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盈盈秋水自横波:顾横波
10655700000012

第12章 一报朱楼梦里人(2)

她来到这座城——所爱男子在的地方。曾经发生过的事,犯过的错,爱过的人,都当作过往的云烟吧,就那样飘了,散了。可见,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世外桃源,一个木制的小屋,一条青石的小路,可以晨钟暮鼓,安之若素,等到有一天把风景都看透,两人一起再慢慢看细水长流。

事实上,这只是顾横波美好的想象而已,他们的一生已刻在了命运的轮盘上,从不容人轻易更改,他们注定在历史的夹缝中浮浮沉沉。

婚后,顾横波更名为徐善持,“子之于归,宜室宜家”,她愿意为了一个男子褪下浮华,用爱的金线一针一针织补起他们爱的经纬。龚鼎孳不顾流言蜚语带她逛遍了京城的风景,帝都喧闹的夜市,京城的各色小吃玩意,古城墙的各种遗迹,都洒下了片片欢声笑语。有情人,风景亦含情。倘若顾横波没有来京城,不曾经受那么多风雨磨砺,又怎会有后来的风华;如果没有当初的选择,他们的故事也就这样远去,下一个路口你会遇见谁,谁又会遇见我。若干年后,又在哪里?是否有人去珍惜?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总有一些人,我们忍不住羡慕。不是羡慕他们的富庶人生,亦不是执着于他们的千秋功名,而是喜爱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以物喜,不畏人言。

每见花开成惜惜

流光只是生命的旁观者,那么多的生死离别,离合悲欢,它都坦然相待。天若有情天亦老,经历过了就知道,时光携走的只是生命装点的虚无,灵魂的韵境却永不凋谢。生命原本只有简单的线条,我们用情感和热血将它丰富饱满着我们人生的信仰。

一个女人的信仰是什么?念一人花开,念一人花谢,念一人的痴语冷暖。将心伏在他的肩膀,唤回一朵旧去的尘香,重拾一帛锦绣年华。多么简单的愿望,花语柔情,赠君知。然而尘世纷扰,竟难以兑现。只能任满怀的心事在时光中清减,低徊的清影静寂独欢。

顾横波虽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她愈觉得这种“花非花,雾非雾”的卖笑生活不是长久之计。她脸上的笑容依旧千娇百媚,但内心的彷徨终日啃噬着她的心底。望断天涯,过尽千帆,她沧桑的心里有一本深邃的书卷,等待着有缘的人来读来悟。

总觉得,顾横波风尘的外表下驻藏着一种不折的神韵,一种淡定不惊的从容,即使有一天她的红颜变白发,生命不再有一袭耀眼的花衣,她仍然是一幅残缺的美卷以清香的筋骨伫立。

烽火之枭雄,乱世之佳人,个人的命运在朝堂的风云下动荡。顾横波简单地只想找一个伴侣,从此脱离风尘,只为他一个人绽放。原以为这将是一个寻寻觅觅的过程,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天来得如此之快,随着江南选秀活动的进行,这些美丽女子的爱情也与家国天下相关联起来。

花开尚过半夏,方从容凋谢,从容结果,花瓣离开花朵,仍有暗香残留。而这些红颜的命运在哪里,随逐水而流,远方又有谁的期待?

崇祯末年,内宫祸起。正宫周皇后与西宫田贵妃争风吃醋,后宫女人都是族势力的代表,争风吃醋也是一次势力的博弈与洗牌,其家族势力纷纷参与进来殊死搏斗,内廷遂成了另一个厮杀之地。

周皇后虽属正宫,奈何岁月如刀,流光容易把人抛,美人迟暮的周皇后自然不能够得到崇祯皇帝的欢心,再者男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本性,更何况是掌握天下江山的皇帝,最是无情帝王心,后宫佳丽三千,乱花渐欲迷人眼,他将结发之妻枉顾,而专宠年青貌美的田贵妃。周皇后一人的荣辱关系着全家族势力的兴衰,其父周奎惶恐万分,借营葬为名急返苏州老家,将求色艺皆绝之美女,出母后进之,以纾霄旰忧,且分西宫之宠。周奎在苏州一带有很庞大的势力,地方官也把这次选色当作是自己晋升的捷径,四处搜掠,闹得苏州及临近周邑人心惶惶。可谓是一骨掷地,群犬狺狺。

苏州这个盛产美女的地方,成为各家势力角逐之地。它的梅雨清风,绿柳长堤,也沾染上轻愁。太监曹化淳见选美之事有利可图,也来分一杯羹,派心腹南下。淡迁《国榷》卷九十八云:“庚辰、辛巳年间,太监曹化淳买江南歌妓数人,甚得(上)嬖,累月不见妃。”田贵妃专宠的局面被打破,她在后宫的地位岌岌可危,她的父亲田弘遇此时也无法镇定了。

深宫的女子,有别人无法比拟的富贵荣华,也有远不及他人的深切悲哀。她们是一朵馥郁浓香的花,一瓣心香,开尽人生韶华,香了清风的怀抱,柔了流年的蕴藏。然而,有谁注意到,她那一瓣一瓣的凋谢里,是无法言说的心伤。因为那个男子注视的目光,必不会经久停留在一朵花上。她的思、她的爱、她的念……注定萎落在泥土里。谁的心跳曾经让我闭上眼眸痴情的妄想?来生,谁在我白衫烙下一抹绝世的清香?

田弘遇借口去南海进香为女儿祈子,率领千余名豪奴一路南进。田弘遇此行“东南骚动,闻有殊色,必百计致之。遣礼下聘,必以莽玉珠冠,餤以姬待。进香复命,歌儿舞女数百人,礼币方物载满数百余艘。路中凡遇货船客载,掳掠一空,地方有司不敢诘问”。

风云涌动,以周奎、曹化淳和田弘遇为统帅的三支选美大军在江南摆开了争夺美女的战场,给江南人民带来了一场横祸。

江南,是多少人午夜梦回的渴望。梦里的江南,依然是灵魂的依附。那旧日的白瓦灰墙、拱桥亭台、河埠石阶、木柱廊檐、桨声灯影、水荡烟波、以及斑驳的青花瓷、都记忆犹新,一如初见。

在每一个思念江南的日子里,借一缕氤氲雾霭,触摸缥缈的梦境,再信手摘一片柳叶,把自己消弭于幽幽的长笛中,随润湿的风潜入江南……当我的手指滑过石壁上的青苔,便辞别了红尘的喧嚣,挽起一袖丁香花的暗香,在悠远的唐诗宋词中浅吟低唱,一唱三叹。

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看不明虚实,分不清究竟。江南的雨,如烟,如雾,如尘,如花。夜晚的雨声,清晨的花香,清绝得令人深深沉醉,秀雅得让人不舍离去。纷飞的细雨沾湿了一袭素裙,润透了江南女子的心。两袖的花香,轻舞出江南的独特风韵。流水依然,浪子的梦犹在,红颜已老,风尘的情可存?那开遍渡口的桃花,可还记得离人的柔情蜜语?

江南的女子因了江南的湿润,亦肤如雪凝,伊人如玉。她们究竟有多美?“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蹙。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如水的女子,如水的明眸,灵秀而又温婉,似凌波仙子般清丽脱俗。容貌本是上天以女子格外的恩赐,而现在竟然成了一场旷世弥天的灾难。

由于已嫁的女儿不在选美之列,所以当选美大军席卷而来时,苏州及周边州邑顿时卷起一阵争相嫁娶的狂风,一时从州县官吏到士绅百姓,只要是家中有适龄的女儿,都急急忙忙地择人而嫁,迎娶花轿和鼓乐之声昼夜不绝于市,成为江南一道奇特的风景。

当时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宁肯嫁与吹鼓手,不愿深宫伴圣君。”一入侯门深似海。宫闱重重,圈住了红颜的命运,亭阁水榭,红颜珠泪盈盈,水袖轻拂琴弦,一曲千古绝韵在如雪的玉手下流泻,柔肠百转。

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呢?她们一定在心中畅想过未来生活的样子。应与他相遇在江南绵绵的细雨里,邂逅一树花开,听梁间燕子的呢喃。时间的画布上,只因他轻轻的一笔,就让爱情的芳菲缤纷了所有的记忆。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是生命里染着花香的光阴。

这次猎艳的范围之广,就连顾横波、董小宛、陈圆圆、卞玉京、李香君等才艺双绝的名妓也位列其中。董小宛被凌逼几乎丧命,又适逢母亲去世,冒辟疆见到她时已奄奄一息;陈圆圆几经周旋,也没有能够摆脱红颜薄命的宿命,终成为网中之鱼,顾横波亦在劫难逃。一个风尘女子,她既无与恶势力抗衡的力量,更不愿意深宫伴圣,似乎摆在她面前的只有择人而嫁这一条出路。

而秦淮名妓在择嫁时,以东林、复社众员为首选。清人秦际唐《题余澹心〈板桥杂记〉》云:“笙歌画舫月沉沉,邂逅才子订赏音。富慧几生修得到,家家夫婿是东林。”恰当地表述了旧院特殊的最富时代气息的特征。复社是继东林之后的又一大党社,复社众成员“厉东汉之气节,掞六朝之才藻,操持清议,矫激抗俗”,一度造成很大的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