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10572900000016

第16章 蹲下来平等对待孩子(2)

事实上,父母的心理素质决定了孩子的心理素质。据一项调查发现,60%以上的心理问题,都与童年时的不良家庭模式有关。一个心态健康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通常能活得开心自信,充分发挥潜能,变得更加成功;一个心态不健全的孩子,即使拥有大量的财富与机会,也会因为自己的心理问题,而最终导致错误与失败。作为家长要留给孩子一个健康自信的快乐心灵。

孩子的眼睛每天都在关注着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是最安全的保障,父母的形象也是最完美的。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脊背长大的——孩子做人的第一个榜样就是父母。

农民的孩子看到父母在田间辛勤劳动,孩子自己也慢慢学会了劳动,看到日夜操劳、勤劳俭朴的双亲,孩子的内心便学会了关心体贴,人也变得勇敢坚强,不怕生活的重负。这就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润物细无声的榜样作用。

如今有些家长动不动就说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其实是家长自己的言教身教不行。作为家长要随时提醒自己:小心自己的态度,它会形成思想;小心自己的思想,它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小心自己的行为,它会影响自己的习惯;小心自己的习惯,它会影响自己的性格;小心自己的性格,它会影响自己的命运。

一定要记住身教重于言教。在孩子面前要有君子之为,同时又须务实求真。孩子在家学习时,家长只要一回家,也应在旁学习或工作。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不应去看电视或打牌、喝酒、梳妆打扮等。

无论你为孩子创造了多好的学习环境,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旁却没有学习或劳作,这孩子肯定学不好!反之,无论家庭多么贫困,只要孩子学习时看到全家人都在劳作,孩子肯定会认真地学,并且学得一点儿也不差。

其实孩子的心是块空地,种什么就长什么。

家长的检讨反思就像解剖刀,对着自己,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作为家长就要随时这么做。因为家长的角色表现出来的是家长拥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很多生活行为上的细节决定着孩子成长的成败。很多时候,孩子出了问题,家长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所以,家长的检讨就是为了以后少犯错误,从而让生活更精彩。

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如今在家长中广泛流传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日常生活告诉我们,起跑线上的争分夺秒,只有对100米、200米的短跑才有意义,而人的一生则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其教育的成效、成才或成功与否要二三十年后才有结果,根本就不是一场速战速决、比起跑、比爆发力的竞赛。

将对孩子的教育比喻为一场短跑比赛,其实是对家长的一种根本性的误导,是商家为获得利益的广告词。就马拉松运动而言,在起跑线上的竞争并不重要,就是连前半程的成绩也不算什么。它比试的是运动员持久的体力、耐力,整体的协调、配合、掌控能力,把握现场、随机应变、危机处理的智慧和悟性等等。

往往那些急于求成、一马当先的领跑者,到最后都不一定是优胜者,只有那些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整体战略和具体策略、沉稳大器的运动员,才能通往胜利的终点。

孩子的人生也如马拉松运动,最初的几步没有那么重要,这已经被大量的事实所证明。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在少年时期都被认为是愚钝的笨孩子,但他们却“大器晚成”。鲁迅、胡适、郭沫若的成才之路也是比较坎坷的,他们是在漫长的探索中逐渐确定自己的方向。鲁迅1905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春季升级考试的“成绩报告单”如下:解剖59、3分、组织72、7分、生理63、3分、伦理83分、德文60分、化学60分、物理60分,平均分数65、5分。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伟大的作家。

不是说孩子学习知识不重要,这里想说的是孩子的分数没有那么重要,孩子的成长、成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家长对孩子成长的认识远远不如对物质世界、自然规律的了解。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自身特定的生长阶段,也有自身的独特功能和使命。孩子不是小大人,也不应是家长为实现自己的功利目标的工具。

家长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孩子来看待,游戏是孩子的天职。在西方国家,往往以法律的方式严禁在幼儿园进行知识教育,这不仅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健康、心智发展和社会化远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也是基于孩子的认知规律。一个孩子5岁时难以掌握的运算,7岁时易如反掌。

很多家长被望子成龙的愿望所驱赶,以牺牲孩子的睡眠和健康为代价,逼迫孩子从事各种高难度的学习。看看孩子的处境是不是如同马戏团里的小动物,他们本应在草地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玩耍,却被迫战战兢兢地钻铁圈、走钢丝。

过早过多地给孩子学习上的压力,会导致孩子在精神和心灵的夭折。输在“起跑线”上最有可能的是孩子精神上“早夭”。就目前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来说,多少都带有功利性的目的,大多并非来自对成才或成功的追求,再加上小学升初中或中考的现实压力,他们忍痛牺牲了孩子的健康和快乐,被逼无奈参与到考证热和择校热的洪流中。

要知道孩子犯错误是他的权利

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位姓王的男生要用石头砸其他同学,及时制止了他,让该男生先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见男生已经在那儿等候了。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孩子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陶行知拿出第四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糖发完了,谈话也该结束了。”

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向上的幼芽,家长一定要去保护它!人性的一个特点就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在孩子做错的情况下首先要肯定他的好品质。

对孩子的处罚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处罚是必要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处罚的分寸。没有处罚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其实,孩子就是在挫折中长大的。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永远超出大人的想象。但是,处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孩子觉得难堪,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要记住对孩子的处罚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

家长处罚孩子时,首先要保持冷静,明确处罚孩子的目的,而不是去为了伤害孩子,也不是为了剥夺孩子的权利,更不是要去打击报复他,甚至为了要去“教训”他,家长的目的是要帮助孩子认识到他这样做为什么不对,以及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请谨记,家长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惩罚孩子。因为这个时候家长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时去处罚孩子,孩子的注意力完全放在怎样逃避父母的怒气上,不会去反省自己的行为。

面对犯错的孩子,家长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并且了解事实真相。这通常是最难做到的。做家长的不妨这样去做:在脑子里冲自己大喊一声:“要镇定!”慢慢地深呼吸三次,在心里缓慢地从1数到10;然后用平静的心态和孩子说话,从孩子那里了解事实。

家长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当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处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

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也恰恰是对其实施教育的好时机,因为此时孩子内心产生了内疚和不安,这使他急于去求助父母,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处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里根12岁的时候,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里根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里根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得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里根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里根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

对孩子的处罚,还有一种就是自然处罚法。

有一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做事情总是丢三落四,提醒多次,孩子的坏毛病一点儿也没有改变,没有办法,她只好在孩子的每个口袋里都放点钱,还在每个口袋里都装上自己的名片。而另一位母亲,采取的方法却截然不同。孩子参加暑假夏令营活动,在准备行李的时候,妈妈提醒孩子说:“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说:“都好了,你就别管了。”妈妈一看,衣服带得不够,手电没带,就问孩子:“那边的气候你知道吗?衣服够不够?晚上活动的东西都准备了吗?”孩子说:“没问题。”这位妈妈就没再说什么。第二天,孩子背着包就走了。一个星期后,孩子回来。妈妈问:“玩得开心不开心?”“开心。”“有没有什么麻烦?”“哎呀,冻死了,没想到山里那么冷。”“还有呢?”“晚上活动没有手电很不方便。”“那怎么办呢?”“以后得像爸爸一样,出差之前列个单子,好好咨询一下。”

这个妈妈的方法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因为孩子冻一点儿,晚上麻烦一点儿,在没有任何意外危险的情况下,孩子经过这一次就会记住了。

斯宾塞说:“对孩子拥抱、抚摸、牵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要对孩子进行教育,父母首先要教育自己。在小学、中学、大学,没有一门课程是教人们如何教育孩子的,可几乎绝大多数人都会生养孩子,会面临子女教育的问题。家长要记住:给孩子种下好的品质,将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收获。

别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

在孩子与家长相处的关系中,有的人将孩子比喻成风筝,家长则是掌握风筝线的人,用力不足,失控的风筝将会漫无目的,家长的教育功能也随之丧失;用力过猛,则会束缚孩子飞翔的高度;要是家长将手中的线拉断,挣脱控制的风筝会游荡会跌落,而不会享受真正的自由。

家长请用心控制好自己手中的线,让孩子既能振翅高飞,又不迷失方向。在放飞孩子的时候也听听孩子的心声,孩子的心灵也需要理解和自由。

有一位心理咨询师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为孩子预约咨询,往往是一来到咨询室,家长就会迫不及待地对孩子开始声讨:孩子多么不听话、不好好读书,难以管教、不知好歹。在家长的声讨中孩子们则总是低着头,不发一言。有些面带羞愤坐立难安,有些则觉得仿佛说的不是自己一般,无所谓。

小李是由她妈妈预约来接受心理咨询的。她16岁,长长的枯黄的头发披散着,就像她整个人一样完全没有生命力。

她的妈妈进门就指着小李说:“我快被她气死了,医生你一定要检查检查她有什么问题!”

原来小李不愿意上学,天天把自己关在家中上网、睡觉,不愿跟家人说话,否则就是冲自己的父母大发脾气。

她的母亲很激动地说:“她现在洗脸刷牙要一个多小时,冲凉不到两个小时不出来,脏衣服自己不洗还不让保姆洗。最近还暴饮暴食,看看她现在胖得哪像个女的,就这两个月长了近30斤!医生你说她怎么对得起我?我辛辛苦苦做生意挣钱,让她衣食无忧,在家呼风唤雨。为了她的未来我牺牲了多少,她怎么能这样不争气?”

小李一直没说话,但从开始时的面无表情渐渐地变得不情愿,还有点愤怒。什么原因让花季少女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的呢?

小李的父母在她出生前就已经在做生意了,两人都很忙,不能照顾她。于是小李被送到亲戚家里,一直到上小学才被接回来,但是父母仍然没有时间照顾她,只好为她请了个保姆,保姆年龄不大,是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

小李小时候比较顽皮,经常会弄乱弄脏保姆才搞好的卫生,于是经常被训斥。童年里,小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人都很严厉、不随和,跟他们说话很紧张,这使得小李越来越胆小谨慎。保姆对清洁的关注也使得小李心里渐渐怀疑自己不卫生、很脏。

小李的父亲比较严肃,经常因为她做错事而严厉地批评她。母亲经常说她吃得太多了又胖了,穿这件衣服不好看等等。后来因为洁癖的原因,母亲管得更多,每天让保姆盯着她是不是又洗手了,洗脸冲凉是不是按照他们的安排做了。

他的母亲说:“我们爱她,才会这样严厉。她还小又没有经验,还不知社会的复杂,我们才要教育她。她小时候我们的确是忽略她了,所以现在我们要补偿她。”因为愧疚,父母给她优越的物质生活,担心她的安全,便每天都让保姆接送她上学,放学后也不让她出门和同学一起玩,出去由保姆陪着,也只能和经大人同意了的人玩。

但小李并没有改变,而是越来越内向孤僻了,没有朋友、不爱说话,在学校独来独往,老师同学都不太喜欢她。

父母对她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对于小李在他们如此尽心尽力下还不能改正过来也更加愤怒。

在潜意识中,家长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做了牺牲,就应该有回报。家长以爱的名义在孩子身上寄托自己的期待,处理自己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当他过多地承担了家长给自己的东西时,感受是复杂的,对父母既愧疚又愤怒,更多的时候,这些强大的情绪体验将使孩子攻击自己。小李就是这样,她无法跟父母反抗,而是选择“攻击”自己。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和孩子是最亲近的人,也最容易互相带来纠结痛苦。“我们都是为他好,都是爱他!”这句话几乎是所有家长的代言词。究竟是爱还是控制,很多家长区分不了,或者说潜意识里不愿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