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10843000000015

第15章 一道情绪的测试题

情绪是什么呢?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也许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南迪·内森教授可以告诉你。他的一项研究发现,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30%左右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这并非耸人听闻,而是你我一直在刻意忽略的事实。也许你们跟我一样,在平时的生活中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中很可观的一段时间被愤怒、焦躁、忐忑等等不良的情绪所填满——它们的产生源泉不过是一些很小的事情,背后却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原则和心灵的基础颜色。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真正理性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不过,即便是这些很优秀的人,他们也无法做到自始至终保持自己内心的平和。这个残酷的事实,也许一想到就令人感到恐惧:原来我们大多数人在大部分的时间内,所做到的并不是完全真实和想要成为的“我们”。

在生活中,各种层出不穷的实例告诉我们,情绪的变化常常在你我的一些神经生理活动中得以表现。当你听说了自己失去了本该轮到你的晋升机会,或者你辛辛苦苦研制的成果被他人给剽窃,再或者身边的朋友做了很多对不起你的事情……

啊,还有许多种种的类似的事件,它们都会使你的大脑即刻做出反应,用条件反射的速度刺激你身体的各处神经,使其产生出大量的“肾上腺素”。

不要小瞧这点小东西,因为这些肾上腺素令你全身兴奋,变得和正常时期不太一样。它们最终导致你怒气冲冲,坐立不安,随时准备冲出去跟他人大干一场,为自己的利益讨一个说法。

可能上述的例子还不能完全让你信服,那就请做一下自我检查,看看你自己是否是一个具有易怒特质的“危险分子”:

·经常性的偏头痛或者经常性失眠;

·性格固执甚至可能私底下被别人称作“老顽固”;

·做事按部就班,规定了很多条条框框,完全按照规则执行或者必须按照大部分条款执行,或多或少都患有一些强迫症;

·对于约定按时不误,极度反感对方不信守承诺;

·做事表面看起来干净利落、有条不紊,但举止谈吐暴露出的内心显示是非常急切、焦躁和敏感的;

·即使事情按部就班、顺利地进行也会显得忧心忡忡,唯恐突发一丝变故,哪怕随后的事实都能证明自己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但下次面对事情新的安排时,仍会不由自主地继续忐忑;

·对于别人的谈论、评价关注度超乎于正常的尺度;

·很在意别人的态度,如果别人表露出不以为然,就会改变自己的立场,如果有人不同意你的意见,你就会感到意志消沉并且十分忧虑;

·在别人看来,你似乎显得过于随和,很多事情总是点头,即使不同意别人的看法也是如此。

你是否满足了以上的这些要求呢?或者有其中三到四项标准是完全符合你的?那么你据此判断一下,你是否已经给自己贴上了“易怒者”的标签了呢?

不过,即使发现了自己的情绪问题,若我们能主动地进行测试和探察,仍然可以证明你真的很棒,因为你已经重新认识了自己,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忍受一波又一波的情绪冲击。就算是圣人也不能保证一颗心永葆宁静,何况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圣人吗?当我们思考自己的心灵情绪并进行调整时,我们就已经走出了情绪的泥潭,尽管有时做得并不怎么如意。

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公司在最开始陷入全面的危机时,我在公司年会上大发脾气的场景。我暴风骤雨般的怒气,令在场的每一个同事陷入沉寂。他们看到我,就像是面对一只残暴的魔鬼,人人都望而生畏,没有一个人敢来劝服我。

其实,事情源于一件非常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个很坏的财务报表,但只是财务人员的无心之误,还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若在平时,我肯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顶多纠正她的计算方法,让她回去重新做一份正确的报表交给我。不过,当时我实在无法控制自己,最终把整个年会弄得鸡飞蛋打。

我的秘书玛菲小姐当时没有表态,她默默地观察着我的失控。她是一个称职的秘书,总是保持安静和适宜的工作风格。然后,她在第二天用婉转的方式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在邮件里,她重述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就像讲故事一样,让我以旁观者的身份清醒地看到了我处理方法的错误。

这就是情绪。我们其实很容易测量到自己的状态,但是若想改正,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和决心。

从前,一个水池里面住着一只脾气很坏的乌龟。乌龟一点儿也不懂得包容与谅解,它这样浑浑噩噩过了很久很久。后来,有两只大雁经常来这个水池喝水,时间久了,它们就成了交情不错的朋友。再后来,气候突变,天旱缺雨,池塘渐渐干涸了,乌龟别无办法,只好决定搬家。它想了又想,最后决定跟随大雁一起到南方生活。问题是,乌龟自己没有翅膀,不会飞翔,行走实在太慢。两只大雁想到一个好办法,它们决定利用一枝树枝,让乌龟咬着中间,两只大雁各执一端,它们三个将一起飞赴南方。

在动身高飞之前,大雁再三叮嘱乌龟不要说话,乌龟点头答应。

就这样,它们协调地配合着,一起飞往南方,飞过绿油油的田野,飞过蓝盈盈的湖泊……突然,地上的孩子们看见了这个有趣的组合。他们拍手笑起来:“你们看呀,快看呀,那只乌龟多滑稽啊!嘿嘿……”本来得意扬扬的乌龟,听到孩子们的嘲笑后愤怒不已,它马上开口责骂。乌龟张开口,就从空中跌落,摔在石头上死去了。

两只大雁这时一起叹气道:“坏脾气要了它的命啊!”

这一则很普通的故事,正如我在培训课上经常举到的例子一样。这样的故事人所共知,却常被人忽视。它讲出了我们内心的情绪爆发的致命影响。情绪一坏,一个人就解除了心理上武装,使自己陷入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

人是不断成长的。终其一生,各种情绪就像是生命力极强的藤蔓,枝枝丫丫紧紧围绕着自己漫长的成长经历。它们就像是脉搏,就像是血管。我们没有办法彻底地剥离它们。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历练就是调节自己容易紧张的个性,争取把坏的情绪扼杀在摇篮中,让它们无法壮大,无法深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自己构造出最积极的情绪堡垒。

真正聪明的人分得清孰轻孰重。他们不会动辄愤怒无比,也不会妄图争辩,更不会刻意去做某些事情,花大把的力气去证明自己正确而别人是错误的。

你要真诚地相信,解决问题的途径虽然有很多,但是宽容永远比暴力来得容易。

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你我应该压抑所有的情绪反应。其实,人的情绪分为两种:消极的和积极的。生活是离不开情绪的——任何一种情绪都是我们对于外面世界正常的心理反应。因此,我们所能努力的方向是,摆脱情绪的奴隶这一不光彩的身份,摆脱让消极的心境左右自己生活的窘境。

此时或许会有人认定我在这里小题大做,因为自己的悲伤而放大了负面情绪的危害。但事实是,我的说法有着广泛普及的科学基础。

美国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消极情绪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难以估量的危害。经常发怒和充满敌意的人,与正常人相比,他们更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哈佛大学的调研也发现,在1600名心脏病患者中,有超过50%的人经常焦虑、抑郁、脾气暴躁,程度超过普通人的三倍。

毫无疑问,这是科学的结论,坏情绪永远是内心最无用的情绪。想要为美好的情绪争取一片新天地的话,就要勇于跟那些消极的情绪作坚持不懈的斗争,抵抗并且引导它们向积极的方向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