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淮十里扬媚香:李香君
10656400000015

第15章 离愁难褪亦难尝(1)

岂肯负卿

一段阴霾,分割爱情,站在去留的边缘左右徘徊。爱情,有一种向往的美好,叫今生共相伴,可是短暂的陪伴,将要换来无期的再见,谁能不为之伤感?

人的一生中,总要为了一个人,为了一份爱,不惜一切,这爱不求长久,不求结果,只要曾经拥有。在爱情伊始,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会永远为了爱情执著,不顾安危地与爱人相守相伴,侯方域是如此,李香君更是如此。

自梳拢那夜开始,李香君和侯方域都以为幸福就这样一直延续下去,因为侯方域已经给了李香君将长发盘起的机会,已经给了她公开的妾氏身份,在媚香楼中,有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家,彼此相守度日,李香君和侯方域都认为这样的生活再普通不过,他们没有妨碍任何人,也没有打扰任何人,他们只是将自己的幸福包围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可是他们的爱情注定了坎坷,因为阮大铖一直如影随形,他一直不想看到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幸福,因此,看着他们被拆散他才会快乐。也因为有了阮大铖,这段传奇般的爱情才过早地刻上了“凄美”两个字。

而爱情本不该是凄美的,爱情的本质应该是一生一世兑现誓言的患难与共,可是当单纯的爱情罩上了阴暗的薄雾,一切就不是可以由相爱的两个人能决定的了。

自侯方域遇见杨龙友开始,自侯方域提笔写下那份劝说左良玉的信件开始,这场爱情的悲剧就间接地被迫上演了。是杨龙友无意之中又做了一次导火索,又间接地为阮大铖提供了一次陷害侯方域的机会。而侯方域还在愚蠢地以为这一封信写出之后,就真的能够帮助到南京城的百姓,一腔热血,换来的是一场逃命的分离。

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也要看聚散是处于何种情况之下。爱情的结局只有两种:一种是走向了正规的婚姻殿堂,开始平淡相守的生活;另一种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分手,或者暂时的分开。而这原因包括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包括性格的不合,包括家人的反对,还包括外界因素的干扰,被迫地离开。而这其中最最悲哀的就是因为外界的干扰被迫地离开。

如果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故事之中没有任何的打扰,没有阮大铖,没有杨龙友,也没有马士英等人,只是他们两个去经营这一段爱情,也许他们将会演绎出一段完美且令人羡慕的绝世爱情,也许会一直甜蜜地过下去,一直到老还相扶相伴。可是这样的结局只能在想象中出现了,因为现实中所有破坏他们爱情的人都从开始就已经出现了。

所有人都认为爱情只是两个相爱的人之间的事情,此爱不关风与月,此爱不关任何人,可是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偏偏惹得阮大铖不快,从侯方域和李香君正式梳拢之日开始,这种被拆散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只是早晚的问题。

也许李香君和侯方域都不曾想过,爱情竟然在这么短暂的形影不离中等来了久久离开的命运,他们也不会想到国家的悲欢离合也会牵扯到自己爱情的未来,他们更不会想到弘光帝会来到南京选择避难,也不会想到阮大铖会因此而咸鱼翻身。而这一切都是未来之事,每一个经历者,除了一步步向深渊逼近以外,谁能真正地掐算好未来的命运呢?这就是人生,一切的事物都会喜忧参半,幸运不过是一时的来临,各种不幸也许会是爱情道路上更多的考验吧。

可能阮大铖也不会想到自己还能有东山再起之日,他也不会想到弘光帝对他和马士英是那么的信任,那么的赏识,也不会想到弘光帝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将自己手握的兵权都能全权交给他和马士英控制。而阮大铖这次的翻身给予了他比之前更加疯狂的作恶机会。因为这次在权势上他又上升了一个台阶,折磨人的手段自然也会随之上升。

其实阮大铖早就将报复侯方域的事情计划了好久,他的魔掌一直在侯方域身边徘徊,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这次机会终于来了,只是连他自己也想不到,时机来得如此突然,他自然会抓住这样的机会。让他不悦之人,他定会让其伤痛不已。这就是阮大铖的黑心,这就是阮大铖的胸襟,就像针尖一样狭小。

当杨龙友将阮大铖和马士英的交谈内容和意图告知侯方域之后,侯方域知道,离开是自己必然的选择,留下生命不保,走还有一丝希望。可是想到李香君的存在他又何忍离开呢?

对于李香君而言,在爱情最为灿烂的时刻她曾经也幻想过她和侯方域的种种未来。不只是想到了美好的发展,还想到了不可能相守的事情。深陷爱情之中的人就是这样,容易患得患失,心情就像天气一样,随着对方对自己的态度而不停地转变。

李香君自然想过他和侯方域或许会有那么一天就此别过,分手之后永生将形同陌路,可是她一直以为即使有那么一天,也是爱情进入厌倦期的时候,也是两三年之后的事情,而那样的分手也一定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她从来没想过正处在热恋之时的他们就要亲眼看着自己的爱情慢慢消逝,越离越远。而她和侯方域只能随之附和,不敢抗衡,只能任悲伤逆流成河,等着侯方域离开自己的身边,悲哀至极。

不得不说杨龙友的消息几度让侯方域崩溃,侯方域不是胆小怕事之人,他不怕离开,不怕被阮大铖陷害,可是他怕离开李香君,离开那个他等了二十几年才等到的爱情。对于侯方域来说,他和李香君的爱情才刚刚开始,誓言还来不及全部兑现,就要面对分离,他实在不忍心看着这样的结局悄悄临近。

如果侯方域此时没有认识李香君,如果他只是孤身一人在南京,如果一切的祸事都只让他一人去扛,他会毫不遗憾地起身离开,无论逃到哪里都是形单影只,即使孤独,却少了牵挂,可是李香君俨然早已成了他心中难舍的牵绊,该怎么去选择退路?让他再一次陷入了迷茫。

一万个舍不得悄上心头,淮河的水流还一如既往地向前翻滚,蓝天依旧,碧草长青,飞鹰掠过,却带不走一丝的平静。只有侯方域的心在不停地煎熬,那阵阵的波澜,翻疼了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就是他留给李香君的存在。

在花儿最艳的时刻被人无情地摘下,最疼的不是花朵,而是她的根茎;在鱼儿被人无情地钓上水岸的时刻,最疼的不是它赖以生存的大海,而是日夜陪伴它的伙伴;当侯方域要面对抉择的时刻,比他还难过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个深爱他的李香君。

世间总有人会问在爱情将要面对分离的时刻,最难过的是离开的人还是留下的人。多数人觉得是离开的人,因为他要离开熟悉的地方,离开曾经的朋友,带着伤感去另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重来;可是那些人都忘了,对于爱情而言,相爱的两个人离开的那个可以解脱,而留下的那个将要每天守着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群,熟悉的一切继续生活,见物思人,岂不是人生更大的伤痛吗?所以说,对于李香君来说,她注定了要比侯方域惨,惨在她要一个人面对未来的一切,惨在她要渐渐习惯在所有熟悉的地方却看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这种失落、悲伤定会比侯方域要难过百倍,可这就是李香君的命,是她的遭遇,无法改变。

面对这些现实的问题,侯方域这个聪明才子,自然分析得比谁都透彻,也是因为这样,他更不忍心离去,不忍心留下李香君一人。想到这些,他心都碎了,碎得七零八落。

侯方域的眼前不断地浮现着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想着自己对李香君说过的种种蜜语甜言,他曾经对李香君承诺过,此生不悔,相依相伴,爱到天崩地裂,爱到石木腐朽,爱到天地合一,爱到海水干涸。许下的诺言,就是欠下的债,而这一笔债,他宁愿欠一辈子,用一生的时间去偿还,去给予。可是现在的自己,未来生死难测,他还能给李香君什么?他还能留给李香君什么?他还可以为李香君做些什么?他不知道,李香君更不知道,只是无语。

岂肯负卿,是侯方域的想法,此时的他真的不想就这样放弃爱情,弃爱人而独自逃亡,爱一个人简单,负一个人也简单,不过都是一念之间,可是难就难在他不愿意,他不愿意做一个负心之人,他不愿意苟且逃生。如果可以他只是想单纯地牵着李香君的手,只待岁月催人老,坐在摇椅上分享所有的往事,看夕阳西去,有他有她,此生足矣。

山崩花谢

冬夜的寒风,凛冽地吹起,彻骨的寒凉,痛彻心扉。冬梅在寒夜中挺立盛开,只是略显孤零,树梢上梅花依旧红粉伊人,不过是挂上了一层薄薄的霜雪,美丽中带着温婉,温婉中透着凄凉。

赋一首哀伤的诗句,写一阕过往的时光,却挽留不住命运的背离。明月雪中照,清泉寒中流。危难处,是何人的忧伤笼罩了时空的明朗?分别处,是谁的话语那般无奈?游离处,是谁的支持成全了爱人的生机?是李香君,是那个柔弱又坚强的女子。

侯方域自从杨龙友到来之后,他知道离别在即,只是那心中不舍地挣扎,让他无法决断,犹豫是他必然的反应。

他不知道该如何将为难讲给李香君听,也不知道自己要是离开了以后还怎么去面对李香君,曾经他在心中发誓要一生一世地照顾李香君,一辈子都要陪在李香君身边,可是这还没到一辈子事情就产生了变故,到底自己该怎么去做才能两全其美呢?可是看起来两全其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只能是将所有的伤害降到最小,因为他深爱着李香君,不想因为自己被迫地离开而让李香君太过痛苦。

爱情,像是一张无画的白纸,这期间是侯方域一笔笔地勾拢,是李香君一次次地迎合,才将这画面添上了完美的花瓣,只是这画才刚刚起笔,还有更多的绚烂没有刻画完毕,还有太多的枝叶还未曾萌芽,就要宣告停止,停在爱情最完美的时刻,停在彼此激情迸发的时刻。如果美好只是到此永远停留,那会是一种难得的珍藏,可惜那不是短暂的停留,而是暂时止步的告别。告别在生与死抉择的路口。放下,是必须的选择。

当火山爆发的时刻,喷出的浆液会将一切燃为灰烬,可是那一刻的爆发却烧尽了火山一生的美丽,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就是这样,从飞蛾扑火到蜡炬成灰,美好只是曾经来过,故事却深埋在漫长的岁月。

阮大铖的黑手逐渐地逼近,活着是侯方域对命运的祈求,他想活着,又不忍心放弃相守的爱情,如此的矛盾,只换来了叹息不断。

侯方域在这样的时候选择活着离开,应该是正确的,因为只有活着一切才有希望,如果他死了,那他和李香君的爱情就真的只会剩下李香君一人在人世间孤苦地唱着独角戏了,如果侯方域活着,即使他和李香君分别了,但是彼此还在,爱情还在,虽然少了相守的美好,但是却多了对未来的企盼,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侯方域不停地问着自己,反复地思量着。

他为自己斟上了一杯酒,闷闷不乐地小酌。这酒涩苦,如同心中的幽怨一样,一饮而尽。回望来时路,自己曾经是那么耀眼的风流才子,风光一时,如今却换来了逃亡的命运,不免难过。作为一介书生,追求爱情不过是一件极为渺小的事情,可是在此时却显得那么的可怜。可怜自己不能扳倒奸臣,可怜爱情不由人愿。

时间的钟声不知敲过了几个时辰,房间的气氛不知尴尬了多久,总之,天色已渐近放明。李香君看着侯方域痛苦的表情,心痛是她所有的感觉。

李香君,一个通情达理的高雅女子,不俗于其他烟花凡娘,她懂得时局政治的变迁,自然不忍侯方域为了自己,为了爱情,牺牲生命。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留住侯方域的生命,让他顺利地逃生,是李香君唯一能为侯方域做的。她经过几番自我的挣扎,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也许在这样的选择面前,李香君表现出了过于的镇定,可是不镇定又能怎么样呢?如果她慌乱了心灵,就会给侯方域带来麻烦和不便,侯方域也会因为她的祈求留下,可是留下了结果就是死路一条,与其看着心爱的人因自己的选择左右了生路,还不如给爱人留一条生路,无论此生还会不会重逢,至少李香君不想侯方域因为她而丧命。这是她不想看到的,无论未来还是否会像开始一样深爱,但曾经那样的爱过,就会希望他过得幸福,即使离开也不代表死去。

就这样李香君告诉侯方域让他放心离去,不要担心她,离开之后,她依然会停在原地等他回来,无论多久,因此,要放下顾虑,男子汉志在四方,不要为了儿女私情而彷徨了选择,放弃了生命。

侯方域看着李香君,敬佩之情悄上心头,他不曾想到,李香君一个小女子竟然能有如此远虑,更不会想到李香君能够这样顾全大局,全然为自己着想。看来李香君真不愧是自己难得的爱人和此生难寻的红颜知己。

是李香君在爱情面前表现出的豁达,给了侯方域一条生路,给了爱情一丝希望,如果没有李香君的支持,侯方域就算是为了顾及男人的面子可能都不会毅然离开,他也不愿意自己的誓言这么快就被现实推翻,那时候的侯方域还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他宁可选择死亡,也不会在李香君不支持的情况下选择逃亡。但是他是那么的幸福,遇到了这个能够看清事态发展的李香君。也许这一次侯方域的命就是李香君救的,他该感恩一生才对。可惜后来的他把这时的一切都忘了,将李香君的心伤了个彻底。

如果李香君会想到侯方域以后的模样,可能就不会那么坚持让他离开,即使侯方域死在他的面前,起码侯方域是忠于明朝的,光这一点就会让李香君满足很久。

彼时,阮大铖正胸有成竹地谋划着一网打尽复社成员和侯方域的想法,他把名单一一列在了纸上,白纸黑字,写上去的名字就意味着死亡的跟进。为了不给复社成员喘息的时间,他的黑手就像是天空的闪电一样来得突然。

就这样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时间内,阮大铖就成功地擒获了复社成员中的陈真慧、吴应萁,将两人抓进了大牢。

侯方域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消息,证实了杨龙友所说皆属事实,看来自己也是在劫难逃,必须抓紧一切时间离开这里,离开南京,背起行囊,亡命天涯。

李香君只是默默地看着侯方域收拾着行李,不敢多言。说得再多也不过是离别。

此时,李香君的心像是被划破了一样的疼,那种疼无声无息,任凭心血滴遍心扉,也无法阻止。她知道阮大铖心狠手辣,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祈求而放过侯方域,也不会因为任何因素而良心发现,阮大铖就是阮大铖,得罪过他的事实无法改变,也不想改变。对于李香君来说,侯方域的名节比什么都重要,就算重来,她依然会支持侯方域拒绝阮大铖的巨资,因为她不希望自己深爱的人与小人相提并论,不想自己的爱人与阮大铖一样成为千古罪人。她宁愿侯方域名照汗青,也不愿看到侯方域和阮大铖这样的祸国殃民之徒狼狈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