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一个老饕的美食笔记
10658000000003

第3章 臭鳜鱼PK酸菜鱼

东边人爱吃酸,西边人喜吃“臭”,这也是两地人显著的饮食差异,徽州臭鳜鱼与四川酸菜鱼这两道菜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差异。

前者是一道徽州名菜,源于皖南地区。鳜鱼就是桂鱼,唐朝诗人张志和苏东坡曾作诗说“桃花流水鳜鱼肥”。一般来说,鳜鱼不需要进行太多加工,清洗干净,放上葱姜料酒蒸熟,一股清香就飘散出来了。夹一筷子鱼肉,如蒜瓣一般白白嫩嫩,用嘴抿一下,味鲜肉嫩。鳜鱼煲汤,醋溜鳜鱼也是入口即化,滑润的美味令人齿颊留香。

鳜鱼是长江的水产,经济富裕的徽州人也爱吃,于是催生了长途贩鱼的贸易。商家雇人到铜陵等地江边收购来,用木桶装着,挑夫沿贵池挑往皖南,通称“桶鲜鱼”。

有一年,几个挑夫挑着鳜鱼往回赶,到太黟交界的扁担铺住店,因天热没及时换水,鳜鱼死了,肚皮朝天,漂在水上发臭。商人心疼,不甘心将鱼甩了,叫店家煎好大家分吃。这时候的鳜鱼已经骨刺分离,鱼肉成块,臭不可闻。有人夹起尝了尝,味道居然很美,别有一番风味,大家跟着吃起来,一起叫好。

商人高兴了,叫众挑夫送到徽州府,让厨师洗净臭鳜鱼,然后用姜、蒜、椒、酱、酒、笋等作料精烧细制,再请些达官贵人来他家品尝“徽菜珍品,风味鳜鱼”,客人吃后大为惊喜,都问他是怎么烧制出来的。

那位徽商精明,秘而不宣,从此不做贩鱼生意,改为开“风味鳜鱼馆”了,专门从事贩卖烹饪一条龙生意。为了使鱼臭得恰到好处,在长途运输时桶里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等到一周后抵达屯溪等地时,鱼鳃还是红的,鱼鳞也没脱落,看起来鱼形不变,闻起来则有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经热油稍微煎一下,再放进作料,上桌的时候,浓郁的作料味掩盖了鱼臭,吃到嘴里,只觉得鱼肉紧密,“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种做法既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肉质又醇厚入味,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并延续下来,那些新鲜鳜鱼烧出的菜肴反而不吃香了。

有人探求“风味鳜鱼馆”的烹调方法,潜入厨房,才知道是用“臭”鳜鱼加各种作料烹饪出来的,做法便流传开来,臭鱼厥后来就成了一道当地家家会烧的家常菜。

常言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臭鳜鱼却反其道而行之,舍不得也造就了一道佳肴。

正因为是徽州名菜,所以便成为待客的上等菜,但我还是无法接受这道菜。一个朋友请客,特意点了臭鳜鱼,端上桌子我就咬牙切齿连连摇头。朋友不觉,先给我夹了一筷最厚重的鱼块,我赶紧捂了鼻子:“快拿开,快拿开,我不吃臭鱼。”这么高档的菜居然不吃,一桌子人都当我是“异类”,朋友也觉得很没面子,赶紧把臭鳜鱼转过去。以后,我不吃臭鱼的事传开来,有我在的席面上,大家都不点这道名菜。

我请客的时候,最喜欢点酸菜鱼,这不但是我的家乡菜,而且已经打破地域局限,在全国的大饭店小排档,都能吃到这道菜,只是味道不尽相同。

酸菜鱼始于重庆江津的江村鱼市,那是江上打渔人的发明。渔夫们将打捞上来的大鱼卖掉,留些小鱼和江边的农家换腌制的酸菜吃。船上狭窄,没那么宽敞的厨房,也无暇三盘五碗做几道菜,最省事的方式就是将酸菜和鲜鱼一锅煮。巴蜀富裕,文人雅客本身就有点酸,但是重庆人不是那种食古不化的酸,却是酸而不腐的。于是,“酸味相投”之后,这道可口的菜渐渐在巴蜀流传开来,由乡村渐渐传入都市。

酸菜的香伴着鱼肉的鲜,一上来就让人的鼻子“过瘾”。鱼肉的鲜味过滤了酸菜的涩,酸菜的悠悠绵长让鱼肉的腥味荡然无存,两者配合得天衣无缝。鲜美中带着一点厚重,加上花椒和朝天椒的浸泡,几种滋味相互“串门”,串出了荤中有素、素来衬荤的“混血儿”。

再观其色,翠绿翠绿的酸菜,配上高汤,漂着片片白色的鱼片,又被酸菜叶遮盖了一部分,隐隐约约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其间,还点缀了星星点点的红椒和嫩姜。吸上一口香气,鼻腔上部抽了抽;再吸上一口,鼻头一紧——辣味、酸味让人的味觉打着褶子,顿时胃口大开。当你习惯了这种酸酸的感觉,接下来体味到的就是满嘴的鱼汤香,这种味道让你有一种登入仙界的感觉。舌头的麻味过去了,脑门一亮——不急,好菜才刚刚开始。

夹上一片去了皮的嫩鱼肉,尝一口鱼片,那感觉首先是嫩。这种嫩味带着一些韧,筷子还得轻点夹——稍用力就破坏了鱼肉的完整。因为大部分的鱼片是没有刺的,但是你能感觉到每根纤维的存在;鱼片在喉咙里滑动,嚅动你的上下颚,细细感觉这种滑溜溜的存在,没什么能比得上这种滑。它表面上像鱼冻,可是细细一咬,其中还有筋肉,筋肉里面渗着爽爽的酸菜汤汁味——美极了!如吃豆腐一般,舌尖刚刚品尝到鲜嫩的美味,鱼片哧溜一下就滑进喉咙里了,不是有回味的鱼鲜,恍惚间像是吃了一片豆腐。对,就是那么嫩,就是那么滑。再吃上一口酸菜,喝上半碗汤,让人不禁大快朵颐。

想要烹制美味爽口的酸菜鱼?简单。鱼肉不是最重要的,鲢鱼、鲤鱼、青鱼都可以,尤其是江里新鲜的草鱼肉质最嫩,鱼味更浓郁。对于配料的选择相当重要,很多人说,四川的菜离开了巴蜀似乎总是少了一点特别的味道——那就是老坛酸菜的味道。这还不是普通的泡菜,而是泡了成年累月的芥菜,粗茎大叶的,叶梗肥厚,菜帮子特别厚实。经过泼辣能干的四川女子的巧手制作,口感爽脆,风味独特,与别地酸菜的味道不太相同,不仅酸味十足,还带点甜味。

现在,自己做碗酸菜鱼也不是难办的事情。袋装的四川酸菜走进了各地超市,买一袋来,自己操作,并不复杂:先将鱼切片,加入精盐、料酒、味精、鸡蛋清拌匀,使鱼片均匀地裹上一层蛋浆(这样才能让鱼肉味道鲜嫩);把上等的江津酸菜控干水分,切成丝,泡红辣椒剁碎,泡姜切成粒;然后把鱼片和作料放入熬制好的汤锅里煮熟,在酸菜、泡姜、泡海椒熬成的浓汤中滚过倒入汤盆中,一道鲜美诱人的酸菜鱼就可以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