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青山见我应如是:柳如是
10656100000004

第4章 有情总为无情伤(1)

盈盈笑颜,指染流年

杨花还梦,春光谁主?

晴空觅个颠狂处。

龙云滞雨,有时候,贴天飞,

只恐怕,捉它不住。

丝长风细,画楼前、艳阳里。

天涯亦有影双双,

总是缠绵,难得去。

浑牵系。

时时愁对迷离树。

——《咏风筝》

这首《咏风筝》是柳如是自述身世的一首词,字里行间难掩她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与爱人双宿双飞的渴望。陌上一杨花依旧,你在或者不在,都已倾尽了流年。尘封所有忧伤的记忆,于长风细雨里寻你,情意缠绵,终是幻影。回眸一瞬,我已化作陌上一缕清风,于你必经之路旁,托起一对迷离的纸鸢,随风,飘荡。

尽管此时的柳如是依然难忘深藏于心的暗伤,但是她心底那份对真爱的渴望却始终没有消失。只是现在的柳如是比从前更加挑剔,她不会再像之前那样轻易让自己受伤,柳如是已然学会保护自己。

当日为自己赎身重获自由之时,柳如是就下定决心,绝不做他人妾室,经过与李代问的一段缠绵悱恻、痛彻心扉后,柳如是更加坚定了这个信念,她一定要找个真心真意对她,而且心里只有她的人,共度一生。

尽管在那个年代她的愿望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是柳如是为了不辜负自己多年的守候,一定要继续等下去。她坚信,属于自己的爱情之花,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有可能真正绽放。她坚信,爱情终究会在自己人生中到来。

时间总是残酷的,不管你如何乞求,它都不会为你多作一秒的停留;但时间也是善良的,只要你愿意等,它会给你安排个满意的桥段。柳如是坚信,自己的人生终会璀璨,虔诚的等待终会换来美满的结局。

柳如是等到了。她等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等到了那个爱自己的人。爱情,就这样降临了,不悲不喜。可是,爱情背后,确是伤痕累累。在那些流年中,柳如是渐渐感觉到宋徵舆编辑词条的真心,渐渐接受他。

宋徵舆,与柳如是同年,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幽默诙谐,与柳如是相识时,两人都是十六七岁,一个飘零无依的绝世佳丽,一个名门望族的翩翩少年。就在这时,爱情之花悄然开放于他和她的心中。

宋徵舆出身于膏粱世族,自幼机敏好学,小小年纪就已名噪乡间,和陈子龙、李霁并成为“云间三子”。这样的一个翩翩公子,能否打开柳如是伤痕累累却又盼望愈合的心?显然,宋徵舆成功了!可是,后来,他终归辜负了柳如是一片盛情。

此时的柳如是还是每日驾一叶扁舟,游弋于江湖之间。宋徵舆和几位友人常常结伴来到柳如是的舟中,众人一起饮酒赋诗,才子们高谈阔论,柳如是时而浅吟低唱,时而裙摆翩飞。她的人生,还是这般潇洒。

这样的场景让宋徵舆很是动容,不知不觉间早已倾心于柳如是,随即为她写下了著名《秋塘曲》:“校书婵娟年十六,雨雨风风能痛哭。自然闺阁号铮铮,岂料风尘同碌碌?”虽为孱弱女子,却有大丈夫之气,这才是真实的柳如是。

日日来往于松江,流连于形形色色的客人中,柳如是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始终都是娇弱美艳的小女子形象,而只有真正懂她的人才在这种娇艳孱弱中看到柳如是无礼法之约的大丈夫之风,柳如是终于找到了这样的人。

柳如是此时同时认识了宋徵舆和陈子龙。初识陈子龙时,柳如是对这位云间才子只是仰慕,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切磋诗词。见惯了风月场上的真真假假,柳如是自然明白门当户对,更确切地说身份地位对爱情前景的影响颇大。

此时的柳如是,当然不敢以一个妓女的身份前去接触陈子龙。尽管只是船妓,柳如是的自尊,也决不允许自己放下身段委身陈子龙。毕竟陈子龙怀揣有“云间才子”的美称,同时又是“几社”领袖,且家有妻室,她对他,并不敢有任何妄想。

因此,柳如是选择了相对逊色的宋徵舆。她以为,他与她会结一段尘缘,从此海誓山盟,终此残生。那段日子,柳如是与宋徵舆日日相处,渐生情愫。爱情,再一次,悄悄走进了这个女子的生活。

对于柳如是来说,宋徵舆有一点最让她满意:相对于之前认识的李代问、张溥等人,宋徵舆是唯一能满足她“誓不做他人妾室”要求的。当时宋徵舆尚未娶妻,因此,如果真的能够与她牵手,那么柳如是就可以免做他人妾室了。

宋徵舆是真心对柳如是的,自从相见之后,日日夜夜思念着她。他写给柳如是很多情书,希望能打动那颗芳心。在那些纷飞的文字中,记录着他对她的万般深情。曾有一首情诗这样写道:

花痕月片,愁头恨尾。临书已是无多泪。写成忽被巧风吹,巧风吹碎人儿意。

半帘灯焰,还如梦里。销魂照个人来矣。开时须索十分思,缘他小梦难寻视。

这首《踏莎行·寄书》,是宋徵舆写给柳如是诸多情诗中的一首。这些诗中,全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辗转反侧。可见,宋徵舆对柳如是真心诚意的,他真心希望她能给他一个机会。

彼时,虽然襄王有梦,但神女之心还在徘徊。她要试探他对这段感情的深度和力度。针对宋徵舆放飞的青鸟,柳如是心中的情感潮水早就泛滥成灾了,却假装没被淹到。柳如是害怕,怕自己再次深陷感情泥潭,无法自拔。

屡追佳人不果,有点折损风度翩翩、倨傲清高宋氏才子的心。感情如急流的水,越是遇到阻力,便越汹涌澎湃,势不可当。这世间,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白月光,越远离,就越想靠近。对于爱情,也是如此,并不例外。

尽管柳如是对宋徵舆的出身和才华都颇为满意,但由于曾经的伤痛隐隐还在,她对宋徵舆对自己的感情还是不敢十足相信,她要找个机会好好试探一下这个人是否真的值得她托付余生。

明末的白龙潭是一处绝佳的游览胜地,也是才子佳人们游玩的必须之所。秋水佳人,良辰美景,美不胜收。常常人影憧憧,诗词歌赋,色彩斑斓。这样的绝胜美景,柳如是更是多次光顾,而这次,她要在这个仙境般的所在试探一下宋徵舆对她的心。

柳如是以为,如果爱了,就一定有心,有了真心,就一定能永远在一起。她这么以为,就这般做了。宋徵舆也给了她一份满意的答案,可是,这份满意,只有真心,没有天长地久。是的,柳如是再一次伤心了。

在爱情中,柳如是伤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当她以为幸福来临之时,转身,就会遇到悲伤。那颗柔弱的心,伤痕累累。以至于,这一生,她都觉得幸福不属于自己,自己的生活中,幸福永远都是缥缈的。

秋塘一曲,念君千年

锦屋销香,翠屏生雾。

妆成漫倚纱窗住。

一双青雀到空庭,梅花自落无人处。

回首天涯,归期又误。

罗衣不奈东风舞。

垂杨枝上月华生,可怜独上银床去。

初冬,早晨,考验,爱情,幸福,伊始。那一天,柳如是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春天。

那天,柳如是约了宋徵舆到白龙潭划船游玩,借此考验他是否之真心爱自己。也许,柳如是想给自己一个爱的机会,告诉自己,勇敢去爱。

宋徵舆接到这个消息,满心欢喜,幸福万般。追求那么久的人,终于愿意约自己见面了,甜蜜的感觉从心底升起。天还未亮,就早早溜出府门,来到白龙潭赴柳如是之约。这份约会,显然,他期待已久。

时间尚早,湖面迷茫一片,清冷的湖水在凛冽的风中瑟瑟波动。宋徵舆站在湖边,周身很冷,心却很热。他感觉属于自己的幸福,正悄悄赶来。一丝笑容在宋徵舆嘴角升起,是的,他很快乐。

宋徵舆抬眼望去,柳如是的芳舟安静地在湖面上泊着,宋徵舆迫不及待地冲着小船呼唤柳如是。此时的柳如是还躺在床上没有起来,听见喊声,她轻拢帘帐,向外张望,略加思索,随即叫人传话,让宋徵舆先别上船,如果他真的对她有意,就先跳到水里等着。

此时柳如是的心是纠结的。她没有把握,此刻岸上的那个人会作出怎样的决定,如果他真的爱她,也许他会毫不犹豫地跳进水里,但是就算他真的爱她够深,也有可能不堪这样的屈辱而转身离去。

但是柳如是坚持要这么做,因为她知道,只要经受住了这个考验,那么那个人就是值得她托付的。宋徵舆早就对柳如是倾慕不已,如今有机会可以与其共游,“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算受些屈辱,又有何妨。宋徵舆想都没想,便纵身跳入冰冷的湖水中。

人生若只如初见,寒潭一跃越千年。等闲顾盼故人心,岂料故人心易变。正所谓世事难料,谁也无法预测未来。相对于命运而言,人们永远都是渺小的,无法与之对抗。命运,万般艰难,难为了世人。

船内的柳如是听人传话,知宋徵舆真的为了她连自己的命都不顾了,一时感动不已,于是忙叫人把宋徵舆拉上岸。柳如是虽然坚强,但很容易动情。一个男子,一个动作,足以打动她的芳心。

上岸后,宋徵舆早已瘫坐一堆,尽管狼狈不堪,不复翩翩公子之相,但柳如是却没有丝毫嫌弃,而是急忙给宋徵舆更换衣服,扶上自己的秀榻,随后用自己的身体给他取暖。是的,柳如是爱上了这个不顾生死和面子的男子。

桃花带雨,总抵不过一段心底的缱绻缠绵,本以为尘世情深缘浅,陌路擦肩,谁知只一个转身,至此在心底流连。爱情,就是这般,本以为会得到永远,殊不知,换来的是再一次痛彻心扉。

白龙语罢良宵减,泪雨飘零终归怨。怎奈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寒潭一跃,融化了柳如是满心的冰雪。那个叫宋徵舆的男子,在柳如是的心中留下了淡淡的伤痕。这份回忆,也许曾经有过甜蜜,但留下的却是又一道伤口。柳如是的心,也因此,变得更加坚韧。

那天之后,柳如是和宋徵舆日日缠绵,感情甚好。柳如是的这段感情在最初也是美满。缱绻欢乐,那些属于爱情的誓言,他都说给她听,她也信以为真。也许,那时的柳如是还太年轻,不懂得人情世故。

宋徵舆本就是名流才子,吟诗作对更是不在话下。沐浴在爱河中,更是文思泉涌。在与柳如是相处的日子里,自然会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记录曾经的甜蜜。字字皆露真情,其中咏柳佳句更是俯拾皆是:

江南垂柳春作花,花飞茫茫白日斜。十二高楼美人立,风里飞花见颜色。珠帘如云面半遮,遥对长条三叹息。

诗中咏柳,实为爱柳。如此缠绵情义,柳如是自是万般感动。柳如是在这样的关爱缠绵中,带着几许笑颜,日日独享着属于她的染指流年。她守候着这份爱情,痴痴守着,希望能开花结果,一直厮守在一起,成为他的妻子。

在深爱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来,自己寻寻觅觅那么久的爱情,就在身边。那段岁月,柳如是在梦中都会笑。她像是沐浴在春风中的杨柳,幸福不言而喻。沐浴在爱河中,自会万般开心。

因此,我们经常看见的结果是——终于明白要寻找的那个人是谁时,转首回眸,灯火阑珊处,早已经空无一人。柳如是回眸凝望,于灯火阑珊处,看见了同样痴心凝望的宋徵舆,有情人此刻成眷属,那么,他们真的是幸运的吗?

在寻爱的路上,寻找和等待的一方都需要坚定的耐心和十足的默契,然而这坚定毕竟太难得,有谁会用十年光阴去等待一个人,又有谁会在十年之后蓦然回首,看见等在身后徘徊的那个人?

情窦初开之时,柳如是钟情于宋徵舆,她以为这份爱情会天长地久,可是终究是梦一场。那时候,他们之间的爱是纯净透明的,不谙世事的他们,不知道他们面前会有怎样的鸿沟需要跨越,他们甚至认为那时的缱绻将会化为天长地久。

因此,柳如是与宋徵舆两人爱得十分炽烈。同时,由于限制、阅历和年龄,这份爱,又显得那么稚嫩。终究是行云流水,一场空。柳如是以为,男子与女子之间,只要有爱,就能厮守一生。可是,在一起,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家人的事。

宋徵舆以年少美貌著称,其他当的“日几”社名士,年岁皆较宋年长。徵舆尚未娶妻,河东君(柳如是的号)最所属意。自古至今,龙配凤,鸳娶鸯,才是门当户对、地造天设的佳偶天成,身为松江十大杰出青年的宋徵舆怎么可以与烟巷柳枝厮混在一起?

渐渐的,宋徵舆的关爱和缠绵让柳如是忘却了昔日的情伤,她开始认真地享受属于她的这份幸福。

但是,此时的柳如是偶尔也会感觉幸福来得太过突然,她担心这份幸福会在不经意间溜掉,毕竟她曾爱过,也失去过,尽管年仅十七岁,却尝尽了爱的甜蜜与苦涩。担心再次失去爱人的柳如是总是很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之间的这份来之不易的情。

宋徵舆日日流连于柳如是的画舫,渐渐被母亲察觉。宋徵舆出身世族,身份相对尊贵,且宋徵舆颇具才能,大有他日位列朝堂之势,宋母又怎么会允许这样大有前途的儿子日日和一个妓女厮混在一起呢。

宋、柳的恋情遭到了宋母的强烈反对。杰出青年宋徵舆虽然学富五车,心理上却还是个未断奶的孩子,来自母亲的压力让他的爱情之花迅速枯萎下去。他喜欢柳如是,却又惧怕母亲的威仪。

两处伤心一种怜,满城风雨妒婵娟。

一心从良,弦断情殇

有些爱情,注定了伤悲,显然,柳如是和宋徵舆的爱情也是如此。本以为是两情长久,却不想是浮生一梦。这一次,柳如是再次输给了身份,输给了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