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
1084500000054

第54章 李书福:坚韧执著的汽车梦 (1)

引子:“疯子”的光荣与梦想

英特尔公司总裁格鲁夫说过:“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句话如今被许多人接受并且传诵,甚至成为他们的座右铭。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思想里面,温和与中庸才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偏执狂在中国人看来,不是疯子就是傻子,或者是刚愎自用者的代名词。但正是越来越多这样的“自负”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人们对曾经深信不疑的观念产生动摇,李书福就是其中之一。

1997年李书福开始造汽车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被大众、通用、标致、丰田这样的跨国巨头蚕食得一片狼藉,根本没有国产自主品牌的立足之地。早在1991年的11月25日,中国硕果仅存的国产轿车——上海牌轿车宣告停产。在此之前,国人曾经引以为傲的红旗轿车已经停产。至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大轿车品牌均告消亡。如今的跨国公司各自带着自己的合作者,对中国迅速成长起来的汽车市场指点江山,细分着这个市场。以车型、价格和区域来瓜分市场的利润,并且在满足中国消费者交通需求的同时,通过合资造车、销售汽车、收取品牌费和设计费的形式来取得巨额的利润。当然,他们对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97年,李书福不顾亲友反对,决意投资5亿元资金进军汽车行业,并抛出一句“汽车不过就是四个轮子加两张沙发”的疯话,无疑让跨国巨头们贻笑大方。在此之前的1996年,李书福改装两辆奔驰造车的故事在当地更是引起轰动,甚至有人去问他这两台改装车的卖价。

李书福不止一次地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他要打造一家百年汽车公司,要让吉利的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外国车走遍全中国。为了实现他的造车梦,他还曾到国家各部门游说,当某官员曾告诉他“民营企业干汽车无异于自杀”时,他豪言壮语地说,那你就给我一次跳楼的机会吧,可见他对自己梦想的执著。以前他把造车自嘲为“自杀”,而今他已经有底气对世人宣告他的光荣与梦想。

李书福不是那种用商学院里的教科书可以定义的企业家,有许多人评论他说是汽车疯子,从他人生的似乎大概经历中我们看得出来:

追溯到1982年,李书福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他手拿海鸥牌照相机,四处游逛给人拍照挣钱,当地人称为“野照相”;后来自己开照相馆的时候发现往显影液里面加食盐可以提取金和银之后,他又干起了收购废旧电器的行当;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发现生产做冰箱元件的异形铁片钱来得很快之后,开始进入冰箱行业,并且有了自己的冰箱厂;后来他造摩托车,创办经济管理学院,造汽车。他的种种传奇经历,在当时的条件下似乎都是闯政策的“红灯”前行。这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冒险精神,一种为了求致富创事业的偏执精神,一种与众不同痴迷专注的疯狂精神,这大概就是他被称为疯子的由来。

“疯子”是一种精神,一种战略,更是一种专注。正是这样的“疯子”精神,不仅让竞争对手和业界折服,也让许多年轻人视李书福为榜样和传奇。中国人需要这种“疯劲”,需要这样“形疯神不疯”的企业家智慧。

用敏锐的眼光抓住流星般的灵感

流星划过夜空,用尽所有的光和热,给行人在瞬间照亮了前进的道路,自己却悄然地离开了。但是只有那些最具慧眼和最有勇气的人,才能在那一瞬间看清黑夜里的道路,并且不顾一切地沿着那条道路走过去。流星照亮的,只是一小段路,夜幕如此深沉,完全无法判断前方会有什么。对于前进的人来说,如果他经历的还是失败,那么最好的结果是他变成一颗更亮的流星,在燃尽了自己以后,为后人照亮更远的一段前行的道路。

唐锦生应该就是这样的一颗流星。1984年,唐锦生带着他的研究成果——复合材料车身制造技术来到深圳市中华汽车制造公司。在克服了众多想象不到的困难之后,他终于在世界上首先成功研制了车身全部用复合材料制造的中华牌轿车。1986年,他因此担任了中华汽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同年,他荣获中国第一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1987年,应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邀请,唐锦生到美国底特律向全世界1 000多名科学家宣讲他的汽车研究成果。他以令人信服的物理公式,首先提出了复合材料“淬火”理论,并因此于1989年5月获得美国纽约第十三届世界发明银奖。

1995年首批卖给华汽出租公司的400辆中华汽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唐锦生也因为国家强制政策致使中华汽车在北京停牌而黯然退场,不知所终,成了中国汽车史上昙花一现的英雄,成为流星般照亮后人道路的领航者。不过可能连唐锦生自己也不知道,早在1989年,他的一辆中华牌汽车卖给了一个偶然闯荡深圳的台州小老板,这个人就是26岁的李书福。它像一根火柴一样点亮了他年轻的心。

买过汽车的人都能体会1989年李书福对自己第一辆汽车的感觉。这位年轻的老板把这辆车从深圳一直开回台州,虽然多年以后当李书福自己也开始造汽车的时候,他对那辆中华牌汽车的评价并不是很高,但从他买了这辆车之后的行动来看,李书福造汽车的起源,应该就在这辆由中国人制造的中华牌轿车上。对于这一点,李书福的说法是,从买了第一辆车以后,就想造汽车了。

摩托车是李书福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前生产的最后一种产品。他在摩托车行业中一改在冰箱、装潢材料等行业中快进快出的手法,从1993年进入这个行业开始,整整在这个行业中停留了六年之久。摩托车给李书福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这一次,李书福没有因为许可证问题而放弃摩托车的生产。经历了冰箱定位的痛苦和海南炒房产的失败,下海已经十年的李书福开始知道进退。在机械部摩托车处碰壁之后,他收购了杭州一家濒临破产的摩托车厂,用这种方式避开了许可证障碍。

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快速加剧,政府也开始对国企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相当一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的国企被迫寻找自己的出路。在民营企业极其发达的浙江,已经出现了不少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收购国企的事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关注的就有娃哈哈收购杭州罐头厂的案例,而静悄悄地进行的收购显然更多。因此到2000年,浙江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而在全国闻名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这个土地资源小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国企的成分居然那么少。

总结李书福在造汽车之前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形象:他们都是为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而下海的,在最初的挣扎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原罪因素做过一些当时政策不允许的事情,或者做过一些现在看来不道德的事情,而这两者在李书福的经历中都有。他出售白银在当时是地下交易,有着很大的风险,李书福最原始的产业资金应该是从这里积累起来的;他在做冰箱、建材和摩托车时,仿制是最为重要的手段,而这在现在看来,多少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是相冲突的。

但是李书福的性格注定要让他走得更远。他的性格正好应了那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在早期的创业经历中,偏执的性格屡次使他与退缩绝缘。在逐渐做大的过程中,他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放弃,但他却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继续冒险,从一个个完全陌生的产业里掘取机会。由于他选择忘记失败,我们无法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但是他倔犟的性格却在这些不断的尝试中显露无遗。

李书福经过十五年的磨炼,在进入摩托车领域之后已经成了一个有钱人。不过他好像一点也没有退出舞台的意思。如果说汽车业像一个被聚光灯笼罩的舞台的话,1996年李书福在与嘉陵公司合资建立自己的摩托车品牌“嘉吉”时,就像一个买到了门票可以进入剧院的观众。这个在中国汽车舞台上的新演员如何进行他后来的演出,我们拭目以待。不过在这里,我们看到除了天生执拗的性格让他做出直接冲上台的举动之外,十五年的经历,李书福已经积累了好几手绝活,使他最终获得了在汽车这个难度不小的舞台上表演的机会。

毫无疑问,十五年的创业使李书福成了一个有钱人,但这些钱显然不足以让他买到所有造汽车所需的要素。2005年政府为汽车业设立的投资门槛为20亿,而李书福在进入汽车业的1997年,其财富累积大约在1亿左右,到2005年,李书福的个人财富才刚过19.2亿。而他要做汽车这样一个举动,哪怕是在国外,也无法得到银行的支持,所以他的钱也就够买汽车业的一张门票。

但有一点是李书福十五年的经历中最重要的,那就是他知道自己只能做实业。这是他在海南用损失数千万元的财产换来的惨痛经历。海南那一场房地产风潮,除了产生了一大批房产巨头之外,还为中国意外地塑造了一个坚定的实业家。

李书福有许多从无到有的实业经历,他造冰箱可以畅销,造建材可以畅销,造摩托也可以畅销,这并非用勇气和自信就可以解释。前人流星般的启迪擦出他灵感的火花,但是真正成就他汽车梦想的,是他抓住灵感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更何况他能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一路走下去。

宁愿绕道也要把汽车造出来

造车的李书福不仅“疯”,而且很“狂”。曾经有一个媒体记者在采访李书福后有过这样的感觉:他对回答问题多少显得有些敷衍,问一句答一句,问多答少,心不在焉。直到那个记者表明自己是跋涉了几千公里之后才与他进行这次采访,这时李书福才开始用心答话,采访也顺利起来。

李书福的“狂”还表现在他刚开始造车的时候。1996年李书福买过两辆奔驰,回台州之后把它们都拆了,然后从香港买来奔驰的配件,一件件地组装起来,他本打算给汽车装上钢制外壳,可能是一时搞不出来,异想天开的李书福居然就敢用玻璃钢给这辆吉利公司最早“下线”的汽车做了一个外壳。不仅如此,李书福还把这辆“奔驰车”开上了台州街头,还在电视台做了广告,居然还就有人打电话来问这辆车的价钱。

但他低估了造奔驰的难度。他的玻璃钢奔驰也许看起来很漂亮,但耐久性不行。很快,这辆车的外壳就开始这里凸出那里凹陷了。当他想去相关部门为这辆汽车办理出生手续的时候,得到否定的回答是必然的:这辆车安全性有问题,不能得到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