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088400000040

第40章

给他零花钱,看他的理财意识

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长辈借此向晚辈表达关爱,现在更成为孩子们过年的重要“精神动力”。过年的时候,孩子们最高兴的事情之一就是收到许多压岁钱,兜里装着各种各样的红包,心里乐开了花。

今年小琼的压岁钱也是“大丰收”,往年的压岁钱都是全部“上交”给妈妈,现在自己上初中了,是不是应该自己保管并支配自己的压岁钱呢?小琼决定和妈妈好好“协商”这件事。

妈妈笑道:“嗯,可以。不过,你打算怎么支配这笔钱呢?”小琼想了想,回答:“我把四分之三的钱存起来,剩下的钱买些书。这样可以吗?”

妈妈很赞赏小琼的计划,就放心让小琼支配自己的零花钱了。

小琼对压岁钱的分配还停留在储蓄和买书的阶段,是非常规矩的选择。其实孩子也可以用压岁钱自助游,或者买一辆单车,或者报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业余学习班……孩子的想法有很多,家长不一定能察觉。当他拿到压岁钱的时候,正是展示自己想法的时候,家长正好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孩子的愿望。不论是好是坏,都会有很多收获。

有的孩子想去旅游,说明他想换一个环境,对生活充满好奇,这是值得家长支持的;有的孩子想买一双名牌的球鞋,这时家长也不必敏感,想想自己平时是不是有名牌情节,影响了孩子,或者孩子在学校受到一些影响,一切都可以交流;有的孩子想报名学绘画,家长也不一定要抱着孩子会成为艺术家的想法,也许孩子只是想尝试。

不管是怎样的想法,都有它存在的原因,家长千万不要停留在孩子的愿望表面理解,体贴地想想孩子的生活情况,才是最佳的选择。对孩子来说,事物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家长不能拿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梦。每一种想法,都值得小心翼翼地对待。最可怕的不是孩子有不好的想法,而是孩子一点想法都没有。有的家长认为,完全没有支配意愿的孩子才是最单纯最乖的孩子,但生活是需要人自己打理的,完全不愿意参与,与逃避有何异?

庆幸的是,绝大部分孩子都有支配欲望,并且坚持压岁钱是属于自己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但是,面对想要花钱的孩子,家长会分为两类:绝对没收型和绝对放任型,大部分家长属于前者,认为孩子的压岁钱是大人之间的人情,因此应该收回;或者担心孩子挥霍,就不给他花钱的机会。不管孩子的计划怎样合理,都弃之不顾,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生活。也有一部分家长持西方的“民主”观念,任由孩子自己安排,完全不闻不问。等到孩子将钱花在不合适的地方后,才大发雷霆,但为时已晚。

孩子是简单的,所以生活得无忧无虑。面对亲友送给孩子的压岁钱,家长不妨将它理解成长辈对孩子的关照,让这份钱成为简单美好的礼物,带着爱意走向孩子。既然压岁钱是给孩子的,就该让孩子自己保管,如果丢失了,孩子也能吸取教训。

将钱交给孩子后,家长还有后续工作要完成,那就是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协助孩子做一个财务计划表,监督孩子执行、评价和总结。相信在坦诚的沟通中,孩子会听取家长的意见,也会渐渐懂得花钱的学问。

其实管好零用钱,是培养孩子理财的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教育。

给孩子零用钱要给得适当。一是数额要适当,要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孩子的合理需要统筹考虑。一般以够支付孩子合理的开支为限,不宜多给,也不宜少给。多给,容易养成孩子大手大脚的习惯,使孩子不知钱来之不易,不珍惜父母用血汗换来的钱;少给,不能满足孩子正常合理的需要,弄得不好,还可能引发孩子私自拿钱或偷窃行为。二是时间要适宜。零用钱可以选在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始给,如孩子上学的第一天等,告诉孩子这笔钱的用处,并使他懂得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责任,之后可以定期发给。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阶段的零用钱发给的数目与时间可以不同。

有些父母担心给小孩零用钱会让他们养成浪费的习惯,或拿去做不正当的事情,不但影响功课,而且会使他们误入歧途,造成一生的遗憾。因此,对给零用钱一事十分慎重。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金钱的运用是一项很重要的社会学习,它深深影响孩子一生的人际关系与人格、心理的发展,无论采取过度限制还是过度放任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给孩子零用钱,并非只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是要教会孩子理财,以使其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而且这类教育宜早不宜迟。受到良好金钱观教育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才能对金钱抱持正常的心态,也才能处理好与金钱的关系。

好妈妈成长课:

孩子用零花钱事小,有没有理财观念事大。当然,并不是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关注股市、精打细算,他们只要有合理用钱的意识,就已经很不错了。妈妈在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时,不要拿着大人的眼光来衡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