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一个老饕的美食笔记
10658000000024

第24章 菊花涝PK木耳菜

即使是绿叶野菜,长江上下游也多有不同。取之嫩叶枝尖做菜,绿色环保,营养丰富。菊花涝与木耳菜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直立的草棵,后者是攀援的藤蔓,但色香味还有什么不一样呢?

身居江南,有一天见一妇女在小巷边摘什么枝叶,凑过去一看,是一簇菊花苗的玩意儿。只见她摘下一两寸的嫩尖,小心翼翼地兜起衣襟装着。我问她摘的是什么,她说是菊花涝,打汤吃、炒着吃,带薄荷的味道,好吃得很。我很想尝尝。她又不卖,菜市场上也没有,一直心有不甘的。

后来我发现,这东西多得很,没有水泥覆盖的地方,田头地脚、房前屋后,只要发现一两棵,附近就有一大片。听说好养活,我在路边扯了几根,种在自己的后院子里,一个多月就长成几大棵了。我欣欣然摘下嫩尖下面条,虽然清新爽口,但吃不出薄荷的清凉,想是太少了。菊花涝在秋天开出不少黄色的小花,一个多月后枯萎了,很是可惜。

第二年早春,院子里冒出许多小苗苗,与青草的细尖尖不同,它们更像绿色的蜡笔屑,星星点点胡乱撒在褐色泥土上。一场春雨后,又长出许多,论棵数,比头年增长几十倍。叶子绿油油的,每片如袖珍巴掌,颇有韵致,与菊花叶子没两样。

数量多了,也不吝啬了,有嫩尖就摘下,吃起来很方便。锅里开始烧水了,去后院摘一把,用自来水冲冲放一边。先在开水里倒入搅散的鸡蛋,待汤再沸,撒下一把菊花涝,一锅清汤马上变得绿波荡漾。

赶紧端上桌,绿的菊叶,黄的蛋花,黄绿相间,清爽悦目。一股淡淡的清香弥漫开来,连蛋花带菊叶吃进嘴里,蛋香菊香,清香四溢,喝一口汤,更觉得清心明目,凉爽清口。听说这是野甘菊的嫩茎叶,极其清凉的。清炒了热吃,也是凉意悠悠。

菊花涝除了炒食,还可以凉拌、制馅包饺子。夏季食用最好,有清热凉血、调中开胃降血压的功效,还能治疗便秘、高血压、头痛和目赤等疾病。菊花涝却是贱命,摘去一棵的顶叶,却长出更多的枝叶,越摘嫩头越多的,不摘它,它就直立地长上去,反而越来越老。到了夏天,已经是满院子蓬蓬勃勃的菊花涝,好旺盛的生命力!我从三月吃到六七月,它却越来越茂盛。

当年秋天,金黄小花竞相开放,每枝菊花涝头上都绽放着小小的“太阳轮”,一片明黄,让人想起春天油菜花的灿烂。再看那花,也不过指头大小,泡水喝跟杭菊差不多。

多了也不稀罕了,有一年去外地了,一两个月没去摘它们。回家后,突然发现栀子花凋零后的绿叶之上,竟然长出了一片明艳艳的“金太阳”,我还以为栀子花变异了哩。后来才发现是一棵棵菊花涝拼命往上疯长,不知不觉竟然越过栀子花的头顶了。问起它名字的写法,有人说叫“菊花老”,因为它老来开花;有人说叫“菊花涝”,说它越摘越多,以后能像水涝一样泛滥成灾的。当然也可以叫它“菊花闹”,黄灿灿的一片真热闹。

木耳菜在西南太普遍了,房前屋后,哪怕只有巴掌大的一片土地,刨个坑,放上两粒种子,过不了几日,就能长出一棵小苗。一尺多点就需要搭架子了。让其自然攀援上去,似乎见风长,枝蔓繁多,一片片肥厚的叶子圆润润的,绿油油的,是否因此而给人木耳的感觉,所以俗称木耳菜?

其实,它比木耳可大多了,是一种古时的野菜发展而来的。今人考证,汉乐府《青青园中葵》里就提及过木耳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园中葵是什么?只能用排他法来查查它到底是何物。向日葵是吃果实的,不能做菜;蒲葵是做扇子的,也不靠谱;只有落葵一种了,而且是南方植物,种在菜园子里是完全有可能的。不少资料上都说公元前300年有落葵的记载,李时珍是这样描述它的:落葵三月种之,嫩苗可食。五月蔓延,其叶似杏叶而肥浓软滑,作蔬、和肉皆宜。八九月开细紫花,累累结实,大如五味子,熟则紫黑色。揉取汁,红如胭脂,女人饰面、点唇及染布物,谓之胡胭脂,亦曰染绛子,但久则色易变耳。

看看,生长时间、枝叶形状、种子模样都与木耳相似,只是取汁可以代替胭脂,那可没有试过。但它居然别名是胭脂菜,想必是有缘由的。这种历史悠久的植物,没有黄叶枯枝,栽种在庭院、窗台、阳台边,还真是一道风景。只要找到木耳菜的种子,撒几颗在花盆,让它在阳台上攀爬,可长到一两米长。曲折藤蔓蜿蜒,心形叶片厚实,绿油油地散发出亮光,开出小小的百花,结出一串串紫色的果实,好看又实用。

妹妹从重庆来,给我带了几粒木耳菜的种子,种在屋后面的院子里,不久便长出苗来,扯了藤子,一个多月后就长得蓬蓬勃勃的了。民以食为天,观赏当属第二位的。没有比吃木耳菜更方便的,因为它生长得比菊花涝更快。只要搭个架子,它就向上发展,占地面积小,向上生长时阳光空气更充足,因而茎肥叶大。菊花涝只能吃顶尖上的两三片嫩叶,而木耳菜叶子在根部也不显老,枝蔓又多,可以连茎带叶地摘下一尺来长的嫩尖食用。弯腰驼背在地上摘一大片菊花涝,还不如摘取木耳菜轻松。

木耳菜与菊花涝一样,也是越摘越长的,摘取嫩头越多,长出的分支也越多,就像知道人们需要而乐于奉献一样。需要打汤下面,摘下叶质嫩软有液汁的叶片,或者藤蔓的嫩茎,冲洗一下,丢进锅里,煮一滚就起锅,鲜嫩多汁,比黑木耳更清香。

如果要炒食,火大油多,不要炒太久,保持它的幽绿。起锅前,拍上几颗大蒜瓣,切碎了撒在上面,如盛日下的木耳叶中开满白花,吃起来少了一份青涩,更可口。

论起口味来,菊花涝有淡淡的清香,煮过的嫩叶缩小很多,也不光洁。木耳菜肥厚而黏滑,口感嫩滑,爽滑可口,味重一些,还略带青气。但是,木耳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钙和蛋白质等,有健脑降压、补骨增智、强身健体的功效,是一种集观赏、食用为一体的花卉型保健蔬菜。

难怪有一位安徽农学院的教授曾亲自上街推着木耳菜叫卖,推广这一品种的蔬菜。而今天,在江南的菜市场上也时见它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