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青山见我应如是:柳如是
10656100000016

第16章 人生自古有情痴(2)

或许只有陈子龙才能再唤回她的心吧!但是,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了,发生的,也永远改变不了,陈子龙,注定只算是她的一个过客吧!曾经深爱,可是必须忘记,这是柳如是的无奈,也是她的命。此时的她,已然学会认命。

至于钱谦益,不错,钱谦益老了,但他是文坛领袖,政界耆宿。不错,他与许多青楼女子关系暧昧,却不与她们谈情说爱,可见,他对柳如是万般真心。他足以撑得起她的虚荣,配得上她的傲气。这世间,真爱难寻,能寻得一位真心之人,已属不易。

更何况,在柳如是心中,钱谦益是她真正的知己。千金易求,知己难寻。当然,陈子龙懂她,爱她,怜惜她的敏锐与志气,明白她的美好与脆弱。不得不说,陈子龙也是柳如是的知己。可此知己,非彼知己。

对于饱经世故的钱谦益来说,他所接纳的,是柳如是二十四年完完整整的沧桑人生。他知道她身后的尘世沧桑,她的坚强和脆弱,甚至明白她内心深沉的创痛。她是他黯淡迟暮生涯中的一束焰火,他自然会给予她无限的信任、宠爱和珍惜。

在没有结果的爱情里,果断放手,纵然依旧牵肠挂肚,也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方式忘掉。忘却那些曾经的美好,忘却那段自己最最迷恋的爱情。这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世上又有几人可以做到?

柳如是没有任何矫情,没有任何隐瞒。带着对陈子龙的无限挂念,住进了钱谦益为她精心打造的“我闻室”。是的,她被世俗染成了五颜六色,但在他面前,她依旧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与清纯无涉,与信任相关。

此时,两个旧情人,柳如是和陈子龙,心里默念的应该是苏东坡祭奠亡妻的这首《江城子》。旧爱虽仍在,可旧情却早已亡故,甚至连“相顾无言”都做不到,剩下的“唯有泪千行”了。爱情犹在,可忘却是必然。

爱情,是人生的春天。当春天真的来临时,却也是春天将要走远的时候了。因此,柳如是在爱的春天里,埋下了将要走远的春天。她坚信,今年的春天,将一直持续,这份爱情,终将开花结果。

钱谦益和柳如是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爱也罢,痴也罢,都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一段佳话。黄宗羲也曾称赞这段爱情,缠绵悱恻,动心动情,是世间佳人一双。他与她的爱情,惊天动地,爱绵绵,情依依。

钱谦益的文学素养,当时可以说是称雄海内,至今仍留垂青史。然而,他晚年的仕途,却是一败涂地。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也许他自己也没有料到,花甲之年还会遇上红颜知己柳如是,并且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然而,那时柳如是和钱谦益尚未成婚,他们在“我闻室”同居生活,自然是不合礼数。即便如此,两人依然爱得轰轰烈烈。也许,在他们心中,世俗礼教,都阻碍不了爱情的步伐。只要彼此守候在一起,一切都值得。

陈子龙的前车之鉴,柳如是自然明白,自己的狂放举动,定然会引起钱谦益的原配陈夫人及妾室的不满。许是因为钱谦益的地位,即使一直如此,也不会有人来打扰。所以,柳如是一直没去钱府拜谒。

当年之鸳鸯楼,今日之“我闻室”,日日欢娱,诗词歌赋,游玩品茗,好不惬意。只是时过境迁,当年是陈子龙,今日是钱谦益。当年是彼此相爱,今日是彼此合适。时光飞逝,如今的柳如是,已然成熟。

次年元旦,钱谦益和柳如是离开常熟,相携出游。他们在苏州、嘉兴、松江等地,尽情游玩。日日相伴,密不可分。兴之所及,情之所依,两人开始谈婚论嫁。

在柳如是离开的岁月里,钱谦益日夜思念。遂写了很多诗作,字字句句,都表露着对柳如是的爱慕和思念之情。每张信笺,都寄到柳如是手中。

柳如是收到钱谦益的诗作,很是感慨,同样作了情思缠绵之诗,寄与钱谦益。这样一来,那些洋洋洒洒的诗句,成了两人的定情书。钱谦益接读柳如是的和诗后,魂销心醉,万般感念。自此,两情依依,愈加深爱对方。

佳人才子,几许情殇

罨画山城画舫开,春人春日探春来。帘前宿晕犹眠柳,镜里新妆欲笑梅。

花信早随簪鬓发,岁华馀逐荡舟回。绿尊红烛残年事,传语东风莫漫催。

——《迎春日偕河东君泛舟东郊作》

钱谦益的一生,历尽仕途坎坷和人情冷暖,官场上那些尔虞我诈,所见甚多。能赢得与柳如是的这份爱情,他自觉幸运。因此,他对柳如是的珍惜和爱恋与众不同,是陈子龙等人所不能及。他不在乎她的身份、地位,只在乎她这个人。

钱谦益对柳如是的相知、相惜、相敬,让柳如是决心委身于他。虽然,她对他没有爱情,可是,两人之间,爱与被爱,已然不重要。彼此认定了对方,才是最最重要的,在生活中,有你有我,才是快乐。

婚前,钱谦益为柳如是造“我闻室”;婚后,钱谦益又巨资筑“绛云楼”,将平生所藏书籍尽置其中,这里成了两人的爱巢。他对她的爱,并没因为一纸婚书而变了模样。他对她疼爱依旧,他们之间幸福依旧。

至此,这段旷世情缘,可说是有了初步结果。他们的身份,甚是悬殊,老夫少妻,老儒名妓。可幸与不幸,都得由当事人自己来评。很显然,幸福自不必说。日日迎来送往,恩爱尽显于人前。在那个伦常为重的时代,不免使人侧目,一时逸事纷纷。

柳如是毫不在乎世人的眼光,日日高傲地守着自己的花落花开。钱谦益更是不顾世俗目光,执意和柳如是相守在一起。爱情,有时候,毫无道理可言,有些人,宁可背弃全世界,也要成就自己的一份爱情。

在那段日子里,柳如是的生活恬淡静雅,清幽连连,依旧醉身于文学,继续创作诗词。

在与陈子龙相识之前,柳如是的诗作几乎毫无润色操刀之嫌疑。只因那时柳如是孑然徘徊,没有人与其挑灯共览,量字琢音。从文字声气上看,大部分还没有脱离过去铺排秾艳的习惯。

与陈子龙相识之后,柳如是的创作风格有所变化。每首诗词,已然不是她一人单独作成。那段时期,有陈子龙的辅导,有爱情的滋润,她的诗词洋溢着爱情的味道。字字句句,都沐浴于爱河,心花怒放,和相爱之人,桨声灯影,花前月下:

艳阳枝下踏珠斜,别按新声杨柳花。总有明妆谁得伴?凭多红粉不须夸。

江都细雨应难湿,南国香风好是赊。不道相逢有离恨,春光何用向人遮?

那种快乐,完全掩饰不住,不但挂在嘴角,涂在了眉间,甚至化成空气,浸染着周围的人。生命,就是这样一段段过了,以记忆,以往事,塑造出她的如今。如今的她再写不出那般清俗的诗句,河中之水向东流,生涯如梦,逝者如斯。

半塘春漠漠,西寺草芊芊。南浦魂何黯?东山约已坚。

时光荏苒,冬去春来,柳如是知道,此生,钱谦益将是自己的归宿。那个春天,她卸下了心中的回忆和守望,不再理会空蒙的怅惘,用了银钩般的字体,终于给了钱牧斋确定的回复,用了她的纯熟蕴藉的诗风:

陌上花开照板扉,鸳湖水涨绿波肥。班骓雪后迟迟去,油壁风前缓缓归。

陌上花开一片飞,还留片片点郞衣。云山好处亭亭去,风月佳时缓缓归。

陌上花开花信稀,楝花风暖扬罗衣。残花和梦垂垂谢,弱柳如人缓缓归。

二十余年,弹指一挥间,可以说,女人最美好的华年过去了。这二十余年中,柳如是经历了想象不到的抉择,惊天动地的苦难,还有死死生生的考验。或许,这二十余年中,她经历了有些人一生所不曾经历的事。

在这些年里,那些让世人称羡的鸳鸯佳偶,又有几人获得了理想的结局。那些比她美丽,比她年轻的女人,纵然还有无数的资本,也无非还是丈夫口中的“小妾”或“美人”。到底要经历多少世事后,才能赢得那份平等和尊重。

让逝去的就此逝去吧,纵使留恋,也是惘然。多少年,她的生命一直是一场被动的表演,等待稀有而真诚的垂怜。如今,她可以为自己做一回主,为自己的人生说一次话。不管是对是错,总要试一试。

经历了短暂的相识、相交、相爱,柳如是最终下定决心,委身于钱谦益,这个不见得能给她真爱的感觉,但是会给她安稳生活和平等自由空间的男人。即使没了怦然心动,可是一种安全感油然而生。

垂柳无人临古渡,娟娟独立寒塘路。公子空贻芍药花,佳人自爱樱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