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1086900000017

第17章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

一句经典

投资需求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是人口增长不足。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作者简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1906~1908年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务部工作,1908年任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经济学讲师,1909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的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1919年任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1929~1933年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1942年被晋封为勋爵,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1946年猝死于心脏病,时年63岁。

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代表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成书背景

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真理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就能维持资本主义的观点,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货币理论。

1929年规模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经济陷于长期萧条状态,失业问题极为严重。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借助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达到充分就业的传统说教遭彻底破产,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套“医治”失业和危机以加强垄断资本统治的新辩护理论和政策措施。适应这个需要,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震动,把它说成是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凯恩斯革命”。

思想品读

本书是凯恩斯的代表作,它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学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宣告了“凯恩斯革命”的开始。全书共分六篇。第一篇,引论,是全书的概述和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二篇,定义与观念,为插入部分,是对若干概念的解释;第三、四篇,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是全书的核心,集中探讨了新的就业理论;第五篇,工资和物价理论;第六篇,危机理论。现根据原书的逻辑结构,介绍一下凯恩斯在书中体现的主要经济思想。

1有效需求和就业理论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是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的,他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

他首先批驳了以往的“经典学派”根据萨伊法则对于充分就业均衡所做的错误假设,指出现实经济生活中不仅存在着“自愿失业”、“摩擦失业”,而且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这种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是通常存在的,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所谓“有效需求”,按凯恩斯的解释,就是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即“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相交点之值”。总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失业是由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有效需求表现为收入的消费,当就业增加时,收入也随之增加,而且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因此经常引起需求不足。这是造成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原因,为此,就需要增加社会投资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并借此扩大就业量。

凯恩斯认为失业和危机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它只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它是由“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对货币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及货币量决定的。凯恩斯在理论分析上采用了“总量分析”,即“宏观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收入、需求、投资、储蓄、消费、货币、价格水平的总量及其相互关系,使“庸俗经济学”从微观分析进入了宏观分析。

依据凯恩斯的理论,他提出了一整套政策,这些政策的核心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借此刺激有效需求,即刺激消费和投资。在财政政策方面,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主张减税、增加财政支出,以扩大投资和消费;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主张增税、减少财政支出,以减少投资和消费。在货币政策方面,在萧条时期主张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以刺激投资;在高涨时期主张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以限制投资。

有效需求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消费物的需求和对投资物的需求,那么只要找到影响这两个方面需求的变动因素,就可以探寻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所在,于是凯恩斯转向三大心理规律的分析。

2三大心理规律

对于消费物的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对投资物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货币利息率”,因此凯恩斯提出了“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灵活偏好规律。这是凯恩斯这个就业理论的支柱。

第一,边际消费倾向规律。凯恩斯把消费倾向看做是收入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那么边际消费倾向则是指增加的收入量和增加的消费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增加,在每一收入的增量中,个人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用来储蓄的部分的比例却越来越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人性的一些基本动机,如“谨慎、远虑、计算、改善、独立、企业、自豪与贪婪”。这一结果势必带来储蓄绝对额的增加,聚集需求量与实际消费量之间出现了裂痕,假如储蓄不及时转化为投资,就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减少国民收入水平,造成失业。但是储蓄能否有效地、全部地转化为投资,这又受另外一个规律的影响。

第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凯恩斯这样来定义资本的边际效率:“之所谓资本边际效率,等于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折为现值,则该现值恰等于该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实际上,这就是资本家预期的利润率,即预期收益和供给价格的比率。

资本的边际效率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生产物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呈现递减趋势,这必然导致投资的下降,因为资本边际效率是刺激资本家增加投资的动力,加之不肯定性、风险、期望、投资者的态度和信心等因素的影响,更扩大了聚集需求量和现实消费量之间的裂痕。

在此,按“经典学派”的主张,唯一的办法便是降低利息率,可是这又遇到了灵活偏好规律的阻碍。

第三,灵活偏好规律。凯恩斯认为,利息率取决于个人和企业持有货币的愿望和数量。也就是说,货币供应数量影响利息率。那么灵活偏好则是不同利息率水平上人们对持有货币的不同需求,原因在于人们有货币在手比较灵活。

人之所以偏好货币,由三个动机组成:出于交易的目的,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出于预防的目的,以备应付意外的开支;出于投机的目的,“即相信自己对未来的看法,较市场上一般人高明,想由此从中获利”。正因为这样,利息率就不可能太低,如果太低,人们就不会放弃这种灵活偏好,而宁愿把货币放在手头随时支配。在灵活偏好规律的影响下,投资不足更为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