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评曾国藩
10744900000005

第5章 “为学研究义理”,“为文效法韩欧”

——李鸿章评曾国藩之四

原文

公为学研究义理①,精通训诂②;为文效法韩、欧③,而辅益之以汉赋之气体④。其学问宗旨以礼为归⑤。尝曰:古无所谓经世之学也⑥,学礼而已。”于古今圣哲自文周孔孟⑦,下逮国朝顾炎武、秦蕙田、姚鼐、王念孙诸儒⑧,取三十有二人图其像而师事之。自文章、政事外,大抵皆礼家言。常谓:‘圣人者,自天地万物推极之,至一室米盐无不条而理之。”又常慨古礼残缺,无军礼。军礼要自有专篇细目,如戚敬元氏所纪者。若公所定营制营规,博稽古法,辨等明威⑩,其于军礼庶几近之。至其论议规画,秩序井井,经纬乎万变,调理乎巨细,其素所蕴蓄然也。

——节录自《曾文正公神道碑》

【注释】

①为学:研究学问曰治学。义理:本意是指道理或经义名理。后来宋明理学亦称义理之学,简称义理。

②训诂:解释古书字义。也作“诂训”、“训故”和“故训”。

③韩、欧:即唐代的文学家韩愈和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

④汉赋: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吸取《楚辞》、荀卿《赋篇》的体制词藻,纵横家的铺张手法而写成。气体:气,指气势,气质。体,事物的本体、主体。

⑤宗旨:主要的意旨。后来,某一学派的主要思想、行事的目的和意图亦称宗旨。礼: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

⑥经世之学:治理世事的学问。

⑦圣哲:具有超凡的道德才智的人。文周孔孟:指周文王、周公、孔子、孟子。

⑧秦蕙田:字树峰,号味经。乾隆进士,官至工部、刑部尚书。少承家学,以经术笃行,知名海内。姚鼐:字姬传,一字溪谷,号惜抱。乾隆进士,官至刑部郞中,后参加修《四库全书》,书成后,历主梅花、钟山、紫阳诸书院讲席,凡四十年,论学主张义理、文章、考证不可偏废。王念孙:字怀祖,号石臞。少从学戴震,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尽得其传。乾隆进士。晚年专意着述,学识渊博,尤专于校勘、训诂。子引之,传其学,世称“高邮王氏父子”。

⑨师事之:以师长之礼事之。

⑩政事:施政办事。

礼家言:仪教化之言。

推极:推究天地万物的由来。

条而理之:分条而理;有条有理。

慨:慨叹。

无军:没有专门的军礼。

⑩戚敬元:即戚继光。戚继光,字元敬。敬元误。

博稽:广泛地考核。

⑩辨等明威:分出等级,显示威严。

庶几井井经纬调理蕴蓄

差不多。

有条理。

规划治理。调和治理。积聚涵养。

【译文】

曾文正公致力于研究宋明义理之学,精通对古书字义的解释;研究文学效法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而辅之以汉赋的气势与本体。他做学问的主要意旨是以“礼”作为最后归宿。他曾说:“古代是没有什么治理世事的学问的,学习古礼而已。”他对于自古到今具有超凡道德才智的圣人贤人,上自周文王、周公、孔子、孟子,下及我朝顾炎武、秦蕙田、姚鼐、王念孙等名儒,取三十二人画其像以师长之礼对待他们。除撰写文章、施政办事之外,他大体上谈的都是礼仪教化之言。

他常常说:“古代的圣人,大至天地万物皆推究其由来,小至一家一室的米、盐都没有不分条理的。”他又常慨叹古礼已经残缺,没有专门的军礼了。军礼按理说应当要有自己的专篇细目,有如明代戚继光所记述的那样。像曾公所亲自制定的营制营规,广泛地考核古代的礼法,分出等级,显示威严,这相对于军礼来说也差不多相近了。至于他在制订营制营规时所做出的论议规划,秩序井井有条,规划治理各种各样的变化,调和治理大大小小的事情,其平素所积聚的涵养就是这样的。

【评析】

本篇所节录的是李鸿章由吴汝纶代撰的《曾文正公神道碑》中专门叙述曾国藩有关为学、为文以及以礼治军方面的段落。由于篇中主要是讲学术研究,涉及政治、军事的地方比前面段落要略微少一些,因此其可信性和可资参考的部分比前面段落要略微多一些。

比如李鸿章在此篇中指出,曾国藩“为学研究义理”,“为文效法韩、欧”,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谁都知道,曾国藩是笃信理学的,所以“为学研究义理”是可以理解的。

同时作为清代文坛正宗的桐城派,它标榜“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介欧韩之间”,将“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以清真雅名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使古文成为倡导封建理学、点缀“休明盛世”的工人具。曾国藩出于桐城,而又变革桐城,同桐城派关系十分密切,桐城派这种人“文以载道”的功利要求,是曾国藩为文的出发点,也是他文学思想的核心。评比如李鸿章在此篇中指出,曾国藩的“学问宗旨以礼为归”,“古无所谓曾经世之学也,学礼而已”,“自文章、政事外,大抵皆礼家言”等等,亦符合国当时的历史事实。

一般人都知道,曾国藩特别重视“礼”,在他看来,“舍礼国无所谓道德”,“舍礼无所谓政事”。曾国藩提出的“礼”,来源于中国传统文藩化中的儒学。儒家讲“礼”,强调“教化”。所谓“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六艺之教,以礼为要。通过“礼”的“教化”,使人自觉地遵守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因此曾国藩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隆礼”,亦即为了“复性”。人们接受教育,就可以不越轨,就可以安分守己,就可以恢复人心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等“善性”,就可以做到“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符合儒家学说“教人为仁,教人遵礼”的精神,从而自觉地去遵循封建统治阶级的纲常伦理,维护以封建等级制为核心的封建统治。

比如李鸿章在此篇中指出,曾国藩常慨叹“古礼残缺,无军礼”,“军礼要自有专篇细目”,亦符合当时历史事实。一般人都知道,曾国藩是主张“以礼治军”的。他认为,“带勇之法,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礼”。他的所谓“仁”,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此“则人知恩矣”。他的所谓“礼”,即卩“持之以敬,临之以庄,无形无声之际,常有凛然难犯之象”,如此“则人知威矣”。因此带兵之人就是要“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正因为“古礼残缺”而“无军礼”,所以曾国藩根据现实需要“博稽古法”,“创造”了这套以礼治军的方法,李鸿章对此十分欣赏和佩服,并誉之为“其于军礼庶几近之”。

总之,李鸿章在此篇中对曾国藩为学、为文以及以礼治军等的评价。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对于研究曾国藩其人、其事,对于研究曾国藩对后世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我们决不可以忽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