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培养优秀孩子的超级实用技巧全攻略
10545400000011

第11章 介入法——对待孩子要像朋友,和孩子一起成长(1)

孩子作为思想与性格尚未完善的个体,他们每时每刻都需要父母的关爱与引导。父母只有介入他们的生活,才能给他们一些对人生的认识与启示。没有了这些启示,他们就会像迷途的羔羊,不知所从;没有这些启示,他们的心灵就会像贫瘠的土地,永远不会开放美艳的花朵,更不可能结成壮硕的果实。

孩子们需要我们陪在他们身边,同时我们也需要孩子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不但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也感受到他们的不快乐,这样,你就会发现,家庭是那么的温暖和幸福。

1.全民动员起来

家庭的和谐美满的氛围,需要各位成员共同努力去创造和细心的维护,在于各成员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互动。这不仅要求孩子尊敬父母,父母也应该尊敬孩子和他们的想法,双方形成一种积极互动的关系,彼此之间才能相互了解和相互支持。

要有切实的行动。如果妈妈真的想改变孩子们的行为,她就必须确实采取行动。光是嘴巴说说是没有用的。她虽然不能决定他们的反应,但是她总可以决定该采取什么行动。

“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上餐桌前要先洗手?你们三个都自己打手心,然后去把手洗干净再来”三个小孩子故意将椅子往后拉得叽吱作响,然后一溜烟的跑去洗手,妈妈继续喂二岁约小弟弟吃东西。

“我告诉过你多少次……”这几乎是很多父母经过多次失望后所发出的共同怨言。这句话的意义只是表达一种失望的情绪,对孩子的训练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这三个孩子为什么会一而再的不洗手就上餐桌呢?他们有什么目的?结果是怎么样呢?妈妈应采取什么行动呢?她对这件事的处理,可以说是庸人自扰。开始时,小宝宝已拥有妈妈的注意力,后来她突然注意到另三个孩子的脏手。他们故意违抗规则以便获得妈妈的注意,这种反应是可以预见的。所以当妈妈真的注意到他们的手时,他们当然不会笨得把手洗干净而得不到妈妈的注意力。

如果妈妈真的想改变孩子们的行为,她就必须确实采取行动。光是嘴巴说说是没有用的。她虽然不能决定他们的反应,但是她总可以决定该采取什么行动。“如果你们没有把手洗干净,我就不和你们一起坐在餐桌前”,然后妈妈可以把盘子拿开,手脏的人都不准吃东西。如果妈妈再一次又发现有人没洗手就坐到餐桌前,她根本就不用解释为什么没东西吃。此后情况就会改变的,他们再也不需要妈妈费心了。

陪在孩子身边。一个人唯有学会勇敢面对负面情绪体会痛苦,才能健康地向前迈进,挥别伤痛。所以,有时当孩子心情低落时,家长只需陪在身边,用行动代替言语,用行动来表达你的关心。

当孩子感到失落、失望、伤心、倒楣或是被抛弃……时,就可使用这个原则。

这时,家长就需用陪伴代替言语来安慰他。如果小孩放学回家后,既泄气又生气,家长千万不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或忙着给他建议,而应该让他去自己体会,自己去感受,你可为他准备一些点心,如果他钻牛角尖,哭泣,或喋喋不休的向你吐心事时,只要陪坐在他身边就够了。

当然你可以和他说话。但尽量少讲,像“真难受”,“我可以想见你一定很伤心”诸如此类感同身受的话可以表达,因为这些话并不是要求他马上从现在的心境中解脱出来,而是告诉他你一直会和他在一起。尽量不要侵扰他的思绪,让他有自己的空间。不过,你可以用你的肢体语言表达你了解他的感受,且你就在他身边。若是你们俩有共同懊恼的事,比如说,失去宠物,不要害怕让他知道你也很难过。在他平静以后,或发现他好像对别的事物产生了新的兴趣而不再痛苦时,你才尽量给他一些具体的建议。有时,你还可以尝试跟他说,“或许我们可以谈谈,如果下次你的朋友再对你那样的话,你该怎么办?”

请谨记在心,有些孩子在生气时坚决反对人陪在身边。这时你应该离开他们,留给他们独处的空间。但要让他们知道你就在身边,你只是人走开,心并没有离开——“如果你要找我,我就在楼下厨房。”他们会了解,虽然你让他独自静静,但更深一层的意义却是,他不会自己一人独自受苦。最后一点,若是孩子年纪稍长,好好利用这次的机会,和他好好谈谈,使他明白学会如何面对痛苦,不要逃避,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家长们还需注意的是,不管你多小心翼翼的遣词用句,尽量使言语不伤害到孩子,但言语有时还是会成为一种阻力而非助力。有时,言语介入其中反而会搅乱情绪,在时机尚未成熟之前,就急于要当事人转换心情,往往是不可行的。

事实上,想用理性对抗受伤的情绪,或甚至想仔细地剖析那种感受,只会把小孩推得更远。他或许只是需要一段时间沉浸在那种情绪里头,如果他觉得你想赶走那种情绪只会让他更疏远你。同时,他也有可能在那时候并不希望你的介入,因为这时你也许会责备他。或者他觉得你想接近他,弄得他很不自在。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唯有学会勇敢面对负面情绪体会痛苦,才能健康地向前迈进,挥别伤痛。智慧的言语和崭新的观点,还是有机会派上用场的,不过要在小孩准备好要听你说了或是他要应用时,否则那些言语及观点只会让他感到不被了解,觉得孤单。当然,你也不能让小孩一直钻牛角尖,而不运用为人父母的智慧,通过一些安慰的话语把他从苦恼中拉出来。只要给他一些时间尊重他(即使整个下午的时间都没关系),你就已经给了他所需要的一切了。

外人一句胜过父母十句。大人出去看朋友和拜访亲戚,孩子总是纠缠着要去。但是有些父母却很不愿带自己的孩子到别人家里去。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吵闹不听话,怕惹得亲戚朋友嫌恶。确实,这也是实情。探亲戚看朋友,大人们有大人们的事情,大人们的话题:如果主人家没有孩子,那么孩子没有玩伴,必然会围着大人吵闹,或者到处乱跑,或者好奇地把主人家的摆设东摸摸。西动动,父母怕自己的孩子弄坏了别人家的东西,总想制止,于是责骂孩子:“在别人家里你也不能安静一点吗?”当然,这种责骂通常是不会有很大的效果的。因为孩子知道父母在别人家里是不会厉声责骂的。

而且,如果父母在别人家里责骂得多了,那家主人也会说:“不要紧,没有关系。”这当然也是主人无可奈何的一种客套话。然而,孩子不可能理解到这一点。相反,他们得到主人家的袒护,还会更不听话。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妨趁机问:“你们家的孩子是不是也这么吵?孩子这么不听话,你们也原谅吗?”尽管这时对方主人不便说:“我们家孩子没有这么吵闹”,或“我们不许孩子这么吵闹”,但是看着对方的脸色,孩子也会体会到对方的主人是不喜欢吵闹的孩子的!这时,父母就可趁热打铁说;“在别人家做客,是不能吵闹的!”孩子知道没趣,就会听话,规矩了。

同时如果双方能有所默契,对方主人讲一两句我们家孩子从不吵闹,那会对孩子的教育更大。利用别人家的规矩来教导孩子,孩子容易接受些,也比较容易变得有礼貌;因为孩子对别人说的话,比自己父母所说的话容易听得进去。父母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经常带孩子到亲友家走一走,让孩子学习礼貌规矩,不失为一种教育子女的好方法。

2.把他当作朋友

孩子们都想和父母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这让他们感到“被了解”。

爱默生曾说过:“被了解是件奢侈品”。的确如此。孩子需要被了解,并且是朋友般的了解,父母只有反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才会为他们所接受。否则,你就无法和孩子建立起健全的关系。只有朋友的关系,才是彼此之间充满信任感的沟通。

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了解孩子的世界,即使它跟你所想象的世界相去十万八千里。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可以帮助你了解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更信任你,使他更主动配合你。这样,在遇到问题时,你们就有共同的立场。

有时候,当孩子感到家长了解他的世界,他就会更加信任家长,并依照家长的要求的去做。

不管知道其他的孩子穿什么,或明白你十二岁的孩子参加舞会要求他九点就得回家是太早了,还是在施加任何处罚后果时,你都要花些时间去了解孩子的世界。如果你觉得他的作业本太花俏了,你就应瞧瞧他朋友的作业本。你可能为他选择了健康饼干,但你也要考虑到禁止他在朋友家吃一般饼干,可能会造成情绪上的伤害。如果你要提出一项处罚时,要先考虑哪些是你该坚持的,哪些不是。

当然,如果别的孩子都在做你所不允许的事,你就要考虑你的立场了。但要全部的小孩对任何事都获得不适当的许可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要好好地审视孩子所面临的事,想办法增加他“配合”的可能性,从而使他能听从并尊重你订下的规矩。

孩子们都想和父母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这让他们感到“被了解”。爱默生曾说过:“被了解是件奢侈品。”的确如此。四岁大的孩子就能受到相同感觉需求的影响。

小孩子不喜欢与别人不同的感觉,尤其是在青春期,这种情形表现的特别强烈。身为父母,你会想要传达你对这种需求的谅解,否则,你就无法和孩子建立起健全的关系。那是彼此之间信任感的沟通。

让孩子能接受你的指示和引导。孩子们总是不断地想离开父母,但同时又很矛盾。他们想要长大,但又想维持幼时的样子。他们想要出去独自拼搏一番,却又想继续得到家的庇护。这时,无法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父母,就会被淘汰。孩子们会认为,“父母就是不懂。”这会让孩子对父母更加不信任,如此一来,孩子会失去了父母的保护,同时也得不到父母的指导和支持。结果,父母就会太早放任孩子单飞。

另一方面,父母也会毁了信赖关系。想让孩子信任你,你就要说话算话,且你们进行能够开诚布公地沟通是相当重要的。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他可以要求做某些事,而你也会了解,若可以的话,你会允许他的要求。这对他而言是很必要的,只有这样他才会避免“不被允许的事”。也需要让孩子明白你能跟他分享感受,而你的期望也不会超出他的能力和年龄。

为了让孩子能接受你的指示和引导,并愿和你分担他成长中的所面临的难题,对他所面临的事,你要尽量实际客观。当然,如果有同学考试偷看他的试卷,他就该报告老师。但这么做,会不会影响他的社交关系呢?你只给他吃有机健康饼干,但让他拒绝朋友家招待的巧克力蛋糕,公平吗?你可能认为水蓝色法兰绒衬衫很好看,但若是所有的孩子都穿花格子呢衬衫,你会让他继续穿你挑的衬衫,否则就没点心吃吗?

对于不切实际的惩罚,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你正确使用处罚方式时,你是让孩子明白你知道什么会有效果。他可能会厌恶你的实事求是,但内心里,他会很高兴你并不是指挥者。当你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并以此来配合你的支持和指导,你的孩子自然会明白你想传达给他的较深层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