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088400000041

第41章

玩具还是童车?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选择

当孩子认识到金钱、学会劳动创造、开始积累自己财富的时候,新的问题摆在眼前:怎样理财?金钱是个人融入社会的必要手段,腐败、盗窃、抢劫等犯罪的共同诱因就是对金钱的迷恋。种种现实让家长不敢让孩子接触金钱,但越是如此,越像是在堵川填海。

与其回避问题,不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问题。让孩子从小懂得金钱的价值、使用规则、社会对金钱的看法,将金钱与人格的关系引向健康而非扭曲的状态,是父母必须接受的任务。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说:“孩子不能在金钱无菌室里培养。”

一个人如果只懂得埋头挣钱,不知道理财和消费,那他挣再多钱也没有意义。金钱是交换的媒介,用劳动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本来就是人类智慧的创造。理财问题不是什么庸俗的问题。当孩子面对自己的积蓄时,是拿出一些钱来投入大学习领域,还是和朋友们享受一个欢乐的暑假?这类看似单纯的问题,就可纳入理财的范畴。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已经成为现实的要求,然而家长还是觉得这些事情不应该让孩子过早沾染,就算在金融发达、教育开放的美国,至今也没有开设针对孩子的理财课程。

但这并不是说理财教育是不需要的。

在我国,潍坊市一所中学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假如我有1000万”的调查,这些中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不少学生在一两天之内就把1000万“花”完了,完全没有一点理财意识。如果他们真的有1000万,这笔财富将在他们手中成为泡沫。

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当然不是请经济学家给孩子讲通货膨胀、房价波动的原理和股市的动态,这些很多大人都不能明白,给孩子讲无异于对牛弹琴,不仅会浪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还会让孩子对理财产生厌烦情绪,效果适得其反。给孩子讲理财,就是让孩子明白一些简单的金钱规划原理,具体到自助游的花费、各国的物价、交通费用的比较等,是为了培养孩子基本的财商,巴西教育专家给理财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1.教孩子思考现在需要什么和现在想买什么,让他自己权衡并作出选择。

2.在平时逛街的时候,教孩子识别物品的贵贱;带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参观,让他理解劳动和金钱的关系。

3.鼓励孩子参与制定家庭预算,让孩子提出一些节省开支的方法。

4.把社会责任和道德融入孩子的思想中,即使在花钱的时候也不能忘记。

5.从三岁起,就将每月零花钱一次性交给孩子,让他自己安排如何花费。

6.孩子决定购买某种物品时,家长先不要发表意见,因为他正在学习自己作选择,除非他想购买的物品违背道德和秩序。

7.对孩子的失误不要大惊小怪,他会边错边改。

8.不要因为未能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而内疚,孩子会因为失望而更加成熟和有责任心。

9.不轻易买礼物,也不以不给零花钱作为惩罚手段。

孩子有了一点零花钱,他想要玩具,也想要一辆童车。这时候,妈妈该怎样给孩子建议呢?其实,只要按照上面的建议去让孩子考虑,他就能作出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

好妈妈成长课:

当孩子自己做了决定以后,妈妈不要再去建议他改变计划,这样会动摇他的决策力,让他犹豫不定。患得患失是一种不好的性格,敢于行动,也敢于承担后果,这样的孩子才更有独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