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谋人谋职谋事业
10600800000008

第8章 从声音辨人才的方法(2)

管仲年少时常与鲍叔牙往来,鲍叔牙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因为家贫,常常骗取鲍叔牙的财物,鲍叔牙却一直好好待他,不提这些事。后来鲍叔牙跟随齐国的公子小白,而管仲跟随了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齐国国君时,杀了公子纠,管仲也被囚禁起来。鲍叔牙于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重用管仲,让他执掌齐国之政。齐桓公之称霸,九次会合天下诸侯,匡扶天下正道,这都是用了管仲之谋。

管仲说:“当初我贫穷时,曾与鲍叔牙一起做买卖,分财利时我常常多占,鲍叔牙却不以此认为我贪,因为他知道我家贫。我曾经为鲍叔牙谋事,结果却使他更窘迫,鲍叔牙不因此认为我这个人很愚蠢,因为他知道时机有时有利有时不利。我曾经几次出仕,即屡次被国君罢免,鲍叔牙不据此认为我无能,因为他知道我没有碰到好时机。我曾几次带兵打仗,即屡战屡败,鲍叔牙不因此以为我这个人胆小,因为他知道我家有老母需要供养。公子纠与小自争位失败后,召忽自杀,我被囚禁起来,忍受侮辱,鲍叔牙不因此认为我这个人不知羞耻,因为他知道我不以小事为耻,而只耻功名不显扬于天下。所以说,生我的是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是的叔牙先生。”

鲍叔牙推荐管仲后,他的职位在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其中有封邑的有十多代,子孙中有许多人都成为有名的大夫。相比之下,天下人很少称道管仲之才能而常常称道鲍叔牙有和人之明。

从偏颇的言辞辨别人的方法

曾国藩指出,听人的言辞,如果是“其言语之圆滑者,则弃之”。

他指出,人的言辞往往流露了一个人的本性。他认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日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对一般人来说,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豪杰之所以为豪杰,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便是此等处磊落过人。能透过此一关,寸心便异常安乐,省得多少瓜葛,省得多少遮掩、装饰、丑态。

所以,曾国藩反复告诫我们:用兵久则骄惰自生,骄惰则未有不败者。勤字所以医惰,慎字所以医骄,二字当先,须有一诚字以立之本。立意要将此事知得透,办得穿。精诚所至,金石亦为,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人之生也直,与武员之交接,尤贵乎直。文员之心,多曲多歪,多不坦白,往往与武员不相水乳。必尽去歪曲私哀,事事推心置腹,使武人粗人,坦然无疑,此接物之诚也。以诚为之本,以勤字慎字为之用,庶几免于大戾,免于大败。

至于用人之道,曾国藩指出:“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价为质。有其质而附以他长,斯为可贵。无其质,而长处亦不足恃。甘受和,白受采,古人所谓无本不立,义或在此。”“将领之浮滑者,一遇危险之际,其神情之飞越,足以摇惑军心;其言语之圆滑,足以淆乱是非,胡楚军历不喜用善说话之将。”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凡正话实说,多说几句,久之人自能共亮其心,即直话亦不妨多说。但不可以讦为直,尤不可背后攻人之短。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谅。”

曾国藩的意思是说,知道自己的错误,而又立即改正的,这是最难的事。这些豪杰之所以成为豪杰,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就在于能在这些事上磊落过人。能够闯过这一关,内心就会异常安乐,能省去很多纠缠麻烦,省去很多遮掩、装饰和丑陋之态。

用兵时间久了就会滋生骄傲怠惰情绪,骄傲怠惰没有不失败的。用勤字医治怠惰,用慎字医治骄傲,在这二字之前,还须有一个诚字作为根本。下决心干什么事要先把上述这些理解透,坚持到底。精诚到,金石也会打开,鬼神也会躲避,这都在于自己的真诚。人生应该讲求正直,与军人打交道,更要珍重正直。文官多工于心计,不够坦白,往往和武将不能融洽相处。必须完全除掉歪曲想法私心杂念,事事推心置腹,使武将粗人,坦然不疑,这是接人待物的真诚。以诚为根本,以勤字、慎字为用,这就基本上可以避免大的不测,大的失败。

观察的标准,以朴实廉正耿介为最本质的。有了根本再使其有其他特长,这是难能可贵的。没有根本,其他特长也不足倚重。甘甜的味道容易调和,洁白的底色容易着彩,古人所说的没有根本不能成器,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狡猾的将领,一遇到危险,他神情的流露变化,就足以动摇扰乱军心;他的言语的圆滑,足以颠倒混淆是非,所以湖北军团历来不喜欢用只善于言辞的将领。

凡是正直实在的话,多说几句,时间久了人们自然都能明白其用心,即使是很直率的话说说也不妨碍。但不可以把攻击的话当直言,尤其不能背后揭别人的短。驾驭将领的方法,最可贵的是拿出真诚,而不看重施展权术。

我们总要用真诚之心自我约束,虚心与人相处。心诚,就能志向专一精气充沛,千重磨难百般挫折,也不会改变历来的风格气度,终能迎来顺理成章的一天。虚心,就能不虚伪客气,不挟带私人偏见,终会被人理解。

在日常生活当中。善于观察的人能从偏颇的语言中知道对方性格的片面之处,就像一位古人所说:放荡的言辞我知道它沉溺在何处,不正当的话我知道它背离在何处,躲躲闪闪的话我知道它理屈在何处。

偏颇的言辞常在忘乎所以时出现,例如双方都高兴,势必会说出好多夸大了好处的话;双方都愤怒,势必就会说出许多夸大了坏处的话。凡是夸张的话都好像是说谎,正因为如此人们都不大会相信,而传达这种不大令人相信的话的人往往要遭到祸殃。这说明在人们交往中由于喜怒情绪的不同往往使语言不能真实地反映事实,传话时就要剔除那些出于两喜两怒的言语,尽量传达他们的真实内容。

在我们的周围,有的人侃侃而谈,宏阔高远却又粗枝大叶,不大理会细节问题,琐屑小事从不挂在心上。优点是考虑问题宏博广远,善从宏观、整体上把握事物,大局观良好,缺点是理论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论述问题不能细致深入。有的人不屈不挠,公正无私,原则性强,是非分明,立场坚定。缺点是处理问题不善变通,显得非常固执。

有的人言辞锋锐,抓住对方弱点就严厉反击,看问题往往一针见血,甚至有些尖刻。在用人时,应考虑他在“大事不糊涂”方面有几成火候,如能从大局着眼,就是难得的粗中有细的优秀人才。

有的人知识丰富,言辞激烈而尖锐,对人情事理理解得深刻而精当,这种人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完全可以让人放心。

有的人知识面宽,随意漫谈也能旁征博引,各门各类都可指点一二,显得知识渊博,学问高深。缺点是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系统性差,思想性不够,如能增强分析问题的深刻性,会成为优秀的、博而且精的全才。

有的人接受新生事物很快,听到新鲜言辞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而且有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冲动。缺点是没有主见,不能独立,如能沉下心来认真研究问题,磨炼意志,无疑会成为业务高手。

有的人性格宏度优雅,为人宽厚仁慈。缺点是反应不够敏睫果断,转念不快,属于细心思考、长思考型人才,如能加强果敢之气,对新生事物持公正而非排斥态度,会变得从容平和,有长者风范。

有的人用意温润,性格柔弱,不争强好胜,不轻易得罪人。缺点是意志软弱,胆小怕事,雄气不够,怕麻烦,如能磨炼胆气,知难而进,勇敢果决,会成为一个外有宽厚、内存刚强的刚柔相济的人。

有的人独立思维好,好奇心强,敢于向权威说不,敢于向传统挑战,开拓性强。缺点是冷静思考不够,易失于偏激,可利用他们做一些有开创性的事。

如何从谎话中识别人

有人说“说谎是人变坏的开始”,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当说谎而不再受到内心谴责的时候,做坏事也就有了心理基础。

我们知道,小孩说谎时公开、明显地用手遮住嘴巴,潜意识是想防止谎话从嘴里出来。长大后,这种手势则变得精练而又隐蔽。许多成人会用假咳嗽来掩盖这种护嘴姿势,还有的则是用大拇指按住面颊,或用手来回抹着额头。女性说谎最常见的是用手撩耳边的头发,似乎企图把不好的想法撇开。再如,你去同事家串门,尽管主人表示欢迎,但却多次看表,那表明此时你的来访打扰了他;告别时,尽管他再三挽留,而身体准备从沙发上起来,眼光瞟向门边,则表明你的离开是时候了。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人一开始说谎,身体就会呈现出矛盾的信号:面部肌肉的不自然,瞳孔的收缩与放大,额部出汗,面颊发红,眨眼次数增加,眼神飘忽不定,等等。说谎者总是希望把体态隐藏起来,所以一个人在电话里说谎比当面说谎要镇定从容。利用这一特点,警方在审讯嫌疑犯时,总是将其放在光线强烈的地方,让其体态语言暴露无遗。这样很容易看出他是否在说谎。而且让他的身体无所依傍(比如不背靠墙,一般用凳子而不用椅子),从而解除他的防备心理,促其彻底坦白。

有时,对方谈吐的速度、口气、声调、用字等,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第二信息,撩开罩在表层的面纱,能探知一个人的内心真实想法。一般来说,如果对方开始讲话速度较慢,声音宏亮,但涉及到核心问题,突然加快了速度,降低了音调,十有八九话中有诈。因为在潜意识里,任何说谎者多少有点心虚,既希望“蒙”住对方但又无十分把握。更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他在某个问题上支吾其辞,吞吞吐吐,可以断言他企图隐瞒什么。倘若你抓住关键的词语猛追不放,频频提问,说谎者就会露出马脚,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