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刘法慈心解“心经”
10598500000021

第21章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修行要依靠般若波罗蜜多,依靠这个智慧的般若法门,依靠智慧的观照,当“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人空、法空的境界,是诸法空相,自然“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无挂碍”,心里面非常清净,没有任何挂碍了,没有任何沾染了,因此也没有任何烦恼和痛苦了,真正离苦得乐了,道理很简单。因为没有挂碍了,就没有什么东西会让我们苦了,也没有任何东西会让我们品尝那个苦。我们已经远离苦乐,远离苦、集、灭、道,那个苦已经和我们没有关系了。我们也没有那种苦和乐的分别执著了,也不执著于苦,也不执著于乐,在那种苦、乐都不执著的状态下,就自在解脱了。远离苦、乐的双重性,才能解脱自在呀!我们在人世间活着,最难得的状态就是心安理得。当我们心不安的时候,就会有挂碍;我们心安的时候,就没有挂碍了。

所谓心安理得,理要得,心要安,当我们有理了,真正理入之后,才能得,得这颗真心,得这颗爱心。如果不能得这颗心,心就不会安。二祖去找达摩,就是因为没有得,所以心不能安呀!如果得了这颗心,自然就会安,无求中自安,无求中自得,在无求中就心安理得了。人到无求品自高呀!人活这一辈子,什么都对得起,没有做什么亏心事,就没有任何东西能绑得了你,能束缚得住你。你为身边的每一个人,尽心尽力地去做了,尽心尽力地去为了,当你尽全力去帮助这个人的时候,虽然这个事情可能做得不是很圆满,但你已经尽心尽力了,你还会有愧疚吗?你也会很心安的。就在这种尽心尽力的状态里面,在这种无怨无悔的品质里面,我们的心才没有挂碍,我们才能回到那种真实的仆人法定境界里面,才能成为一个真实的仆人。我们愿意为所有的众生去服务,去奉献,去爱,去舍我利他,还有什么挂碍呢?一定是心无挂碍。如果我们要把一个东西挂在这个墙上,就要先钉一个钉子在墙上,如果墙上没有钉子,就不能挂得住啊!如果没有任何东西放在心里面,心中没钉这个钉,就不会去挂那个业,就没有障碍了。当这个业障没有了的时候,就是我们自在解脱的时候。因为没有这个挂碍了,就不被业力所牵扯了,我们自由了,自在成为生活的主人了,成为自己的主人了,我们是一个有主的人啦。《圣经》里讲:“主啊!主啊!”主在我们的心里,要找到心中的主,这时才是有主之人,才能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就在这时,老师对前排的一个学员说话,让她上台给大家唱一首歌,她在那里磨磨蹭蹭,不敢上台,很羞涩呀!这时老师抓住当下的禅机,给大家启迪。)无有恐怖,恐怖吧!(大众笑)你唱首歌,大家能吃了你吗?(她回答:不能。)她知道不能吃了她,但是她就是不敢唱。看到没有,她要是走上来,大家是不是要给她掌声呀?(众答:是的。)如果她唱完之后,大家还要给她掌声,但是她不敢,这就是恐怖啊!太恐怖了。是什么让她不敢上来?

是什么让她不敢唱?她被绑着了。我们真实的存在被不真实的存在所遮蔽了。她失去了自我,被假我控制了。她心里就想:“我要唱不好,怎么弄?”你要唱不好,谁笑你呀?你唱不好,人家也给你鼓掌。我拿这一个小例子,说一下“无有恐怖”,人最难超越的就是这个。法慈不是背课文吧,这些都是随机就来了,很有意思噢。没有恐怖,怎么会没有恐怖?现在心里就是恐怖,超越不了的。这个恐怖从何而来呀?因为爱。我们今天走上修行之路,都是为了达到爱的境界。爱的第一次蜕变就是恐惧,爱的另外一面就是这个恐怖呀!由恐怖才生出来恨。因为有这个恐怖,我们就超越不了。上来唱一首歌,你就那么恐怖了,更不用说生死啦!当生死到来的时候,那更恐怖啊!还想了脱生死,能做得到吗?所以想要回归于爱,那是超越恐怖之后的结果。我们内心里一直都有恐怖的感觉,我们放不下,怎样才能没有恐怖呢?你要心无挂碍,现在挂碍住了吧?这件事情展示过后,你还有没有挂碍呀?(她回答:有。)放下吧!无有恐怖,别吓自己了。(这时,老师又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来,给大家唱歌,她立马就上去了。老师说:“这个就是没有恐怖啊!”她给学员唱了一首《生命的河》,歌声非常优美,唱得非常用心,大家也都在欣赏着旋律,陶醉在其中,唱完后,响起热烈的掌声。)看到没有啊!她无有恐怖,上来唱得好不好?(众答:好。)大家都会给她掌声,她还愉悦了大家,这种状态就有功德了。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她的歌声所荡涤,她为大家服务了一把。当她能为别人服务的时候,在那种非常自然的状态下,那就是最美的展示,那就是佛性的彰显。她给我们心田里面注入了一点点快乐啊!注入一点点喜悦啊!这多美好,这多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