟跑进屋里,一会儿,学弟出来了,推着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男孩。‘哇!’小男孩睁大了眼睛叫着。然后发生了一件事,让保罗忍不住流下泪来。学弟对他的弟弟说:‘山姆,总有一天我要买一辆这种新车送给你!’听到这句话,保罗说:‘嘿!山姆,你要不要跟我们去兜风?’他把这个双腿萎缩的男孩抱到车子上,然后三个人一起开车去兜风。那天,保罗终于第一次体会到人们所说的:‘施比受更有福!’

“所以你看,”坦斯渥德先生继续说:“对别人付出,我们相对地也减轻了自己的问题与负担。对我来说,这就是快乐的最大秘密。你只需要对别人付出,就可以得到快乐和欢乐。

“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在寻找可以帮助别人的机会,不只是金钱,也包括我的时间。所以我结束了电脑公司的生意,开始教残疾的小孩游泳。让这些孩子们的生活有所不同,使我感到非常快乐。我认为,给与别人帮助,或带给别人欢乐,是世上最快乐的事。”

在回家的路上,阿克敦把坦斯渥德先生说的话,与自已的生活联想在一起。他对我说,在过去几年里,他总是只想着自己的问题,却从来没有为别人想一想。他没有想到,帮助别人或为别人付出些什么,尤其是一些跟他特别亲近的人,其实就是在帮助他自己。

收受、追求和获得,并不能让你得到快乐,快乐必须从付出和给予中才能找到。我们付出越多的快乐和欢愉,我们得到的就越多。每天,我都要找机会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些什么,好让自己能得到更大的快乐。

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2000年夏天,《幸存者》正在美国热播,吸引了美国民众的强烈关注。就在那时,《幸存者》的主持人马克读到了《华尔街周刊》上的一则消息,给了他下一个伟大冒险的灵感。那篇文章是关于南加利福尼亚的一个亿万富翁丹尼斯·提托,他付给俄罗斯政府2000万美元,想乘他们的“联合号”火箭去“和平号”空间站旅行。

马克看到这条消息后异常振奋。太空确实是人类最后的疆域。以前总认为太空是有过专业训练的人士——如军官、新型飞机试飞员等——的要塞阵地。但现在来了个提托,一个普通人,他要飞到太空中去了。他不需要按按钮、导航或做任何会影响航程的事情,他只是端坐在火箭里,用安全带把自己绑紧,进入太空去了。再也找不到其他比这个更刺激、更荣耀的旅行了。这是登峰造极的冒险。马克觉得对此应该做更多了解。

马克约提托见了一次面。一个星期天的一大早,他开车沿太平洋海岸高速前往提托在太平洋帕利瑟得的家。一同去的还有马克的两个孩子。提托非常和善,非常聪明,也非常乐意和他们讲他就要到来的旅行,以及他是怎样和俄罗斯政府联系此事的。听着他说话,看着他那富丽堂皇的庄园大厦,马克知道,丹尼斯·提托绝非等闲之辈。

马克当然不是羡慕提托能去太空旅行(事实上,一想到他要作这样的旅行,马克心里就发毛),他只是想弄清楚,是什么使提托比一个邮递员更特殊。为什么他能去太空,只是因为他能付得起钱?

驾车回家途中正赶上了交通高峰期,车行缓慢,马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幸存者》是如此成功,他显然已经可以坐享其成了。马克可以放慢步子,减少他的旅行计划,做一些更容易完成的项目。但是在提托的太空旅行中,马克找到了一个极具爆炸性的电视节目的灵感。坐享其成是不可能的。如果他做一个节目,不像《幸存者》中那样给获胜者提供100万美元的奖金,而是什么奖金都没有,用太空之旅来代替奖金,这样的主意如何?参赛者都是不折不扣的普通人——邮递员、教师、农民、医生、律师、学生、商人。获胜者将绑在世界上功率最大的罗马焰火筒上,被射入太空。通过参加一个实地冒险电视节目的比赛,太空将向普通人开放。等到家的时候,这个节目的开场、结构和执行都已经在马克的脑海里勾勒出来了。

马克喜欢用语言把自己的目标描绘出来。当他有了一个新点子,他会一直说个不停。马克的朋友们和业务合作伙伴们必然都会对他正在考虑的事情提出他们的看法。通过他们的反馈,马克反复琢磨这个主意,不断修正它。目标的确会让人精神百倍。显然,这样到处嚷嚷的负面作用是,如果失败了,会遭到大伙的嘲笑。但这反过来也给了马克更多的激励和动力。害怕失败的心理驱使马克大胆尝试他渴望去做的那些事,即便别人认为它们是不可能的。

就在2000年7月4日前后,马克开始告诉朋友们他的关于电视节目的新主意。它是《幸存者》的登峰造极的后续。获胜者——一个普通人——将乘火箭进入太空。

第一步显然是要弄到一艘火箭。显而易见的选择就是让获胜的参赛者乘坐航天飞机进入太空。但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监管美国的太空计划的政府机构,有一条严格禁止太空旅行的政策。当马克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官员商谈时,他们告诉他,他们非常喜欢《幸存者》,但是马克的关于电视节目的新设想会触犯他们的严禁太空私有化以及让平民进入限制区的政策。他们帮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