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会疼自己的女人最幸福
1084600000022

第22章 女人就是要生活得自在 (2)

第七章 女人就是要生活得自在 (2)

不管承认与否,社会上那么多关于权谋的书籍卖得那么好的终极原因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心里都迫切的需要通过某种手腕爬到耀眼的位置,得到想到的东西。因为,大多数人的心理都不单纯,所以对待单纯的人相反会有一颗仁慈之心,会因为一个无辜的眼神而想要去保护她,呵护那份难得的纯真。而对于那些和自己一样或者比自己还老奸巨猾的人则怀有排斥或者防备的心态。所以,单纯的人受到的保护会更多一些,并且这种单纯也容易感染到他人。

大卫·R.·霍金斯通过20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的身体会随着精神状况而有强弱的起伏。当我们的心里有邪念的时候,频率会降到最低。而当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单纯的善良与柔和时,频率则会很高。他遇到的最高频率是700,那时候,当特雷莎修女走进屋子里的一瞬间,在场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幸福,她的出现使人们几乎想不起任何杂念和怨恨。

这种高频率的人在我国历史上也曾很戏剧的出现过,他就是明朝著名的俘虏皇帝朱祁镇。他身上那股很亲切的气质,总能让人一见如故,如沐春风。在他贵为皇帝的时候,对身边的人很好,对大臣们也是礼遇有加,他身上那股“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纯净气息总是若有若无的润泽着周围的人。在他被俘之后,身陷异国他乡的茫茫大漠里,其境地可想而知。但是他身上的那种特质却使他创造了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奇迹。他的皇后没有背叛他,他的随从誓死保护他,就连敌军的二把手伯颜帖木尔都不由自主的开始喜欢他并心甘情愿的做了他的保护神。

刚开始的时候,看守的人十分看不起这个被俘虏的窝囊皇帝。但是,在时刻面临死亡的阴影的环境中,他始终保持着镇定自若的态度,即使对自己的敌人也是有礼有节,时间一长,连看管他的蒙古士兵和军官都心甘情愿为他效力。甚至,在他回国后被弟弟关押起来时,奉命看守他的大臣也被他感化,心甘情愿任他驱使,为他出力。更令人目瞪口呆的是,伯颜帖木尔不但数次要求释放朱祁镇,在朱祁镇终于可以回国的时候还主动为其争取皇位,天真的说“必须保证朱祁镇回去后能够当上皇帝,才能放他走!”因为他害怕朱祁镇回去后会被已经做了皇帝的弟弟欺负。在不得不分别的时候,这位情深义重的少数民族大哥一直保护他到了两国边界。想到从此天人永隔,竟不能自己,号啕大哭起来,他拉住朱祁镇的马头,声泪俱下言道:“今日一别,何时方得再见,珍重!”然后他掩面上马向相反的方向飞奔而去。由此可见朱祁镇身上那股单纯的魅力。

在现实生活中,单纯的孩子最令人担心。但是单纯并不是毫不设防,而是对人真诚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软实力。它能让人或者吸引人倾心接近。毕竟,烦恼随风而去的单纯,是我们寻求内心安宁的渴望。不再斤斤计较,也不再剑拔弩张,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安详状态。所以大多数男人都会恐惧心机太深、手段太多的女孩。而那些单纯的女孩子则更容易受到保护。当然,这里的单纯和单蠢不是一回事。单纯是一种干净澄澈的心境,而单蠢则是单单的愚蠢。很多女孩误把单蠢当单纯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快乐本身就是成功

有一个男孩,他连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每天都在练琴,练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但是他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怎么练都进步甚微。周围的人都很可怜他的这股痴劲,但又怕告诉他真相会伤了他的自尊心。

有一天,男孩去请教一位老琴师,并拉了帕格尼尼的一首曲子。他拉得如痴如醉,可依然破绽百出,令人不忍卒听。老琴师很耐心地听完之后,认真的问他:“孩子,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男孩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

老琴师又问:“那你快乐吗?”

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

老琴师告诉他:“孩子,你非常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更加美丽,比如玖瑰,又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纯粹只是为了快乐,这就够了。快乐本身就是成功。”

听了老琴师的话后,男孩心头的那团狂热之火终于沉静下来了。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从琴声流淌出来的音乐中享受他的快乐。但是他也不再受困于帕格尼尼梦想。他的琴声是他的快乐,而他的成功却在于他提出了天才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他就是伟大的爱因斯坦。

人也像花一样,有一种人能结果,成就一番事业,而有一种人不能结果,一生没有什么建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才会发现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更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总是太过于狭窄,把名誉、金钱、地位和世俗所认可的一切当成了成功。

不过说实话,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氛围都在“逼”着我们去成功,“都30岁了,男的还没车没房、女的还没钓到一个金龟婿,你彻底完了!”——在这样的语境下,还没有成功的人只会日益感到压抑、焦虑和不安。不成功就是失败,似乎已经成了毫无选择的独木桥。对于成功的过度焦虑,逼迫着人们开始全盘接受成功学宣扬的那些无比亢奋的观点:“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如果我不能,我就一定要,如果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这些书拼命地鼓动渴望成功的人上足了情绪的发条亢奋地往前冲,可现实的结果却是,亢奋过后还是亢奋,亢奋过后啥也没有,白白狂累了大脑,消耗了身体的能量。因为成功不是战场上冲锋陷阵,不是振臂一呼拎着炸药包就上,更不是仅有热血沸腾扛着砍刀奋勇杀敌就能取得胜利的。

在现代社会,成功大都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但是,出于内心需要受到尊重的渴望和攀比的不安,使得人们对狭隘成功学的缺陷视而不见。当那么多人被“榜样”和“导师”教导着踏上漫漫“成功”路的时候,还有谁会真正按照自己个人的意愿来生活、依循自己独立的标准来选择?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不成功。如果不取得世俗的成功,是否都活不下去了?是否都要郁闷终生?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飞翔的目的不是为了留下痕迹,而是在飞翔中尽情地享受自由和快乐。有些东西,努力了也就没有了愧疚,不需要太过于自责。普通人只要心中有快乐,脸上有欢笑,也是一种成功。就像玫瑰和郁金香,虽不结果,但却依然美得令人羡慕。

不让职业枯竭靠岸

楚楚刚毕业时,和所有的“北漂”一样,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人才济济的北京,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她纯粹是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追赶高手和铺垫成绩,甚至到了过劳死的边缘。没日没夜地奋斗,一度让楚楚的所有创造力濒临枯竭。整个大脑从刚开始的高速运转到后来的几近瘫痪,一切都是机械地惯性维持,这样的状况让楚楚差点绝望,因为这样的状况持续越久他就越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有一个周末,楚楚决定不再加班,给自己放个假。躺了整整两天之后,睡眠充足所带来的高效持续了没多久之后又陷入以前的倦怠状态。她觉得很累,再也不想工作,但却不得不继续工作。每天都是例行公事,一叠叠文件摆在那里,好像一座山一样,永远也搬不完。第二天醒来又要重复前一天的工作,没完没了,看不到尽头。明明每天加班到很晚,累到了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却还总觉得心里特别窝火,动不动就有大发雷霆的冲动。

以前的老同学都很羡慕楚楚拿着高薪,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工作。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过得其实并不好,每天忙得连太阳都没有机会见到,连周末都是面色苍白的加班,根本没有任何时间去享受生活。年终填写业绩总结表时,自己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并且想了很久能写下的业绩微乎其微。

心理医生告诉她,她目前的状况是职业枯竭。长期高负荷的工作很容易让人产生能量耗尽的感觉,也很容易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变成失去了思考能力的机器,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怎样做。无尽的疲惫还会导致工作激情和创造力严重消失,甚至开始莫名迁怒于公司和周围的人,致使工作和人际关系不约而同“告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越变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种可怕的“职业枯竭”现象已经蔓延到了很多地方,尤其是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尤为严重。

职业枯竭,光看这个名字就让人无法觉得难以接受,经历过了肯定更会抓狂。职业枯竭,犹如毒品。毒品也许还会给人短暂的幻觉,但是职业枯竭却是最真实的地狱。所以我们要远离毒品,不让职业枯竭靠岸。

首先,要全面透彻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承受压力的额度有多大。然后依据这些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要学会接纳自己,宽容自己,善待自己,承认人的正常心理情绪反应,不要过激地否定自己。

其次,当目前状况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或者情况复杂而令人厌倦时,不要过度抱怨。要理性分析自己的需求是否合理。如果觉得自己总是在自我重复、能力不足的时候,厌倦和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个时候可以选择进行一些学习和进修,掌握了新的技巧之后,人就很容易重新找回自信,枯竭感也会随之减轻。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给自己减负,学会给自己松绑,多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有一些轻松的业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