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管理者
10830000000014

第14章 面对事业,从合格到卓越(3)

在苏丹,有一位国王想从大臣中寻找一位宰相,因为他自己很怕王后,所以觉得宰相至少不能怕太太。因此,他将文武百官集合在一起,说道:“不怕太太的人请站到左边来。”一声令下,除了一个人站在了左边,其他人都站到右边去。国王好奇道:“你为什么站到左边?”那一位大臣竟回答说:“是这样的,今早我要出门时,我太太特别再三叮咛我:人多的地方你最好给我少去!所以我只好站到左边来。”这虽是一则笑话,但它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乃言语有味的最佳典范。牧师也是通过这则笑话要建筑商多思考、多参考,是“言语有味”的最佳印证。管理者也要学会言语有味,讲话要讲得有道理,让人家信服,否则,你讲得没道理,谁愿意靠近你、接近你、听从你呢?

(第四节)做一个具有超级情境感的管理者

管理者要做一个具有超级情境的人。在21世纪,称职的企业CEO或者管理者至少要扮演两师的角色:设计师、牧师,要进行蓝图规划和策略管理,要有说服力,能带领团队往前冲。

一、具备三大关键能力才能胜任管理工作

管理者必须具备三大关键能力才能胜任自己的职位。第一,要比别人具有更多的精力与更强的执行力,在面对困难时永不言败。第二,要长于沟通,善于掌控情境。在部属没事干的时候,让他变得有事干;当部属有事做不来时,要想办法帮他摆平。第三,要有高成就动机跟追求卓越的动力,这也是三大关键能力中最重要的一个。

要具备追求卓越的动力,必须做到“三识”。第一要有知识。有了知识,才能发现新问题,才能设计新愿景,才能制定有效的策略。第二要有见识。见识多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设定目标、参与管理。

第三要有胆识。有胆识才能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才能有魄力及决心达成目标。

只有具备了知识、见识及胆识,管理者方能产生追求卓越的动力。

二、四大特质成就卓越管理者

管理者必须具备四大特质。

第一,要有远见。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所以管理者要拔高自己的境界,让自己站得高看得远。

第二,要有胸襟,能够容纳不同的性格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更清醒。

你若是老虎型,就要找孔雀型、猫头鹰型及无尾熊型的人组建团队。《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一个懦弱、决策能力差的人,但是他找到了有决策能力、敢做敢担当的孙悟空当先锋,找到能言善辩的猪八戒来广结善缘,还有一个能够负担重量、默默无闻追随着他的沙和尚,最终取得真经。管理者必须要有胸襟,能接纳不同性格的人,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第三,管理者本身要有魅力,色香味俱全。管理者要让部属喜欢自己,而不是怕自己。否则,团队迟早会瓦解。

第四,管理者要有魄力。魄力就是该决策时要决策,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而决心要化为高效执行力,坚持到底。

三、卓越管理者每天做好三件事

管理者一天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我认为只需做好三件事:第一,策略管理;第二,团队建设;第三,高效执行。

1.策略管理

策略管理就是策略规划加管理。策略在英文中叫strategy,在中文中叫点子。中国人总讲“没有新点子就没有新银子”“心生一计,谋定而后动”,都指出了策略的地位及重要性。正如人需要阳光、空气、水这三个要素一样,策略也有三要素:定方向、选时间、盘点核心竞争力。

定方向就是确定往哪里走,做哪些事。选时间就是要抓准时机,太早、太晚都不行。盘点核心竞争力就是要罗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看其是否能够完成目标。不能看人家成功了,你就照着做,一定要量力而为。

当阳之战后,刘备被曹操杀得大败,只得逃到江夏。眼看就要遭遇灭顶之灾,诸葛亮建议联吴抗曹,并提出愿意只身前往说服孙权。

诸葛亮到了东吴,很快说服了孙权。但孙权手下的大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给他出了个难题:限其在三天之内打造十万支箭。诸葛亮不仅同意了,还立下军令状,若失败,甘受惩罚。

周瑜虽坚信诸葛亮无法完成任务,但还是下令手下不要给诸葛亮提供充足的制作材料,并安排鲁肃监视诸葛亮的一举一动。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开始进行策略管理:第一,定方向,也就是如何得到十万支箭。如果自己造,时间肯定不够,从周瑜那里借,对方肯定不答应,那只能从曹操那得到——草船借箭。第二,定时间。肯定无法明借,只能设计暗借——在拂晓时分,且江上有大雾时。第三,盘点核心竞争力。他让鲁肃准备二十艘小船,舱内堆满稻草,蒙上青布,船舷上各束千余个草把,每船配置三十名士兵。

在第三天拂晓,大雾弥漫之时,诸葛亮、鲁肃率这二十艘小船向曹营驶去。在靠近曹营后,诸葛亮命令士兵鸣鼓。曹操大骇,以为有大批敌军来犯,又看不清前方情况,只得让士兵放乱箭。就这样,诸葛亮在天亮之前就得到了不下十万支箭。

这一著名的典故向管理者展示了策略的重要性。管理者要明白:老板请你来当管理者,就是想用你的脑袋瓜来指挥底下的人做事。如果方向对了,时机对了,核心能力有了,团队哪有失败的道理?

2.团队建设要加强团队建设,首先需要将企业组织转换成以利润为中心的有机体,并将大机构变成小单位,摒除大家长式造大船、争霸业的不正常心态,格外重视部属的脑力资源和心智才华,以尊重创新属于个人的“智慧财产”来保障整个企业与部属共生互利的成功机会,以留住较高层次与素质能力的人才,为企业创造财富。

其次,应更有效地引导部属产生更积极的工作态度,使企业变成富有朝气和活力的事业体,让人人以“天天开新幕”“满怀理想”的创业心情乐在工作、积极投入。并不断通过上下左右的协调沟通,发现新鲜而又有深度价值的创意,来塑造更亮丽的生活愿景,从而使每个人都能以“让顾客更喜悦为喜悦”,细心地思考问题,消除抱怨,并大胆地向困难挑战,以充满感恩的心去服务企业和客户。

3.高效执行

执行力是一切经营的核心和管理的驱动力。没有坚定的执行力,再好的企业愿景都只能是空想;没有严格执行的纪律,再多的制度规范也无用;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真正的竞争力;执行力不足,制定再雄心勃勃的计划,终将一事无成;执行力不强,再好的决策或战略,都将付诸东流;执行力流失,企业想做大、做强,只能是缘木求鱼;执行力消失,企业各阶层必将互推责任,责怪对方;执行力若有差距,即使策略相同,最终绩效也会不同。

要实现高效执行,就必须对部属多加培训,使其从思想上意识到执行力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执行力。但很多管理者轻视培训的这一作用,把培训当作无谓的花费,而不是投资。这样想就错了。无谓花费没有产出,而投资是有产出的。日本人说得好:“培训费很贵,但不办培训,费用更贵。”这同中国人所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五节)与时俱进,成为“现代人”人的可贵在于力争上游。有人说,生命有限,成就无界。处在今天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竞争社会,要想出人头地,绝非侥幸可得,亦非靠着亮丽的学位文凭和圆通的人际关系就能成功。社会、企业的环境永远处在变化之中,管理者必须时刻充电,做到与时俱进、即学活用,才能成为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现代人”。

一、对学习永葆饥饿感

1.对学习永葆饥饿感

做人应当像成熟的稻穗越饱满头要垂得越低一样谦虚,但是对学习新事物、新技术、新的管理模式,及挑战新的目标,管理者一定要永葆饥饿感。饥饿感就是总觉得吃不饱,本来很好还要更好。管理者一定要想办法学习更多的本事跟能力,才有办法找到机会去服务更多的人。这就叫作“活到老,学到老”。

在这一方面,有两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位是东方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刘永行。有一年,他把48位干部找来,请我给他们做储备总经理培训。在培训期间,刘董事长带着他的夫人每天坐在教室的最前排专注听课,频频动笔。在培训结束后的提问环节,提问题最多的也是刘董事长。

第二位是台湾正新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罗结先生。有一次,该公司把在大陆工作的400多位干部全部召回台湾总部,让我讲一讲“如何提升顾客满意度”。坐在最前排中间的是一个老人,看起来年龄很大,而且旁边还有一位护士小姐带着吊针在旁边等待急救。我一边讲课一边好奇地想这个人是谁。休息时,该集团的大中华区总裁过来给我引荐道:“教授,我来给您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正新的董事长罗结先生。”我惊讶道:“罗董,您看起来身体不是很好,为什么还来听这堂课?”他说:“老师,您刚才讲课时不是提到一个团队上面想动,底下不动没有用,只有上下一起动才有用吗?今年我虽然已经80多岁了,但是我还在公司上班,既要做决策,又要签各种文件。假若送上来的文件该批准的我不批准,不该批准的我批准了,我的员工会服我吗?我的企业能够稳健发展吗?当然不会。所以,员工来上课,我更要来上课。”有人说:“企业里办培训,一定要坚持人员上1个小时的课,中层主管要上5个小时的课,而高级主管就要上10个小时以上的课,这样管理者才有能力驾驭团队,让部属信服。可见,终身学习是管理者成为“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2.用正确的方法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怀抱喜悦之心,因为是来挖宝的。但宝贝挖回去不能搁着,要遵循这样一种学习模式:吸收→消化→实践→融合→转化→活化。只有这样,才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能够超越老师的水平。

我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会“五到”,千万不要像有些人那样用“三动式”糊弄自己:现场听得很激动,出了教室很感动,回到单位不动。

所谓“五到”就是听到了——听到老师讲了什么道理,学到了,悟到了,做到了,得到了。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得到”,成为“得道高僧”。

向别人学习不是丢脸的事,管理者一定要广泛地学习。

二、用“BUS”系统运作能力

能力是靠运作出来的。打个比方,菜之所以越做越好吃,是因为每做一次都会有所调整、有所改进。做企业、做产品、做事情也是一样,都要靠运作。那怎么提高运作能力呢?就要靠“BUS”系统。

所谓“BUS”,就是英文单词Buyer、User及Sales首字母的缩写,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运作体系。

Buyer的原义为买者。在该系统中,意为不断地吸收新观念、新知识,学习新技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管理者只有不断学习,吸收新观念、新知识,获得新的价值观、新的盈利模式,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该系统中,管理者首先要扮演Buyer的角色,广泛地学习。

User就是使用者、体验者。管理者在扮演了学习者的角色之后,就要想方设法把学来的知识、技术、观念及做事的方法运用到企业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Sales就是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应用体验。

(第六节)薪火相传,为企业培养接班人

老板请管理者来经营企业,除了希望管理者能够帮企业解决问题之外,更希望管理者能够帮企业培育未来的接班人。所以,管理者的年度绩效考核里会有这一项:你今年帮你的企业或部门培育了多少个接班人。

但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还存在肯不肯为企业培养接班人的问题。

这个问题既涉及境界,又涉及能力。从境界上说,管理者不能抱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陈旧观念,凡事都留两手,而要放开手,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递出去。因为管理者左手将知识传递出去,右手又接到了新的知识,知识是不会枯竭的。再说,若管理者不愿意培养企业的接班人,绩效考核就差。从能力上说,若管理者不具备培养接班人的能力,那么也不会得到老板的重用,其职业生涯也就不会有更好的发展。

可见,管理者只有把培养接班人这一要求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将知识和经验传递下去,才能让企业做到一代强过一代,实现稳步发展。

一、让自己变得透明

1.无私

管理者想培养接班人,首先要让自己变得透明。就是不遮遮掩掩、光明正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无私。若是某人巴结你,你就培养他当接班人,另一个人从来不“拜码头”,你就把他“打入冷宫”,你这就是自私的表现。

管理者之所以会掉入拉帮结派的陷阱,源于本事、能力不足,无法从正规渠道取得部属的支持,只能想方设法拉少数人来支持自己。这样必然会忽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每一个人来到人间长则百年,短则几十年,但都必须搞明白来人间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要用我们的双手来推进社会的进步与文明。既然五百年前没有你,五百年后也没有你,那就必须活在当下,好自为之,在人间留下典范。管理者一定要无私,多替团队想,多替老板想,多替客户想,多替国家、民族想。

2.客观

客观的第一个体现,就是管理者要把自己的主观想法与他人的想法进行充分交流、融合。如果只有管理者的想法,没有他人的想法,就是过度主观。过度主观会让管理者变得越来越自负,迟早会倒下。

客观的第二个体现,就是一定要明白大是大非。对于不起决定作用的小是非,管理者可以不计较;但对涉及企业发展的大是大非一定要丁是丁,卯是卯,不可徇私枉法。

3.公正

公正,顾名思义就是公平正直,处理事情合情合理,没有偏私,不偏袒哪一方。

首先,不该得的钱财分文不沾。正人必先正己,管人必先管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