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热血烽烟
10951200000013

第13章 “峡谷歼敌

第十三节峡谷歼敌

敖大年命令弟兄们们在鬼子将要来到的路上迅速地埋好地雷,做好伪装。

鬼子们在山上唧唧呱呱,好半天也好不容易才走到中国军队埋设地雷的地方。他们居然非常高兴。因为这里的道路比之刚才要好走多了。从这里开始,再也不用这么艰难地行走了。他们不禁在心里欢呼起来:“解放啰!解放啰!”

可是,就在他们满心喜悦在心里庆祝的时候,走在前面的鬼子却踩响了地雷。“轰隆!”一对手牵手互相搀扶走在一起的鬼子飞上了蓝天,尸体四分五裂的掉了下来。一个大腿恰好掉在了中村义正的头上,把中村义正打得生疼。

中村义正急忙指挥士兵迅速躲进路边的柴草之中。

“轰隆!”“轰隆!”“轰隆隆!”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柴草之中也有地雷。此时,埋在路边草木之中的地雷接二连三地炸响,十几个鬼子又一次表演飞天的本领,四分五裂的肢体纷纷扬扬撒满一地。中村义正的脸上手上都被弹片划得皮破血流。紧接着,高处落下的碎骨断肢纷纷再一次光临他的头上、身上、手上和脚上,连旁边的树上也挂满了肢体。

他痛心得要命,气得大骂:“八格牙路!”

然后没有了声息,好半天周围死一般的沉寂。躺在地上没有死去的鬼子战战兢兢尝试着慢慢地爬起来,中村义正默默地清点了一下人数,士兵一下死去了十多个。现在怎么办?也许数不清的枪口正在柴草中静静地瞄准自己呢,往前走吧?肯定有危险。但是往后退,又怎么知道没有危险?而且,后面的道路艰难,还是往前走吧!我们的任务不是去支援大队部吗?

于是他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士兵们不敢违抗,端着枪,弓着腰,一步一挪搜索前进。前面是一片草地,空旷旷的,谅也没有什么,他们大胆地直起腰来大踏步前进。突然,暴雨般的手榴弹从天而降,落在鬼子当中,顿时,好些鬼子的血肉之躯又化作了归天的灵魂。

幸运的鬼子卧倒在地,对着四周拼命的开枪,机关枪“嘟嘟嘟嘟”地响了起来,子弹像暴雨一般,向着山上倾泻。

中国士兵出现了严重的伤亡,柴草中传出痛苦的声音。

敖大年命令士兵再一次投掷手榴弹进行反击。轰隆轰隆的声音响彻山谷。敌人的机枪手被手榴弹炸中,停息片刻,但是很快又响了起来。

敖大年命令弟兄们们选择好地形还击,同时吩咐身边的弟兄们各自寻找合适的隐蔽位置,狙击鬼子的机枪手。

鬼子就是鬼子,他们不仅训练有素,而且前赴后继的顽强精神着实令人钦佩,不愧是武士道精神熏陶出来的忠勇之士。机枪手被打掉一个,另一个又很快地补了上去。狙击手们只得一次又一次的变换位置,不断地狙击这些顽强的敌人。

有山林树木茅草的遮蔽,鬼子看不到我军,我军也难以发现敌人,双方都打得非常艰难,谁也奈何不了谁。

战斗就这样进入了相持阶段。

突然,敖大年站在山顶上看到山下遥遥跑来了一队军人。用望远镜一看,走在前面的是秦继宇营长。立刻知道这是秦营长支援自己来了。他吩咐战友们有一枪没一枪的拖住敌人,不要暴露自己;自己下山去与营长联系。

原来,戚蕴进结束孟祥战斗之后,正在休息,突然听到对面山上地雷和手榴弹的爆炸声,还有机枪的嘟嘟声。他不知道是哪支部队和日军打起来了。

恰在这时,秦营长赶过来汇报情况,谈到敖大年遇到的状况,戚蕴进立刻判断是敖大年和日军交火了,他心里着急:“他的截击部队人数太少了,在山林这么险恶的环境中恐怕会情况!”情急之间他大喊:“警卫排集合!”要亲自带队火速增援,怎么能让团长亲自去呢,秦营长急忙拦住:“团长,这要去也是我去,你就让我去吧!”戚蕴进想一想,秦继宇去也好。于是交代:“孟祥已经夺取,你们可以放开来打。这股鬼子这么狡猾,要用计谋,不要和他们硬拼。你多带一些人才能对付,记住,务必全歼。”秦营长敬礼:“是!”率领自己的部队正要出去,戚蕴进想了一想,叫住他,又从一营加派了一个排带去

当敖大年迎上来把情况报告之后,秦营长仔细一考虑,对敖大年说:“大年,这个仗是不是这样打合适一些。”敖大年一听秦继宇说出办法,马上说:“行!就这样办,我现在上山。”

秦继宇看敖大年上山,马上指挥部队立即行动,准备迎战敌人。

中村义正在山上打了半天,中国士兵在树林茅草之中有一枪没一枪地放着冷枪让他感到心烦。他突然想起,自己的任务是去支援孟祥,不是在这里剿灭敌人。这样下去,自己不是被敌人拖住了吗?不行!必须迅速摆脱敌人。

他在这样想清楚了之后,马上命令部队下山。敖大年见日军下山,非常高兴,命令部队在后面不急不慢地放枪,偶尔也丢几颗手榴弹。这时,早已听不到孟祥枪炮声了,中村义正判断是松野正雄已经把中国军队消灭或者赶走了,但他还必须率领着部队前去,这对松野正雄也有一个交代。何况山上的原路非常难行,他还必须从这里下去回到据点呢。

中村义正生怕被继续拖住,率领部队飞快地下山。这下山的路也不是很远,走不到十分钟,就可以看到山口了,他想:“出了山口前行,最多二十分钟就可以与松野正雄会合了。”想到这里,他的脚步特别轻松,步伐也迈得更大了。

但是,来到距离山口大约还有一百多米的时候,中村义正发现这山路非常狭窄,有的地方狭窄得仅能一人通过。再看看头顶,两旁峭壁悬崖约有三四十米高,从山路上看天空,天空就是房间天花板那么宽。悬崖绝壁上有很多石洞,石洞边沿悬挂着很多丛生的灌木,不用说,这里山势出奇的险要。

他不禁倒吸了一口气,心说:“不好,恐怕会有埋伏”!

真是担心什么还真有什么,说曹操曹操就到。中村义正正要下令停止前进时,前面突然“轰隆”一声,响了起来。紧接着,接二连三地“轰隆轰隆轰隆”的声音响起来。爆炸的声浪响彻山谷,把耳朵震得生痛。毫无疑问,这是前面的士兵踩响了地雷。士兵还来不及做出反应,悬崖绝壁上的石洞里、灌木丛中,手榴弹像暴雨一般倾泻而下。弹片加上碎石,毫不留情地打在日军士兵的头上和身上,切进肉中,很多士兵们头破血流,手断足裂。

而最伤脑筋的是,这时竟然还没有看到中国士兵的一个人影,他大喊反击,可是士兵们却无处反击,只好端起手中的枪往两边悬崖绝壁上疯狂地乱打。

中村义正一边乱打,一边拼命大叫:“后退!后退!”

士兵们于是后退。可是,后边却嘟嘟嘟地响起机关枪来,子弹密集地向士兵们身上招呼。这真是见鬼了,后面的退路也被堵住了。这条退路本来就非常狭窄,这么多挺机关枪一堵,退路还真的没有了。想了一想,现在的唯一出路,还是只有拼命往前冲。

于是又往前冲,然而,狭窄山路的前端,架在悬崖上的两挺重机枪早就忍耐不住的狂怒地伺候着他们。山口被锁住了。

好些鬼子攀援在石壁上试图爬上悬崖攻击崖洞,却又被对面悬崖上的步枪击中而滚下悬崖。

他并不知道这两边的悬崖绝壁上部署了一个整营的中国士兵,他只知道自己仅有一百三十多个人。

在这样众寡悬殊地形奇险的环境之中,自己的火力再强,士兵再英勇善战,任你前冲后突,也无能为力了。日本鬼子就像被关在狭窄的笼子里的小老鼠一样,砰砰乱跳而又无可奈何。

经过悬崖绝壁上抛出的手榴弹一次又一次的轰击,经过狭路两端机枪的不停狂吼,狡猾的中村义正终于只有带着所有的士兵去陪伴三本宜君和武男一郎追随松野正雄了。

现在还有三个据点有待攻取。好在每个据点的鬼子都只剩三十到四十多人。戚蕴进分配任务,一个营负责攻取日军一个据点。敌军尽管装备精良,据固而守,顽强抵抗,但是各营都采用重炮轰击碉堡的方法开辟通道,勇猛进击,很快夺取了据点,全歼了敌人。

至此,戚蕴进率领全团一千五百多名弟兄们,只花几天时间,结束了在闫州西部的战斗,奇迹般的全歼日军一个大队,打死打伤敌人七百五十四名,其中打死少佐一名;缴获卡车八辆,小钢炮六门,重机枪三挺,轻机枪六挺,步枪六百多枝,子弹三万余发,战马十多匹,此外还有粮食、被服等。然而在这场战斗中,自己也也伤亡了五百多士兵。

按说,这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军队和日军实力悬殊那么大,一场战斗能够仅有这种伤亡比例,那是非常不错的,甚至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完胜。****在平型关那么好的地形条件下,也仅仅消灭日军一千五百余人,自己还伤亡七百多人,还被历史称为大捷呢。

但是戚蕴进高兴不起来。

那么多好的弟兄,平时相处那么好,上战场的时候都还是活生生的,一下子说没就没了,而且这一死就是几百人呢!无论怎么说都让人非常难受。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尽量减少以后战斗中的弟兄伤亡。戚蕴进要求各个连队都要认真做好这件事情。

副团长程勇理解团长的心情,实际上,他也非常难受。他认真地执行团长的指示,带领团部参谋,在各个连队召开战后总结会。

战况报告到国民革命军最高指挥部,长官们都非常振奋。委员长感到,这一一一团还是会打仗的。在这种抗日部队屡遭挫折的时候,他需要兴奋剂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于是他指示全国各大报纸都要对此大幅报道。

一时间,戚蕴进的指挥部里每天都涌进采访的记者。

他不习惯也不喜欢这种出头露面的事情。指示副团长、参谋长和各营营长接待记者。自己则每天都在连队和弟兄们们在一起滚爬摸打督促训练。

于是,戚蕴武的英勇杀敌的事迹被记者挖出来了。他的事迹本来就很神奇很感人,被秦继宇一披露,被记者一加工描绘,就更加神乎其神了。戚蕴武成为了全军人人皆知的英雄。

日军得到松野正雄全军覆没的消息,非常恼怒。冈村宁次大骂师团长,师团长大骂旅团长,旅团长又大骂联队长,逐级下骂。在闫杉的鬼子联队长山野一村挨骂之后,恼羞成怒,派出一个大队要到闫西寻找一一一团进行疯狂地报复。周焕敏师长感到情况严重了,决定亲临前线,指挥部队周密部署,抗击敌人的进攻。他调动一一二和一一三团在六卬附近,打了一个伏击战,沉重打击了这个日军大队,打死打伤日军二百多人,缴获一部分装备和粮食。山野一村嚣张的气焰才略有收敛。

一一一军一一一师一举消灭日军九百多人,这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军事委员会发来电报,通令嘉奖一一一军一一一师在闫西战场上的胜利。

经过军部批准,戚蕴进的一一一团就在孟祥驻兵休整。团部驻地则在距离孟祥不远的地方,叫大峪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