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青山见我应如是:柳如是
10656100000020

第20章 一往情深深如许(3)

命运,身世,皆坎坷如她,宛若浮萍,却一直坚强地走下去。嘲笑,不解,讽刺,声声入耳,依然坚持自我。爱情,生活,从未美满过,依然不想忘却。或许,伴着回忆,柳如是脸上会荡满温馨的笑。只是,这个笑,那么脆弱,那么短暂。

落花纷飞,朵朵都是不如意,可是,依旧很美。笑着走下去,是她一生所愿。

时光无恙,秦水初凉

春风晓帐樱桃飞,绣阁花骢丽晴绮。桃枝柳枝偏照人,碧水延娟玉为柱。

朱兰人手不禁红,惠带如闻明月气。可怜玉鬓茱萸心,白蝶初含团扇情。

丹球泣夜凉波曲,梦入莺围漾空绿。斯时红粉飘高枝,豆蔻香探花下续。

青楼日暮心茫茫,揉丝折人黄金床。盘螭五燕情可寄,空有鸳鸯弃路旁。

——《清明行》

乱世繁华,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他与她都坚持厮守在一起。未来迷茫,前路漫漫,他与她也愿意彼此守候。他对她,是刻骨铭心的爱,她对他,是不离不弃的依恋。他们之间,最最美好的词句,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明末清初,钱谦益在官场上,地位起起落落,曲曲折折。柳如是一直不离不弃,伴其左右,甚至帮其渡过难关。她始终相信,钱谦益是大丈夫,不会违背天地良心,她愿意做英雄背后的女子,帮他撑起另一方天空。

即使不爱,也已无悔。柳如是明白,钱谦益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值得信赖之人,是她一生所依。她为他,可以付出生命,只因这个人,是真真正正爱着她。是的,爱,是最好的解释,是最好的可能。

那时,钱谦益和柳如是两人,逍遥自在,是一对富贵闲人。他们常常相伴同行,寄情于山水之间。也常常远离尘嚣,相约去白峁红豆山庄,诗词歌赋,惬意非凡。这是很多情侣所不能及的。相信,在这世间,也只有他们能做得到。

每当红豆树“春来发几枝”,钱谦益总要广发帖子,邀请诗坛名流到红豆山庄一聚。众人品茗论诗,好不惬意。白花如珠,幽香浮动,雅士云集,诗文绚丽,成为文坛盛事。红豆山庄,也因此声誉愈隆。

在钱谦益的生命里,柳如是尽量做一个好妻子,全心全意照顾他。当然,她也是真心对他好,真心把他当自己的丈夫。她也知道,这一生,丈夫这个词,除却钱谦益,再无别人可以承担,在她的生命里,只有这一个夫。

可是,一旦触碰心中伤,柳如是依旧无法退让,依旧坚持保存那份曾经。仿佛,那些尘封的记忆,无法更改。只因是回忆,所以美好,所以无法破坏。谁也无法破坏,即使是钱谦益,也一样。

当两人在虞山游览之时,面对旷世美景,钱谦益难掩心中愉悦。兴之所及,他想听柳如是抚琴,但琴弦已断。那根琴弦,柳如是为陈子龙而断。此景,此情,此琴,不禁勾起柳如是心中所念。感伤自是必然,那些曾经,就这样,纷纷扰扰地来到她脑海。

钱谦益本想让柳如是续上那琴弦,让她弹奏助兴。本以为,只是一根琴弦,没任何隐情。谁知,柳如是脸色很是难看,望着他,声音凄凉,悠悠传来:如今,你仍旧不懂我心。

随即,柳如是放下古琴,心亦凄凄然。望着眼前之美景,看着那根断弦,不禁想起那份美好,那份曾经。那个翩然男子,在她心中百转千回。她黯然地望着钱谦益,心中百般煎熬,凄然一笑,表明心迹。柳如是自比为潜在湖底汹涌河流,热情深埋。

钱谦益望着柳如是,深情依旧。他了解柳如是的每一种表情,每一个动作。这般柳如是,他亦懂得。他知道,她定是忆起心中那个人,那个陪她度过无数日日夜夜的人,不免伤怀,但他依旧强颜欢笑,一再表示他深懂柳如是的心。

柳如是茫然,随之又摇摇头,她深感断她琴弦之人,不懂自己。可知,琴虽旧,可是,却是她的知音,琴断,音断,情断,心痛不已。

柳如是依旧爱着陈子龙,她对他深情依旧。但她胸怀坦荡,在钱谦益面前毫不隐讳。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芥蒂,彼此的过往,都一一展露,即使是情殇,也不例外。她不想对自己一辈子相依之人有任何隐瞒。

或许,这正是钱谦益欣赏她的地方,他欣赏她的不隐瞒和直言不讳。即使她的坦白会让他心痛,难过,可是,真正爱一个人,真的会不顾一切。既然爱了,就爱她的一切,即使不是唯一,可是能相依,也是一种幸福。

从古至今,世上如陈子龙这般男子,能有几人?那样翩翩有礼,那样明目皓齿,那样镌刻在柳如是心中,即使不能时时刻刻厮守在一起,她也此生不忘。这一生,能遇到这样一个人,是她的幸福。

而这世上,如钱谦益般的男子,又有几个?他明明知道柳如是心中念着其他人,可依旧爱着她,恋着她,宠着她。他为柳如是遮风挡雨,为她快乐或伤悲。这一生,能遇到这样一个人,是她的幸运。

此生,柳如是坎坎坷坷,万般辛苦,历经世事沉浮。可是,她在经历了刻骨铭心后,还能遇上翩翩君子,这对于她无疑是幸运的。能深爱陈子龙一般的男子,是幸福,能被钱谦益这般的男子深爱,是幸运。

柳如是以为,这个花甲男子,会一直给自己幸福,一直包容自己。自己也会一辈子伴其左右,无怨无悔。可是,世事难料,国破家亡后,钱谦益转身,改变了这一切,那一刻,在利益面前,他选择低头。

这般举动,让柳如是万般愤恨,百般劝说,依旧无果。为了打消其念头,她险些投湖丧命,可是依旧未能拦阻他。钱谦益,可说是意志坚定,他不顾世人目光,摇身一变,成了清朝新官。

柳如是之愤恨可见一斑,如若不是真心爱国,她断然不会这般决绝。一个小小女子,这般爱国情深,是钱谦益这般大男子所不能及的。她知道何为大义,何为正义。显然,这一点,钱谦益让她失望了,且是痛彻心扉。

后来,为助那些仁人志士复国,柳如是不惜倾家荡产,只想挽救大明朝,挽救心中那个国家。她希望为挽救大明出一份力。不能在战场上与敌人一决雌雄,只望,小小心意,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然而,大明朝气数已尽,岂是几个小小人物可以挽回。大清已然进军紫禁城,形成新王朝,蒸蒸日上,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这是历史,虽然很残忍,但摆在眼前,即使百般不愿,也不得不承认。

那一年,柳如是四十七岁,便离开了,永远地离开了。是哀怨,是不甘,可是,人一旦去世,就会烟消云散。随便流传,却也回不到最初。这个最最美丽的女子,就这样离开了。至少,她爱过,恨过。

离去前,柳如是曾亲手斩杀了一个社会毒瘤,可谓为这个社会尽了最后一份力量。她走得可亲可敬,走得一生无悔。也许会有遗憾,可是,在这世间,谁能不留下一丝一毫遗憾呢?她这一生,也算丰富。

其实,人生在世,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梦;恨也空,爱亦空,一切皆空。那些爱恨情仇,金银珠宝,都会随之消散。留下的,也许是美名,也许是骂名,也许是空白。可至少,已在人世间走过一遭,又何必执念。

然而,这一切,如今之柳如是,生活安逸自在,无法预料未来。人世间,最最悲哀的事情,就是无法预料未来,即使是下一秒,都无从得知。很多事,发生时,才恍然大悟,方知心痛。命运,就是这般,无法违抗。

此时,柳如是依旧沉溺在钱谦益的万般深情中,被他感动着,被他呵护着。偶尔,也为那段刻骨铭心感伤。她常受相思之苦,常常想起陈子龙。念他的好,思他的好,仿佛这个人,掏空了她的一切。

柳如是这般思念,惊动了汪然明,不忍见好友这般感伤。汪然明常常劝解柳如是,希望她能重新开始,珍惜眼前人。那些过往,毕竟已然成为回忆,人不能活在回忆中。那样,只会害人害己。诚然,汪然明是真心为她好,希望她能有一份美好的未来。

然而,情伤太深,非数句言语即可痊愈。柳如是对陈子龙,数十年的思念,感情非一般。爱情,不同于其他,非外人三言两语所能劝解。或许,在柳如是内心深处,她想留着这个伤,只因这段感情,尽管伤,尽管痛,内中却有百般滋味。

柳如是不想放下,一旦放下,就代表着,与陈子龙的朝夕相处缠绵之感,皆不复存在。因此,尽管痛着,她依旧眷恋。毕竟,这世间,除却陈子龙,再没有人能给她这种感觉。感情,一旦投入,就无法释怀。

也许,此时,柳如是是欣慰的。有钱谦益可以依靠,有陈子龙可以怀想,纵然不会有太多惊世骇俗,至少自己心里清楚,那份爱,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