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史迪威与蒋介石
10752000000043

第43章 未完成的使命(1)

就在史迪威抵达美国前夕,由记者阿特金森专门撰写的史迪威被召回经过的新闻稿交到了《纽约时报》总编室的桌上。

总编主任一口气读完了这篇出色的稿子,完全被阿特金森的情绪感染和打动了,当即签字同意付排。

美国战时新闻检查处扣压了这条新闻,《纽约时报》毫不示弱,把官司直接打到了罗斯福总统的办公桌上去了,罗斯福总统心情沉重地读完了这篇报道后,在上面批下了如下字样:

“由于事实大体上是如报道所说的,《纽约时报》有权发表。”

《纽约时报》终于在史迪威到达美国的前一天一10月31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上发表了这篇报道,以四大页的篇幅刊登出来。

阿特金森在报道里愤怒地指责美国政府:

“史迪威的被召回,代表一个垂死的反民主体制的政治胜利,美国至少消极地支持了一个在中国日益不得人心和不为人们所信任的政府。”

报道里描写蒋介石“为中国的急剧瓦解而惊慌失措”。报道嘲笑美国政府关于派遣另一个美国人担任蒋介石参谋长的决定,“这个决定的影响是使我们同意于一个不开明的、硬心肠的、专制的政治体制……而它不代表我们的好盟友中国人民。”

由于《纽约时报。揭示了史迪威将军被召回的内幕,美国新闻界顿时哗然。太平洋学会的学者们、美亚杂志社和美国的左派作家们纷纷写稿抨击这一现实。各大报上对史迪威在中缅印战区的功绩进行英雄史诗般的赞扬。

记者们包围了罗斯福总统,要他对史迪威的被召回这一事实作出明确的解释。

罗斯福凭着他应付新闻界的本领,想用他那熟悉的微笑来融化记者们愤怒的情绪,他说:“史迪威的被召回,只是因为他的性格与蒋委员长不合,而与美国对日战略,对华物资供应及国共关系协调,都没有关系。”

但罗斯福总统的这种解释仍然无法平息由阿特金森这篇报道而引起的轩然大波。新闻界还准备在史迪威到达华盛顿时把这场风波推向戏剧性的最高潮。

可是美国政府对史迪威的回国行踪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就在风浪滚滚的舆论声中,史迪威的专机于11月1曰黄昏在被军警严密封锁了的华盛顿军用机场降落了。

在机场上迎接他的是他的妻子温尼弗雷德和他的好朋友美国陆军作战司司长汉迪将军。

史迪威捧着那盆白玫瑰花走下飞机的时候,凄例的寒风迎面扑来,吹得他手里的花四下乱摇,花瓣凋零。

史迪威举目四望,机场如此冷落,四周岗哨森严,心中不由得被浇了一盆冷水似的,他吻过妻子,把花交到她的手里。“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赠送给你的,不要让风霜损害了它,把它放到温室里去。”

史迪威拥抱汉迪问道。“马歇尔他怎么没来?我一直认为他是会来的。”

汉迪连忙岔开他的话,招手叫来汽车,让史迪威坐上了汽车。

汽车经过林立的岗哨时,士兵们都崇敬地向他行礼,史迪威皱紧了眉头说。“这是干什么?我是奉召归来的将军,又不是犯人。”

汉迪这才说。“你不知道,要是外面知道你回来,记者们会把你围得无法脱身。”

史迪威迟疑不解地问,“真有那么厉害?”

“这两天美国都开锅了,都是为了你老兄的事。为了防止事态的扩展,我们准备让你们夫妇尽快离开这里。”汉迪的目光漠然。

史迪威骂了句。“是为了那个老软脚蟹再当上总统吗?”汉迪微笑不语。

汽车将史迪威夫妇载到一幢被军队守护着的公馆,汉迪将他们安顿下来后,便匆匆离去。

史迪威无精打米地躺在沙发上,看着妻子,问道:孩子们都好吗?”

“好,他们都盼着你早曰回到卡梅尔去。”妻子温存的目光闪动着泪花,她随即问道。“小乔他怎么样?”

史迪威坐起身来说。“是一位堂堂的男子汉了,他像当年我一样,已经是一名陆军上校了,战争结束时也可能成为将军的,以后你可又是将军的妻子也是将军的母亲了。”

妻子高兴地用手绢擦泪。

在饭厅里,史迪威和妻子面对丰盛的晚餐一点食欲也没有,史迪威的心里按捺着怒火,他在慢条斯理地吃着烤羊肉。

被召回的史迪威将军在住家的蒙特雷海边遛狗!

这时马歇尔的助手麦卡锡中校来到饭厅催促史迪威尽快确定明天离开华盛顿。

史迪威把刀叉一下砸在盘子上,发出稀里哗啦的破碎声,他怒目直视麦卡锡中校:“告诉马歇尔,我不见到他是绝对不会离开的,我都成什么了,我是瘟疫吗?要采取这样隔离的办法。”

麦卡锡中校被发怒的史迪威将军弄得手脚无措,他只好毕恭毕敬地接受这顿好骂。他安抚了史迪威几句之后,便匆匆离开了。

夜深了,史迪威坐在客厅的壁炉边,脸膛披火烤得通红,他不时往炉子里添着劈柴,默默地看着闪动的火苗。

妻子扶着他的肩头劝他到卧室里休息去,他温存地握住妻子的手说:“你去睡吧,我要等,我要在这里等马歇尔。”“他不会来的。”

“会来的,我的心里知道他会来的,他的心灵这时也在受折磨,我等着他。”史迪威执拗地坚持着。

妻子说!“你不睡,我也守在这里。”妻子就坐在史迪威脚边的地毯上,把头枕在史迪威的腿上。

史迪威抚摸着妻子的头发,他看见过去那满头的金黄色的头发现在也像自己的头发一样变得灰白干枯了,他无限感慨地说!“老了,我们都老了。”

妻子渐渐地在他腿上睡着了,史迪威还像年轻时那样把温尼弗雷德抱到了卧室里,让她在床上安睡。自己又精神抖擞地回到了火炉边。

挂钟已经摆过了12点,史迪威有些疲倦地倒在火炉边的沙发里睡着了。

过了多久,不知道,客厅的门轻轻地被推准开了,马歇尔,身材高大的马歇尔轻手轻脚走了进来,掩上了房门,他脱下身上的大衣,坐到了炉边,用火筷子把火拨得更旺,并加进了一些劈柴。他无限悲哀地看着熟睡的史迪威,他太疲倦了,他在缅甸的崇山峻岭中指挥作战,他与蒋介石无休止地扯皮,他太累了,马歇尔对没有能很好地支持自己的朋友而感到深深的不安。

史迪威忽然警觉地睁开了眼睛,他一骨碌地坐了起来,他看清了坐在他身边的马歇尔正在深沉地看着自己,他们彼此这样注视着,仿佛要找到各自身上的变化。

马歇尔轻声问道!“你回来啦:”

“我回来了。”史迪威回答得很平静,但带着疲惫。

“这事让你……”马歇尔欲言又止。

史迪威说!“别说那些事了,你为我所做的努力,我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我是说,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办法对待我,史汀生那老头子避开了我,你也避开我,我真想去找罗斯福本人,要向他说明一些问题。”

“这些都不是军事,这是政治的需要,我希望你能看在我这个老朋友的面上,在大选之前闭住你的嘴,躲得远远地休假去。”

史迪威沉默了!

马歇尔掏出一封信是赫尔利写给摩根索的信,他交给史迪威:“你看看吧,赫尔利他在信上对摩根索说蒋介石一伙国民党人是一帮法西斯强盗,他也赞扬共产党是与俄国人没有联系的温和的改良派。”

史迪威看了信以后没好气地说:“而他恰恰没有说明他自己为什么要支持这些法西斯强盗把我撵走。”

“我认为,这里面的是非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可是我们现在和蒋介石争辩是与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马歇尔说,“从这点看,赫尔利的观点有他的道理。”

“我这个无足轻重的军人,像是一块石头,一遇到风浪随时可以被你们踢掉,我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史迪威发怒了。

马歇尔面对青筋暴露,大声嚷嚷的史迪威,一言不发地听着,直到史迪威平静下来以后,他才说:“我想下一步将安排你到太平洋战场上去任职,你看可以吗”

史迪威接受了。

当马歇尔离开史迪威的时候,史迪威已经答应马歇尔等天一亮就和妻子一起经达拉斯折回加利福尼亚的卡梅尔去。

1944年10月30日是蒋介石57岁的生日,蒋介石在林园官邸大摆筵席,招待中外来宾。赫尔利带着鲜花和美国唱片也前来为蒋介石祝寿,他一见面便对蒋介石说:“今天我给你一份寿礼,是把我们美国英俊的将军魏德迈请到重庆来了,”说着他就将身边谦和英俊的魏德迈将军介绍给了蒋介石。

魏德迈啪地一声立正向蒋介石敬礼,嘴里吼哩呱啦说些什么蒋介石一点听不明白,可他那模样就叫蒋介石想起一部美国电影里一位漂亮的男主角,既聪明又憨厚。

杜建时在一旁翻译着魏德迈的报告:“我是委员长的参谋长,参谋长的任务是忠实地执行委员长的命令,把委员长蒋介石向接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魏德迈授勋!

的命令变成有效的实际行动,而且使一切行动都适合委员长的意图。”

蒋介石听得合不拢嘴了,连连拍手叫好,这魏德迈对蒋介石那一套,完全是按美国军队里部下对长官的礼节进行的。

魏德迈眨着眼晴微笑着继续说道:“军事上一切重要事情,都要向委员长请示后再办。”

蒋介石连忙挽起魏德迈的手说:“走,咱们边吃边说”蒋介石把赫尔利与魏德迈分别安排在自己左右身边坐着,他不时往魏德迈的碟子里夹菜,蒋介石关切地向:“有什么困难没有?”

魏德迈一边品尝着这些精美的菜肴,一边说:“史迪威过去的一切计划,大致我都清楚,但实施的具体情况还不十分了解,过几天等我把全盘情况搞清楚,再向委员长请示办法。”

“不必客气,不必客气,”蒋介石连连推诿,但心里却乐滋滋地筒兴。

魏德迈凑到蒋介石的面前,其实没用,因为只有依靠翻译他们两人之间才能交流思想,经翻译过来后,蒋介石才知道,这魏德迈是要征求他对索尔登指挥驻印军的意见。蒋介石连连点头表示。“欢迎,欢迎,我没有任何意见,希望有机会能见他一面。”

蒋介石关切地问魏德迈。“你住在那里合适不合适,军政部招待所条件不太好。我另外给你安排一个满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