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会疼自己的女人最幸福
1084600000023

第23章 关心自己的灵魂,从来不会晚 (1)

第八章 关心自己的灵魂,从来不会晚 (1)

背不动,就放下

从前,有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智者,寻求解脱之法。智者给他一个篓子让他背在肩上,然后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完了沙砾路,智者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觉得越来越沉重。”智者说:“这和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来越累的感觉。”

生命之舟需要轻载。当我们觉得生活中不堪重负时,不妨学会“卸载”:将自己的烦恼和包袱一一放下。

年轻的时候,雨飞比较贪心,什么都要追求最好的,拼了命地想抓住每一个机会。有一段时间,她手上同时拥有十三个广播节目,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回到家里通常都是倒头便睡。随着事业越做越大,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到了后来,雨飞发现拥有更多、更大不是乐趣,反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的内心始终被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笼罩着。后来,不幸还是发生了:2005年,她独资经营的传播公司被恶性倒账八千万,交往了七年的男友和她分手……一连串的打击直奔她而来。在极度沮丧的时候,她甚至考虑结束自己的生命。

面临崩溃之际,她向一位朋友求助:“如果我把公司关掉,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朋友沉吟片刻后回答:“你什么都能做,别忘了,当初我们都是从‘零’开始的!背不动,就放下吧!”这句话让她恍然大悟,也让她勇气再生:“是啊!我们本来就一无所有,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怕的呢?”这样的转念令她顿时释然,短短半个月之内,她连续接到两笔很大的业务,濒临倒闭的公司起死回生,又重新运转起来。

经历这些挫折后,雨飞体悟到人生“无常”的一面:费尽了力气去强求,虽然勉强得到,最后留也留不住;反而是一旦放空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能量。从此,她学会了适当放下。为了简化生活,她谢绝应酬,搬离了一百五十平方米的房子,索性以公司为家,在一个十平方米不到的空间里,淘汰不必要的家当,只留下一张床、一张小茶几,还有两只做伴的狗。雨飞忽然发现,原来一个人需要的其实那么有限,许多附加的东西只是徒增无谓的负担而已。朋友不解地问她:“你为什么都不爱自己?”她回答:“我现在是从内在爱自己。”

当我们实在背不动的时候,适当的放下是最聪明的办法,扔掉一个非必不可少的东西,人生反而会过得潇洒一些。

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站在熙熙攘攘的雅典集市上叹道:“这儿有多少东西是我不需要的。”扔掉不重要的,才能有精力珍惜最想呵护的东西。生活才能除却繁杂,简单自然。

缺陷是灵魂的出口

有位乐师能演奏许多美妙的乐曲,常常被人请去演奏,很受欢迎。有一次,乐师被一位大富翁请到府中表演,一曲曲优美的音乐令富翁心旷神怡。富翁听着很高兴,对乐师说:“如果你能照今天的曲目演奏下去,昼夜不息,我可以送给你百亩良田。”

乐师毫不在意,反问富翁:“若我一直演奏下去,你真的能一直听下去吗?”富翁以为乐师不敢接受这个苛刻的条件,便答道:“当然,只要你演奏着,我就听着。”乐师很高兴地接受了富翁的苛刻条件,把乐器调了调,自己定了神,开始演奏起来,如水的曲调在富翁的屋内洒开来,而富翁则躺在榻上,闭着眼睛尽情欣赏。乐师果然功力非凡,他三天三夜未曾停息,一遍又一遍地演奏着那首优美的旋律。第四天,富翁实在受不了了。现在他听着这首曲子,再也感受不到那优美动听的韵味了,一切都变成了令他烦躁不安的噪音。第五天,富翁认输了,十分懊恼地给了乐师百亩良田,并把他打发走了。

许多东西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只能拥有一次。太多了,感觉也就变了。人常说:画,放远看,更美;山,站远看,更壮;花,离远点嗅,更香。人也一样,给生活留点距离,给生活留点遗憾,才有回味的空间。事事都想没有遗憾,全部拥有,反复拥有的话相反破坏了原先的缺陷之美。

生命应该是丰盛而有缺陷的,缺陷是灵魂的出口。生命过于圆满,容颜完美无缺,性格坚不可摧的人相反让人觉得莫名的堵塞。凡事太过于完美,相反会走向另外以及极端,失去了平衡,也就失去了东方韵味的美感。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正因为它有了缺陷,漫漫人生路才更显得美丽。

人生真正的乐趣不在于圆满,在于追求完满的过程。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个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却如影随形。每个人每件事都有缺陷,不要做无谓的攀比。月满则亏,有个缺口让福气流向别处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正因为这个缺口,才让人懂得小心翼翼地珍惜。

相信直觉,因为它有时候很准

直觉,有的人称第六感觉,有的人称之为灵感,或预感,我们每个人都对它非常的熟悉,都体验过这种感觉。但是由于这种感觉比较悬,并且飘忽不定,所以容易被忽视。而一些悲剧的发生就在于我们的忽视。

有一天一个女孩进电梯的时候,本以为没有人,抬头的时候才看到一个陌生男人已经在里面了。“上去吗?”他问道,脸上带着过于夸张的微笑。女孩突然觉得胃抽紧了,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可电梯里的这位先生并没有任何不得体的举动,她没有转身走开,那样未免不太礼貌。她上了电梯,结果被强奸了。

第二天,当跟警察说起时,她才忽然意识到:其实几天前就注意到他了,这个陌生男人总在这个小区里转悠……

在危险来临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意识到他们正在看的景象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却不能确认哪里出现了差异,或者这个细微的变化预示着什么。也许这时候身体会本能地向我们发出信号。如,莫名的恐惧,肚子不舒服,起鸡皮疙瘩,心跳加快,胸口发冷,恶心,手心出汗等。这是一种难以解释的预警系统。

可惜的是,我们通常不会留意身体发出的信息。而直觉这东西又容易转瞬即逝,往往在直觉这个意象还未形成的时候,我们内心深处发出的各种声音就会将之淹没。其中有怀疑的声音,恐惧的声音,陈旧观念的声音,有我们记住他人的声音,还有源于大脑的声音,但奇怪的是,我们往往会因此怀疑,抑制,甚至反对我们的直觉。在这个过程中降低了自己的精力,没有力量再去感觉或者捕捉到那个预警信号。

并且,最糟糕的一点是,当我们不相信直觉的时候它会很快从我们脑子里消失。如果我们半信半疑,没有采取坚定的措施,等回想起来的时候才会追悔莫及。上文中的这个女孩就是在半信半疑的犹豫中遭遇了不幸。

心理学家认为,大脑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直觉预警,它一定和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直觉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虽然现在科学界对它并没有确切的解释,但是它有时候真的准得令人目瞪口呆。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种动物比女人更相信自己的直觉,她们常常能发现被隐藏的事物,或敏锐地感受到事物的真相。就像西班牙王后伊萨贝拉,在无人看好的情况下支持哥伦布寻找新大陆,甚至愿意拿出部分私人财产供他建立船队,有很大可能是直觉指引她做出这个正确的决定,这远比许多见识广博的男人要明智得多。

早在原始社会,男人出去狩猎的时候,女人因为要在洞里照顾老人和小孩,时刻警惕野兽的袭击,所以渐渐培养出了感应各种危险的第六感觉,并通过基因一代代地遗传下来.所以女人的直觉还是比较可靠的.相信直觉,特别是带有不安情绪的直觉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的时候,哪怕心里犹豫着是否是错觉的时候,也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现实中的恐怖片,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被世界抛弃的干物女

无意中在天涯网上看到一篇帖子,《茫然地活着!36岁的干物女,我还有救吗?》,蓦然有种惊心动魄的感觉。这位叫抑郁症的网友这样写到:

“我是一个36岁的女人,一个36岁还没有把自己嫁出去的女人,在2008年第一天的早晨,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呆,36年了,自己的生活究竟是在哪里出错了呢?

我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职业的社会地位不低,薪水虽然不高,但在自己生活的小城市里,也算是可以。工作很轻松,时间也随意,最可爱的一点是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刮风下雨想偷懒不上班也没有领导找,每周就那么一点点的工作量,动作快的活一天就可以做完,其余时候随便自己做什么,于是,便利用大量空余时间,写文章赚钱,而且也算小有成就——可以说,我在事业上虽然不算一个成功者,但却非常满足,毕竟现在社会,能开开心心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并不多。

然而,虽然生活无忧,思及前途,我却总是一片茫然。

有人会相信吗?36岁的老女人了,却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甚至连初恋都没有过,难道我天生的尼姑转世?日常的生活,除了上班,便是天天窝在家里,看看书,上上网、码码字,玩玩游戏,甚至可以数天不下楼,仍然自得其乐。

从前某一阶段,也有很多的朋友,几乎天天在外面和朋友一起玩,然后突然有一天,便觉得厌倦,于是拒绝任何朋友的邀约,不再参与任何的朋友聚会和吃吃喝喝,久而久之,大家再有什么活动,也就没有人想到我了。

生活圈子便这样一点点缩小,缩小到现在,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开电脑上网,码字玩游戏,饿了随便吃点东西,一直到晚上一两点钟……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悲哀的是,我竟然觉得这个样子活着很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