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浣紫袂
1076100000048

第48章

紫来站定,环顾一眼,这就是传闻中的佛唱阁?简朴整洁,干净明亮。透过窗外看到几株紫竹,高而繁茂,那远远的隐约的明黄色琉璃瓦,该是大殿的屋顶。屋里非常幽静,正堂之上高悬大匾,上书四个大字“息心止步”。

息心止步?似乎也是对我说的呢。不过,我已经在做了。

紫来暗忖着,又探头去看侧室,只见右室正中摆着一张琴,后边丈许是一屏风,屏风后该是清妃的床了。此刻她充满了好奇,抑制不住想进去看个究竟,偷眼一瞟一尘,他正默然而立,望着她。

紫来轻轻一笑:“大师,可以进去看看么?”

“你有的是时间,休息的时候,可以随意走动。”一尘点点头。

“清妃娘娘,哦,不,应该是杜皇后,她原来住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吗?”紫来又忍不住问道。

“这里的东西一切都保持着原样,”一尘环手一指:“这些东西,都是梵音祖师爷用过的。”他端起桌上的茶杯,低声道:“包括这个杯子。”

“哇!”紫来惊呼道:“上百年时间了呢……”

“这里,定时打扫,一般人是不能随意进来的。”一尘解释道:“自从梵音祖师爷离开归真寺后,戒身大师就将此处列为了佛门禁地,除了寺中长老级别的僧人,其余人等一概不能出入。”

“咦——”紫来奇怪地问:“那我怎么可以——”随即呵呵傻笑一声:“是王爷打过招呼了?”

一尘摇摇头:“归真寺是皇家寺院,有太皇帝先旨,可以拒领皇命,王爷可否与皇帝比?”

“我知道,”紫来大咧咧地说道:“自从风清扬之后,归真寺的地位是推崇备至,文举皇帝曾授予归真寺丹书金卷,可不受皇命。难怪你们归真寺的和尚,口气都不小。”

“你的口气也不小啊,敢直呼我们祖师爷的名讳。”一尘不紧不慢地说。

“你口气大在先啊,”紫来说:“你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旨意你们都可以不受,王爷算什么?!”

“老衲可没有这么说。”一尘淡然回答。

精明古怪!明明就是这个意思,还死不承认。紫来既好笑又好气,又问道:“既然王爷打招呼没用,皇命也可以不受,那就是你们寺里同意了的罗……”她伸手一指一尘:“是你特别关照,让我进来的?可别说跟你没关系,你是住持方丈啊!”

“当然跟我有关系。”一尘老老实实地承认,倒叫紫来吃了一惊。她恍然道:“我就说呢,我怎么老觉得跟你好像很熟,你怎么对我这么好?你认识我吗……”

呵呵,一尘笑起来:“别多想了,你能进来,是因为先师慎知方丈留下遗命,特许你进寺习禅时可以住在佛唱阁。”

“特许我?——甘紫来?”紫来瞪大了眼睛。怎么可能?甘紫来算什么人物啊?!

一尘点头:“对,就是你,甘紫来,原涂州知府甘谦策的小女儿,原名甘紫隐。慎知方丈交代得很清楚。”

“慎知方丈……”紫来一下子愣住,她似乎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了行大师会对她那么熟悉,而一尘大师又能在初次见面时直接喊出她的名字,这里面的原因,似乎就是,他们其实早就知道她了,从慎知方丈开始……她恍惚之间,又想起了姐姐跟她说起的故事,那个关于她出生和改名的故事。难道,慎知方丈对自己特别关爱,仅仅只是因为是他为她起了名字么?身为一个官妓,自己何德何能,能得到一代高僧慎知方丈的垂青,并且留下这样特殊的遗命……

等等,等等,紫来的思绪有些杂乱了。

慎知方丈为何特许我住佛唱阁?他又怎么知道我会进寺习禅?

这一切到底该怎样解释?

紫来思索良久,只得一声长叹:“真乃一代高僧啊——”行事安排,如此高深莫测。

“你就安心在这里习禅吧。”一尘轻声道。

紫来忽然想起了什么:“你不是说,慎知方丈特许我进寺习禅时可以住在佛唱阁?”

“是的。”一尘点头。

紫来说:“可你让我住理斋园,只在佛唱阁学习。”

“先师的特许是附带了条件的……”一尘轻声解释道:“你并不是佛门弟子……”

紫来眨了眨眼睛,说:“慎知方丈的意思是说,如果我皈依了佛门,就可以住佛唱阁;还是世俗之人,就只能在佛唱阁里学习?”

一尘点点头。

“那我就皈依好了!”紫来满不在乎地说。

呵呵,一尘温和地笑起来:“你这么想住佛唱阁?”

“是啊!”紫来认真地回答。

“为什么?”一尘微笑着问。

紫来涎起脸笑道:“这里是风清扬,不,杜皇后住过的地方,我好崇拜她的,我还想借她的灵气,给我带来点好运啊。”

哈哈,哈哈,一尘终于忍不住大笑道:“人老实,话实在,可是,动机不纯,俗念太重,未入性,未入门,未入定,与佛无缘,佛不纳,不得皈依……”

紫来不高兴了:“一尘大师,你也真是,我想皈依,你就让我皈依嘛,你们归真寺那么多俗世弟子,也不多我一个,那些弟子,他们的慧根难道就比我强?”

“唔,慧根……这话有点着边了。”一尘止住笑,正色道:“来日方长,你皈依的事,以后再说。”

紫来悻悻地转了个圏,一屁股在正厅里坐下来,有些闷闷不乐。

“随我去左室吧。”一尘抬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一进左室,紫来就瞪大了眼睛,书桌、茶案、禅床,一应俱全;令人惊奇的是书架,整整两面墙壁的书啊,应有尽有。

“这么多的书,风清扬都读过吗?”紫来惊呼道。

“都读过的,很多书上面还留有她的批注。她在归真寺里,先后呆了近二十年,后来进宫了,每年还要回来小住一段时间……梵音祖师爷悟性极高,如果不做皇后,她也能成为一代高僧。”一尘转向紫来,和蔼地说:“这些书,你都可以看。”

紫来走过去,顺手抽出一本,翻开,果然,内页空白处,娟秀端正的字体历历在目,她叹道:“这真是杜皇后的笔迹吗?”

“是的。出家人不打诳语。”一尘淡然道:“如假包换。”

假了可怎么换啊?难道把风清扬叫回来重新写上?!紫来忍不住笑起来:“一尘大师,你是假忧郁,真幽默。”

“多谢褒奖。”一尘略一欠身,风度翩翩。

紫来思忖着,说:“我看你的气度,不象普通人……”

“当然不是普通人,我是出家人。”一尘平静地回答。

“高僧都象你这么说话么?充满了睿智。”她笑道:“一尘大师,你出家前,是做什么的?”

一尘想了想,回答:“一言难尽。”

紫来也想了想,认真地要求:“那就请用两言说清楚……”

一尘稍愣,而后开怀大笑。

紫来还在翻看书籍,一尘轻声道:“紫来,这些书你都可以看,但是要记住,不能带走,不能损坏,也不能在上面批注……”

紫来点头道:“我会遵守规矩的。”

一尘颔首:“那就请过来,我们开始吧。”

紫来依言在书桌前坐下,竖起胳膊,撑住下巴,对一尘说道:“大师,我觉得,你似乎有许多话想同我说的,但是你为什么不说呢?”

一尘默然望她片刻,低沉道:“紫来你似乎弄错了。”

呵呵,紫来笑道:“看不出,大师真的很幽默。但是,我应该没弄错。”

“应该不该。”一尘微微一笑,坐下:“似是而非。”

“大师,你原来跟我讲过芙蕖的,还记得吗?”紫来又问。

“记得,”一尘漠然道:“只是一首诗赋而已。”

“《洛神赋》!”紫来说:“我一直想问你,为什么要同我说《洛神赋》?”

“因为你让我想起芙蕖,想起《洛神赋》,一时有感而发。”一尘淡淡地回答。

紫来狐疑着,还想再问,那里一尘已经正襟危坐,开始了:“紫来,在这十天里,每天早上你跟僧人们一起上早课,上午老衲同你讲禅的故事,剩下的时间,你自己参禅;下午呢,就抄经书;晚上,你可以自便,看书或者弹琴,找我解疑也行。到时间,沙弥会送你会理斋园。”

紫来还想说什么,一尘打消了她的话头:“我给你讲个故事《一杯茶》。”

一天,有位大学士来拜访一位高僧,大学士说明自己只是来问禅,然后滔滔不绝地把自己的认识向高僧说起,但高僧只是默默地听着,并不言语。

过了许久,大学士终于忍不住了,好奇地问高僧为什么一言不发,高僧此时提起茶壶,讲茶水注入这位大学士的杯中,直到杯满,仍不停手。大学士眼睁睁地看着茶水源源不断地溢出杯外,再也忍不住了,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高僧回答:“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