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春的记忆(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10671900000022

第22章 读《安妮日记》有感

28日星期六连日来的阴雨,不免使人变得懒散,加诸昨日结束了这学期的课程,难得的清闲,于是我便放任自己窝在暖暖的被窝里,看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陷入沉思。偶然抬眼,一本泛黄的书籍跳入眼帘,原来是你--《安妮日记》。继而雅兴大发,摆好靠枕,泡好香茗,在习习凉风中感悟这位特别的少女。

月29日星期天又一次真切地体验到了所谓废寝忘食。昨日合上书本,已是入夜时分了。咬笔,在昏黄的灯光下回味,却不小心沉沉睡去。只得于此时才记下昨日的感悟。

关于父母。

书已翻过半,在这简浅的文字中,一位少女的青葱岁月浮于纸上。其中,安妮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她与妈妈争吵,责备妈妈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她认为爸爸不够理解她,诸如此类,赤裸裸地以文字形式呈现。这不免勾起我年幼的回忆。那时的我,同样与父母有过大大小小的争吵,同样因为父母的不理解委屈落泪,同样在日记中写下对于父母的种种不满。只是这些同样,却让今时今日的我怀念不已。想来离开父母也已五个年头,慢慢长大,也就慢慢懂得。父母的谆谆教诲,无非是要告诫我们不要走那些不必要的弯路,他们也曾年少,他们也曾叛逆,但仍希望孩子可以无需浪费有限的青春年华。

父母的训斥,无非是指引我们正确的道路,不要在歧途上迷失、徘徊。子女是父母的骄傲,他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明日之星,如此想来,他们的焦急心态可以理解。父母也非事事顺心,人生道路一向坎坷,如此想来,他们的少许脾气可以容忍。只是我们太自私,自私到不想替父母承担一点点压力,相反还要将自己的不快加诸在他们身上。我们以年少为由拒绝承认这些错误,但如今我们已慢慢成熟,是时候要有所担当了。但我们又是怎样做的深圳特区报报道,母外出打工数年儿追讨抚养费。太阳报也曾有过新闻,称父女为钱反目成仇,女用菜刀将其父砍伤。诸如此类,层出不穷。这就是我们的担当吗?现代社会提倡和谐,如果与生我养我的父母都无法和谐共处,又怎会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呢?我们可以年少无知,但若已长大,就要勇敢承担。我一直认为,对于父母的不敬是一种逃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面对父母的涌泉之恩,他们却无以为报。其实父母的付出都是心甘情愿,作为子女的我们只需尽量扛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已是最大的回馈。所以,面对现实,大胆接过自己的责任以及义务。

月30日星期一今天天气一样的很是不错,看天上云卷云舒,校园内一片寂静,阳光也调适得很合宜,柔柔的,并不刺眼。经过一晚的沉淀,记下昨日的感悟。

关于理想。

安妮说她一定不会像妈妈一样当个家庭主妇,她要有所建树,她一直的理想就是当个记者。为此,她有努力,看很多的书,写自己的小说。提及理想,那也是有着不少的回忆。小时候在语文课上,老师经常会问到:长大了想当什么?毫不犹豫地就会冲口而出:我要当科学家!稚嫩的童声如今仍回荡在耳际,只是那时坚定的表情却日渐模糊。慢慢长大,似乎磨平了当年那些尖锐的棱角。如今迈入大学,偶尔与同龄人闲聊,提及将来,谈到理想,无一不是略带犹豫的感叹,现在找工作都难啊,还谈何理想!走一步看一步吧。忽然就怀念那个毫无顾忌的我,或许那个理想没有经过我的深思熟虑,却是我发自内心的信念。且看当今,“大学生街头殴打警察”“一女学生一年内堕胎3次”等恶劣事件常见报章头条。生活于大学也有感于其中的迷茫与无措,有谁还在坚持当年最纯真的理想?常听身边的同学抱怨空虚、无聊,常见熟悉的好友流连酒吧等娱乐场所。而以我之见,理想未必就遥遥无期。如果坚持,或许有朝一日它就会变为现实,而如果忘却,则它一定不会实现。趁着年轻何不为自己的理想拼搏一次,正所谓“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月31日星期二惊叹于我的看书速度,昨天已差不多看完了这整本日记。此时才突然注意到它的副标题。一位犹太少女躲避纳粹军迫害的经历“。所以今天想谈谈:

关于宗教。

日记中,安妮从未因遭迫害而痛恨自己的身份,相反碰到困难的时候她依旧会向上帝祈祷。她在日记中写道,有宗教信仰的人应该感到高兴的,宗教信仰能使人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看得出,安妮认同她的信仰,所以坚强地承受这些苦难。对于这一方面,我并没有亲身经验,从小到大就没什么宗教信仰,所以我无法感受那份虔诚。但现今社会,据调查有宗教信仰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在各种宗教节日时大街小巷也是一片欢腾。尽管我仍旧没有信仰,但我也想谈谈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世上每件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意义。如同各种宗教,它们尽管有不同的教义,但都是引人为善,带领人类走向美好的明天。再者它们又是人们的精神依靠,支持人们在强压下坚定不移地生活。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毁灭任何一种宗教,只要它是引导人们走正途。

而对于犹太,这一直是一个特殊的民族。在古代,犹太民族就一直被外族入侵,曾沦落为巴比伦之囚,有数十年的流放生活。到了中世纪的欧洲则更甚,犹太人被视为劣等民族,在宗教上受迫害,在政治经济上也受到限制。他们只是忠诚地相信上帝,实不该遭此劫难。我一直相信,众生平等,珍视自己的生命,也要珍视别人的生命。

月1日星期三重新翻阅了一下这本薄薄的日记,却觉得心中泛起一股沉甸甸的痛楚。安妮,一个怎样坚强的女孩?可以在四面楚歌的环境中,坚强活着;可以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勇敢承受;可以在无理责备的言语中,自我调适;可以在压抑苦闷的心情下,自娱自乐。而她,只有十三岁,却已初露成熟的端倪。相比而言,有些成年人却有着幼稚的思想。现如今,经济大萧条,房价上涨,股价下跌。多少人在这场经济灾难中一无所有,而有些人竞选择轻生来逃避这些痛苦。去看看安妮吧,要知道我们还是自由之身,生活中还有着阳光与鲜花。经济不济,无非是无法再过以前的奢侈生活,可与安妮的密室相比已算天堂,凭什么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可以承受之重,我们却承受不了生活美好,学会珍惜,前面的路还有很长,相信安妮的陪伴让你懂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