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史迪威与蒋介石
10752000000032

第32章 重返北缅(6)

何应钦嗯嗯吼吼了半天说:“我看用奇兵固然有许多好处,但目前日本人在缅北的实力足以驱逐这小股部队,夺回机场。如果他们很快调集重炮把机场跑道炸坏,如果使用飞机轰炸效果更佳,美国增援部队降落不下来,仅靠那几个人固守机场,简直是画地为牢了,曰军增援部队一到,这种偷袭就会破产。”何应钦讲话时好像生怕曰军被史迪威打败似的。

“如果制空权在美国一方呢?”蒋介石冷冷地问道。

“这也难说清楚,到底制空权在不在史迪威一方。”何应钦含糊其词地回答道。

“那我们对这种局面应该采取什么方略呢?,

“一方面,我们叫廖耀湘和孙立人注意保存实力,不要轻易深入,另一方面强渡过怒江的云南远征军部队也要审慎从事,不可冒进。”何应钦用一只白晳的小手不住摇动着。

“另外,委员长,日军已经开始向湖南全境大举进攻了。”说这话的时候,何应钦的声音特别低,而且两只小眼圆瞪着,一直盯着蒋介石的面部表情。

“知道了,我早料到他们会这样干的,我已告诉了陈纳德,让他派飞机给我多扔几趟炸弹把日本人给我挡住。”蒋介石对何应钦通报的这条消息并不在意,好像曰本人比史迪威好对付得多一样。

清晨,厚厚的云层压得很低。天还没有完全亮开,史迪威就精神抖擞来到了机场上,史迪威一出现就被一大群记者一下子团团围住,他们对着史迪威不住地闪动着镁光灯,都抢着拍下他临战的竟头。

史迪威面对记者们的种种提问,只认真听取,却不作任何回答。史迪威终于打断了记者们的问话:“诸位记者女士们,先生们,对于你们的种种提问,我能回答的不比你们知道的多多少,我认为最好的回答方式是请你们和我一同去密支那,那里能满足你们的所有要求,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顿时,记者群里发出一阵欢呼声,他们能随同增援部队一起飞往密支那采访简直是天赐良机,这是他们没有意料到的。那里战斗还没有结束,这正是记者成功的好时机。

“请问,将军你能保证我们的绝对安全吗?”一位女记者向史迪威发出了大声的质问。

“小姐,十分遗憾,这个我办不到,因为连我自己的安全也没有任何保证。”史迪威的回答引起了记者们的哄笑,史迪威冲着人圈子外面的飞行员埃米特·泰森上尉说:“泰森上尉,我想你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吧。”

泰森上尉十分拘谨,腼腆地咧着嘴笑了,大家又是一阵开怀大笑。

当史迪威带着十多名记者热热闹闹地坐上泰森上尉的飞机,迎着东方斑斓纟旬丽的云霞升上天空时,机场上载着89团增援部队的运输机也跟着一架架地起飞,很快在空中编好队,在第十航空队P-40型战斗机的护航下向密支那方向飞去。

上午10点钟左右,飞机到达密支那上空,此时天空中浓云密布,下面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像棉絮一样的云团在翻滚着铺向天际。

这时,密支那机场四周正在进行着一场十分激烈的战斗,密支那城里的日军趁夜晚,已经在伊洛瓦底江上好几处同时渡过了部队,全力向机场反扑,他们被中美军队顽强阻挡在机场以外的地方!日军丢失了密支那机场后,虽几次派出飞机想对机场进行轰炸,但都因为美国空军牢牢地掌握了制空权,使日本飞机根本无法靠拢机场!日军只得从防守云南方向的日军中抽调大量部队向密支那增援,从曼德勒方向沿铁路北上的日军33师团一部遭到英军温盖特的长途渗透部队和金尼逊上校指挥的部队的阻击,一个从泰国开到的日军师团也到达曼德勒,准备随时应付密支那或英帕尔方面出现的危机!

一天一夜的战斗,使突击队的人员损耗情况十分严重,最大的威胁是日军的炮火射程可以到达机场,这给增援部队的着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史迪威的专机接到了地面着陆有危险的信号,机舱里的记者们顿时骚动起来,史迪威连犹豫一下也没有,就作出了选择:“冒着日军的炮火强行着陆。”

为了安全起见,泰森上尉与护航的战斗机取得了联系,几架战斗机很快钻出云层,贴着日军阵地进行了轮番俯冲扫射。随之史迪威的专机冒着曰军打出的冷枪冷弹平稳地踏上了长长的跑道,接着运载89团的运输机也一架接一架地降落下来,日军向机场袭来的炮火在飞机四周不断爆炸,溅起弥漫的尘土。

史迪威带着记者们从机舱里跳出来,迎来的亨特上校将一顶钢盔递给史迪威:“将军,小心脑袋。”

史迪威不以为然地将钢盔转交给身边一位戴眼镜的英国记者:“他们打不着我的头,还是你们带上。”

就在这时,敌人从机场外射过来的几发炮弹在史迪威附近爆炸,泥土崩了他一身,一架运输机中弹着火,上面的士兵不等飞机停稳就不顾一切地从大火中往下跳,史迪威一边拍打着身上的泥土,还一边乐哈哈地挥动着手大声喝道:“孩子们快跳啊!赶快散开!”

跳下来的89团中国士兵从飞机里抢出一箱箱的弹药同时尽力灭火,减小火势。

新增援到的89团很快补充到了战斗岗位上,史迪威与亨特上校边说边向机场防守阵地走去。

“我问你,密支那到底有多少曰军?”

史迪威将军在密支那机场!

“最初估计有五百多名,看来现在是超过了这个数字。“我问你到底是多少?”

“大概有一两千守军吧。”

“那我让轰炸机再好好将它翻几个个儿吧,”史迪威对身边一位参谋人员说:“告诉奥尔德,说我要马上看见他的飞机轰炸密支那。”

“我说,亨特上校,最好咱们能弄辆车子,我们到前线去看看”。史迪威是指要去渡口。

亨特上校歪着头问:“你运来了汽车吗?”

史迪威嚷嚷起来:“运来了两辆吉普车零件,得赶快装配起来,我们才好派上用场啊。”

89团和150团开始组织反攻,由于运来的火炮及时发挥了威力,才把日军进攻的势头压住了,89团正一步步向前移动,把日军的阵地向后挤压。

史迪威被亨特上校带着查看了好几处阵地,史迪威似乎对他们还非常不满意。史迪威要求亨特无论如何都要守住机场,迅速扩大控制区域,使中美军队和一大批重型武器顺利空运到密支那机场。

亨特上校担心的是雨季在这两天里就可能到来,如果遇上大雨,飞机无法降落,空中无法接济,困难就将大得多了。

这也是史迪威最担心的事情,他要求亨特上校以向国旗宣誓时的献身精神守住机场。中午时,史迪威找到一架L-1飞机,离开了密支那机场。

史迪威在空中仔细地观看了重型轰炸机队对密支那的轰炸,在逐渐散开的云层下面,一颗颗炸弹在地面开了花,密支那整座城简直被翻了个转,但是仍有些炸弹扔得不是地方,扔到了水田里和山野上,无关紧要地爆炸了,史迪威又止不住大骂那些飞行员不中用。

雨季到了,可怕的雨季到了。哗哗的大雨下个不停,浓密的云幕厚厚地盖在密支那上空。亨特上校指挥的中美军队大多在没有遮挡的风雨中防守阵地。

从东线和南线增援的日军抓住这一对他们极为有利的时机,像发了疯一样不顾一切地在风雨中急速向密支那增援,加强了对密支那机场的反扑,很快日军夺回了他们在机场外围的一些阵地,坚守渡口的麦吉上校的部队遭到了日军的迂回包抄。

中美军队在滂沱的大雨中与曰军激战,战斗力在迅速地消耗下去,但是后续增援部队和武器弹药却无法从空中运来。

史迪威要求蒋介石命令突过怒江的远征军迅速向密支那方面进攻,以策应西线的进攻。可是蒋介石借口大雨滂沱,山路行进困难恐遭日军暗算等等理由,仍然让云南远征军缓慢推进,不能对东线的日军构成威胁。

日军组织敢死队对密支那机场发动了几次亡命的冲锋,都让中美突击部队给打了回去,但曰军失败一次,进攻就更猛烈一次。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的雨量使密支那的天空阴云满天,大风大雨携带着雷电,猛烈地摇撼大地。大雨时叫人冷得发抖。雨一住,地下的热气就向上蒸腾,一层白色的雾霭在山川间泛着可怕的白光,闷得人无法忍受,就是只穿一件单衣,身上也要冒出汗来。很多美国士兵无法适应这种气候,发起低烧,四肢无力,丧失了战斗力。亨特上校本人也快支持不住了,他用毛巾捆在发痛的头上,仍然指挥着部队与日军激战。

日军甚至在大雨雷鸣的夜晚也没有停止过进攻,中美军队则在白天进攻,把日军夜里夺去的阵地再夺回来,这种拉锯式的争夺战,使双方的损失都十分惨重。

一连好几天,大雨仍下个不停,增援部队仍然无法降落。机场外围争夺战中打死的中美军队士兵和曰军士兵的尸体越来越多,这些无法拖走的尸体在泥水中泡得发胀、发臭,这种臭味随风刮来,常常令人作呕。

虽然亨特上校部队战斗力越来越小,但史迪威对亨特上校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死守机场的的命令,亨特只好将现有的部队都向机场内进行收缩,进行最后防守。

廖耀湘和孙立人在马拉关前线知道史迪威组织的突击队占领了敌后百余里外的密支那机场,都十分震惊,他们冒着大雨命令自己的部队迅速从正面突破,发动了更为强大的攻势,以配合密支那的作战。

经过7天7夜的激战,防守密支那机场的中国军队有战斗力的人已经不满100人了,加拉哈德美军突击队也只剩下了12名,亨特上校虽然身上已有几处负伤,但仍然在坚持着指挥战斗,他身边的电台始终与史迪威司令部里的梅里尔将军保持着联系,随时报告战况和气象情况。

有时候,隆隆的飞机声就在头顶的乌云上面响着,可是载着增援部队和弹药给养的飞机就是无法降落下来。一道厚厚的浓云,紧紧覆盖着密支那,云层上面是晴空万里,可云层下面却是大雨如注。有些勇敢的美国飞行员想试着冲破云层降落,但由于云层太厚,都遭到了失败。甚至有一架飞机虽然冒险冲出了云层,但却一头扎进了水田,顿时爆炸得残骸满天,火光浓烟腾空而起。

飞机无法落下,只好每天飞来,又飞去,企图侥幸遇上雨雾散开的时候。为了寻到好天气,及时增援密支那,增援部队一律不准离开飞机,随时待命起飞。

这个时候,温盖特的特种部队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史迪威与蒙巴顿联系过多少次,就连蒙巴顿也说不上他们在缅甸具体的位置。这会他们已被日军打得七零八落,躲进了深山已是自顾不暇了,不可能抽出力量来支援密支那。

金尼逊的部队死死地扼守住了孟拱到密支那之间的公路和铁路,使增援密支那机场的日军只好绕道而行。

这个时候,卫立煌指挥的远征军在贺恩将军的督促下已向龙陵、腾冲之间进攻。

史迪威一方面组织新22师和新38师从正面猛攻马拉关要隘,一方面组织中国42团作好空运准备。美国陆军部征集来的2700名美军也已从加尔各答上岸,他们正由专列运往阿萨姆邦的利多机场待命,一旦天晴,便立即投入增援密支那的战斗。

一个星期过去后,密支那机场经历了7天7夜激战的考验,日军把包围机场的圈子越缩越小,但是机场仍然牢牢地掌握在中美军队的手里。

天终于晴了。这是攻占机场后的第八天,也是亨特上校几乎快要作最后打算的第八天了。这天早晨,下了7天的大雨停了,起风了,刮起了强劲的海洋季风,厚厚的云层开始变薄,炽热的阳光也像雨幕那样顷刻之间注满天地之间。

亨特上校立即向史迪威发出了增援信号,这真是上帝保佑。

中美士兵们满是泥垢的面孔开始露出了欢笑,快发霉了的情绪开始活跃起来。

当第一架飞机冒着日军猛烈的炮火成功地在跑道着陆时,机场上的守军纷纷从战壕掩体中跃出,向飞机奔去。亨特上校终于无力地瘫倒了他已经7天7夜没有合眼,精疲力竭。

增援密支那机场的军队源源不断着陆。

史迪威指挥廖耀湘的新22师又于6月1日突破了日军马拉关阵地,迅速将日军18师团包围在卡马英山地和孟拱河谷之间,进行了聚歼0当年驰骋南亚战场,不可一世的曰军骁将田中新一被中国军队彻底击垮。

此时,通往密支那的大路,已经完全畅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