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
10577200000021

第21章 金钱恨,何时灭(3)

这一次,在南宋降将刘整的指导下,蒙元帝国学聪明了。

蒙元帝国包围襄阳城,整整用了六年时间。所用的不仅仅是士兵、战马、回回炮,还有蒙元帝国在全世界劫掠来的财富。蒙元大臣的奏折这样描述当时的襄樊军费:我军围困襄樊六年,铠甲兵器耗费若干、钱粮耗费若干、饷银耗费若干、物资牛马耗费若干……

这个“若干”是多少呢?

答:帝国每年的岁入一半以上都要用于襄樊军用!

蒙元帝国用这么多钱来干什么了呢?

答:送给吕文德,而且不是行贿。

襄阳的蒙元士兵就地转业成为商人,他们私自建立榷场,从蒙元帝国已经占领的地盘上贩运来大量粮食、酒、盐等专营物品,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市场可以用会子、关子交换商品。

蒙元帝国用这些钱贩运来物资,跟吕文德做生意——这是降将刘整的建议:不能力敌、便当智取,方法就是通过做生意给吕文德运送物资……

手中毫无用处的关子变成了真金白银,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贾似道送来的关子终于派上了用处!

您看到的没错,襄阳城外的宋蒙贸易,完全就是白白给吕文德运输物资。而且,吕文德丝毫不领人情!蒙元帝国花了如此高昂的代价,当然不是为了提高南宋军民福利水平,而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襄阳城!

襄阳难以攻克是因为难以形成包围圈,难以形成包围圈是因为没有这么大的财力、人力去在三道河流沿岸、一座高山之上长时间布满士兵。

既然不能布满士兵,那么,我就布满商人。

蒙元帝国布下这局棋,生死劫在于从市场中获益的人不仅吕文德,千百万南宋将士和当地人也得到了很多实惠——这可是蒙元帝国的倾国之财啊!

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吕文德很高兴;吕文德不高兴的是,广大南宋军民经常通过另一种方式与蒙元帝国沟通——抢劫,只不过抢劫者变成了南宋汉人、被抢者是蒙元商人!显然,这种抢劫行径干扰了正常交易,严重影响了吕文德将军的收入。

不久,蒙元商人向吕文德交涉:汉人太不讲信义了(您都打到家门口了,谁跟你讲信义),蒙元帝国的货物经常被汉人劫掠;为了保护双方商人利益,蒙元商人要求修筑临时性建筑——土墙,以供双方商人居住、储存货物、交易;否则,这样下去襄阳城外的榷场将无以为继。为了促使吕文德同意这个建议,所谓蒙元商人甚至带来了行贿礼品——一条价值连城的玉带。

最初,吕文德拒绝了这个建议,但是,吕文德太穷了、太需要榷场带来的利益了。蒙元商人几次拜访、行贿后,吕文德在自己下属的忽悠下(或谓文德曰:榷场成,我之利也)居然同意了这个建议。

此后,所谓的蒙元商人终于堂而皇之地在襄阳城外修了两道土墙,一个在鹿门山、一个在白鹤城。要知道,襄阳之险就在无法对城池形成包围圈,别说在城外修筑土墙,就是垒个鸡窝也是属拆除之列的违章建筑!

鹿门山和白鹤城的土墙修成,吕文德才发现自己被忽悠了——一旦商人的栖身之处变为蒙元屯兵据点,襄阳城与外界的联系即将被切断。在襄阳城墙上看到两座土城,吕文德顿首大呼“误朝廷者,我也”,然而,凶悍的蒙元帝国已经露出了獠牙,平时和蔼可亲的商人立即变成军队——要想强拆这两座土城,就得靠实力打攻坚战!

吕文德的实力仅能自保襄阳城,直到他死前也未能摧毁鹿门山和白鹤城这两个据点。深自愧悔的吕文德因此忧郁成疾,在襄阳围城一年后(咸淳五年,1296年)居然病死。

吕文德在襄阳经营十多年,又有击毙大汗蒙哥的战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震住手下的骄兵悍将。可以这样说,吕文德才是南宋拖住蒙元帝国最大的希望,吕文德病死的消息传到京师,正在吃饭的贾似道吓得筷子掉到了地上。

吕文德死后,谁能接任襄阳防线?满朝文武,战功、资历与吕文德类似的人其实只有一个——当朝宰相贾似道。

《多情剑客无情剑》是一部流传已久的武侠小说,兵器谱上排名第一的人叫做天机老人。从小说描写来看,天机老人只有过去的辉煌,从来没有人见他跟人再动过手。在与排名第二的龙凤双环的决战中,天下无敌的天机老人失败了——他害怕失败,所以不敢出手。

贾似道就是南宋末年的天机老人。

他顶着“再造宋室”的光环,在兵器谱中排名第一,但是,他害怕失败。贾似道无数次拒绝朝廷重臣甚至是义弟李庭芝让他亲镇襄阳的建议,随后,襄阳城防由吕文焕(吕文德胞弟)接掌。

咸淳九年(1273年)正月二十七日,襄阳城已被蒙元的土城包围了近二十层。襄阳苦苦支撑六年之后粮尽援绝,这一天,吕文焕投降了蒙元。

吕将军在守襄阳,

襄阳十年铁脊梁;

望断援兵无消息,

声声骂杀贾平章!

宋朝小结:市场的原罪

宋代以前的中国历史,流民是乱世之源:封建官僚疯狂掠夺土地,人们失去了土地,也失去了所有财富,只能“父子携手、共入江湖”。当绝大部分人依靠暴力才能得到维持生命的最后一点财富,数百年来积攒的社会财富就会在须臾间化为乌有,一个正常社会存在的基础便会崩溃。所以,历代王朝都倾尽全力推行“耕者有其田”,不惜动用迁徙豪强一类的极端手段打击土地兼并。

宋代是中国古代中惟一曾经“不抑兼并”的王朝,不但没有流民,反而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经济辉煌。

——New Times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给出过一组宋代经济数据:北宋仁宗年间中国人均GDP折合2280美元、南宋孝宗年间中国人均GDP为2600美元。即使不考虑80年代至今的通胀因素,这个绝对数字直至2006年才被突破。

——1962年,美国Robert Hartwell教授发表《北宋时期中国煤铁工业的革命:960—1126年》,按这篇文章推算,宋代生铁年产量应该在7.5万—15万吨;对这一数字,向来喜欢炫耀祖上曾经阔过的中国学者却偏向保守,认为宋代生铁年产量应该是3.5万—7万吨。即使按最低标准计算,年产3.5万吨生铁也是一个足以令人咋舌的数字了。

——只有南宋墓葬有这样的特征:王侯将相之墓与普通富人之墓区别不是很大,两者都既有砖墓也有石墓,建筑都是美轮美奂,陪葬品都从陶器换成了瓷器,连两者的壁画都异常相似。

这样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年代,为何历代史书又将之称为“积贫积弱”?

对史学研究来说,《宋史》是令人很头疼的一件事,女真、蒙元帝国都是野蛮人,他们只需要金银财宝,皇室存放的第一手资料大多在战火中付诸阙如。脱脱在著《宋史》时有意选择了一批民间野史,虽然不能把杀人魔王吹成孔圣人,诋毁一下宋代还是可以的。

况且,脱脱本人也是封建官僚,在他的眼中,宋朝确实既“贫”且“弱”,贫者官也、弱者亦官也!一群强势封建官僚写出的历史,焉能不认为宋代积贫积弱?

大量社会财富引来了封建官僚的觊觎,尽管宋朝朝廷给他们发放了超级高薪,让这群人永远安于现状显然还是不太可能的,迟早会有人打破这种沉寂。

打破沉寂的人,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高呼“今日之事,可谓急矣”——看着别人发家致富,能不着急吗?所谓“青苗法”、“雇役法”、“保甲法”,其实就一个目标——搂钱,只要能把天下之财都搂进自己腰包,无不可为之事!

此后,新旧两党开始了一场无休止的争斗,当司马光、富弼等一批老臣死去,“旧党”很快也被“唯财是举”的实用主义哲学污染,新旧之争变成了蝇蝇苟且的权力内耗。此后,新旧两党的命运随着帝王心术起起伏伏,在云波诡异的新旧之争中帝国的正气被一丝一丝耗尽。

当每一个人都只为了钱而存在,社会延续所必需的道德基础也就随之崩溃。靖康之难中,极其富庶的北宋王朝居然没有一支军队可以抵抗外敌,李纲组织汴梁保卫战也只能依靠临时拼凑成的民兵。

高宗南渡之后,以杀戮武将一类的铁腕遏制了毫无节制的土地兼并、扭转了糟糕的社会风气,南宋王朝终于回归到无为而治的道路上。一个甲子的太平岁月给了江南休养生息的机会,南宋王朝再次缔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巅峰。

在这里,我想说明的并不是宋仁宗、宋高宗如何放开市场,如何遏抑封建官僚。毕竟文景之治、开元之治都曾秉承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早就演绎了原始自由经济的高潮。然而,原始自由经济又有着市场无法克服的原罪,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市场原罪毁了这些盛世: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只有优秀者才能胜出,这就是竞争、这才是市场!

一旦原始自由经济得以高度发展,竞争造成的恶性后果就会如影随形:缺乏创新的社会,土地是最可靠的财富,也是所有财富的最后归宿。所有人都会将自己的财富投向土地,所谓“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不仅封建官僚如此,每一个普通人也如此。无论谁成为强势利益集团,从理性人的角度,都会动用一切手段掠夺土地,也肯定会将土地价格炒上天,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财富存量在短时期内成级数扩大。

这几乎是一种无可逃脱的宿命,文景之治、开元之治……无论多么伟大的盛世无不亡于土地兼并!

对这个问题,宋朝给出的答案是:既然原始自由经济必然淘汰一部分人,那么朝廷就应该站出来维持弱势群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有了生存保证,竞争中的失败者便不会成为流民,土地也就不再显得那么必要了。

——宋朝军队曾有一百万之多,这么多军队,其实只是流民收容所,在这里他们变成了工程兵,修水利、修城池、修宫殿……只要给流民一口饭吃,他们就不会铤而走险、揭竿而起!由此,宋朝的军队才如此不禁打,这些人本来就是来混饭吃的。

——宋朝的大城市设有“店宅”、“居养院”,即当年的保障性住房。刚刚进入大城市的手艺人可以选择店宅,汴梁每套“店宅”月租为一百七十文,折2013年人民币大约为一百二十元左右;如果不幸变为“鳏寡孤独贫乏不得自存者”,可以在“居养院”养老。

——进城务工者,如果因病返贫、因病无法工作,您可以选择“安济坊”,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基本的医疗救治和生活资料。

——如果不幸客死他乡且无人认领,也可以葬在“漏泽园”,朝廷出资给地八尺、棺材一口、墓室一个、墓碑一块,让这些悲惨的人入土为安。

良好的社会救济制度基本杜绝了流民,只要能生存下去,又有谁真的愿意铤而走险呢?终大宋王朝一代极少有流民起事(靖康之难后的民军是被金人逼出来的,不能完全算在宋朝头上),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有几个人是因为活不下去才被逼上梁山?

自由的市场+无所作为的封建官僚+良好的社会救济制度+崇尚文化的社会风气=繁荣的宋代社会。

繁荣的经济更容易引来外敌觊觎,终宋朝一代始终边患不已: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有时候,仇恨可以迷住理智的眼睛:女真是灭亡北宋的宿敌,也是南宋对抗蒙元帝国惟一可以联合的力量,宋人却始终相信“君父之仇、不共戴天”,从帝王到普通百姓都对这个“狄夷至贱者”恨之入骨。更离谱的是,女真人的脑子也坏掉了,在蒙元帝国铁骑即将踏遍中原王朝的时候,金宣宗居然想占领南宋重新立国。自此,宋金两国再次陷入十多年苦战,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宋金两国均以增发货币为手段筹集军费,两国经济同时崩溃。

如何在经济建设和抵抗外敌之间做好选择,是宋代所有帝王必须参加的考试。

在这场决定中原王朝命运的考试中,宋真宗答对了第一题,以澶渊之盟维持了宋辽两国近百年的和平。宋理宗却做错了后面的压卷题:蒙元帝国灭金后,选择了错误的时机整理货币,在宋蒙决战之前就耗尽了国力;击毙大汗蒙哥之后的十余年里,贾似道又选择了错误的时机平均地权,为保住自己的财富,一批能征惯战的骁将投降蒙元帝国,最终,降将刘整为忽必烈勾勒出了攻克襄阳的经济战略。

襄阳丢失后,南宋王朝已断无生理。

景炎元年(1276年),“天机老人”贾似道亲征兵败,随后死于流放途中。扬州、常州、檀州被蒙元铁骑屠城,史籍描述积尸之惨莫可名状。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十万军队与蒙元决战崖山,兵败后,宰相陆秀夫身背幼帝跳入茫茫大海,十万将士见复国无望,随即与杨太后一起跳海自尽。

公元1279年,华夏文明第一次真正亡于异族之手,宋朝,人类最辉煌的古代文明至此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