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088400000031

第31章

认真道歉,这才是妈妈的勇敢

“乐乐,我跟你讲了许多次要守时守约,否则会浪费别人的时间,也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你不这样认为吗?”

“的确不好,不过,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妈妈有些生气了:“怎么能说没什么了不起呢?你养成这样的毛病,长大会怎么样呢?还有谁会信任你呢?”

看见妈妈生气,乐乐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你是大人了,不是也过得很不错吗?没见你有什么麻烦呀?”

“你是什么意思?”妈妈没想到话题会转到自己身上。

“你大概忘记了,好几次你答应来参加我们学校的活动,我都跟老师说了你会来,可是临到活动结束也没见到你的身影。”

“那是因为我临时工作上有事,而且你学校的那些活动也不是非参加不可……”妈妈注意到儿子不屑的、甚至有些讥讽的表情,尴尬地停住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她对乐乐说:“乐乐,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我当时的确有急事不能来,但我应当事先或事后向你解释一下,并去向你的老师解释,我真的很抱歉,你能原谅我吗?”

听到妈妈这么说,乐乐突然有些不知所措:“没关系,我知道你很忙。下次打声招呼就可以了。”

“你们下一次家长座谈是什么时间?我一定把工作安排开。当然如有意外我会和你联系,好吗?”

“好的,谢谢你,妈妈!”

妈妈是孩子行为的榜样,但是妈妈也不是完美的,也会犯错。当你犯错时,及时真诚地道歉是至关重要的,看看你能做到以下几点吗?

1.犯了错误,虽然是不太严重的错误,但事后一定向孩子道歉。

2.答应孩子的事情若做不到,马上向孩子说明原因,得到孩子的谅解。

3.道歉时,态度郑重、真诚。

不少妈妈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需要保持自己的“形象”与“威信”,因此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比如有的妈妈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冤枉了孩子或误导了孩子,还给自己护短,不当回事。这就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家庭教育之大忌,次数多了,妈妈就会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更不用说教育了。

实际上,妈妈如果从不向孩子承认自己的缺点、过失,孩子就会产生“妈妈说的话永远正确,但实际上老是出错”的观念,久而久之,对妈妈正确的教诲也会置于脑后。妈妈如果在做错事后总能郑重地向孩子认错、道歉,孩子就会懂得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就会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尝到原谅别人的甜味。比如当孩子“闯祸”后有的妈妈由于一时气愤,往往会对孩子进行不恰当的、过重的批评或惩罚,事后又往往会后悔。这时,倘若妈妈能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补救自己的“过失”,就能引导孩子往列好的方向发展。

有一位母亲在教育孩子时,曾多次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犯过的错误告诉孩子,并详细地分析主客观原因,尤其是分析自己的一些缺点在产生这种错误中所起的作用,其目的就是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再和她一样犯同样的“错误”。

有的妈妈害怕跟孩子认错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完全没必要的。要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你也一样,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通过道歉,你会让孩子明白,妈妈也会犯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真心道歉,就能得到别人的原谅,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犯了错误,也会主动地去承认错误。

事实上,做错事后向孩子道歉,就等于在教孩子相信他自己的洞察力。如果妈妈只是一味地批评孩子、辱骂孩子,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对生活本质和对世界的负面看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点:

1.当孩子与自己意见相左时,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法。

2.发现自己处理问题过当时,要真心诚意地向孩子道歉。

3.如果对孩子的表现很不满,直接对他讲出来,要比用隐讳的方式好。

每个妈妈身上都蕴涵着改变孩子命运的神奇力量。当你自己从内疚、自责和愤怒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你也解救了你的孩子;当你终止了旧的家庭模式给你的束缚时,就等于给你自己和孩子一份厚礼。他会记住自己的妈妈是如何勇敢地对待自身的缺点,这种勇气与坦率会鼓励孩子做终生的探索与自我培养,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好妈妈成长课:

妈妈做错了事情,要勇敢地向孩子道歉。这不仅不会有损妈妈的威信和尊严,反而会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准则。只有当孩子由衷地感到妈妈是言行一致的人时,才会产生对妈妈的敬佩之心,妈妈的教育也才会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