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启迪青少年增强处世能力的故事
10617400000038

第38章 苏秦辩谗言

苏秦受燕王之命,出使齐国,为燕国要回10座城池,当他回到燕国时,却没有一个人迎接他。

原来,苏秦去齐国后,便有人在燕昭王面前说他坏话。说他这一去,会被齐王收买。燕昭王本来对苏秦就不大了解,听了这么一说,就罢了苏秦的官。

苏秦找到燕昭王,说:“臣原本是布衣,没有立任何功劳时,大王亲自迎接,如今要回了10座城池,大王反而罢了我的官,这必定是有说小臣坏话。而大王相信了,说实话,小臣确实有点不忠不信。”

燕昭王听了,感到奇怪便问:“此话怎讲?”

苏秦说:“曾参以孝顺闻名,尾生以忠信著称,伯夷也以忠于亡君而受到世人的称赞,如果这三人辅佐大王,大臣以为如何?”

燕昭王说:“那足够了。”

苏秦说:“如果都像这三个人,就不会有人来辅佐大王了。曾参为了尽孝道,日夜不离父母,大王怎能让他背井离乡,来帮助燕国?伯夷为了表示忠于商王朝,宁肯饿死首阳山,也不吃周家粮食,大王怎能指望这种人出使齐国?尾生倒真讲信用,他跟一个姑娘约好在一个破庙相会,那姑娘没来,正赶上发大水,他宁肯抱着柱子淹死也不躲避,大王又怎能让这种人去向各国宣扬燕国的国威?可见这些讲忠信孝廉的人,看重的是保全自己的名声,而不是为国出力。”苏秦越说越激动,难以压抑自己的心情。“如果小臣也拘泥这些品行,就不会背井离乡为大王效劳了。小臣还有老母在洛阳,我投奔你,就是不受那些忠信孝廉的束缚。我以为,这才是对大王最大的忠呢!小臣正是抛弃了小忠信而实行最大的忠信,哪里料到,恰恰是因为大忠信而得罪了大王。”

燕昭王说:“天底下哪有因对人忠信反倒得罪人的事呢?”

苏秦说:“大王有所不知,小臣有个邻居,男人到远方做官,女人勾引别的男人,后来男主人要回来了,那个男的很发愁,女人说,不用愁我准备好毒酒等着他。过了三天,男主人回来了,女人让婢女给主人倒酒,婢女知道有毒,如让主人喝了,等于杀了主人,如把实情告诉主人,又怕赶走主母,她急中生智,假装不小心跌了跤把酒洒了。主人大怒,将婢女打了几十板子。大王看看,婢女一跤,上保主人,下保主母,还不够忠信吗?但却挨打。小臣的处境和那婢女相似。小臣尽忠于大王,反而得罪了大王,今后还有谁肯为大王效力呢?”

苏秦说得生动有理,而燕昭王也越发觉得自己听了谗言,差点损失一位能臣,说:“都怪我一时糊涂,委屈了你。”

于是,燕昭王立即命令,恢复苏秦的官职,还给了许多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