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精确制导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日益普及,特别是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获得这些精确制导武器愈来愈容易,某些超级大国依靠数量有限的动能导弹来拦截已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在国防预算遭到大幅度削减的现实面前,这些国家必须另辟蹊径利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新武器来解除这一危机。
“指哪打哪”,这是对精确制导武器的苛刻要求。但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也就只能“打哪指哪”了,也算是自我定义的精确制导。毕竟传统的精确制导武器原理如同“钻天猴”一样简单,主要是以高能推进剂推动带制导装置和战斗部的武器系统,其战斗威力主要体现在软硬杀伤的战斗部,要么爆炸,要么直接碰撞,导致目标的“残废”。但多由于原理简单、系统复杂、价格昂贵,也就经常因为可靠性不高而致使整个武器系统失效,因此在战场也就常常出现意外,导致精确制导武器不精确打击,打得准也没钱打!定向能武器则完全不同,由于原理不同,技术实现手段不同,可靠性也就不同,使用成本也不高,可以说是“无限弹药储备”,但确实能做到“指哪打哪”,也是未来武器的发展方向之一。
(第一节)万能之定向能武器
说到定向能武器其实还轮不到美国《星球大战》科幻大片,真正的定向能武器发明者或许就是中国明朝《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无论是齐天大圣,还是那些神仙、妖怪、老道们,都会用某种神奇法器发射一束亮光制服对手。这或许就是最早的,且有历史记载的定向能武器的描述。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西游记》这本书里面的大量预测和大胆预测,这些早就超出了“吴承恩时代”的想象力,这些预测比西方国家早了几百年,并且都已经变成了现实,这一点不得不说吴承恩了不起!如那时就有“诺贝尔奖”的话,吴老是无论如何也该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言归正传!还是继续说说“万能”的定向能武器!之所以说是“万能”,就是因为定向能武器是“攻防兼备”的武器系统,既可以作为进攻的武器,如对敌方军事基地采取毁灭性打击;也可作为防御性武器,对来袭的各类导弹武器实施精确拦截。
定向能武器,又叫束能武器,其核心就是“定向”二字,利用各种束能产生强大杀伤力,对特定方向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它主要利用包括激光束、粒子束、微波束、等离子束、声波束的能量,产生高温、电离、辐射、声波等综合杀伤效应,采取“束”的集合形式,而不是“面”的发散形式,向特定指向的目标发射“束能”,彻底摧毁或损坏既定目标的“身体”或“内脏”。这里的“束”就是能量高度集中的概念,而非“发散性”的概念,能量不高度集中,是无法形成密集杀伤力的。一般而言,定向能武器,依其被发射能量的载体不同,可分为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微波武器等。
无论能量载体性质有什么不同,作为武器系统的共同特点是,一是“束能”传播速度可达到或接近光束,这种武器系统一旦发射即可命中,无需等待时间;二是能量高度集中,如高能激光束的输出功率可达到几百至几千千瓦,击中目标后可使其被破坏、烧毁或彻底熔化;三是由于发射的是激光束或粒子束,它们被聚集得非常细,来得又非常突然,所以对方难以发现射束来自何方,对方来不及进行机动、规避或对抗。定向能武器可以挫败身处在任意发射阶段的弹道导弹,包括发射初始段、中段和末端,对付类似“战斧”、“鱼叉”、“飞鱼”等飞航式导弹更是不在话下。因此,美国、俄罗斯等军事强国一直在大力发展这一类新式武器。中国对此也非常重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就是在说中国激光武器一次假想的实际应用,既然在当时允许被拍成电影还是说明国家是有想法的。
定向能武器技术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大量技术、工艺和工程上的应用难题亟待解决,如关键部件激光器和中性粒子束的一些性能还必须提高数百倍,包括如何在大气层内应用定向能武器并减少衰减难题,这些都是定向能武器应用时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或许这些技术难题的解决还需要很长时间来开展深入研究,才能对它的效能、生存能力和性价比作出比较准确的综合判断。
定向能武器究竟能干点什么
一旦将这些定向能武器系统部署地面、军舰、飞机等固定或移动平台上,就构成了“地基定向能武器系统”;一旦将它们部署在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天基平台上,就构成了“天基定向能武器系统”。
定向能武器可对高速移动的目标,如天基卫星和导弹,进行“软杀伤”,如用激光使卫星、导弹的光电探测器暂时致盲,也可造成“硬杀伤”,如摧毁卫星、导弹的某些关键部件,作战使用灵活性大,既适合于反击低轨道卫星,也适合于反击高轨道卫星和弹道导弹,并能重复射击。换句话讲,定向能武器是攻防兼备的全能低成本武器系统。
研究结果证明,定向能武器用途十分广泛,可在非致命攻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如由多脉冲高功率微波和其他类型的电子攻击产生的功率波动毁伤武器系统的电子部件,破坏或擦除计算机存储器中的电子信息。作为另一类定向能“非杀伤性、非致命”的武器系统,如功率为30瓦的微型“主动压制系统”,可发射定向能束加热人体皮肤使之暂时感到疼痛,用来驱散示威者。
这一切充分说明定向能武器已经开始从实验室走进军队,走向战场,其技术也开始从探索走向相对成熟和可靠阶段。
但定向能武器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还需要在很多地方继续改进,如目前的致命缺点就是目标容易采取加固对抗措施,致使杀伤目标的效果降低;另外,地基定向能武器在作战使用时易受当地气象条件的诸多限制,导致束能衰减严重,武器效能严重下降。
尽管定向能武器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也都是技术问题,但其战略意义不容小觑。曾在美国白宫任职并作为克林顿和布什两届政府的总统科学顾问道格拉斯·比森在其著作《E—炸弹(能量炸弹):美国新型定向能武器如何改变未来战争方式》中就指出:定向能武器可能标志着世界军事武器装备的一场革命,其意义可能不亚于原子弹的问世。美军认为,一旦美国在太空和陆续建立以定向能武器为主的导弹防御系统,就会直接削弱各国核威慑力量,打破全球核战略平衡。
从目前来看,定向能武器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还是激光武器系统,主要还是“地基激光武器系统”,而“空基激光武器系统”正处于试验阶段,“天基激光武器系统”还处于“未来式”。
激光武器系统
高能激光武器,也叫强激光武器、激光炮、死光,主要是利用高能激光束来摧毁目标。这里一定是强调高能,否则就当不了武器了。它一般由高能激光器、精确瞄准跟踪系统和光束控制发射系统三部分组成。高能激光器是激光武器的核心和技术难点,主要用于生成高能激光束;精确瞄准跟踪系统用于捕获和跟踪目标,导引激光瞄准射击并进行毁伤效果评估;光束控制发射系统保证激光束定向发射出去,并通过自适应补偿矫正或消除大气效应对激光束的影响,确保激光束准确地聚焦到目标上。
激光武器之所以被重视,主要是优点明显:
一是速度快,反应时间短。激光以光速发射,射击目标时不需要考虑提前量,快速反应能力极强,这些都是传统精确制导武器无法比拟的。
二是战术反应灵活,批量攻击能力强。可连续无限次发射,变换方向容易,能在短时间内拦截多批高速飞行目标。
三是打击精度高,性价比高。由于激光波束窄,可精确瞄准高速目标,甚至瞄准其脆弱部位,实现精确打击。激光武器发射费用很低,一般发射一次仅需要几千美元成本,而一枚“爱国者—3”导弹的造价是数百万美元。虽然美国军队财大气粗,但也有捉襟见肘的时候,能省还是要省点。
四是不易被干扰。激光武器的抗干扰能力极强,激光束中不存在任何敏感元器件,也就不会受到电磁波的主动干扰,这也是其他精确制导武器无法比拟的。
目前,在世界上具备一定作战能力的激光武器系统主要有两类:
一是美国地基反卫星激光武器。此类地基反卫星激光武器已经比较成熟,并经过多次试验。它主要由“中红外先进化学激光器”和“海石”光束定向器组成。1997年10月,美国陆军征白沙导弹靶场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激光武器的反卫星试验。这标志着美国已具备了有限的激光武器反卫星能力。尽管地基激光武器的优点是不受体积、重量的限制,容易实现,可以极大提升激光发射功率,但还是会受到大气环流的衰减影响,此外机动性也比较差。
二是美国机载激光武器系统。该系统采用“波音—747”飞机作为空基平台,由氧碘化学高能激光器、被动红外传感器、瞄准与跟踪系统等组成。它具备反弹道导弹、反卫星和反战术飞机的综合作战能力。优点是机动性好,作战范围大,打击精度高。但缺点是系统十分复杂,可靠性低,保障难度大,同时考虑到大气环流影响需要距离目标比较近时,才能有效击毁目标,致使本应该不受距离限制的激光武器最大射程只有区区不到600公里。对于领土战略纵深很大的国家,如俄罗斯等,这种武器就不太适合于攻击这些国家领土腹地的各类战术目标。
作为天基激光武器系统,这一目标其实是里根政府“星球大战计划”中的战略规划之一。它将高能激光武器与跟踪瞄准系统集成到一个天基的卫星平台上,可以在太空的中低轨道执行反卫星和反弹道导弹的任务。在大气层外的天基平台优点十分明显,不存在大气层对激光束的传输影响,比机载激光器性能稳定性好,威力大,作战更加灵活,尤其可在弹道导弹头体分离或多弹头分导之前一次性摧毁单一目标。但其技术难点就是要求激光武器实现小型化,并要求其发射功率越大越好,这从技术角度来讲就是矛盾的统一,技术实现有一定难度。如果说在“波音—747”的激光武器系统射程只有数百公里,那么一旦这个武器能上天,其理论有效射程将是无限的,实际有效射程可达数千公里,这足以对弹道导弹和中低轨道卫星进行有效拦截和摧毁。
粒子束武器
粒子束武器是以高能强流亚原子束摧毁飞机、导弹和卫星等目标或使之失效的武器系统。主要包括粒子源、粒子加速器、聚焦和瞄准等多种关键设备,但其核心是粒子加速器。粒子加速器可将粒子源产生的电子、离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并用磁场聚焦成密集的束流射向目标,靠束流的高能及电荷迁移效应摧毁目标或使之彻底失效。
粒子束武器分带电粒子束和中性粒子束两类。在太空武器应用中,主要使用中性粒子束武器,因为带电粒子束武器在真空环境下容易发散。
粒子束武器具有十分显著的战场优势:
一是能量高度集中,穿透力强,脉冲发射率高,可以像动能武器一样破坏目标的内部结构,可导致目标战斗部中的炸药爆炸,并可引起脉冲电流造成弹载或机载电子设备失效。
二是与激光武器相同,可快速改变发射方向,能同时对付多个目标。
三是粒子束不受云、雾、烟等自然环境和目标反射的影响,也不会因目标被遮蔽或受到干扰而失效,其全天候和抗干扰性能较好。
四是粒子束直接穿入目标深处,不需要维持一定时间,有利于攻击多目标。如果粒子束没有直接命中目标,则会在目标周围产生γ、X射线,造成第二种伤害和破坏。
五是粒子束既可实施直接穿透目标的“硬杀伤”,也能实施局部失效的“软杀伤”。带电粒子束对目标的穿透能力极强,能量集中,脉冲发射率高,能快速改变发射方向。中性粒子束还可对目标周围产生的中子、γ、X射线进行遥测,实现对目标的识别。
正是由于粒子束武器具有激光武器不具备的更大优越性和发展前景,因此,一些军事强国竞相研制发展,但目前主要还处于试验阶段。尽管美国在实施“星球大战计划”时曾进行过粒子束武器试验,但还远不足以实战部署,毕竟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如,一是带电粒子在大气层内传输能量会有较大的能量损失;二是由于束流扩散,使得在空气中使用的粒子束只能打击近距离目标;三是受地磁场影响而使束流出现弯曲现象。这些现实问题都是将粒子束武器投入实战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
综合考虑到粒子束武器的优缺点,美国和俄罗斯研究粒子束武器的出发点是立足于空间作战与防御,重点在于高能量转换技术的研究。对于地基粒子束武器的研究只局限于作为点防御作战的近程武器系统范围,主要是确保带电粒子束在大气层中长距离的稳定传播。
高能微波武器
高功率微波武器又称为射频武器,主要利用强微波束的能量来毁伤目标的电子设备和操作人员。它可用于对付飞机、导弹和航天器。根据微波能量的强弱,高功率微波武器既可进行软杀伤,也可以进行硬破坏。因此,它也可作为电子战的重要武器之一。
高功率微波武器一般由能源、高功率微波发生器、大型天线和其他配套设备组成。微波的辐射频率通常在吉赫数量级,输出脉冲功率可达吉瓦数量级。
高功率微波武器之所以强悍,就是因为它具有几大特性:
一是可全天候攻击能力。微波武器不受任何天气情况的影响,可以光速对敌方电子设备进行攻击。
二是可进行不同程度的毁伤效果设置式打击。可在特定的作战等级上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根据目标性质和作战任务,可实施毁伤、中断或使其性能下降打击,不一定每次打击都是毁灭性的结果。
三是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一定的覆盖范围,可以实施大范围目标的攻击,也可以对付某一个特定目标,即微波的辐射范围可调。
四是作战范围广。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普遍使用了电子或光电等敏感元器件,因此,高功率微波武器可攻击几乎所有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尤其是对大量采用微电子元器件的卫星、战机、导弹等,攻击效率会更高,包括先进的隐身战机或在微波武器面前不堪一击。
目前,微波武器的研制用途主要还是在防空和对地面武器电子设备进行攻击方面。由于需要解决大功率微波源的技术难题,用于反卫星和反导弹的大型微波武器还在研究中。据分析预测,由于海军对微波武器在重量、空间和功率方面提出的限制条件较少,因此,海军型微波武器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内率先被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