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10562500000009

第9章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5)

亏500万元的站了起来,亏200万元的却垮了下去。亏500万元的认为“我这辈子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亏200万元的却说“我这辈子已经彻底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这辈子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45岁的华先生说。

“我这辈子已经彻底垮了。”35岁的罗女士如是说。

看上去,他们两个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华先生是上海一名小有名气的书商,现在每年出书200~300种,年收入数百万元。罗女士现在欠债近百万元,几个债主一直在找她,而她躲在一个情人家里不敢出门。

但是,他们有过类似的经历。

10年前,华先生是上海一所名校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是学院里公认的学术天才,但他毅然下海,贷款2000万元做“大生意”。生意赔了,他欠下了近500万元的债务。这一闷棍敲醒了他,他不再做“大生意”的梦,转来做出书这种适合他的小生意。经过6年的奋斗后,4年前,他终于还清了500万元的债务和利息。

5年前,罗女士还是广州一个小企业主,拥有豪宅、名车和一家小型的加工厂,但因为轻信于人,在一笔生意上亏了200多万元。将豪宅、名车和加工厂全部变现抵债后,她仍然有近100万元的债务。无奈之下,她开始过起东躲西藏的生活,一直到今天。

亏500万元的站了起来,亏200万元的却垮了下去。亏500万元的认为“我这辈子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亏200万元的却说“我这辈子已经彻底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对此,国内知名心理学家许金声教授分析说:“这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挫折商,挫折商高的华先生超越了挫折,而挫折商低的罗女士被挫折吞噬了。”

挫折商的英文简称是AQ(Adversity Quotient),是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

之前,人们已熟悉了智商(IQ)和情商(EQ)两个概念,它们成了衡量人的素质的重要指标。1997年,斯托茨在《挫折商:变挫折为机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挫折商。简而言之,挫折商就是一个人化解并超越挫折的能力。2000年,斯托茨又出版了《工作中的挫折商》一书,从此以后,AQ成了职场培训中的重要概念。

“迄今为止,AQ主要是职场培训中的概念。”许金声说,“不过,AQ不只是衡量一个人超越工作挫折的能力,它还是衡量一个人超越任何挫折的能力。同样的打击,AQ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甚至是零,而AQ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甚至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产生天塌下来的感觉。”

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美国SBC电信公司的销售数据表明,高AQ员工的销售额比低AQ员工的高出141%。其他研究也发现,高AQ员工的生产能力、创造力和沟通能力,也显著好于低AQ员工。并且,高AQ的病人在手术后恢复得也远比低AQ的病人快。

“高AQ者和低AQ者的差别首先在于,面对挫折时的第一反应。低AQ者一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而高AQ者却会因为遇到挑战而兴奋。”许金声说,“其次,这两种人的心理机制也截然相反。低AQ者是应付机制,他会用种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逃过挫折;而高AQ者是应战机制,挫折会激发他调动自己的种种资源和能量,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

按照斯托茨的理论,可以从四个方面考察一个人的AQ:控制(Control)、归因(Ownership)、延伸(Reach)和忍耐(Endurance)。由此,斯托茨又将AQ的得分称为CORE。

┣ 衡量AQ的指标一:控制

所谓控制,即你在多大程度上能控制局势。斯托茨认为,我们的控制能力来自我们的控制感:“我感觉到我在控制局势。”高AQ者的控制感高,低AQ者的控制感低。

即便面临重大的挫折,高控制感的人仍然相信自己能控制局势。当别人都以为“大势已去”的时候,高控制感的人总能透过种种消极因素看到积极的、自己可以做主的地方而决不言放弃。但控制感低的人在掌握着很多资源的时候,就很容易觉得“大势已去”了。

北京大学有一名教授,当学生们和他打招呼的时候,他会高抬起头不作任何回应,“高傲”地擦肩而过。知道了他这个习惯后,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再主动和这位老师打招呼。

然而,一个女学生就不这么做。一开始,她打招呼后,教授一样会抬抬头,“高傲”地擦肩而过。但这位女学生并不放弃,个子矮小的她会转过身来,小跑几步,堵在这位教授的前面高喊一声:“××老师,你好!”

这样打了几次招呼后,以后只要一看到这位女学生,这名教授就会主动打招呼:“××,你好!”

这是一种控制感的较量。一般的学生认为,是教授在控制局面。所以,当教授不理自己时,这种小小的挫折感击倒了绝大多数学生。但这名女学生不同,她相信自己和教授一样可以控制局面,她认为教授“古怪”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可以理解的特殊原因。暂时,她不知道这个原因是什么,但她深信没有人真的天生就是这么古怪不讲情理的,只要自己坚持,她就可以控制这个局面,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老师不理自己,这是一种很小的挫折。但亏了500万元,对于没有任何家底的人来说算是重大的挫折吧。然而,前文提到的那位下海的华先生,他并没有将这样的事情看作是“挫折”,究其原因,在于他内心深处的控制感,当时35岁的他深信自己还能将生命的旋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亏了500万元并没有让他陷入恐慌。

斯托茨认为,这种控制感主要来自潜意识,与自己的个人经验关系不是特别大。譬如,华先生亏500万元之前,并没有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经验,他仅从内心深处的信念而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局势。而罗女士,虽然比华先生多很多经商经验,但这些经验并没有帮助她产生足够的控制感。

┣ 衡量AQ的指标二:归因

挫折发生了,我们要分析挫折发生的原因,这就是归因。

低AQ的人倾向于消极归因。要么,他们是外部归因,将挫折归因为他人、环境等外部因素,而认为自己没有一点责任;要么,他们是消极自我归因,认为自己应为挫折负责,但同时认为局势已不可扭转,而很容易产生被伤害感和无助感。

相反,高AQ的人首先会主动承担责任,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倾向于认为自己应该为挫折负责。同时,他们会进行积极归因,即相信自己一定能改善局面。

斯托茨概括说,高AQ的人会有这样的积极负责感:我认为我应该为改善这一局面而负责。

挫折事件必然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但进行外部归因经常于事无补,因为我们最能左右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最能改变的也是我们自己。进行自我归因的人虽然可能会给自己施加太多的压力,但这种压力会帮助他寻找自己的弱点,然后进行改善。而外部归因的人,在挫折发生后会对自己说一句“这不是我的错”,然后就放弃了自我改善的努力。

27岁的阿梅感觉到自己撑不下去了。3年前,她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经理。但从那时到今天,还没有哪一家公司雇用她做销售经理超过一年。多数时候,她刚到试用期就被公司解聘。现在,她几乎彻底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阿梅之所以陷入现在这种局面,和她的归因方式密切相关。第一次被公司解雇就给她造成了重大的心理打击。虽然内心深处知道,自己作为一名销售经理还有所欠缺,但她不敢去做这种自我归因,她的解决方式是逃跑。既然被这家公司解雇了,她就去另一家公司应聘销售经理。被另一家公司解聘后,她再去第三家公司应聘销售经理。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销售经理梦”,但是,她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对这些屡屡发生的挫折事件做一次自我归因。

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一次机遇,因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进行自我归因的人会借此完善自己。这样一来,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

譬如,华先生在亏了500万元后明白,自己并不适合做“大生意”。作为一名下海的副教授,他明白自己的优势仍在文化方面。于是,他放弃“大生意梦”而改做出书这种“小生意”。经过这样的自我归因后,巨大的挫折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最终造就了他现在的成功。

但是,进行外部归因的人就没有这种机会。对他们来说,每一次挫折就只是挫折,挫折事件发生越多,他们内心中积攒的挫折感就越多。像阿梅,如果她在第一次被解聘后就立即进行自我归因,要么完善自己继续做“销售经理梦”,要么放弃这种梦而改做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就不会接二连三地遭受打击了。

┣ 衡量AQ的指标三:延伸

延伸,即你会不会自动将一个挫折的恶果延伸到其他方面。高AQ的人很少泛化,他们将挫折的恶果控制在特定范围。他们知道,一个挫折事件只是一个挫折事件。

相反,低AQ的人,遭遇到一个挫折事件,很容易会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从而觉得一切都糟透了。这样一来,挫折事件就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他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让他因为一个挫折而否定自己的一切。

很多人会将工作中的挫折带回家。在公司里,他们受了同事或领导的气,回到家后,他们将郁积在心中的怒火发泄到伴侣或孩子身上,结果把家里也搞得一团糟,工作中的挫折感于是也“延伸”到了家中。最终,他们不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子,而是空自感叹,怎么什么都是一团糟。

有延伸习惯的人还会因为遭受某一方面的挫折而全面否定自己。前面提到的阿梅,她每次被解聘后都会产生极大的失败感。她会觉得无颜面对父老,也会在面对异性时缺乏自信。但实际上,她是又漂亮又有魅力的女孩,喜欢她的异性很多。但仅仅因为工作的不顺利,她全面否定了自己,这是一种极端的“延伸”。

相反,像华先生,损失500万元几乎没有对他的生活造成任何重大影响。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豪爽地笑,仍然一如既往地享受生活,仍然深信自己是个有魅力的男人、负责任的好丈夫、善解人意的好朋友。也就是说,他将损失500万元这件事情的消极影响严格控制在了工作领域,完全没有让它延伸到生活中去。

张海迪的一番话是低延伸的典型——“人就像一部机器,残疾人就像部分零件损坏一样,不能因此就把整部机器毁掉,那些能用的部分还是大有价值的。”

延伸的习惯在中学生中非常常见。很多中学生会因一两次考试失败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们将一两次考试失败的挫折感无限延伸了。

斯托茨认为,这种泛化习惯是低AQ的根本源头。低AQ的人,他们不仅无法超越挫折,还会让挫折变得像瘟疫一样,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最终搞得一塌糊涂。而高AQ的人,他们不仅能超越挫折,还会将挫折感严格控制在特定的挫折事件上,不让它对自己的其他方面产生任何影响。

┣ 衡量AQ的指标四:耐力

耐力,指“逆境会持续多久?逆境的起因会持续多久?”斯托茨认为,高度的耐力是高AQ人的最明显特征,他们会“把逆境以及逆境造成的原因看成是暂时的……这种态度将使你的精力更加旺盛,更善于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加强采取行动的可能”。

斯托茨认为,耐力是衡量AQ的最重要尺度,他测评AQ的公式是:CORE= C+O+R+2E。这无疑表明了他对忍耐能力的重视。

不过,斯托茨所说的耐力并不是盲目的忍受。有些人之所以将忍受当作自己的人生哲学,只是因为惧怕得罪别人。这种忍耐力并不是斯托茨所提倡的。斯托茨所指的耐力是富有智慧的忍耐,是一种基于洞察力上的忍耐。高AQ者之所以有较高的耐力,只是因为即便面临着再大的困难,高AQ者也总能看到积极因素,他们深信自己能渡过难关,能掌控局势,目前的忍耐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他们的耐力是基于希望和乐观主义之上的。

爱迪生为发明新型蓄电池经历了17000次失败,他这种惊人的耐力与他对电池的理解是密切相关的。相反,低AQ的人即便在非常有利的时候,也会看到消极的地方,并由此产生过分的担忧,最终产生“怎么做都没有用”的想法,于是很容易放弃。

心灵成长书吧:《体验悲哀》

作者:维雷娜·卡斯特

启迪性:4.8分 易读性:4.5分 趣味性:4.0分 推荐度:4.8分

┢ 推荐理由:

亲人的死亡,是我们最难面对的一课。

不幸的是,每个人势必要死去,而我们也势必要遭遇多次亲人的离世,如果我们没有学会怎样面对这一课,那么每一次亲人的离世都只能一次次撕裂我们的心,把我们抛到爱的荒野,令我们的心灵分崩离析。

其实,面对亲人离世的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哀伤。我们不仅要允许自己哀伤,而且要接受在整个哀伤过程中所自然产生的每一种情感。

这些情感,不仅有悲伤、难过和内疚,以及对追随亲人而去的渴望,还会有愤怒,譬如我们势必会问:“为什么你这么忍心丢下我?!”

在追悼死者时,我们不仅会怀念他的优点,也势必会检讨他的缺点。

…………

以上这些情感,几乎是每个遭遇亲人离世的人都会产生的。然而,不论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都忌讳谈论死亡,并且会在亲人离世后倾向于将他彻底理想化,而不容检讨他的缺点。

这样一来,自然的哀伤过程就会被破坏,于是亲人的离世就很容易只给我们留下创痛。

譬如,佛山男子黄文义,他杀死了6名亲人,包括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尽管掌握的关键信息不够,但我基本倾向于这样一种分析:他无法接受父亲和大哥的突然离世,最终将对他们离世的哀伤变成了对妻子的愤怒。一个关键的信息是,他还想杀死二哥,因为他认为二哥对大哥的死负有一定的责任。我推断,他想杀二哥的理由,和他杀妻子的理由,极可能如出一辙。

在我接到的读者来信中,也可以看到大量的类似信息。譬如,一个女子和男友在外地度假时,她挚爱的奶奶去世了。她没有赶上见奶奶最后一面,甚至连葬礼都未能参加,她非常自责,并且对男友几次失去控制地大发脾气。

再如,一个女子怀孕了,她挚爱的姥姥正在重病中,为了不给即将出世的孩子带来“晦气”,老人家不让外孙女去见她,当姥姥离世后,家人也没有让她参加姥姥的葬礼,结果令她这几年来一直自责。

这些信件,还有以前知道的一些事件让我想到,尽管每个人都会对你说,当遭遇亲人离世后,你该怎么办,然而,这些约定俗成的办法中,有着太多的谬误。

这正是维雷娜·卡斯特这本书的价值。她用小说家般的高超文字水平,细致地描绘了亲人离世后我们所必然经历的哀伤过程。因为我们经常抵触正常的哀伤过程,所以意识上的表现已不那么重要了,于是维雷娜·卡斯特选用了梦来阐释哀伤过程,这使得这本书充满了神秘色彩。

如果你遭遇过亲人的离世而且仍未从里面走出来,这本书会给你巨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