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11049000000053

第53章 中国卷·清朝时期(9)

抢夺结束后,联军为了掩盖罪行,便决定放火烧毁圆明园。当时,英国公使额尔金发表声明,说圆明园是中国皇帝酷爱的行宫,为了警告皇帝不要跟我们作对,我们有必要把圆明园烧毁!

1860年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纵火,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圆明园几乎成为一片废墟。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圆明园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宫门和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和几案尽遭劫掠。

烧毁圆明园后,联军又抢劫和烧毁了畅春园和万寿山的大报恩寺、静明园的16景、静宜园的28景和81间铜殿。

辛酉政变

咸丰在位的10年间,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不断:先是轰动全国的太平天国起义,紧接着又是英法等国的乘机要挟;沙俄更是狼子野心,占据了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交迫下,咸丰帝身染重病后,一病不起。1861年7月,咸丰深知自己将要离世,便像历代君王一样开始考虑托孤一事。当时懿贵妃(慈禧)是权力欲极强的女人,而皇后钮祜禄氏(慈安皇后)则没有主见。为了防止出现女人专权的局面,咸丰把辅政的重责交给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和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八个大臣。在他看来,这八个大臣足以对付懿贵妃。

但是,咸丰留下的“御赏”和“同道堂”两颗印章,却埋下了后宫垂帘听政的祸根。原来,“御赏”是咸丰帝赐皇后钮祜禄氏的私章,“同道堂”则是咸丰帝赐给独子载淳的私章。这两枚私章合起来便成为了皇权的象征。不难看出,咸丰帝的意思是想用这两颗印章来制约八大臣,防止他们犯上作乱。

咸丰皇帝死后不久,八大臣便上了一个极有利于懿贵妃的章疏,尊皇后钮祜禄氏为慈安皇太后,尊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

当时,年仅26岁的慈禧一心想要把持朝政大权。咸丰在位时期,慈禧曾帮咸丰帝批阅奏折,从中学到了很多治理朝政的东西。按照当时的清朝家法,太后可以垂询国事,也就是“听政”。咸丰死后,慈禧利用此规矩,向东宫慈安太后提出应废除“顾命体制”,而改为垂帘听政之制。慈禧太后深知贸然提出垂帘主张,一定会招致大臣的反对和清议的不满,于是事先拉拢恭亲王奕共商计策,两人一拍即合。慈安太后为人宽厚和平,又不懂朝政,所以一切听从慈禧的安排。

1861年11月2日,慈禧发动宫廷政变,以幼帝之命发布上谕,解除载垣、端华和肃顺等大臣的职务,并把他们处以极刑。同时,她还宣称将和另一个太后共同垂帘听政,并命奕为议政王,改年号为“同治”。名义上虽有两个太后垂帘听政,可实权却只掌握在慈禧一手上。

慈禧太后(1835—1908年)

知识链接

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是我国封建时代一种特有的政治现象。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如果皇帝死后,则由他的长子继承皇位。但如果即位的新皇帝太小,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好政事,就需要由亲属中具有威望的人来代替皇帝行使权力,即“摄政”。此外,为了表示男女有别,皇太后在处理政事接见大臣时,要用帘子遮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垂帘听政”。

重大动荡。因这次政变发生于辛酉年,故被称为“辛酉政变”。

通过这次政变,慈禧完全掌握了清王朝的实权。当政后,慈禧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和苗民、回民起义,暂时保住了清王朝的统治。中日战争爆发后,因慈禧一味求和,并幻想列强出面干涉、调停,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8年,为了阻止光绪帝实行变法振兴国家的决定,慈禧发动政变,扼杀新政,将光绪帝软禁在颐和园瀛台。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挟光绪帝出逃西安。次年,清廷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慈禧拥护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慈禧病死,结束了对清朝长达47年的统治。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李鸿章1823年出生于安徽合肥。长大从政后,曾入曾国藩幕下,并于咸丰十一年出任巡抚,同治九年(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执掌清朝大权。出任北洋大臣后,李鸿章致力洋务,开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并建立了北洋水师。

19世纪60年代初,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他们先从兴办军工业着手。同治二年至三年(1863—1864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了三所制炮局,并将其中一所交与英国人马格里管理,让他监督生产。李鸿章的这一做法在当时让很多人不解,也招来了很多人的唾骂,但李鸿章并不以为然,因为他的目的只是借此机会来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

炮局建立初期,规模很小,只有50人,连一台像样的机器也没有,每天也只能生产炮弹100多发。为了扩大生产,李鸿章从淮军中挪出部分军饷,并让马格里从英国买入一批制炮机器,提高了炮局的生产效益。

同治四年(1865年),清军攻占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后,李鸿章在两江总督曾国藩支持下,在上海成立了江南制造局。该局除了生产枪炮之外,还制造一些军用船只,并建立了炼钢厂和栗色火药厂等。在当时,江南制造局可算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其经费充裕,技术力量雄厚。同年,李鸿章还把马格里主持的苏州洋炮局迁到南京,扩充后改为金陵制造局。但由于官办军事企业的产品不计成本,不管盈亏,更不考虑市场需要,再加上军医出身的马格里对技术是外行,所以该局生产的大炮和弹药大多为质量低下的劣质品。

光绪元年(1875年),大沽炮台的官兵们在试放金陵制造局造的两门68磅重的炮弹时,发生了意外,爆炸炸死了5名士兵,炸伤官兵13人。这事传到李鸿章那里后,他极为愤怒,立即把马格里招来天津问话。

马格里见到李鸿章后,李鸿章让他亲自试放。马格里见李鸿章极为严肃,只好赶鸭子上架,自己试放炮弹。结果,在马格里试放时,炮弹又一次爆炸,气愤的李鸿章当即辞去了马格里的一切职务。

不久之后,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接管崇厚开办的天津制造局。上任后,李鸿章辞去了英国商人密妥士的职务,从此决定不再任用英国人。

在当时,虽然很多工厂制造出了船只和枪炮军火等,但生产需要的机器和原料等生产资料均来自国外。对此,连李鸿章自己也说:“物料匠工多自外洋购致,是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

19世纪70年代初期,李鸿章开始督办海防。早在太平天国战争末期,李鸿章便已形成了一套唯武器论。70年代中期,由于日本侵台,导致中国赔款50万两白银,对此,朝廷提出了六条“紧急机宜”,希望通过此措施早日达到“自强有实而外侮潜消”的目的。

此后不久,李鸿章先后委托总税务司赫德向美国的阿姆士特龙兵工厂买下了10艘小型兵舰,即所谓蚊子船和碰快船。后来,在他提议下,山东和广东等省也纷纷购买蚊子船。可李鸿章认为仅仅这样还不够,为了能让清军得到好的装备,他说:“欲求自强,定购铁甲不可。”此后不久,他便通过驻德公使李凤苞向德国的伏尔舰厂订购了两艘6000匹马力的铁甲船(定远号、镇远号)和一艘2800匹马力的钢甲船(济远号),并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驶抵中国。

光绪十四年(1888年),李鸿章正式建立北洋海军。当时,北洋海军装备了20多艘军舰,并建设有旅顺口和威海卫两个主要海军基地。光绪十七年(1891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年)李鸿章曾两次检阅北洋舰队,说:“渤海湾已成深固不摇之势。”可在之后不久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便全军覆没,败给了日本。

江南制造总局造炮厂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活动远不止这些。除了上面说到的,他还筹办了一些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1871年,李鸿章提倡由容闳等人率华童去美国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和制造等学科。这些赴美的人中,就有后来成才的詹天佑和吴仰曾等科学家。出国留学的他们给清朝带回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中华大地上传播了西方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对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影响极大。

可引进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文化,要不就很难走上科学强国的道路。李鸿章等人从事的洋务运动正是由于缺少这样的“文化”,最终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虽然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为告终,可当时引进的一些先进科技和先进管理知识,却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从客观上为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一月,李鸿章因病去世。其时,清朝已风雨飘摇,大厦将倾,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正在积极地酝酿中。

甲午海战

中日甲午黄海之战是日清战争(1894年)中一次激烈的海战,也就是通过这次战争,日本从中国版图上割占了台湾。

其实,早在明治时期,日本就确立了“大陆政策”。但是,日本企图先攻占朝鲜和台湾,然后再进一步侵占中国乃至世界。

1876年,日本在攻占朝鲜后,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使朝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85年,日本利用朝鲜的“甲申事变”,要挟清政府订立了中日《天津条约》,并规定,要是朝鲜本土发生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需要出兵朝鲜时,必须事先相互通知。这样的规定,使得朝鲜陷入了“一仆两主”的局面,为日本出兵朝鲜,爆发日清战争埋下了伏笔。

19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90年代后,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日本加速了战争准备的步伐,用国家财政的60%来扩充军备。此后不久,在日本不断威逼下,东北亚局势陡然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1894年4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农民起义。无力镇压起义的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同年6月5日,李鸿章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兵1500人渡海赴朝,协同朝鲜镇压起义。而日本早在6月2日便开始向朝鲜派兵,并于6月8日又派兵在仁川登陆,控制了从仁川到汉城一线的战略要地。7月25日,日军向牙山一带的清军发起进攻,很快击败了叶志超和聂士成率领的支援军。与此同时,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域截击了中国广乙、济远两舰和清朝租用的英国商船高升号。随着战事的推进,8月1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9月15日,日军兵分四路进攻平壤。平壤失守后,主将叶志超仓皇逃回国内。

这一期间,海上的日本联合舰队气焰嚣张,一直伺机寻找机会和北洋舰队决战。9月16日,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护送援军至大东沟。9月17日11时,丁汝昌率军返航行至大东沟以南黄海海面时,与日舰相遇。发现日舰后,丁汝昌遂令定远和镇远二艘铁甲舰居中,为“人”字阵列迎战。到了中午12点50分,双方进入对峙状态。随后,北洋舰队先发制人,发出了第一排炮弹,但没有一发击中日本军舰。随后,日本吉野等四舰凭着它的快速,横越定远、镇远两舰,绕攻右翼超勇和扬威两小舰。超勇号中弹后起火沉没,扬威号上也燃起熊熊大火。与此同时,在定远舰上指挥的丁汝昌因船身猛烈震动,从飞桥上摔下,身受重伤。为了能让清军继续作战,丁汝昌命定远号管带刘步蟾受他指挥。刘步蟾任命后,率领定远号等舰猛击日舰“比氰”、“赤城”和“西京丸”,击毙赤城舰长—日军少佐坂元八太郎,比氰号和赤城号因受损严重退出战列。

战斗持续到下午两点半时,北洋舰队被日本海军精锐的“吉野”、“高干穗”、“秋津洲”和“浪速”四舰包围,情况十分危急。当时,为保护旗舰,刘步蟾下令开足马力,疾速驰向阵中,但在吉野等四舰围攻下,旗舰船身多处受伤。随后,日军“吉野”又连续向致远号发射重磅炸弹,企图一举击沉致远舰。就在这时,邓世昌对帮带大副都司陈金撰说:“倭舰全靠吉野,如果把它撞沉,足使倭奴丧气!”邓世昌话音刚落,清舰就被对方鱼雷击中,其中一发鱼雷击中机器锅炉,使得船向左倾,邓世昌和大副陈金撰等全舰将士落水。

落水后,随从刘忠将自己的救生圈让给邓世昌,但邓世昌死活也不接受。正在这时,恰好有一艘中国快艇驶来,只听艇上水手们喊道:“邓大人,邓大人,快上船!”尽管水手们喊得声嘶力竭,邓世昌始终不为所动,他决心带着将士们和致远舰同生死。就这样,他身体逐渐淹没,壮烈牺牲。这一仗,清军损失惨重,致远号上的200多名官兵最后只剩20个多,其余全部壮烈殉国。当时,晚清坊间有《所闻录》说邓世昌之死:“我海军定远舰管带邓壮节公,身短发秃,军中呼为邓小辫子。平素言笑不苟,爱一猎犬。黄海之战,致远沉没,公落海死。犬跳入海中,衔公辫,及尸身捞出,尚未放。”

北洋舰队右翼阵脚的“超勇”和“扬威”二舰也难逃厄运,最后都中弹沉没。这样一来,经远舰就失去了保护。虽然失去了保护,但经远号在管带林永升的指挥下,始终和敌舰激战。最后,敌舰集中火力以排炮猛攻经远舰,林永升中弹身亡。大副陈荣和二副陈京莹等也相继中炮身亡。没过多久,经远舰就在熊熊烈火中沉没,水手生还者不过16人。

下午5点多,“靖远”舰在叶祖珪的指挥下,修复好了漏洞。在他的指挥下,北洋舰队向日舰猛击,声威大震,日舰这时损失惨重,掉转船身向西南海面远遁。

在这场惨烈的黄海之战中,日本军舰受损5艘,北洋舰队沉舰5艘。事后,有人说北洋舰队损失比日本联合舰队大,也有人说胜负相当、平分秋色。但不论怎样,众口一词都是说李鸿章不该为保住自己的实力,而令北洋舰队龟缩在威海卫军港内避战不出,白白将黄海和渤海的制海权交给日本。李鸿章也因此遭到了不少人的唾骂。

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战争后,作为战胜国的日本一跃而起,成为军事强国,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而中国半殖民地化性质则逐步加深。为此,一些爱国人士开始思考救国图强的方法。

这一期间,当属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最为活跃,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他们以“变法图强”的口号,组织学会,办报纸,开展救国活动。

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等数千名有识之士联名上书光绪皇帝,表示反对和不承认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后来,这一事件被称为“公车上书”。