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10843000000023

第23章 出口无处不在

事实证明,尽管经过了长久的调整和休息,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无法找到可以让自己解脱的出口。我明白了能量和信任,但我仍然需要一个技术化的工具来理清这些情绪。

肺炎的后遗症带来的折磨,让我不知道如何鼓励自己继续保持积极的情绪,有时候我甚至怀疑医生是不是哄我的。我们在生病时都会产生类似的怀疑:妈妈的安慰是不是在骗我,大夫的话是不是在应付我?怀疑和恐惧交织成一团迷雾,继而冰化成坚固的堡垒堆积在内心,成为一种庞大的寄生“情绪瘤”,堵截肌体营养,给心灵的净土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心的压力就会压死自己。现在,我有越来越多的时间觉得自己已经脱离了今世,飘浮到了一个前生与今世相接界的区域。很多昔日的老朋友渐渐地不再与我通电话,人人对我避之不及,因为我现在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鬼。我开始更多地相信这一点,尽管心内有另一盏灯为我指明方向,告诉我这不是真的,而我也依稀坚信光明依旧。

虽然我还活着,正在旅行的途中,可是我仍然免不了去想,也许有不少人认为我已经在财务破产之后跳楼死掉了。我的下一站,是西藏的拉萨。

在离开孟买前往印度北部一个邦的旅途中,我被人偷了钱包,只得在荒郊野外露宿。这真是一场灾难,天气炎热,即便夜间,外面仍然是枯燥而干热的天气。重要的是蚊子很多,扰得人翻来覆去,根本睡不着觉。

到达拉萨的头一天晚上,我独自去外面的郊野散步,却肺病复发。剧烈的疼痛让我不由得昏迷了过去。当我醒来后,发现自己却躺在一个古色古香的房间内。

我被一个路过此地的僧人救了。我瞪大眼睛环视着四周,发现我并没有看错,这确实是一个僧人的房间。

僧人说他已经有七十岁了,可看起来,他却只有四十岁左右的样子。他表情严肃地看着我。直到我彻底地清醒,有力气坐起来了,他才松了一口气。

他很“专业”地为我把脉,然后说我早年身体健康,但人到中年就会得一次大病。也就是现在,命中多坎坷,需学会看穿尘世,少与人争,方可安度此生。

听起来他是一个玄学人士,不像僧者。“哦,您会占卜?”

“不,这是医术,只不过并非人们常识中了解到的医学知识。但它是正确的,需要另一套解释体系。”

在这一天,我以一个最舒适的姿势半躺在床上,喝着他提供的热水,与这位陌生的僧人进行了一次夜谈。我们的谈话涉及佛教,还有道家和基督的内容。仿佛整个宇宙都成了我们的谈资,没有中心议题,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但让我受益非浅。

他就像专门在拉萨等待我的到来,为了解答我在这些领域的困惑而来。

在他的脑袋里装着所有的知识和道理,都要在今夜对我吐露出来,以便对我的生活有所裨益。

“我们学佛的人,除了念经修身之外,还要细心地研究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根据我们佛家的观点,世界由成、住、坏、空四个劫所成就。成由二十个小劫组成,住由二十个小劫组成,坏由二十个小劫组成,空也是由二十个小劫组成。你也许要问,怎么会有成?怎么会有住?怎么会有坏?怎么会有空?成、住、坏、空到底指的是什么?它们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这成、住、坏、空,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生老病死,也被称作生住异灭。那么,人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生住异灭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显然,僧人对于我想要问的问题心知肚明。我确实想与他聊一聊佛家的这些知识,我想知道他对于人的内心和潜意识是怎么看待的。但是没等我发问,他便提前替我把问题摆出来了。单凭这一点,我就知道,这个僧人一点都不简单,他好像能够看透人的内心,就像在我的心里装了一面镜子。

我耐心地倾听着,不敢有丝毫懈怠。僧人继续对我娓娓道来:

“世上这一切的一切,都由我们的妄想所制造的。佛家有‘念动百事有,念止万事无’的名言。一念起,世上有山河大地,房廊屋舍;一念灭,万物全无,什么都没有了。因此,整个世界的成、住、坏、空,乃至于人的生、老、病、死,全因意念而生,因意念而灭。大到整个世界,小到一个国家,再小到一个家,再小至一个人的身心,全由意念而生,因意念而灭。意念就是妄想,我们的世界由无数的妄想造成。

这是一个妄想纷飞的世界,同时妄想也是无穷无尽的,人在其中犹如尘沙。在虚空的世界里,你往里看,尘与沙,不知到底有多少,我们的妄想也是那样的,你永远不知它们到底有多少。

不过,你我都有一个善的妄想,可以补助天地间正气的不足;若是你我存有大量恶的妄想,就是帮助这个世界一天比一天地增加恶业。如果你存有善的妄想,你的善业就自动增加;若你的妄想是平平凡凡的,不善不恶,那么你就造出普普通通的世界,平凡地生活下去。

看看我们平时与朋友们的聚会吧,大家畅所欲言,讲讲这个,说说那个,他讲他的道理,你提你的看法,所有的一切都是妄想所现出来的。观察你的生活,你现在的状态就是由你往昔的妄想铸成的。你过往有过什么样的妄想,今天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境界。你与我的相遇,就是因为你曾经向往研究佛法,这就是你我之间的缘。”

我点头承认,自己确实在以前有过求佛的冲动,但之后又放弃了。僧人显然早已经料到我会承认自己曾经的想法,当我诚恳地点头默认时,他笑了,一张老脸却灿烂如花。这让我无比惊叹:一个老人的身上,竟然能散发出类似于年轻人的生命气息。

“在我们这个充满妄想的世界中,其实我们自身就是一个又一个的能量源,我们与万物同生共存,在自己的身上也环绕着充盈的能量。”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自己的本体也正是能量之源的说法。僧人的观点让我茅塞顿开。倾听着他的话语,我似乎已经开始真正地触摸到了自己心灵的能量。

僧人说:“当你尝试着释放情绪状态下的无限能量,学会触摸身体和心灵的印记,了解它们到底要告诉你什么时,你就达到了了解自身情绪模式的目的。此时,你只需要主动地掌握自己的情绪模式,使它有效地控制你的身体与心灵。这样一来,你就能够敞开心扉释放自己那些已经冻结掉的情绪,重获生命的力量,找回真实的自我。”

“请你告诉我,我该如何才能释放情绪状态下的无限能量呢?”“在你知道如何释放能量之前,你需要了解更多。”对此,僧人坦率地回答道,“在我们的释放法中,有一种方法叫作粗树枝法,粗树枝指的就是九种‘情绪状态’。如果能将自己的感受归类到对应的情绪状态,释放情绪状态的无用能量,即锯掉粗树枝,同时连带释放掉很多与之相应的感受(小树枝),连带地拔除更多相关思想(树叶),其实就做到了完全释放情绪状态下的生命能量。”

“我想了解你讲到的所谓的九种情绪状态,它们是怎么回事?”我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疑问,我想了解这些知识。

僧人顿了一下,平静地回答道:“人的九种情绪状态分别是万念俱灰、悲苦、恐惧、贪求、愤怒、自尊自傲、无畏、接纳和平静。我刚才已经提到了,如果你能将各种感受归到对应的情绪状态,然后由情绪状态的层级释放无用的能量,会更快地摆脱负性状态,找到真正的自己。不过,你首先要明白自己如今的问题到底属于哪一种情绪状态。我现在就告诉你九种情绪状态的定义,但仍然需要你自己认真地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