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上繁花:张爱玲与《海上花》
10832800000004

第4章 张爱玲与《海上花》(3)

这是印象中张爱玲所写男女关系之中最具现代感的“婚外情”——其他多是发生在旧时代家庭内部的妻妾偷之类,然而一写之下,竟是这样子,到此可算是把男人都看了一遍,把男人看得这样完全的清楚与不堪,对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吗?

也不奇怪,张爱玲看男女关系,一早就是又利又冷,看着那文章可能有人会想:真不知什么样的男人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征服她。事实上遇着胡兰成这个老江湖,她一下就被征服了。这实在叫人气闷!

然而细想之下,竟也只能如此,逃无可逃的,只能怪老天不公了。没错,她有天赋,一度气盛而刻薄,揭的东西太多,还说过某某文人死了她很高兴,自己又不认识他,他写的文章又不好……但亦罪不至此:

一个女人,越写越寒冷。末了转而把心放到几本旧书里,一心做起考据来——这原也正常,发生在那些生活心性才智皆平定的女作家身上,倒也合适得很,好得很;发生在她身上,怎么看怎么心酸。

张爱玲的遗嘱里说将骨灰撒至荒野——只有她才想得出,也只有她适合这结局,我觉得那还应当是黑夜中的荒野,而且有大风,什么都看不见,一转就吹散了;这世界旷大,竟不求一丝毫的收容,完全割断,不原谅,不留恋,去了!去了!去了!

(本文写于2005年)

最后时刻浮现

《小团圆》——我直接先看结尾。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听到太多人谈论它的缘故。结尾,女主角还想着(梦着)那坨男。我也把它理解为:这是她生命的结尾所浮现的情景。

这让我联想起好莱坞那部据说是来自真人真事的电影《欲乱情迷》,那女主角也是这样。最后时刻(虽然并不是真正的最后时刻,她自杀但是被救活了),男主角浮现——此时他正在外面发言造势,以置她于死地——问题是那一位才17岁,可称为无知少女……

我还联想起N年前台湾导演但汉章拍过的《怨女》(又名《金锁记》),女主角最后时刻浮现的……也是。现在有人又谈论起《色·戒》,猜说电影的导演是不是提前看了《小团圆》,一时我倒要怀疑但汉章是不是偷看了《小团圆》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人家吃这碗饭的,总不成连这个灵感都没有。

也许就是这样……这就是女人。这就是人性。在最后时刻浮现。

正常的时候,却不一定。因为人都有理智、有意志。可是,最后时刻,理智与意志游离,飘然出窍,只余下潜意识。潜意识是无法控制的。

当然,纵是如此,也没关系,反正不会有人知道——没机会控制不住说出来了,跟没有一样。唯有作家、艺术家这一特殊人群可以凭着对人性的探索与了解,向我们呈现。这未必都是准确的。但这一次,我同意。

(问题是他们呈现的都是别人……怎么都是赢家?而张爱玲,人们一定会说:这是她自己。这也令我悲愤。人家写自传或自传小说是为什么?不就是挑别人的错——如涉及“不得不说”的纠纷——给自己抹粉,堵世人的嘴吗?那么张爱玲——就算是怎么打脸也充不起胖子了,最低限度也能假装淡定。可是她没有。这真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写作者……为了写作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对别人无情,对自己更是毫不留情。越是体会到这一点,越觉得她伟大。这样的作家太少。

使用双重标准是很容易的。近来我有意无意重读以前读过的一些作品,都觉得十分骇然……)

可是,一个人会爱上什么人、在这爱情中有何表现,这取决于他(她)的出生、成长和生活的境遇。总之其实是毫无选择的。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近似于、好像是)自由地追求爱情……极少极少,没有普遍性,几乎可以不讨论。换言之,一个人无论爱上什么人,在这爱情中有何表现,都没有对错妥否可言。对最后时刻浮现这一甚至是纯属生理反应的现象,更无可评论了。

只是,为什么不能浮现更美好的呢?在这最后时刻。那总得有啊。

如果从来不曾体验过,记忆中没有那段“胶片”,又如何回放呢?看看张爱玲这一生,上帝把她放在人世间,就像用一把金属镊子夹住一个敏感的活体摁进冰冷的深水——活体实验……只不过这具敏感坚强的活体,反而用尽自己生命的能量,传达了它的对“冰冷深暗”的感受——虽然也许还有人站在旁边说:怎么不传达一些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东西哩?

这几年来——当然是张爱玲人生的“真相”被不断撕开的这几年,我读到过不止一篇貌似幸福的女作家们的文章——这些饱有才华还人生幸福、知性完美简直令人膜拜的女士们都说:张爱玲要生个孩子就好了。她的人生就不一样了。自然有些是真的出于善意,体会了做母亲的快乐等种种幸福,以己及人嘛。可也未免太过一相情愿。打压一个同性,没有什么比从这方面下手更有力。所谓“悲悯”,到底都是些什么成分,她们自己心里清楚。估计和那些生了就瞧不起没生的,生了儿子就瞧不起生女儿的市井妇女差不多——当然,我对市井妇女本身并没什么鄙视的。现在因为这本小说,更有根据了吧。《小团圆》

中的女主角堕胎那一段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这本令我悲愤的小说之中最令我悲愤的部分。我也不知道我悲愤什么劲儿。

如果她想要一个孩子,那么是应该要一个孩子的。但我不觉得这可以证明她有兴趣生一个孩子……

然而也许我以下的想法也和她们一样一相情愿——只是没有“悲悯”罢了。一个“只能和一只小狗为伴”的可怜女人是没这资格的——是的,作为拥有一只小狗的我,是在想:如果张爱玲有一只小狗就好了。她的人生就不一样了。人可以和小狗或者和别的什么动物做朋友、做伴侣……这可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只是有些人不知道。即使和全世界的人无缘——是有这种情况的,我们中国人有个词叫人缘,人缘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和人的缘分。缘分是注定的。人缘问题不是人际关系问题。人缘问题更不是人品问题。就像天上的星星(至少在我们看上去),有的星星和别的星星成群簇拥,有的只能独挂天边。但是天无绝人之路。还有另外的一种可能性。和人这种生物无缘,还可以和别的生物有缘。和它们建立温暖亲密的感情。不再孤独。伤痕得到治疗。放下虚荣与幻想。快乐地生活下去。

在我预想的我的未来,最后时刻浮现,没有混蛋式的男主角。只有亲人(对不起——永别了!)和朋友(在我那漫长的不懂事、不甜滑人的岁月,爱过帮助过我的——即使后来疏远疏离了也没关系——往事呼啸而至……谢谢你们,永别了!)。最后最后,小狗浮现。它带着浓浓小狗身上的味哟,和小时刚到来时一样——和所有的小狗一样,胖胖的,短嘴巴,一副天真的模样,而不是后来那副浑球模样——我当然也爱它的浑球模样,它就是我最爱的男孩——“一定要再相见哦!”

那就是在我心中,最后的话!

(本文写于2009年)

同归

《海上花》——也就是十几年前我买的那部分为《海上花开》、《海上花落》上下两册的——封底折页印着这样一段话:“有人说:

就是最豪华的人,在张爱玲面前也会感到威胁……有人说:只有张爱玲能够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您觉得张爱玲神秘孤高吗?您想了解手握化贪嗔为痴爱的妙笔的她吗?……”

现在再看,一声叹息。现在若还有出版社印上这个,估计只会被人骂作“雷”、“蠢”、“丢人”。这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东西被“发现”又“再发现”兼传播,即使已经作古的也难免不被翻腾捣鼓,被整变了形。对于张爱玲,也许现在放得更大的是她的“华丽袍子”下的“虱子”、“千疮百孔”的感情与人生……

令人寒冷的是大半来自女人:一些学了她,得了她的好的女作家急于和她撇清。厚道一点的,则忙着表示悲悯。当然也有爽爽快快地直接鄙视的——本以为是“冰冷孤傲一朵莲花”,却原来“倒霉到要做倒贴的妓女”(引用某专栏作者的话,这还不是她一个人的想法,而是来自她和“几位女文青”共同讨论的结果——当然也不排除她们是爱之深,恨之切,代为不值)。这一切都是十几年前我怀着年少天真的仰慕心情走近张爱玲之时未曾想到的(即使有一时期我也对她有过“失望”和“怜悯”)……

原来,“不幸”是这样大的罪恶,尤其是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有才华的女人——这类似于控诉的调调似乎太过俗套,然而某些思想认识既然能成“俗”成“套”,可见普遍和强大,伤人无形,想反击都找不到地方。想想张爱玲有些事情的确是挑战常人的“底线”的(偏偏她又是“常人”)——单是不生孩子这一条就够人们把她同情死——这太容易了,绝大多数人都生孩子的,人人同情一舌头,就能把她打到十八层地狱。

(比较起来,甚至她和胡兰成的恋爱都容易被放过了,男女之情是人之常情,“想心不生波动,而宿命难懂”,有人还喜欢这“惊世骇俗”的调调儿呢。的确,她也不是故意要找个汉奸来恋爱的,而且他们很快就散伙了,再没联系,除了他的自传出版,她写信要一本——防着他瞎说。便是当时日本方面请她出席“东亚文化大会”,她也正经地写信拒绝了。她的第二次婚姻,也是第一次正式注册婚姻,嫁的还是个美国共产党呢!)

至此,该散了吧。我甚至觉得我也不会再看张爱玲了——放在心里就可以了。

我是完全无意、毫无准备,掉进《海上花》这个大坑里的。在2010年初。“世界上怎么有这么好看的书啊……”我想。这本书让我第一次领略到传统中国小说的美妙精深——同样的作品还有《红楼梦》,但《红楼梦》是不需要自己去发现的,《海上花》却是需要自己去发现的——在张爱玲的帮助下——惊喜来得更大。感情的体验令我手忙脚乱。无尽的兴趣与想法涌上来,迅速发展到要写一本书才够(当然还是不够)。虽然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没想过写一本关于一本书的书;或者一本关于张爱玲的书。

这时才想起,虽然距自己初读张爱玲已经是多少年过去——空拥宝山,却只写下了一堆零散的、前后矛盾、不成体统的文字,我对她那点失意的情事、某些人对她的态度耿耿于怀,大概也是我自己太看重它们对于一个女人的人生的意义,这些不同时间的文章也是我内心的投射。其实,这些东西并不能成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的。张爱玲首先是一个纯粹的、文学专业的卓有成就的工作者,她那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极丰富的创作,她的译作——中英文、英中文译作,单说她对这部吴语方言的《海上花列传》的普通话翻译——挖掘、翻译、加注——的工程中所表现的对历史、文化、民俗、服饰、语言等方面的知识和见解,任何一方面都是令人敬佩的。

注译《海上花》几乎是张爱玲文学工作的终点——还有研究《红楼梦》:“在已经‘去日苦多’的时候”(《红楼梦魇》自序)。虽然甚至一些专业的读者和研究者都认定她的才华的光芒已在早期尽放,强调张爱玲在感情上所遭受的伤害,并将二者联为因果,然而现在当我走进《海上花》的世界,并对张爱玲其他后期成果重新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我认为:不是那样的。与胡兰成恋爱的结束对于张爱玲来说,并不是从此萎谢——虽然我们很多人都会在爱情结束的时候产生从此已经死去的感觉,是的,可能软弱的我们也会向对方说……但是有品的男人不会再把这话拿出来向全世界说;若没品,那也早就不是我们爱过的那一个。何况即使确有某一部分死去,大概也和换牙蜕皮等生理现象一样,是最正常的事——是一个新的开始。

早期的张爱玲只是一个年轻成名的天才女作家。但是她经过成长,变得更成熟更美,传奇不再,却“平淡而近自然”,这是更宝贵的——她努力“保存”《海上花》这本书正是为了让人们认识那种宝贵的价值,人生的和艺术的。

(现在我相信张爱玲的晚年可能是平静和幸福的——幸福有很多种;经过了一切,和从前越拉越远——无忧无惧,无牵无挂,没有太多需求,等于富有,应有尽有。一边工作——自己最爱的工作;张爱玲不是因为痛苦和无聊而把余生投到这本旧书里的——虽然我曾经这样以为,而是因为这里面是一个广大的世界,美妙的中国传统小说是源泉;一边安静从容等待死神的召唤。)

而我回顾自己阅读张爱玲的过程,也正好是把阅读张爱玲的译作《海上花》作为了终点,这是一个同归——但这不是结束。这是新的开始。

(本文写于2010年本书完稿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