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培养优秀孩子的超级实用技巧全攻略
10545400000001

第1章 暗示法——通过不同的暗示法,引导孩子的行为(1)

有些父母自以为他们都是对的,而对子女做事的方法总是看不顺眼,总是不觉得满意。于是成天绷着脸来教训、纠正子女。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造成父母与子女间的冲突,子女们不喜欢说教,不愿接受改正,而往往态度倔强,使你无法接近他,无法教导他,他们认为即使错了,也要一错到底,绝不接受纠正。所以,不注意方法就收不到纠正子女的效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子女的过错表示同情。然后提出你的看法,并解释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的,这样既不易使子女产生敌意,也使他们易于接受你的观点而去改正错误。俗话说:“响鼓不用重捶”。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相信你的孩子也很聪明,有时候你无需刻意地去纠正他的错误,甚至于训斥、体罚,你只要给他一点暗示,他或许就会理解你的意图。巧妙杜绝与孩子的冲突为人父母,你肯定不会希望自己与子女的关系闹得不愉快,杜绝冲突,这是避免不愉快的最有效的方法。杜绝冲突,这并不意味你要远离孩子。你依然关心、爱护他们。不发生冲突,事实上是为了保持和谐的关系。你常常会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而愤怒,或失去理智而动手打他。双方面产生敌意便很容易造成彼此关系的恶劣。

如果你熟悉一些避免发生“不愉快”的技巧,你会发现孩子的反应和改变会令人惊讶。“退避”的技巧父母和子女之间如果发生任何不愉快,一定是双方面的问题。侵犯彼此的权力便是两个人发生冲突的原因。所以如果其中一个人肯退出,另一个人便无法继续维持冲突的场面。如果父母肯退出战场,孩子便找不到抗拒的对象,当然不会发生冲突。有些孩子可能每天晚上都迟迟不愿去睡觉,这是父母较为头疼的问题。一般来说,妈妈总会轻轻的说:“该上床了,你的睡觉时间到了。”但孩子总是有拖拉的办法:“等一下,等我画完这一张画。”“我看完这部电视剧。”“我还没洗澡。”妈妈最终还是妥协了,“好吧,快点。”但是孩子总是有其他办法拖延睡觉时间,洗澡拖拖拉拉,在床上乱蹦乱跳,向妈妈要水喝。其实孩子的直接目的便是争取权力。他想要证明自己有能力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并向妈妈挑起一场战争。他认为自己拥有权力,而妈妈却强迫他服从她的命令。孩子是应该上床睡觉了,但是妈妈却不知道如何引导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多,但首先还是要拒绝冲突。爸爸和妈妈或许可以商议一起解决。另一个避免因睡觉时间所发生的权力之争的方法便是,什么话也不必说,一到时间自动帮他脱衣服、洗澡。如果他吵个不停,索性不理他,甚至把他锁在他的房间里。

一般人都认为小孩子一定会经过这个阶段,因此你为人父母者应该耐心的等他长大。但事实上,你实在没有必要“忍受”孩子这种用可怜的声音讲话的恶习。碰到这种困扰时,你应该可以采取一些行动。你可以不理会这种乞怜似的要求。不过,你必须不声不响的退出当时的情况。如果一直留在原处,你一定会因不忍而屈服。这其实就是暗示的技巧。你已经间接地告诉他,你不会与他发生冲突,更不会与他争夺权力。当他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空洞的战场中时,他们一定会很快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在家里常常使用这种方法,孩子便会很快感受到他们的行为限制。他们知道如果自己行为超越了这个限制,爸妈便会退出冲突战场,于是他们也会很快放弃惹起冲突的意念,而表现出合作态度。既然你的目的是训练孩子表现合作,你就必须藉着最有效的方法来达成目标。有时候你很难判断自己是否正确的使用这个技巧。如果你仔细观察孩子的动机,你便会发现他就是故意制造冲突来吸引你的注意或想要挑起权力之争。如果你自甘卷入战争中,你便正好中了孩子的陷阱,更无法改变他的错误目标。因此,你对孩子的训练必须针对问题的根本,而不该只是表面的关切。口头上“纠正”孩子的偏差行为,是没有用的,你必须采取行动来引导孩子改变态度。如果他发现争执的结果竟然是使自己处于空洞的战场中,他一定会很快改变方向,最后终会发现表现合作态度所获得的莫大好处。因此他便渐渐懂得尊重事实、尊重父母、进而尊重社会秩序。

如果一个家庭已经习惯这种“退避”的技巧,冲突的问题便更容易处理。你甚至并不需要真的采取退避的行动,而只是心里想便能产生效果。小孩子是相当敏感的,他们能感觉出父母的退避。另外,如果孩子的偏差行为表现于公共场合,你就必须面对较艰难的考验,因为你会感到羞辱。然而小孩子却偏偏较常在公共场合表现偏差行为,因为他们掌握了你有所顾忌的心理。但是你还是可以使用退避的方式,使自己变成旁观者之一。总之,如果你重视情况的需要,而不要看重于运用个人权威,你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错误的惩罚与奖赏严明的奖赏和惩罚是专横社会组织下的产物。在那个时代,权威者享受自订奖赏及惩罚的特权。当时整个社会生活无不笼罩在这种气氛下,小孩子无不时刻盼望自己变成拥有权威的成人。而现在整个社会结构改变了,父母不再是权威,小孩子也和大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力。而且他们也感受到这种改变而不再认为父母拥有较高的权力。孩子有时候总喜欢做一些大人们无法理解的事,这让大人们觉得很生气。他们把爸爸最心爱的书撕成一片一片的,洒得满屋子都是,妈妈已经为了同样的行为打过她好几次了。

妈妈总是很生气的鞭打她:“我已经打过多少次了,你还不听?”但只要一会儿没注意,又会发现屋子里面到处都是纸片。为什么孩子挨这么多顿打,他还是会继续同样的行为呢?他是不是太小了,所以不懂得妈妈的警告?当然不是。孩子非常清楚自己所做的事。他是故意的,当然他也说不出原因;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行为找出原因。妈妈告诉他:“不行,你不能这么做。”而他的行为却明显的说:“你看,我能吧!”如果惩罚真的可以阻止孩子的行为,那么只要一次就够了,为什么一再的挨打,他还是继续做同样的行为,问题出在那里?我们必须知道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是没有用的,惩罚也绝对不会使他们永远服从。如今的小孩子就是接受再多的惩罚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力。然而很多父母总是错误的认为,不断的惩罚一定会产生扼阻的效果,殊不知那只是短暂的。惩罚只会更增强小孩子的反抗力量和更激烈的反应。孩子很小时就已经拥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了。

为人父母者应该培养相互尊重和合作的态度来取代处罚或绝对服从的权威观念。尽管小孩子不再处于受管理受控制的地位,但是因为他们年纪小、涉世不深、经验不足,所以还是需要我们的引导。优秀的引导者必须使用鼓舞、激励的方法,使跟随者的行为被导引至正轨。孩子需要我们的引导,如果他们感觉自己的自主权受到尊重,他们便会接受我们的意见。相反的,如果使用鞭打的方式来惩罚孩子不但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能保持我们自己的尊严。父母可以尝试使用更有效的方法来激励孩子,使他发自内心愿意和我们达成协调。我们可以制造互敬、互谅的气氛,并培养他和其他人和乐相处的习惯,多安排学习的环境,而不该处处表现出长者的权威,因为权力的运用只会带来反抗力量。但是万一我们以激励的方式辅导孩子仍不免脾气爆发而处罚或鞭打孩子时,我们应该勇于承认自己情绪恶劣,而不应该自欺欺人的冠以“我为他好才处罚他”的谎言。而且,我们知道小孩子有时也故意惹人生气,打他使他达到他的目的,或证明自己是个坏孩子,或和我们进行权力竞争,如果我们惩罚他,等于遂了他的心愿,掉入他的陷阱中。

我们都不是圣贤,当然不能避免情绪不稳定的缺陷,所以我们应该有勇气面对,不要因此而产生挫折感,也不须为自己的不当惩罚而产生罪恶感。我们不妨自忏:“对,他不乖所以我打了他,我知道打骂并不是好的教育方式,也没有效果,但是这样使我觉得比较舒服。事情过去了,再打起精神来,继续努力。”响鼓不用重捶“不打不成才”,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而且把“打”作为一种教育孩子和惩罚孩子的手段,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来讲,也无任何不妥之处。只是不能滥用。首先,它只可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它暗示着孩子,如果过于放肆,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如果父母滥用,动辄就是几板子或几巴掌。孩子被打习惯了,习以为常了,当然对打也就没有了害怕。孩子一旦对打失去了害怕。“打”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也就丧失了它的威慑力。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些孩子所咕哝的:“动不动就打,只会打。”如果孩子一旦发出了这种呐喊,父母就应该住手,不要再打了。因为打已经不能使孩子痛定思痛,痛改前非。它已经失去了惩罚的作用,起不了教育孩子的作用了。

这时,父母应该自己反思,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想出另外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遗憾的是,不少的父母在孩子已经不害怕打后,却执迷不悟。坚持非要给孩子一点颜色。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我不信我就打不怕你!”于是越打越厉害,一次一次地加码。他们总以为孩子不怕是因为打轻了。打重了,孩子就一定老实了。最后他们丧失理智,不知轻重,把孩子一棍子打伤或打死了。城乡间屡次发生的父母打死子女案,或者一记失去了理智的耳光把孩子耳朵打聋了。其次,一旦滥用打罚,它既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动不动就打,不讲道理!”“武断、横蛮!”不但使孩子不再愿意与父母亲近,而且打多了,只会使父母子女之间在感情上产生隔阂,严重的甚至对抗、对骂对打。所以,为了避免造成上述的悲剧,同时也是为了“打”能具体发挥它在教育孩子中的惩戒作用,应当慎重使用,尽量少用。同时,在使用“打”这个手段时,还必需辅以说理。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为什么打他。打完全是由于他做了大的错事,而且多次提醒不听、责骂无效,不得已才动了棍子。

通过皮肉之痛使孩子认识错误,有所反悔。孩子有孩子的自尊心,有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意志。因此,要改正错误,必须孩子自己有所反悔,有改过自新的要求和愿望。一味地打,而不进行说理教育是永远达不到这个目的的。而孩子不读书。不愿读书,打虽为一种惩罚手段,但更需要启发和激发起孩子读书的欲望、要求和兴趣,更需要作耐心和细致的启发教育。如果棍子真的能够万能,那做父母也就太容易了。但是更多的,我们听到打骂都是粗野的。“我要打断你的腿!我看你还到外面去同男的一起玩、跳舞。你这个不要脸的东西,骚货!”这样打骂一个未成年的女儿,而且用的都是一些侮辱性的语言,严重地伤害了一个少女的自尊心和人格,必然会引起女儿的反抗:“你打,你打,打死了算了啦!反正我也不想活了!”父母在打孩子的时候,必然要伴随以骂,实际上也是训。因此,为了不激化矛盾,骂和训一定要是说理的,即晓之以理。

绝不要意气用事,什么话恶毒,什么话难听就骂什么。而且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反之,应该唤起孩子的自尊,启发孩子反省悔悟。既然只是为了教训孩子,使他有些害怕,因而也不宜多打。打两三下,作为警告也就够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响鼓不用重捶。有的孩子、打骂无效,就不必勉强。如有的孩子不爱读书,孩子实在读书不行,也绝不要把孩子往死胡同里赶。事实上,天地广阔得很,无论做什么,只要用心,都会有所成就的。避免引发权力之争命令和差遣最容易造成权力之争,家长应充分了解权力之争,避免引发权力之争,家长必须重估自己所处的环境,重新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要完全摒弃陈腐的专横观念,家长不应该随便对孩子施压权威,尽量以引导和激励的方式来赢得孩子的合作。请看下面的例子:“去把狗食盆弄干净!”妈妈严厉的命令孩子。“哇!为什么叫我做?”“我叫你弄干净,现在就去。”“为什么要我做?”“因为我叫你做。”孩子耸耸肩,潇洒的把妈妈的话丢在脑后。

过了几个钟头,妈妈发现盆子还是脏兮兮,而且上面爬满了蚂蚁。妈妈把他叫到面前,“几个钟头前,我就叫你把盆子弄干净,你为什么没做?你看,到处都是蚂蚁。你现在马上杷它弄干净。”“好,好。”然而孩子只是安抚妈妈而已,他还是不去洗那个脏盆子。过了一会,妈妈又发现盆子还是脏的。这一次妈妈气极了,开始打孩子,但孩子虽脸色铁青却不哭一声。“如果你现在不马上把它整理干净,今天晚上不准你看电视,而且还要挨打,快去。”“好,我去!”孩子只是作了个弯腰的姿态,但是等妈妈前脚离开,她也跟着后脚溜了,结果她还是丢下盆子不管。到晚上很晚时,妈妈才发现盆子还是脏的,连残渣也没倒掉。孩子和妈妈显然陷入权力之争。妈妈想要强迫孩子的意愿,孩子也表现出不服输的态度。类似这种权力之争的困扰愈来愈多,为人父母者对这类子女的管教问题愈来愈头痛,纷纷求助于辅导中心及心理学家。为什么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何以今日的年轻一代完全和以前的孩子完全不同呢?该怎么办呢?其实,命令和差遣是最容易造成权力之争的。这个问题产生无疑受到整个文化及社会变迁的影响。孩子有时候会憎恶受到权力的压抑,而采取报复的方式来发泄他们内心的憎恶,对你的权力采取抗衡的态度。恶性循环的结果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便不免有一场权力之争。小孩子不再对权力妥协,所以父母的任何驯服的方法必然无用武之地。而且他们采取对抗的行为既不受社会的制裁,也不会造成危害。只是家庭里似乎变成战场,愤怒和争吵取代了原有的和谐和温馨。如果你“命令”孩子做某件事,或“差遣”他做事,你便等于无形中在挑起权力之争。这里,并不是指父母不可能以正当行为引导孩子,或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力。只是指你必须摒弃陈腐的观念和态度,去寻求较有效的方式来辅导他。那么,家长如何判断是否已卷入权力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