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1088400000057

第57章

多替孩子着想,他也能变得善解人意

孩子看电视正十分起劲,而此刻学习的时间到了,作为妈妈的你会怎么做呢?也许你会大发脾气:“怎么这么不自觉,不知道该学习了吗?”于是,“啪”的一声就强行关闭电视,孩子憋了一脸的委屈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妈妈!”话音刚落,就摔门而去……

于是,母子关系的恶劣就此开始。

许多家庭问题的发生,如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孩子心理上的缺陷等,都与家庭中的沟通有关,往往源于相互之间不能很好地理解。

成功的家庭沟通,应该注意以下因素:理解、关怀、接纳、依赖和尊重。理解要求父母孩子双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关怀不但存在于内心,更要切实付诸行动;接纳要求考虑到每个人的个性,懂得欣赏人们身上的优点;依赖是要做到既信任别人也信任自己;而尊重是指尊重他人特别是孩子的权利,多替孩子着想,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想而要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家庭沟通交流关系,就应该改变妈妈是决策人、孩子是接受者这样僵化的家庭角色的分配。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懂得进行角色交换,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对他表述的愿望予以积极的辩解。当孩子能够参与讨论家里的通常是成年人的问题时,他们方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而妈妈一方面可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孩子的才干,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有关自己教育的反馈信息。

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共同协商,妈妈最后让孩子明白的是“理解、信任、承诺、准时”等观念的重要。通过协商的方式,最容易让孩子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也最容易让孩子养成理解他人的习惯。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所以,妈妈想让孩子做什么,不想让孩子做什么,可以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多为孩子着想,像朋友一样,一起商量,分析利弊,最后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这样,孩子不仅不会反抗,也感觉不到被命令的屈从,反而会在商量的气氛中感觉自己在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会愉快地采纳父母的建议,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变得善解人意起来。

例如,当孩子看电视或小说正十分起劲而忘了已经到学习的时间,或知道该学习了,但不想停下来时,一般不宜立即强制孩子停下来,马上去学习,更不能采取夺下小说,关掉电视等“强硬”的措施。因为若这样做,要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顶撞争吵,要么即使勉勉强强坐在了书桌旁,也不会专心。结果,既破坏了孩子的兴致,也没有使孩子安下心来学习。使孩子整个晚上烦躁气恼,一无所获,甚至影响到第二天情绪。

没有好的情绪,不可能有好的效率,这样下去只能是一事无成。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你只需要轻轻提醒一句“该停了”,或“学习累了吧,要妈妈是你的话,也会想休息下,但是等会儿一定得去把作业做完哦”。随后就走开去办你自己的事,给孩子留下“自觉”的机会。往后,你越是相信他,为他着想,他也就越是会遵守自己的承诺,会按时停下其他活动,及时地坐下来专心学习。

在此之后,明智的父母若想彻底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性及给予适当建议时,可以找个适当的时间和机会(例如在散步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给他讲明道理。说明一味凭兴趣,总任着性子干,成不了大事,建议孩子以后一定要以理智和意志支配自己的行动。这样孩子一般能愉快地作出“以后到时间,就去学习”的承诺。

好妈妈成长课:

善解人意的孩子都是能够为孩子着想的母亲培养出来的。当我们想让孩子具有某些优点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先把这种优点灌输到孩子的生活中,这样,耳闻目睹下,孩子自然能够变得优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