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评曾国藩
10744900000004

第4章 待洋人以诚相见

——要要李鸿章评曾国藩之二

又曰:‘别人都晓得我前半部的功名事业是老师提挈的,似乎讲到洋务,老师还不如我内行。不知我办一辈子外交,没有闹出乱子,都是我老师一言指示之力。从前我老师从北洋调到南洋,我来接替北洋,当然要先去拜谒请教的。老师见面之后,不待开口,就先向我问话道:少荃,你现在到了此地,是外交第一冲要的关键。我今国势消弱,外人方协以谋我①,小有错误,即贻害大局②。你与洋人交涉,打配作何主意呢③?’我道:门生只是为此,特来求教。’老师道:你既来此,当然必有主意,且先说与我听。’我道:门生也没有打什么主意。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痞子腔盖皖中土语⑤,即油腔滑调之意)。’老师乃以五指捋须⑥,良久不语,徐徐启开曰:呵,痞子腔,痞子腔,我不懂得如何打法,你试打与我听听?’我想不对,这话老师一定不以为然,急忙改口曰:门生信口胡说,错了,还求老师指教。’他又捋须不已,久久始以目视我曰:依我看来,还是用一个诚字,诚能动物,我想洋人亦同此人情。圣人言忠信可行于蛮貊⑦。这断不会有错的。我现在既没有实在力量,尽你如何虚强造作,他是看得明明白白,都是不中用的。不如老老实实,推诚相见,与他平情说理;虽不能占到便宜,也或不至于吃亏。无论如何,我的信用身分,总是站得住的。脚踏实地,蹉跌亦不至于过远⑧,想来比痞子腔总靠得住一点。’我碰了这钉子,受了这一番教训,脸上着实下不去。然回心细想,我老师的话实在有理,是颠扑不破的。我心中顿然有了把握,急忙应声曰:是是,门生准遵奉老师训示办理。’后来办理交涉,不论英俄德法,我只捧着这个锦囊,用一个诚字,同他相对,果然没有差错,且有很收大效的时候。古人谓一言可以终身行,真有此理。要不是我老师的学问经济俞,如何能如此一语破的呢逾?”

——节录自《吴庚子西狩丛谈》

【注释】

①协:协助遥

②贻害:留下祸害。

③打配:打算的意思。

④门生:学生。

⑤盖:承上文说明理由或原因。

⑥捋(1俜):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

⑦蛮貊(6):泛指少数民族。

⑧嗟跌:比喻失误。

⑨经济:经国济民。

⑩破的:的,箭靶。比喻发言中肯。

【译文】

李鸿章又说:“别人都晓得我前半生的功名事业是我的老师曾文正公提携起来的,但讲到洋务方面的事,似乎老师还不如我内行。他们却并不都是老师一句话指示的力量。从前老师从北洋调到南洋,我来接替北洋,当然要先去拜谒请教他老人家。老师见到我之后,不等我开口,就先向我问道,‘少荃,你现在到的这个地方,是对外交涉第一重要的关键。现今国势衰弱,外国人才联合起来算计我们,有一点小小的错误,就会遗留祸害、影响大局。你与洋人交涉,有什么样的打算呢?’我回答说,‘学生正是为了这个问题,特地来向您求教的。’老师对我说,‘你既然来到这里,当然必定会有自己的主见,不妨先说给我听一听。’我说,‘学生也没有打什么主意。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即用油腔滑调来对付他们。’老师听后捋着胡须,很长时间不说话,之后才慢慢开口说,‘呵,痞子腔,痞子腔,我不懂得如何打法,你试着打给我听听好吗?’我想不对,这话老师一定不以为然,急忙改口说,‘学生信口胡说,错了,还求老师指教。’他又不停捋着胡须,很久之后才看着我说,‘依我看来,还是用一个诚字为好,诚能感动一切人和物,我想洋人也同样具有这种人情。

圣人说忠诚和信用可以实行于少数民族那样不开化的人群,这绝对不会有错的。我们中国现在既然没有实力去与洋人相抗衡,那不管你如何虚强造作,洋人是看得明明白白的,都不会产生什么实际的效果。不如老老实实,推诚相见,与洋人平情说理;这样做虽然不能占到洋人的便宜,但或许也不至于吃亏。无论如何,我们的信用身份,总是站得住脚的。脚踏实地,失误也不至于太大,想来比痞子腔总靠得住一点。’我碰了这个钉子,受了这番教训,面子上实在过不去。然而回过头来用心仔细一想,觉得老师的话实在有道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的心中立刻有了把握,急忙应声说,‘是是,学生一定遵循老师您的训示办理。’后来办理对外交涉事知道我办一辈子外交,没有闹出乱子,务,不论是对英国、俄国,还是德国和法国,我只是捧着这个锦囊妙计,用一个诚字同洋人相对,果然没有差错,而且也有收效很大的时候。古人所说的一句话可以终身遵照行事,真有这个道理。要不是老师的学问和经国济民之术高深,如何能这样一语中的呢?”

【评析】

李鸿章在篇中阐述了曾国藩以和为主体的对外基本方针对他的深远影响所在。的确,李鸿章作为曾国藩事业上的忠实继承人,在对外交涉方面体现得尤其充分。中国近代史上许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尽管是由清朝国势衰弱所决定的,但李鸿章与他的老师曾国藩一样,错误地将处理国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忠信笃敬运用于外交事务,幻想西方列强发善心,在对华侵略问题上有所收敛,结果适得其反,丧失了民族和国家的许多权利。这是曾国藩和李鸿章成为近代中国悲剧式人物的基本原因所在。

“野坚如金石,重如山岳冶”

——要要李鸿章评曾国藩之三

原文

公治军①,谋定后动②,折而不挠③,坚如金石,重如山岳④。诸将化之⑤,虽离公远出,皆遵守约束不变。自九江未拔,诸军已略定江西郡县矣⑥。公以父忧归⑦,累诏起复视师⑧,不出。既逾小祥⑨,始奉命援浙江。是时公军为天下劲旅,四方有警,争乞公赴援⑩。南则浙闽,西则蜀,北则淮甸,皆遥恃公军为固,虑旌旗他指。天子亦累诏公规画全势,视缓急轻重去就之。公曰:谋金陵者必据上游,法当舍枝叶图本根。”遂建议三道规皖。

公既平定江南,威振方夏,名闻外国。会忠亲王僧格林沁战殁于曹,廷议以公北讨流寇。是时公所部湘军皆已散归1,经画岁馀,功绪渐彰。会疾作,有诏还镇江南,中外大事皆就决之。公所谋议,思虑深远:进规中原,议筑长墙,以制流寇;策西事,议清甘肃而后出关;筹滇、黔议,以蜀、湘两省为根本。皆初立一议,数年之后,事之成否卒如其说,而驭夷为尤着云。初,咸丰三年金陵始陷,米利坚人尝谒江南帅,愿以夷兵助战。H年,和议既成,俄罗斯、米利坚皆请以兵来助。公议以为宜嘉其效顺,而缓其师期。及同治元年,英吉利、法兰西又以为请,公又议以为宜申大义以谢之⑩,陈利軎以劝之。皆报可。廷议购夷船,公力赞之。比船至,欲用夷将,则议寝其事。其后自募工写夷船之制,近似之,遂议开局制造。自是外洋机器、轮舟、夷炮,中国颇得其要领矣。六年,诏中外大臣筹和议利害⑩,可许不可许?公议以为其争彼我之虚仪者许之,其夺吾民之生计者勿许也。移直隶总督,天津民有击杀法兰西领事官者,法人讼之朝,天子慰解之。法人固争,有诏备兵以待。公曰:百姓小忿,不足肇边衅⑩。”从之。而密议诸将练兵,设方略甚备。先是,公已积劳成疾,至是疾益剧。会江南阙帅,上念南洋驭夷事任绝重,非公不可,遂命还江南卧治之。至则经营远略益勤。

——节录自《曾文正公神道碑》

【注释】

①治军:整顿管理军队。

②谋定:计议筹划定了以后遥

③不挠:不屈服。

④重:庄重;端重。

⑤化:变化;理解;感化。

⑥略定:经略安定。

⑦父忧

⑧起复

居父亲之丧。

在封建时代,官吏有丧,服未满而复起用,谓之起复。但后来有人称服满而起用为起复,服未满而起用为夺情。视师:治军。

小祥:父母死后一周年的祭祀之礼。

乞:乞请;乞求;请求。

淮甸:淮河流域各地。

恃:依赖;凭借;依靠;仰仗。固:稳固;坚固。

旌旗:旗帜;军旗。

规画:计划;谋划;筹划。

去就:去留;进退。

谋:谋取。上游:长江上游。

法当:理当。

规皖:筹划安徽之事。

战殁于曹:僧格林沁于同治四年被山东农民军宋景诗部与捻军击毙于曹州府菏泽县,故称战殁于曹。

散归:遣散回家。

经画:筹划。

功绪:功,已完成的事。绪,事情的开端。彰:显明。

会:适逢。作:兴起。这里可释为“复发”。

进规:进而筹划。中原:地域名。狭义来讲,指今河南一带;

广义来讲,指今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策:谋略;策划。西事:西dt边陲之事。

驭夷:抵御洋人。

咸丰三年:1853年。

米利坚人:美利坚人,亦即美国人。谒:请求;晋见。

英吉利:英国。

申大义寝:息

申述正道曰申述正理。

止。

写:描摹。

要领:比喻事物的重点、关键、主要情况。筹:筹划;筹办。利害:利益与损害。

虚仪:空虚的仪式。

生计:谋生之计。

讼:争辩是诉讼;责备。

慰解:安慰解说。

忿:小小的怨恨。

⑩肇(zhao):开始;开。

方略:计谋策略。

阙:通“缺”。

⑩南洋:我国沿海地域。自山东以北地方,谓之北洋;自江苏以南,浙、闽、两广沿海及长江各地,谓之南洋。

远略:远大的谋略。

【译文】

曾文正公整顿治理军队,计议筹划定了以后才采取行动,遭受挫折而不屈服,意志坚定如金石,稳重如山岳。诸将均受了他的感化,虽离他远出,均遵守他的约束而不改变。当时九江尚未攻取下来,湘军已经安定于江西各州县了。曾文正公以居父亲之丧回归故里,朝廷多次下诏敦促他起复治军,他没有同意。在他父亲去世一周年的祭礼之后,他才奉命救援浙江。在当时,他主持的湘军为天下的劲旅,四方有危险紧急的情况,都争着乞求其前往救援。南到浙江、福建,西到四川,北到淮河流域各地,都远远地仰仗他的湘军以为稳固,而担心他的军旗指向他处。天子亦多次下诏给他,请他筹划全国的形势,叫他根据轻重缓急以决定进退。他说:“要谋取金陵的话必须占据长江上游,理当舍枝叶而图根本。”于是他先后呈上三道奏疏建议筹划安徽之事。

曾文正公平定江南之后,威震中国,名闻世界。适逢忠亲王僧格林沁战死于曹州府菏泽县,朝廷决定让他往北征讨“流寇”。这时他领导的湘军均已遣散回家,在这种情况下他筹划了一年多,哪些是已完成的事、哪些事还才开始就逐渐显明了。

适逢他旧病复发,朝廷有诏令叫他还镇江南,中外大事都由他决定。他所谋划议定的事,思虑深远:进而筹划肃清中原,议筑长墙,以制流寇;策划西北边陲之事,计议肃清甘肃而后出玉门关;筹划云南、贵州的军务,必须以四川、湖南两省为根本。所有这些都是开始议论时他所表明的一个意见,数年之后,事成还是不成最终完全如同他所说的一样,而其抵御洋人之策尤其着名。

最初,咸丰三年(1853年)金陵落入太平军手中,美国人就曾晋见湘军领导人,愿以夷兵助战。咸丰一年(1861年),和议既成,俄国、美国都请求以兵来助。他发表议论,认为宜嘉奖他们的好意,而延缓他们出师相助的日期。到同治元年(1862年),英国、法国又请求发夷兵相助,他又计议认为宜申述正理以婉拒他们,陈述利害以劝导他们。他的这些议论和主张,朝廷都同意。

后来朝廷决议购置夷船,他极力赞成。等船到了,朝廷想要请外国的将领前来操纵,又是依据他的建议而止息其事。后来他招募工人描摹夷船的造法和原理,有了大概的把握之后,于是就计议开局制造。从此外洋的机器、轮船、夷炮之类,中国也掌握其要领了。同治六年(1867年),朝廷诏中外大臣商量和议的利益与损害,可以允许还是不可以允许。他认为如果洋人只是争彼此空虚的仪式的话可以允许,如果是要掠夺我国人民的谋生之计就不要答应他们。后来调任直隶总督,天津老百姓有击杀法国领事官的,法国人告上朝廷,天子安慰解说。

但法人固执争辩,于是朝廷下诏令备兵以待。他说:“百姓们小小的恩怨,不足以开边衅。”朝廷同意了他的意见。同时,他又密议诸将练兵,设计的计谋策略甚为详备。本来,他已积劳成疾,到这个时候病越发加剧。适逢两江总督空缺,皇上考虑到“南洋”的驭夷任务十分繁重,非他莫属,于是就命他回江南任两江总督,一边养病一边治事。他来到江南以后则越发勤奋地规划远大的谋略。

【评析】

神道碑是立在墓道上的碑,在封建社会只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曾有的,上面记述着死者的生平事迹。由于过去撰写神道碑的人,往往都是死国者的门生故旧,所以历史上的神道碑几乎无例外地都是替死者歌功颂德的。

国《曾文正公神道碑》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以自己名义请吴汝纶代撰的,藩因此对曾国藩多讴歌之词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本篇所节录的是《曾文正公神道碑》中专门叙述有关曾国藩治军、驭夷和办洋务的段落。篇中反映出作者一定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对农民军极尽诬蔑之能事,比如左一个“廷议以公北讨流寇”,右一个“进规中原,议筑长墙,以制流寇”;另一方面又对曾国藩本人推崇备至,或称之“坚如金石,重如山岳”,或颂之“威震方夏,名闻外国”,或赞之“公所谋议,思虑深远”等等。

但是,《神道碑》中这两个段落多数还是依据历史事实来写的,符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符合曾国藩的本来面目。

比如李鸿章在篇中指出,曾国藩治军,“谋定而后动”,这符合曾国藩的特点。因为曾国藩用兵,往往采取以守为攻的方针十,力戒攻坚,亦戒浪战,主张谋定而战,预留后路,步步求稳求准,不肯冒一点险,最讲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比如李鸿章在篇中指出,湘军诸将“虽离公远出,皆遵守约束不变”,这也符合曾国藩的特点。因为曾国藩在湘军中把封建伦理观念同尊卑等级观念结合起来,将军法、军规同家法、家规结合起来,用父子、兄弟、师生、朋友等亲友关系来掩饰、调剂、补充上下尊卑关系,以减少内部的摩擦与抵触,使下级与士兵乐于尊重官长、服从官长、为官长卖命。

比如李鸿章在篇中指出,曾国藩曾向朝廷建议,“谋金陵者必据上游,法当舍枝叶而图本根”,这也符合曾国藩的事实。因为曾国藩在当时的军事实践过程中,决心置江浙于不顾,仍坚持把战略重点放在安庆,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坚持先取安徽、后取江浙、力争上游、以上制下的战略方针。

比如李鸿章在篇中指出,曾国藩建议,对付外国人一定要坚持“其争彼我之虚仪者许之,其夺吾民之生计者勿许也”,这也符合曾国藩的特点。因为曾国藩平时坚持“以条约为凭”、“大事苦争,小事放松”的对外方针,表现出其对外交涉理论与实践所体现的妥协与抗争的两重性。

比如李鸿章在篇中指出曾国藩在办洋务这个问题上,“自募工写夷船之制,近似之,遂议开局制造”,“自是外洋机器、轮舟、夷炮,中国颇得其要领矣”,这同样符合曾国藩的特点。因为曾国藩认为要“自立”与“自强”,要抵御外侮,单纯地购买外洋的轮船是不够的,这样容易受人控制,难以达到“据为己有”的目的,于是他就决心将原来单纯地购买洋船洋炮的计划转变为仿而制造的计划,决定抓紧时间自行制造,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谋求防洋之具和防洋之器。

总之,我们如能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剔除篇中具有局限性的内容,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对于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曾国藩其人、其事,及曾国藩对后世的影响,肯定是会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