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出光照槛水绕廓,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本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八帏。北窗高卧哦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及)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炯)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商歌夜半霜(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此句或作“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数点梅花天地心
【出处】元·翁森《四时读书乐》
【鉴赏】冬天读书的乐趣,就在那几点绽放的梅花中,可以发现天地宇宙的本心。作者以梅花绽放,代表冬去春来,新机跃动,生趣盎然。“数点梅花天地心”常用来表示在微小的事物中,也可以观察宇宙万物的道理。此句诗与英国诗人勃朗克的“从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朵花中见天堂”意境颇为相似。
【原诗】见“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
【出处】元·贡性之《涌金门见柳》
【鉴赏】折下一枝翠绿的柳枝带进城,好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很久了!这首诗是描写春到人间柳条垂青的喜悦。“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两句诗,可用来表示大好消息的传报。
【原诗】涌金门外柳垂金,三日不来成绿荫。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出处】元·管道升《我侬词》
【鉴赏】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卿卿我我,情深意更浓。侬:我的意思。忒:读作tè。元人赵孟頫欲纳妾,他的妻子管道升特别作这首词,以表示自己对丈夫浓得化不开的深情。原词语意浅显,而其中所含无限深情,令人十分感动。
【原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出处】元·张可久《人月圆·春晚次韵》
【鉴赏】昨夜一阵风雨,吹落了满树的桃花;往日的佳人如今在哪里呢?只见孤零零的门扉掩盖着满地的落花。人去楼空,残红遍地。睹物思人,愁情满怀,而内心的落寞怅惘,又有谁会了解呢?“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三句词,似乎是由唐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演变而来。
【原曲】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
【出处】元·张可久《人月圆·春晚次韵》
【鉴赏】芳草萋萋丛杂,春云散落纷乱;满怀愁情,全都化做那满天夕阳中的乱云。这两句曲是描写春愁,借芳草的凄迷与春云的撩乱,来形容人心情的纷乱愁苦,是伤春,也是惜别。
【原曲】见“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出处】元·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
【鉴赏】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要想有一千个好日子是很难的;就像花朵一样,不可能盛开一百天,不但不枯凋,而且还是和当初一样的红艳。原诗劝人一时的得意不可太过张狂,应该及早为日后打算才对。
【原诗】只此两句。元曲的“儿女团圆”共有四句:“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出处】元·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
【鉴赏】这两句诗是说人的相逢相识,缘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彼此如果真是有缘,即使相隔千里也有相逢的机会;如果双方没有缘分,即使对面相见,也是不会相识的。
【原诗】只此两句。《金瓶梅》第七回中共有四句:“媒妁殷勤说始终,孟姬爱嫁富家翁。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出处】元·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苦热歌)
【鉴赏】鲜红的太阳,灼热得有如燃烧中的烈焰,田野中的稻苗已有一半被烤得枯黄了。这两句诗是形容夏日炎阳的炎热无情,不仅秧苗干枯,就连农民的眼泪也被蒸干了。原诗颇能反映出民生的疾苦,并对当时贫富不均的现象加以讽刺。
【原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出处】元·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苦热歌)
【鉴赏】田里的秧苗被烈日晒得枯萎焦黄。农夫们内心焦急得像是正在煮的汤一样;而那些终日玩乐,不事生产的公子王孙们,却还是自在逍遥地拿着扇子荡来逛去。这两句诗是讽刺富贵子弟终日游手好闲,丝毫不关心民生疾苦。
【原诗】见“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春风更比路人忙
【出处】元·高克恭《过信州》
【鉴赏】春风不停地飞过每个地方,留下一地的落花,仿佛比匆匆走过的行人还要忙碌。这是写春日景色的清新可爱。春风轻拂,红花满地,生机盎然。
【原诗】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道旁。风送落红搀马过,春风更比路人忙。
青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出处】元·赵孟頫《扬州迎月楼对联》
【鉴赏】阆,读作láng;阆苑:为仙人所居。第一楼:是指“迎月楼”。作者藉此诗赞美迎月楼的主人。语译这两句是:春风吹拂着有如阆苑仙居般人家的三千客;明月映照着扬州第一楼--迎月楼。
【原诗】原诗只此两句。
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出处】元·赵孟頫《绝句》
【鉴赏】在这凄寒的春日里,燕子还不曾归来,花儿却已纷纷飘落;整个庭院里风雨不断,唉!又是黄昏了!原诗描写春日黄昏的庭院景色,凄风苦雨,落花飘零,满怀浓浓的春愁。“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两句诗的意境淡雅,别有一番凄恻的美。
【原诗】春寒恻由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出处】元·关汉卿《大德歌·秋》
【鉴赏】陈抟,是唐代有名的睡仙,他每睡一次,使可持续睡几百天。风飘飘地吹拂着,雨潇潇地洒落着,在这凄风苦雨,令人伤感的日子里,即使像陈抟那样的大睡仙也没办法睡着。潇潇风雨,愁意逼人,人儿原本就伤心凄苦,如今更是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原曲中的叠字用得十分巧妙,使这首曲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原曲】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浙零零细雨打芭蕉。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鉴赏】这是《西厢记》里的名句,借秋日的萧索凄凉来描写离情。语译这几句如下:碧绿的云天,黄花落满大地,西风紧吹,北雁纷纷向南飞去。心上人即将远去,面对这萧条枯寂的情景,更添无限感伤的情绪。
【原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五煞)
【鉴赏】《西厢记》里张生要进京应试,临行前崔莺莺对他叮咛再三:荒村夜晚多雨露,晚上要早点睡觉;野店清晨多风霜,早上要晚点起床,免得遭受风寒的侵扰。古代交通不便,赶远路的人必须在荒村野店寄宿。“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霜风要起迟”两句常用来叮咛那些即将远行的人,在行旅的路途中,必须特别注意自己身体的健康。
【原曲】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鉴赏】原曲中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此四句是描写晚秋天气。范仲淹《苏幕遮》词,有句:“碧云天,黄叶地。”原曲写的是崔莺莺在十里长亭送张生赴京考试。一开场,莺莺的道白里就说:“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离人泪”是借景抒情之词。“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两句词借红叶来形容离人的伤心血泪,哀伤气氛极为浓厚。
【原曲】见“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出处】元·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鉴赏】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是与关汉卿同时并享有盛名的杂剧作家。著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园》、《破窑记》三种,尤其以《西厢记》最为脍炙人口。这首曲是用两支小令组成,即《十二月》与《尧民歌》。大意是:自你离去,只有隐约的远山与波光粼粼的江水,令人惆怅。又看见杨花飞,柳絮舞,人面桃花相映。春风从深闺穿越,带来一阵阵的花香,把庭院的门一道道地关上,傍晚的细雨纷纷地下。怕夜晚的寂寞,偏偏夜幕又降临了。竭力想抑制忧伤,又怎么能不忧伤呢?襟袖上旧的泪痕未消失,现在又添上了新的泪痕。柔肠寸断的人思念着远方柔肠寸断的人,今年春天,身体又瘦损了,腰带也宽松了三寸。这首曲描写闺中女子思念远离的心上人,借境抒情,山、水、桃、柳、内阁、重门无不紧系思念之情,最后描写伤心的泪痕重重,以致身躯瘦损,衣带宽松。哀婉动人的思念之情表达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