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10829800000015

第15章 师法圣贤识人之道

知人还是不够的,知人如果不善任,等于不知。知人一定要善任,把他的长处发挥出来,把他的缺点放在我们的肚子里。

(第一节)识人应有的要领原则

领导者一定要知人善任,要想知人善任,首先要懂得观人。观人有以下三大要领。

首先,从外见内。

我们观人时只能从外见内,因此有时会看不准,因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往往是假象。所以,我们在观察一个人时,要注意他是否也在注意我们。如果他发现我们在注意他,那他表现给我们看的可能是假象。如果他不知道我们在注意他,那他呈现给我们的才是真实的自己。他用真实表现面对我们的时候,我们看人才会比较准。

从外见内,不是泛泛地看,而是深入地体会与观察。

比如,我们看一个人是不是紧张忙碌,通过等公交车时他的表现可略知一二。有的人,一有公交车过来,车还很远他就在那张望是几路车。我们就知道这个人很累,是劳碌命。有的人,等公交车的时候安静地看自己的书,公交车一到他上去就好了。这样的人,通常就比较轻松自在。

再如,一个金鱼缸中有很多漂亮的鱼,有的人,欣赏一下就完事了。有的人,一定要数清楚到底有几条,那他可能一辈子都是劳碌命。

其次,由显见微。

处事的原则是由微见著,而观人的要领则刚好相反,应该由显见微。也就是说,看出人的大体形态后,再从细微的动作来分析他的修为和言行。

有时候,我们通过一个人的大概状态就知道他怎么样,因为他的很多行为已经透露了信息。他不识自己的庐山真面目,但我们一看便知。

最后,认同辨异。

同一类型的人,有不同的性情。从同中发现差异,殊为必要。比如,诸葛亮跟曹操有很多相同点,都是有智慧、有谋略的人,但是曹操是曹魏政权的主要缔造者,诸葛亮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才不是天生的,后天培育非常重要。所以有的人不是人才,但是企业会把他培养成人才。相反有的人可能是人才,但是来到企业后反而慢慢变成呆人,非常可惜。知人还是不够的,知人如果不善任,等于不知。知人一定要善任,把他的长处发挥出来,把他的缺点放在我们的肚子里。人才要靠自己来培育,通过训练,可以把人塑造成理想的人才。以下是训练人才的三大原则。

第一,明辨是非。

心直口快的人,很容易制造是非。很多时候我们也很容易是非难明。那么,怎样让人明辨是非呢?孔子强调“临事而惧”,所以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部属是否谨慎、积极,训练其找出事物本源的能力。

第二,屡败屡战。

曾国藩打过不少败仗,为什么皇帝还很相信他?在给皇帝的奏折里,曾国藩陈诉自己屡战屡败,自请重罪,但有人提醒他,改为“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就是无能。屡败屡战,意境就大不相同了,意思是:我败了,但是我精神不死,我还愿意继续战。

屡败屡战,可以激发部属在挫折中成长,养成“无时不谋,无事不谋”的习惯,兼采不同意见的长处,使行不通的变成行得通的、效果差的变成效果好的。

第三,挑战创新。

我们要经常调动部属的职位,使他获得历练。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能够增强他的胆识,也能开阔他的视野。一般来说,越能够适应新环境的人,越能够挑战创新,越能够成为通才。对于这样的部属,我们要多加礼遇,不可随意摆布。

(第二节)洞察部属的潜在能力

讲到洞察力,我们先来了解《中庸》中的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天命赋予我们的自然禀赋就是“性”,即天分。“率性之谓道”,遵循着我们的天性而发出的便是人生大道,也可以说是自然大道。做事有“道”,才能成就志业。“修道之谓教”,按照“道”的原则来修养叫作“教”,也就是教育。

可见,每个人都有他的天分。人才是有专长的,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在栽培部属时,首先要考虑他有没有相应的专长,是否有潜能。那么,如何洞察部属,尤其是新员工是否有潜能?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以下三点来判断(见图3—7)。

第一,不教而会。对某事物不教而会的人都是极具天赋的人。比如甲与乙一起学音乐,但甲的成绩比乙好,就说明甲比乙更有音乐细胞。

所以,我们在培养部属的时候,要懂得发挥他的天性,而不是光靠教育。他这辈子想走什么路,他有没有这个天性?他有天性,不用教,他也会很有心得。天才等于99%的努力+1%的天分,不是努力就能成天才的,还在于是否有那1%的天分。

第二,久学不厌。迈克尔·菲尔普斯,这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书写传奇的人物,小时候因多动症影响到了学习,这让妈妈很操心。没想到,菲尔普斯在游泳池中展露了自己的才华。美国著名游泳教练鲍曼第一眼看见他游泳时就称赞其有着“无人能及的水感”。一般来说,有天分的人久学不厌。人家游一两个来回就会很累,菲尔普斯游两三个小时都不会累。他憎恨失败,因而他每天要在游泳池中游上12公里,训练很刻苦。

第三,能有创见。一个人会不会累,标准不在于他花了多少时间,而在于他做了多少事。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会觉得累吗?不但不会觉得累,反而会越做越有精神,会觉得好得意,好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他对事物常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想法。

所以,教育不是重点,重点是先了解部属的天性,遵循着他的天性去做,让他发挥最大的潜能。这样,他才能成为我们的干部。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判断干部能干与否呢?见表3—9。

干部都是有才能的,不然也不能成为干部。这里说的能干,除了才能,还包括是否懂得应变。一个企业能不能管理好,关键在于中坚干部能不能承上启下。对上一定要小心,绝对不可功高震主;对下要有原则,只要部属能做好的,就让他去做。

《人物志》中说:“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就是说,人的资质量度,重点在于中和。具有中和资质的人,定然平和、淡泊而没有偏颇,因此能够调和成就五种人才,变通转化且符合节律。因此,观察人的资质,定要先察明他是否平和淡泊,然后探讨他是否耳聪目明。

在我看来,重点在“平淡”,平淡不是真的平淡,而是绚丽后是否能归于平淡。一般的干部,要么强势,要么弱势。强势的干部,公开场合不配合老板,私底下功高震主、自以为是,部属不得不服从他。弱势的干部,公开场合很配合老板,私底下也没啥主见、没有原则,部属往往只能自主行事,我们要这样的干部有什么用?第一流的干部,在公开场合很配合老板,但在私底下,他作为干部,他的部属也绝对服从他。他看似平淡,其实懂得调整,能够和谐应变。

(第三节)识人学应有的整体观

在此,我们简单地来分析一下儒家的两大重要人物——孔子和孟子的识人学。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思是,审视一个人的言行,考察他言行的原由,了解他内心所关注的。连续三个由浅入深以观察他人的动词——视、观、察,可以深入细致而精微地考察一个人。

孔子认为,考察一个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看他言行是否一致,还要知道他之所以这样说、这样做的原因。但是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察其所安,即要了解他言行造作的动机,以及为人处世的一贯禀性,看他有没有真正的良心。

可见,从言论、行动到内心,我们可以全面观察并了解一个人,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隐藏得了的。真正认识和了解一个人,外在言行不是重点,而应看他内在的动机。如果不积极去探求他的内心,只以他的言行给人的第一印象而轻信他,往往得不到好结果。

我们常常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天的心跟人的心是合在一起的,叫天良。所以我们中国人常说,“人在做,天在看”“丧尽天良”。

孟子认为,观察一个人,重点要看他的眼睛。“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看一个人的眼睛是最容易了解他的。一个人胸怀坦荡正直的时候,眼珠就会明亮,胸怀不坦荡正直的时候,眼珠就会昏暗不明。

另外,我们从心性、言辞、思维、外观、环境因素等方面,将前文讲的孔子、孟子的识人观,还有姜太公的用人八法、管仲的观人术,做了以下归纳,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