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竞岗
10747700000012

第12章 郜子达求官心切,老爷子舔舌护犊

郜子达离开乌酉湖以后,想起孔佰文等了个鸟的话,就反复琢磨起来。心想自己刚任职“第一科”,不便向组织提出升职的要求。但从任主任科员算起,在正科级的岗位上也不能算短了。如果就这样等下去,那不也成了十大傻子之一了吗?

第二天一上班,他把该处理的事儿马马虎虎地处理了一下,站起身拉开柜子,挑了两罐咖啡,踅摸到胡晔那里。他把咖啡罐放到写字台前面的茶几上。胡晔瞥了一眼,问:“这是干什么?”

“那天有位朋友给我带了两罐咖啡,搁我那儿也是搁着,不如放你这儿,工作累了,冲一杯喝喝,解解乏。”郜子达边说边打开了一罐,走到写字台前面,对胡晔说,“味道不错的,给你泡杯尝尝。”说着,拿起写字台上的茶杯,出去到水房里倒掉里面的茶叶,涮了涮,回到屋里,将咖啡和配料配好,从热水器中接上水,拿随咖啡罐里带的小汤勺搅一搅,双手端到胡晔的面前。

“多谢了,”胡晔放下手里的工作,客气地让道,“你坐,你坐!”

郜子达退几步坐到斜对面的沙发上,有一搭无一搭和胡晔聊了起来。闲聊了一阵子,胡晔说:“你好像有什么事儿?有事就直说。”

“也没什么大事,这几天没多少工作,思谋着我在这科级岗位上也有些年头了,也该……”

胡晔笑笑,若有所思地说:“有目标了?”

郜子达犹豫了一下,说道:“教育局不是空出来一个领导职位吗?”

胡晔想了想:“不知潘书记有没有人选。”

郜子达望着胡晔,他知道,按照市委领导分工,教育系统由潘池分管。在人事问题上,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距,常委分管的系统配备领导干部,除非书记有人,一般都尊重分管常委推荐的人选。一般情况下,分管常委和他所管辖的干部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人事圈子,出现空缺,他首先从这个圈子里考虑人选。这就好比农民的自留地,个体户的店铺,外人是很难插进手,分上一杯羹的。郜子达属于侯静德分管,要进入另外一个圈子,通常情况下,一是由书记钦点,二是常委互相之间在各自的圈子里进行交换。他在市委机关工作多年,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很难,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想到这里,他轻轻地摇摇头,说:“所以请你出山,在潘书记那儿探个虚实。”

胡晔面有难色,他望着对面墙上的一幅字,瞅一眼茶几上的咖啡罐,便知郜子达是有备而来的。郜子达有前朝遗老的背景,在领导层和机关干部中,对高干家庭出生的干部,有意无意中,一般都对他礼让三分,而且在职务安排上优先于别人。因此,他也就有意无意间表露出一些霸气,让你多多少少产生一种畏惧感。此刻他让你“探个虚实”,实际上就是摆明了他的态度,对他瞅准的位子那是势在必夺。这样想着,他转头对郜子达说:“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先找找组织部,谈谈你的情况,在那儿挂个号。我去给侯秘书长说一说,让他给你探个消息,再看下一步怎么做。这样可以吧?”

“那就谢谢胡秘书长了。”说着站起身,边退边说,“那我就听你的好消息了。”

“不用谢,你先去吧,有消息我会告诉你的。”

郜子达出了胡晔的办公室,转身去组织部。他先到组织部干部科,和孙科长寒暄了几句,悄声地直截了当地问道:“教育局空出来的那个职位有人选了没有?”

孙科长轻轻地摇摇头,笑而不答。郜子达就知趣地说:“我知道,组织部门的工作要求守口如瓶。”接着他问,“杨部长这会儿在不?”

“在。找他的人很多,不一定能挨上,”孙科长冲他诡异地笑笑,“你去找找看吧。”

他到杨部长对面的房间里候等着。这里已经有不少前来拜访的同志。沙发上坐满了人,但凡能放屁股的地方,都挤成一团。后来的人挤不下,就只有站着的份了。看着这种情形,他不禁想起火车站的售票大厅。他知道,机关治理工作开始以后,削肿减肥,包括削减超编制配备的领导干部。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县区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的调整。他当然知道,每到调整领导班子的时候,这个地方就门庭若市。就像每到春节和学生寒暑假期间的火车站候车大厅一样热闹,一样拥挤不堪。他左顾右盼了一会儿,就和他认识的一位来访者挤坐在一张椅子上,小杨照例给他倒杯水,他接过水杯,说声谢谢,问小杨:“进去的人多长时间了?”

“一会儿了。”小杨回答。

不一会儿,部长室里的客人出来了,小杨进去通报了一下,排在前面的访客被召进去了。就这样,郜子达一边和熟人悄声聊天,一边看着出出进进的访客。挨到他时,他的心里反而七上八下的了。进了杨部长的办公室,部长倒也客气,让他坐下,他就把半拉屁股跨在写字台前侧的沙发上,挺直腰杆望着部长。部长抽出一支烟给他,他说声谢谢,部长就说:“不吸烟好,不吸烟好。”

郜子达有点尴尬地笑笑,不知是说好呢还是说不好呢。部长自己点上烟,吸了一口,微笑着对他说:“说吧,有什么说什么,开门见山。”

他受部长随和态度的鼓励,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谦卑地说:“我在科级干部的岗位上也有些年头了,你看部长,能不能再给压压担子,换个责任再大一点的岗位!”

杨部长听完他的话,平静地对他说:“你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要求也不过分。不过,你也知道,各部门的领导班子大都超编,僧多粥少,现在又要削肿减肥,暂时没有位子。以后一有空出来的位子,我们再考虑,你看这样如何?”

郜子达闻听此言,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他咽了口唾沫,吞吞吐吐地说:“教育局不是有个空出来的职位嘛!”

杨部长笑了笑,客气地说:“哦,那里有人选了。”

“是吗?”郜子达的话软中带硬,“就这事儿,还请杨部长多多关照。”

杨部长点点头:“等等看吧,只要有机会,记着你呢。”

郜子达从部长办公室走出来,觉得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像杨某人说的等等看,而要主动出击,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去争取,绝不当“默默奉献等提拔的”傻子。

下班以后,他直接去老爷子家,把这事儿跟老爷子说了说,老爷子也没有推托,拿起电话,给市上的头头脑脑逐一打了一通招呼。打完招呼,他坐下来,问郜子达:“我听你媳妇说,最近一段时间你有点儿不规矩,而且对方还是自家的亲戚。你说实话,有没有这事儿?”

“没有,绝对没有。”郜子达矢口否认。接着他说,“梅雨就那样,说风就是雨,疑心又重,又容易上当受骗。你又不是不知道。”

“没有就好,”老爷子说,“如今这男女之事,虽说不是什么大事,可要是为这事闹得鸡犬不宁,在这种节骨眼上,就难免被人家拿来做文章了,你小子明白吗?”

“我又不是三岁大的小孩,你就不要管那么细了,好不?”郜子达不以为然地说。

“嗬,你小子是涝池大了鳖也大了,嫌着老子管了。”老爷子嗔怪道,“那好,我以后不管你了,你也别来烦我。”

“哪能呀,”郜子达嘻皮笑脸地说,“该管的还得管。”

父子俩一来一往地逗了一阵子嘴,郜子达就借故离开老爷子家,老老实实地回家去了。

过了几天,他去找胡晔,见胡晔情绪很好,他就知道胡晔已经找过侯静德了,而且效果还蛮不错的。

“我见过侯秘书长了,”胡晔说,“秘书长非常重视这事儿。不过,教育局那块归潘书记管,他可能有人选了。”

“那,”郜子达疑惑地问,“没有周旋的空间了?”

“也未必,”胡晔说,“你是知道的,在干部的选拔使用上,不到最后一刻,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你的意思是,”郜子达望着胡晔,对眼下的形势进行闪电般的分析判断。从胡晔对事态的态度看,老爷子的影响力正在发生作用,他不知道潘池的人选,其背景到底有多深,如果是一般的关系,很容易撬动,如果有特殊关系,那就没有那么容易让他改变原来的初衷。于是他问,“潘书记的工作还是可以做的了?”

胡晔点点头说:“我刚才说过,不到最后一刻,什么事都是可以发生的。”

“我明白。”郜子达对官场语言有天然的感悟能力。他听懂了胡晔的话,成事在天,谋事不是在人嘛!“谢谢秘书长,我先走了。我有什么难题,少不了还要来请教。”说着,他站起身,向外走去。

他没有回自己的房间,而是直接去找潘池。潘池办公室对面的房间里坐满了访客,他掏出手机看看时间,又看看满屋子等候潘池接见的人,心想在这里候到猴年马月才能挨上他呀!于是,转回自己的办公室,磨蹭到下班时间,就直接去了老爷子那儿。

老爷子见他吊个脸,知道那事还没有眉目。也就没有急着问他什么。郜子达见老爷子这么撑得住气,就开门见山地说:“老爷子呀,我借你一样东西,你可不要舍不得呀!”

“哼,就这还不愿让人管!”

“我多会子说过不让你管了,”郜子达开玩笑道,“既使说过,那也是大人不见小人过,该怎么着还怎么着,谁让你是老爷子呢!”

“说吧,混小子,需要啥?”

“把你收藏的那些名人的字画拿出几幅来!”

老爷子一怔,拉下脸来说:“我就知道,一遇到啥事,你就会打它们的主意。”

郜子达说:“那东西搁着也是搁着,搁得时间长了,说不上发霉了,让虫子给咬了。在这种关键时候拿出来,让它发挥一点儿作用,免得你劳神劳力的,时不时地拿出来晾它。同时也算是物尽其用嘛!”

老爷子愣了一会儿,带着无奈的口吻问道:“真的到这种地步了吗?”

“别问那么多了,拿东西吧!”郜子达有点着急地说。

老爷子叹口气,极不情愿地搬出一个装字画的匣子,郜子达打开匣子,从里面挑出几幅,看一看,都是些出自名家之手的精品,价格不菲。他把字画卷起来,拿报纸包上,出门打了辆出租车,直奔潘池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